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的上濾系統配合反氣舉使用,反氣舉裡用不用加濾棉了呢?

2021-01-08 養魚老道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在飼養觀賞魚的小型魚缸配置中,我們有時候不得不遇到一個難題,這就是在很多的小型成品水族箱裡,它們的過濾盒容積太小,只能夠塞的下一塊濾棉。

於是乎很多聰明的魚友就會想到在上濾的下水口處,我們自己製作一個反氣舉,這個東西養魚老道以前也提過,可以分為三種形式:

一、反氣舉

這個就是既有魚缸的上濾下水,氣舉中還有一個氧氣頭在供氧,它們之間形成了上下水的對流,因為大量的氧氣供應也會使得部分水流隨著空氣向水面上方流動,所以才可以叫做反氣舉。

二、氣舉

氣舉的意思就是沒有去承接上濾魚缸的下水,只是在氣舉中放置適當的濾材,然後有氧氣供應,這種模式其實也就是相當於一個帶有生化濾材的小水妖精罷了,只是在濾材的數量上我們可以裝備的多點。

三、沒有氧氣供應

1、這種情況也有,有些魚友感覺既然已經有魚缸的上濾下水了,我們又何苦再去安裝個氧氣頭呢,關鍵是有的時候氧氣泵的噪音大啊,所以乾脆就不要氧氣供應了,直接整個塑料管,裡面裝上生化濾材,底部鑽個出水口放在上濾下方就完事了,這樣子也是可以的。

2、按理說,只要是上濾的下水充足,我們在氣舉裡安不安裝氧氣真的是無所謂,硝化細菌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矯情,它們照樣也能夠生存的很好,這樣的裝置就不能叫做氣舉了,充其量就是個生化濾材的放置槽而已。

以上的三種形式在道理上基本是一樣的,就是因為魚缸裡沒有生化系統,所以找個容器多裝上點生化濾材罷了,同時我們在氣舉的下方開口,這樣可以更為集中上濾的水流,從而對魚缸底部的雜物進行有效的衝刷,使之更加的利於收集,僅此而已。

四、裡面放什麼

這個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以陶瓷環為主,因為反氣舉基本都是用較粗的PVC管制作,屬於圓筒形,裡面再去放置別的濾材,比如說細菌屋啥的,在形狀上也不合適,就是一個小魚缸,其他的濾材也沒有去放置的必要了,當然有的魚友想要放置的多一點也是可以的,這個隨意。

五、放不放濾棉呢

1、那麼有的魚友就問到了,我們可不可以在反氣舉的上方再去放置些白棉和生化棉呢,這樣對於上濾的下水不是可以再次的進行過濾嗎?

2、養魚老道倒是感覺完全沒有這個必要,一個是因為就算是我們放置了濾棉,拿取也會很不方便,再說了這些濾棉也好、生化棉也罷,都是長期的浸泡在水裡,上面如果存有過多的雜質,也不見得對於魚缸的水體有什麼好處,所以說不放也罷。

3、有的魚友又說了,硝化細菌不是怕光嗎,我們放置一塊生化棉不是更好嗎?實際上反氣舉在上濾的底部,本身就不太見光的,再一個硝化細菌對於光照還沒有怕到那種地步,加不加都無所謂,我們怎麼方便怎麼來就是了。

4、加濾棉是否可以減少上濾的水流聲?

這個倒是可以,如果我們實在是受不了上濾的下水聲,適當的加塊濾棉還是有助於減少水流聲的,養魚老道覺得還是加一小塊生化棉比較好,畢竟還是可以培養硝化細菌的而且比較的耐用。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都知道滴濾很不錯,為什麼在魚缸的過濾設計中很少使用呢?
    、外掛過濾、底濾、內置過濾、甚至反氣舉等等,也出現了一些實用的延伸性過濾,比如:水妖精、滴濾等等。滴濾屬於上濾,而且滴濾是上濾裡面效果最好的一種。滴濾的分層越細,過濾得越純淨,溶氧越好,對於高密度養殖非常適合。都知道滴濾的優勢,為什麼在魚缸的過濾設計中很少使用呢?
  • 養魚小竅門:怎樣增強魚缸的過濾系統?效果立竿見影——譁仔出品
    首先,譁仔帶大家認識一下常見的過濾系統。魚缸自帶系統:上濾、底濾、側濾。外設型過濾系統:水妖精、濾桶、滴濾盒、瀑布過濾器、三合一濾泵、改裝型底濾。過濾系統在魚缸裡的作用有兩個,分別由兩類濾材來承擔。第三種,上濾魚缸。這個結論會不會很意外?上濾魚缸曾經佔據了魚缸份額的一半,目前在市場上也是常客。這種魚缸確實屬於真正意義上的魚缸,但是「中看不中用」。養魚的密度稍微大一點,不是水混,就是魚只生病。
  • 上濾魚缸可培養硝化菌嗎,培養硝化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上濾的魚缸怎麼就不能培養硝化細菌呢·?養魚老道認為:客觀上來講,只要魚缸中有水,硝化細菌幾乎是無處不在的。雖然上濾魚缸的濾盒一般都不大,但是我們可以想辦法去改進,從而來增加濾盒面積的。在濾盒內放一些生化球和陶瓷杯,另外在上面再放上一至兩層過濾棉,有條件的中間可以加上生化棉。平時我們只需清洗最上面的那一層過濾棉即可,過濾棉如果能用原缸水清洗那就更好了了·,這樣子就可以使硝化細菌能夠儘可能的多保留一些。清洗濾棉也不用拿手在使勁的搓洗,輕輕的漂揉就可以了,這樣子既可以防止硝化細菌的大量流失,也可以延長過濾棉的使用壽命。
  • 魚缸的上濾系統和下濾系統各有優缺點,不是非得說哪個就好!
    然後我們再來說說上濾系統,實際上來講,對於比較小型的觀賞魚店,比如說這位魚友說的就是15平方米的小店,本來我們就放不下幾組魚缸,每一個魚缸都應該合理利用起來才對,如果我們不是售賣的中大型觀賞魚,反而是上濾魚缸比較合適。
  • 小魚缸飼養小金魚只增氧無過濾,為什麼魚兒會死呢?
    在魚缸中適當的增氧,可以加大魚兒的活力,消除新魚入缸所帶來的緊迫感,同時可以促進水體的溫度平衡,以及為硝化細菌提供足夠的氧氣,氧氣泵還可以配合水妖精、反氣舉使用,達到更好的過濾和培菌效果。在新水中使用氧氣泵增氧,還可以使得自來水中的氯氣以及各種有害成分,快速的從水中溢出,這些都是在觀賞魚飼養中,氧氣泵的優點。
  • 魚缸的生化濾材擺放問題,有什麼注意事項?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雖然說魚缸的生化濾材多種多樣,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使是使用同一種濾材,飼養同樣的觀賞魚、在同樣的密度下,由於我們濾材的擺放方式不一樣,可能最終對於魚缸水質的作用也會有所不同。那麼在魚缸裡之所以放置生化濾材的核心問題,就是給硝化細菌搭個住所而已,最為關鍵的重點就是,我們要去保證水流的暢通,這才是整個生化過濾的重中之重,否則一切免談。
  • 小魚缸飼養觀賞魚,應該選擇什麼品種,何種過濾形式為好?
    對於魚缸的過濾形式選擇,養魚老道的一致意見就是,開放型的永遠要比密閉型的要好,這是我的一貫觀點。也就是說,在觀賞魚飼養密度不大的情況下,還是瀑布過濾要優於濾桶,上濾系統要優於下濾、滴流盒要優於反氣舉結合簡單的上濾,道理上我就不必過多做解釋了。
  • 關於魚缸濾材,請別再花冤枉錢了!
    新手們也千萬別鑽死胡同,在濾材上花費大量精力和金錢,用最小的付出換回最大的回報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不要為了養魚而養魚,更不要將養魚變成自己的負擔。養魚是一種樂趣,在養魚過程中的探索和思考何嘗不是另一種樂趣呢!接下來通過幾個方面給大家說說改善過濾系統的方向,希望對魚友們有所幫助!1、選擇適合過濾容器的濾材其實話聽起來很明了,解釋起來還是有些難度。
  • 製作一個簡單的魚缸玻璃濾槽,詳細的步驟介紹,其實並不難
    很多魚友都喜歡自己製作魚缸濾槽,有的習慣於使用整理箱,因為容積足夠大,有的喜歡使用玻璃來製作,因為我當初的魚缸架子設計的不合理,最早沒有想過添置三排魚缸,所以導致魚缸上部空間太小,濾槽不能做的太大。1、擦拭玻璃,先粘背面和底面首先我們需要把玻璃擦拭乾淨,然後把底部玻璃放置平整,最好是能夠墊上一個泡沫板靠牆放置,因為這個地方是直角,連尺子都省的用了,再者製作這樣的魚缸,只要是玻璃尺寸合格,絕對是粘起來方方正正的,使用到直角尺子的作用不大。
  • 魚缸濾材到底需不要泡在水中?了解這些,你就知道如何放置濾材了
    有很多朋友看到我用的上濾滴流過濾,都在評論區或私信提出這樣的疑問,那就是,你的濾材沒有泡在水裡,這樣能有過濾效果嗎?老孫還真沒想到這麼多的朋友,依然認為,濾材必須泡在水裡才能有過濾效果。那本期咱們就好好聊聊,槓的明明白白。
  • 底濾魚缸的最實用配置
    今天和魚友們說說魚缸乾濕分離。首先現在的魚缸。底濾缸。基本都有乾濕分離。只不過是,大與小。多與少的不同。無論成品魚缸還是定做魚缸。現在都有乾濕分離。有倆層三層。基本倆層就夠用。其實就是濾棉不泡水。就這麼簡單。生化棉泡在水裡。
  • 如果在魚缸中大量的充氧對水質有無影響?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首先我們說明一下這種充氧僅限於單純的砂頭充氧,不代表連接在水妖精或者是反氣舉上,實際上魚缸中的氧氣量再大也是把空氣打到水中,它們很快的又會從水中溢出,所以說不會造成觀賞魚的醉氧現象。
  • 魚缸底也能做過濾,魚友的腦洞太大了
    有些魚友怕鬧心,魚缸裡只養數量有限的魚,平時水質動蕩的情況也好控制一些。但一些動手能力強的朋友不會只滿足於別人設定的遊戲情節裡。於是反氣舉、生態缸、古法、沼澤過濾、同程過濾就出現了。後來大家開始在同程底濾上加上氣泵跟水泵,提高了它的效率,所以現在還能看到一些魚友在魚缸裡加入同程底濾,跟上濾或滴流等一起使用。
  • 魚缸底濾的選擇及使用中的常見問題
    魚缸底濾是如何工作的?又有哪些種類?,本文重點介紹下底濾的選擇及日常使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很多魚友都認為底濾是所有過濾當中最強大的,其實這種觀點有些片面,為什麼這麼說呢。只要了解過濾的人都知道,過濾效果強弱取決於硝化細菌的的數量,而影響硝化細菌數量的是濾材數量和質量。所以底濾正好佔了個大便宜。如果把與底濾缸同樣大小的過濾放在魚缸上面,就會變成一個強大的上濾。
  • 魚缸上濾濾材擺放順序 魚缸濾材的作用
    魚缸裡面是必須要有過濾器的,這樣的話才能把燈東西過濾到外面,魚才能更好地生長,那麼在購買之前,首先我們要看一下魚缸上濾濾材的擺放順序是什麼,一定要按照正確的順序去擺放,這樣的話才能正常的使用,然後我們還必須要看一下魚缸濾材都有什麼樣的作用,這樣的話才能知道到底買不買。
  • 現在看看幾個底濾魚缸,和上濾魚缸對比,各有什麼優缺點?
    實話實說,養魚老道是不太喜歡底濾魚缸的,一直都是如此的態度,我之所以不喜歡的原因,不在於人家底濾魚缸的設計不好,而在於,它不是我想要的既定設計模式。不像上濾系統,我愛怎麼改就怎麼改,就算是完全改不了的那一天,只要把缸蓋一掀,加個滴流盒它也就完美了。
  • 借自然生態做出過濾系統,值得對別人炫耀
    它早就出現於自然界中,是自然法則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把它搬到魚缸裡的時間並不長。至少在我這兩年養魚期間,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攝影丨Echo艾珂我們比較熟悉的過濾大概是底濾、上濾、背濾、側濾這些在市場以及網絡上常見的過濾。它們操作簡單,方便易用,而且很多魚缸直接集成這類過濾。更深入養魚的朋友可能會對濾筒、反氣舉有一定了解。
  • 魚缸上濾改造最佳方法 魚缸水垢怎麼去除
    魚缸裡面是必須要有過濾器的,這種東西會把水裡面的渾濁和雜物過濾到外面,這樣的話就給魚弄一個好的環境,讓他們能健康的成長,那麼,我們要看一下魚缸上濾改造最佳的方法都是什麼,要根據自己喜歡的位置進行改造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除此之外,魚缸水垢怎麼去除的方法有哪些。
  • 上濾魚缸和底濾魚缸相比較的話,有沒有優勢?有的話體現在哪
    二者相比較上濾魚缸跟底濾魚缸相比,濾材盒放的濾材少一些,但並不影響它的優越性。濾材少不代表培養的硝化細菌不夠用,況且硝化細菌也從來都不是能養好魚的必要條件。上濾魚缸結構簡單,適合魚友們自己動手,靈活調整過濾、增氧、造浪、循環、水流大小,隨時應對魚缸出現的問題,這些是底濾魚缸不能比的優勢。上濾魚缸直觀,它把魚缸的各種問題清晰地展現在你面前,隨時提醒你應該進行哪些操作,後面要做哪些準備,這也是底濾魚缸不具備的優勢。
  • 為什麼說直接把濾材放到小魚缸裡並不是明智之舉,會有什麼弊端?
    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是不是應該把一些濾材直接放到小魚缸裡呢,為什麼魚缸裡的濾材非要放到魚缸的過濾槽裡才會效果更好呢,原因在哪裡?一、濾材為什麼非要放到濾槽裡?1、我們比如說自己有個三五十釐米的小方缸,如果直接把濾材放到魚缸裡,不也是會有利於硝化細菌的附著嗎,為什麼非要放到濾槽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