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遊降魔篇》海報 |
《西遊降魔篇》
《西遊降魔篇》在2013新年檔期,一舉拿下12.46億的票房,後來上映的影片都沒能超越這個數字,成為年度票房冠軍。這是周星馳創下的有一個奇蹟。這個人從做演員到當導演, 影響了近三代中國觀眾。他從既導又演,到現在只導不演,有人覺得周星馳電影完了,沒什麼看頭了。不曾想,沒有星爺現身的《西遊》,裡面的每一個場景,每一個角色,卻都帶著周星馳的影子。也有不少觀眾以為,這是個老少鹹宜的魔幻電影,殊不知帶著孩子老人走進電影院,卻一開場就是血腥的重口味。但是周星馳獨有的講故事的方式,天馬行空的情節設置,還是吸引了一撥又一撥的觀眾走進電影院。
![]() |
《致我們終將失去的青春》海報 |
《致我們終將失去的青春》
《致我們終將失去的青春》再一次把集體懷舊推向了一個高潮。《致青春》作為趙薇的電影導演處女作,擁有很高的完成度,算是交出了一張優秀的電影學院導演系的畢業答卷。青春的記憶沒有時間的界限,只有有細節的差異,所以,你可以說《致青春》是給70後的回憶,同時80後90後也可以從中找到自己青春時候的影子。有時候,你甚至不需要還原真實的場景,只需要開啟觀眾懷舊的閘門,無論你演的是什麼,觀眾看著大熒幕就被自己的記憶感動了。所以,即使《致青春》裡的人物刻畫略微粗糙,時間跨度過於冗長,人物之間的情感關係有點簡單粗暴,情節設置上僅僅是簡單羅列,這一切的一切都不影響電影大賣。即使連趙薇本人也沒有想到,《致青春》獲得了7億多的票房,為趙薇的導演之路開啟了一條金光大道。
![]() |
《中國合伙人》海報 |
《中國合伙人》
《中國合伙人》緊跟在《致青春》之後上映,繼續延續著懷舊的情緒,卻是一種不一樣的青春。這個以新東方英語教父俞敏洪和同伴的創業故事為原型,有陳可辛導演,外加黃曉明,鄧超和佟大為的聯合主演的電影,還未上映就已經賺足了話題和眼球。我不認為《中國合伙人》是陳可辛最好的一部作品,但是他非常善於講述一個大時代背景下,某一個或幾個小人物(或不那麼小的人物)的故事,在對於影片節奏,人物內心情感的刻畫,情節的把握,都展現出一個成熟導演駕輕就熟的控制力。《中國合伙人》裡,三個主演狂飆演技,這也是在其它的電影裡,觀眾很難看到的一幕。《中國合伙人》的最終票房超過5億,倒也合情合理。
《北京遇上西雅圖》
《北京遇上西雅圖》是2013年度的幸運大贏家。電影裡包含的「小三洗白」,「海外生子」,「炫富」等敏感社會話題仿佛非常接地氣,其實是打了個混淆概念的擦邊球。如果你留意一下自己的生活,其實你身邊有多少人真正經歷過電影裡「文佳佳」所經歷的故事?還是說,只是我們聽說了很多類似的故事,我們自己想像過很多類似的場景,於是我們就以為這個電影是接地氣的,真誠地講述了我們的生活?《北西》所傳達的愛情觀,我仍然持懷疑態度。至於男神吳秀波的勝利又是一次電視劇演員的勝利,憑著觀眾對電視劇角色的感情,他在《北西》裡面只需要一直保持呆萌狀,就已經讓粉絲們瘋狂了。而湯唯用力的搞笑和她本身氣質的完全不搭,讓人為她的表演暗暗捏著一把汗。
![]() |
《小時代》海報 |
《小時代》1、2
《小時代》的成功不是一部電影的成功,而是一次營銷上的成功。電影質量和口碑與其4.8億的票房收益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導演郭敬明本身作為暢銷書作者,每一年都有各種新聞纏身,一路被指抄襲,住豪宅,炫富,從來話題不斷。這回小四搖身一變,做起了導演,更是受到各路人等的關注。而《小時代》裡的演員們也是當下最有人氣的偶像。九零後粉絲效應,加上二三線城市的電影觀眾,構成了《小時代》票房的主要支撐力量。至於電影本身的內容和製作,我只能說,《小時代》是中國電影市場此刻的時代產物,沒有辦法按照一部電影的標準去衡量。
![]() |
《私人定製》海報 |
《私人定製》
馮小剛導演的賀歲大片《私人定製》在年末之時,一邊大把賺錢,一邊各種被罵,導演也忍不出跳出來發飆回應罵聲,鬧得沸沸揚揚,熱鬧非凡,十分應景。本來馮小剛,葛優,和王朔的鐵三角再聚首,令人對《私人定製》充滿期待,但是看過影片之後,發現不過是三段故事的簡單拼湊,觀眾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有人開始質疑馮小剛為了還華誼公司(情)債拍片,炒《甲方乙方》的冷飯,以及濫用老掉牙的網絡段子。即便是口碑差,「不正經,不講理,不著調」,「成全別人,噁心自己」,還是擋不住《私人定製》的票房一路飄紅。截止到1月9日,《私人定製》的票房已經達到6.8億,成為馮小剛電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
![]() |
《無人區》海報 |
《無人區》
《無人區》是導演寧浩在「瘋狂系列」之後,又一部令很多人翹首期盼的一部片子。尤其是片子完成之後,擱置了近四年的時間,中間各種刪改,上映日期不斷推遲,更加吊足了觀眾的胃口。而隨著中國電影票房的急速攀升,《無人區》破兩億也顯得輕輕鬆鬆。《無人區》與寧浩之前的兩部片子相比,明顯地「慢」了下來,雖然情節上也是一環扣一環,不斷把徐崢扮演的男主角引向一個命運的極端,但是節奏上更加沉穩,氣質上更為冷峻,充滿了暴力,以及更加爺們兒氣。電影中一些抒情,表達主角心理狀態的鏡頭,有點過多和過長,給了觀眾開始查看手機和走神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