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顧名思義即夫妻之間有相似的舉止、神態、面容,世界各地均有類似的說法,那麼「夫妻相」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根據不同國家的專家研究表明,夫妻相還真是有科學依據的。

人為什麼會有夫妻相?科學家們給出過很多種解釋,比較統一的是下面這幾點:
一、我們常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人們在擇偶的時候就比較傾向選擇長相、興趣、習慣與自己相似的異性。根據美國的一項研究表示,人們最喜歡與自己相似度達22%的人結合,有心理學家也解釋,男性擇偶的時候一般選擇與母親有相似點的女性,女性擇偶的時候也會更樂意選擇像自己父親的人,弗洛伊德稱這種現象為「俄狄浦斯情結」。而從遺傳角度說男孩的長相更容易像媽媽多一點,而女孩則像爸爸多一點。所以,擇偶時的主動選擇是夫妻相形成的原因之一。

二、微生物的交換有助於後天形成「夫妻相」。有生物學家對「夫妻相」進行了解釋:「兩人接吻十秒,就會交換八千萬個菌群,兩個人的菌群慢慢趨於一致,就會逐漸產生夫妻相」。菌群可以影響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不僅包括情緒、生理狀態、飲食習慣,甚至智力發育、性格形成也受到菌群的影響,慢慢地就會導致「夫妻相」的發生。

三、雙方長年生活在一起,擁有共同生活方式,相同的飲食結構、作息時間、運動習慣,身材面貌就比較容易越來越像。比如兩人經常食用相同的食物,那麼臉上的咀嚼肌就會趨向一致,體型也會因為相同食物相同熱量的緣故而同向發展。
四、俗話說相由心生,「噁心,就是滿臉橫肉相,善心,就是慈眉善目相」。夫妻共同生活,一起生活的習慣與對待社會、人生的態度使得兩人在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上趨同,眉目神色間就會顯得神似。另外,夫妻往往有相同的情緒,因此面部皺紋也很容易一致。

五、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變色龍效應」,是指我們很容易去模仿別人,越是親密的人,我們越容易模仿。夫妻間長期相處、相互欣賞的人相互模仿,模仿不僅僅局限於肢體動作和語言,也有表情,久而久之控制表情的肌肉也會因此而改變,動作神情以及氣質就會越來越相似了。

綜上幾種原因,「夫妻相」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是確實有科學依據的。最後我想說,相像固然可愛,不同也是普遍。容貌只是表象,幸福才是永遠。大家說,對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