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類比類比你想類比的類比

2021-02-13 辯論

註:此文章轉載自K.O.辯論的辯論教學系列,完整系列教學文章將陸續刊載於公眾號「KO辯論」。

上一期,小K和大家剖析了源於同一律的辯論小技術「同理反抽」,而今天要和大家剖析的小技術「類比」,則是同一律的另一個孩子

在解釋類比的原理之前,小K先讓大家看看幾個類比的例子,好讓大家在接下來可以相互映照,以便更好的理解類比的運作邏輯。

一個傳教士在傳教時這麼說道:「我手上的表能準確告訴我現在是何時何分,是因為它內裡的各零件巧妙地相互合作,而由這手錶的精巧設計,我們可得知它有一個設計者,一個靈巧的鐘表匠。

現在再看看我們身處的這個宇宙,星宿運行不息,四季井然交替,這難道不是呈現了一個比手錶精巧億萬倍的設計嗎?

恰如精巧的手錶是由鐘錶匠設計的,宇宙中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設計不也證明了宇宙有設計者嗎? 這偉大的設計者會是誰呢? 那當然就是上帝。」

校長在報告上對同學們這麼說道:「儘管身處的是個同樣的世界,但戴上眼鏡之後,我們就能把世界看得更清楚。

教育也一樣,受教育以後,儘管我們身處的依舊是個同樣的世界,但我們卻能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

在這兩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發現傳教士和校長,均是使用了某個大家普遍理解的觀念(鐘錶與眼鏡),將其特性與想要表達的觀點(上帝的存在與教育的重要性)做銜接。

好讓大家可以透過例子的轉換進行聯想,進而接收到他們想要表達的概念,而這個說服的技術,就是「類比」。

►要表達的主要事物,我們稱之為「主要項」(primary subject)。

►與主要項比較的事物,我們稱之為「類比項」(analogue)。

►主要項與類比項的類似層面,即論證中提及的,兩者均有的性質,我們稱之為「類似點」(similarities)。

►在結論中提及的性質,我們稱之為「目標性質」(target property)。

主要項:世界

類比項:鐘錶

類似點:有精妙的設計

目標性質:精妙的設計需要設計師,鐘錶的設計師是鐘錶匠,世界的設計師是上帝

主要項:教育

類比項:眼鏡

類似點:讓我們看得更清楚

目標性質:看得更清楚是一件好事,所以教育是重要的

在同一律的概念的解釋下,我們就能發現,在類比的過程中,「因為主要項和類比項均具有類似點,因此基於同一律,我們推導出兩者具有相同的目標性質」。

因此希望類比能夠成功,重點就在於找出主要項和類比項的類似點,並藉此推導出想要達成的目標性質,即我們想要證明的結論。

當然,類比並不僅僅局限在辯論場上,醫學中的動物實驗,或者是實驗室裡的CAD模型,都是運用了同樣的思維。

藥物在動物身上可以發揮作用,假使人類具有和動物相同的某些特徵,那麼藥物就可以在人類身上發揮作用。

CAD模型在電腦測試中會出現實驗反應,假使大自然會出現的狀況和電腦測試相同,同樣的實驗結果就會出現在真實世界的模型運用中。

最後,小K想和大家分享一個訓練類比的小遊戲「擴散性思維」。

►準備一些主要項

(往往是比較複雜的概念,如教育、政治、宗教等)。

►準備一些類比項

(往往是比較簡單及生活化的物品,如手機、牙刷、外賣等)。

►隨機抽取一個主要項和一個類比項,找出兩者的類似點,並讓大家透過類似點,理解主要項的特性(目標性質)。

只要會類比,就會說道理,因此,多多練習擴散性思維,你的類比功力一定會大大進步的。

相關焦點

  • 科學教學法:類比(5)—對於理解而言,術語有礙、類比更有效!
    具體來說,這種觀點來自於對類比思維的刻板印象,這種刻板印象認為,依賴類比,初涉某一領域時或許有用,但基本上是小兒科的,一旦進入某一領域的實質部分,並開始嚴肅思考時,類比應當被迅速拋棄,就像拋棄拐杖一樣。基於這種刻板現象,很多人認為:類比不屬於推理的範圍,而屬於「直覺」的範圍,它是非理性的,不能也不應該被傳授。
  • 科學教學法:類比(4)「數」概念發展中的「類比」與「抽象」思維
    作為讀者,如果現在問你,3次方程的根具有怎樣的特徵?你會如何思考?或者說,如果我們根據2次方程的根的特點,來「猜測」3次方程的根的特點(如下),你會感到「理所當然」嗎?因為人們天天用負數來交流:冬天的氣溫降到零下,樓層中的負數表示地下、銀行帳單用負數表示支出、股票用負數表示下降……就這樣,曾經振聾發聵的智能成果,變成了常識性不加思考的習慣。——這仍然是「樸素類比」的力量!第3個故事 「虛數」的挑戰拉斐爾·邦貝利在1570年左右,終於完全接受了負數存在的現實。
  • 基於類比思維的設計方法!
    文/劉曉紅 人們在長期探索自然規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針對各種現象的理論,並把個別現象的研究結果推廣到其他相似事物上,這種思維就叫類比。類比的出發點是對象之間的相似性,基於類比思維的設計方法的關鍵點和難點也是找到事物的相似性,並將其恰到好處地運用到設計中。一般類比法又稱綜攝法,不少發明創造都是由日常生活的事物啟發而產生的靈感。可以利用外物來啟發思考、激發靈感解決問題,這一方法便被稱為綜攝法。
  • 金字塔同源與類比
    基本原理與同源性和類比有關,並且與在進化論中應用的原理完全相同。顯示的模因暗示,由於在墨西哥,埃及和印度尼西亞存在階梯金字塔,而這些國家相距太遠,彼此之間沒有直接聯繫,因此階梯金字塔的想法因此具有共同點。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類比高手
    此外,參照蛇發明了內窺鏡,參照蝙蝠發明了雷達……很多發明都用類比法進行了推斷啟發的。我們基於對象A去歸納出它的屬性,然後再根據相同或相似的屬性去演繹B;因為A與B的abc相似,再去演繹d;因為A有d,所以B也有d,那麼A和B就是類比關係。這是類比和歸納演繹之間的最簡單的關係。其實,類比法可以分為性質類比、關係類比、條件類比三種。
  • 高考語文,用好類比說理,輕鬆闡明道理
    比如高考的作文,如果寫議論文的話,論證方式就那麼幾種,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只要方法用得熟練,道理論證的深刻,無論老師怎麼出題,得高分是毫無疑問的。議論文不但要講究道理,還要把道理說得美。所以建議大家在議論文中儘量多運用類比論證。之前寫過相關的文章,今天再把道理講一講。
  • 類比在科學思維中的利與弊
    類比與模擬是人類常用的思維方法,比如,看到鳥在天空飛行,人們設計了飛機。看到魚的遨遊,人們設計了潛艇。這是仿生的方法,為人類開闢了思路,找到了一些捷徑。人們沉醉於這種方法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科學思維中,這種類比和歸象的方法,也常常把人引入歧途。
  • 《公務員考試》——類比推理——解題技巧!
    一、類比推理1、題型分類:(1)、傳統型:A:B或者(A:B:C); A、B之間有某種關係。(2)、對當型:A對於( )相當於( )對於B。類比推理考察的是詞項之間關係的相似性,這種關係包括:邏輯關係、言語關係、常識關係。
  • 高考物理解題方法:類比·等效
    本題的解析過程就應用了「微元法」、「類比法」和「等效法」。類比法:通過聯想,把異常的、未知的事物(研究對象)對比尋常的、熟悉的事物(類比對象),依據兩個對象之間存在的某種類似(相似)的關係,從已知對象具有的某種性質推出未知對象具有相應的性質進而解決問題的方法。
  • 行測類比推理之文氏圖問題
    在公務員考試行測中,類比推理是每年必考題型,而且整體上來說類比推理的題目難度並不是特別大,題目信息量較少,閱讀壓力不大,但是這種題目考點比較雜亂,可能考生對於個別題目把握不清,尤其是對於一些題型比較新穎的更是難以下手。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種比較特殊的題型——文氏圖問題。
  • 類比法與巴塞爾問題
    萊昂哈德·歐拉(1707~1783)2 代數方程在求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在初等代數中一個基本的事實,假如一個次方程有個不同的根則必然有 (公式可以左右滑動)比較兩邊項的係數,容易得出:更進一步地,如果方程的常數項,則方程無零根,則 (公式可以左右滑動)同樣比較的係數,有類比上述結論
  • 2017年國考備考:類比推理中的常識判斷
    【導讀】接下來,筆者帶大家一起來看看2015年國考類比推理中的常識判斷:   江西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2017年國考備考:類比推理中的常識判斷
  • 科學教學法類比(3)以「波」為例,解析科學理論發展中的類比思維
    前兩部分文章請見:在本部分中,我們將以「波」這一概念的產生、發展、演化,來說明在物理學發展的過程中,科學家是如何通過「類比」,由一個最簡單的現象,逐步擴展到如今種類繁多的各種波現象的,進而揭示「類比」這種思維方式,是如何幫助科學家開展思維活動的。——重申一下本系列文章的目的:我們是希望藉此來揭示「類比」,是全人類普遍擅長、且極為有效的思維方法。
  • 2021江蘇省考解題技巧:類比推理背後的成語小故事
    在行測考試當中,縱觀整個卷面,有一種題型可謂是最為「清爽」的——類比推理。為什麼說它清爽呢,因為類比推理的題幹最大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在時間緊、任務重的考試當中,看到不需要很大閱讀量的這個板塊,我們應該是極度開心的。但是,開心歸開心,類比推理可還是有自己的「殺手鐧」的——要想做對我,腦洞要開得剛剛好。
  • 2014年國家公務員行測類比推理經典實例解題技巧
    2014年國家公務員行測類比推理經典實例解題技巧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公務員考試,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李紅濤 韓婕:新冠中的非典往事:歷史類比、記憶加冕與瘟疫想像
    本研究考察新聞媒體如何在疫情報導中調用非典(SARS)往事,理解過去如何介入當下,集體記憶如何充當社會框架。研究發現,新聞媒體不僅積極建構非典和新冠之間的歷史類比,還致力於激活、挪用非典共同記憶,在專業和道德層面為不同世代的醫護加冕。歷史類比和記憶加冕皆是多元主體互動的產物,存在著周期性和內部張力。
  • 2022國考行測技巧:透析類比推理之邏輯關係
    今天,中公教育就以其中的類比推理的邏輯關係為切入點,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要想更好地解決類比推理,首先就要宏觀的了解這種題目的結構和特徵。類比推理題目結構特別簡單,只有題幹和選項,默認要找一個選項的詞項間關係和題幹詞項間關係最為一致的。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題目的呈現形式(題型)、詞項間的常見關係(常考考點)。接下來用一些邏輯關係例子,讓大家更直觀的感受。
  • 2021京考行測類比推理之語法關係
    類比推理這一題型作為省考行測中的一種常見題型,因題幹內容簡單,往往不太會引起考生的重視,其實對許多考生來說,這種題型存在著誤區:考試全憑感覺,沒有系統的方法。做題時往往比對一下題幹和選項,看哪一個選項順眼就選哪一個,倘若問及具體的選擇依據,卻無法給出。今天,中公教育將為大家介紹類比推理常考的題幹間關係--語法關係。
  • 2021考研英語閱讀常考出題點:類比比喻處
    2021考研英語閱讀常考出題點:類比比喻處 2021考研已經進入緊張的衝刺階段,考生務必要重視考研英語的複習。在考試中考生或許對閱讀理解掌握不深,為了幫助大家掌握考研英語閱讀!
  • 行測題庫:行測類比推理模擬題3.4
    行測題庫:行測類比推理模擬題 1. 藍天:飛行員:戰鬥機A.草原:牧民:牛羊 B.刺繡:繡女:繡花針C.森林:伐木工:電鋸 D.大海:水兵:軍艦2.魚:潛水艇A.飛機:鳥 B.鯊魚:泳衣C.蝦:汽車 D.蝙蝠:雷達  行測題庫:行測類比推理模擬題答案 1.【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