不是站臺,更不是站隊。
不是背書,更不是寫書。
我也不想就事論事,那麼我們開始吧。
1月7日,國內佔領重型柴油發動機主要市場份額的發動機生產商——濰柴,在京舉行了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新產品WP13以及包括Super Brake輔助制動安全技術、S-POWER智能控制技術在內的一系列技術。
何為新?
從濰柴官方拿到的資料看,WP13平臺是基於WP12平臺上開發出來的13升重型柴油發動機新產品,如何定義新,文無第一,百家爭鳴。如果以排量論,那麼WP13確實可以稱得上新產品,然而從12L到13L,不是簡簡單單增加1L的事情,這與材料,電控,生產等諸多因素息息相關。正是這個「新」字,引出了非議。
我一直以來有這樣一個觀點,如果將一個成熟的技術,以一種全新的思路或方式進行應用,我們確實可以稱之為新,只不過在新之後跟隨的名詞,恰恰就是生產者需要向研發一樣謹慎處理的了。
相比較WP12,WP13的缸徑由126mm增加至127mm,活塞行程由155mm增加至165mm,曲軸、活塞等為重新設計,其餘零部件與12L排量的WP12發動機相同。如果稱WP13為藍擎平臺的13升排量升級版產品更為貼切,而如果說這是一個「再一次定義生產力」的新產品,我們也只能聽之而已。
其實這種宣傳話術的問題各家企業都有,把這個當做小辮子玩命抓著意義不大,但對於企業來說,喊口號之前還是多掂量掂量吧。
何為優?
僅僅隔了一天,網上就有貼文指出「WP13產品的問題」,除了對於「新」的定義存疑之外,還指出了「採用分體式缸蓋,乾式缸套以及未採用曼蠕墨鑄鐵材料」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如果從用戶的角度出發,還是分體式缸蓋更為合理,畢竟這樣可以更好地節約生產和維修成本,是一個更方均受益的舉措。試想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大家都是不同身份的消費者),如果可以修,誰都不想換零件,如果可以換零件,誰也不想換總成,除非很任性。並且,整體式缸蓋也確實存在剛度相對較低的問題。
而對於採用乾式缸套,有資料表明乾式缸套比溼式缸套的強度更好,溼式缸套還存在易產生漏水現象的問題,如果濰柴在未解決生產技術或者生產成本之前貿然採用,最後買單的是消費者、整車廠以及濰柴自身。
這就回到了我前文所說的,將一個成熟的技術,以一種全新的思路或方式進行應用,我們確實可以稱之為新。同時,對於注重使用效率的商用車行業來說,實用就是好用。
何為進?
如果以濰柴近幾年在發動機產品的進程和其收購揚州亞星客車,控股陝汽重卡,進軍乘用車市場,推出英致品牌來做比較的話,其傳統優勢項目重型柴油商用車發動機確實處於「走得慢」的狀況。船大調頭難,或許是保有量第一的地位與各整車廠紛紛推出自己的動力產品的現狀,讓濰柴在尋求自身突破點上出現了偏頗。然而時不我待,在排放標準不斷升級的今天,這種多重壓力造就的市場局面,應該能讓濰柴去思考傳統優勢產業的發展之路了。
《倚天屠龍記》裡華山派掌門鮮于通有七十二路「鷹蛇生死搏」,號稱「鷹蛇雙式齊施,蒼鷹矯矢之姿,毒蛇靈動之勢,於一式中同時現出,迅捷狠辣,兼而有之」。然而「鷹揚蛇竄」導致力分則弱,不是那麼好練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