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內地最賣座的香港警匪片,一邊是走勢堅挺的扎堆喜劇,在這樣的市場夾縫中,青春片《原來你還在這裡》(以下簡稱《致青春2》)上映十天,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截止到7月20日,該片票房累計3.2億,這在青春片已現頹勢的市場中更顯難得。
除了票房高企,《致青春2》的上座率也匪夷所思的走高。根據時光網數據顯示,7月13日-14日,《致青春2》的高票房影院中上座率可以達到80%以上,有的甚至超過了90%。
同日上映的《大魚海棠》和《寒戰2》,工作日正常情況下場均人次在10-30人的區間內,而《致青春2》從7月11日開始,場均高達56人次,到了7月15日周五,甚至出現了場均100人的情況。根據專資辦票房數據平臺顯示,《致青春2》在7月16日和17日的影院櫃檯售票佔比分別高達46.23%和50.02%,超過當日票房冠、亞軍《寒戰2》、《大魚海棠》佔比總和。
甚至在某些不好的場次和時段,《致青春2》的上座率都很可觀。這讓不少媒體提出質疑,有媒體報導稱懷疑《致青春2》涉嫌買票房。然而,經過調查,片方和影城發現,在疑似「票房注水」現象背後,竟然暗藏著粉絲「買票房」力保《致青春2》票房和排片。
這是一個重要信號,在粉絲經濟如火如荼的今天,越來越多的粉絲和越來越規範的運作,將粉絲這一角色推向了能左右明星乃至其作品成績的寶座,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堪稱一部粉絲向電影的最大保底方。
鎖場、填場、包場、n刷,粉絲衝票房的100種方式
眾所周知,因為吳亦凡前段時間的風波,很多人對他接下來的商業價值持觀望態度,這給吳亦凡的粉絲帶來巨大壓力。為力保偶像商業價值和地位,粉絲們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致青春2》和即將上映的《夏有喬木雅望天堂》的票房保衛戰中。
組團、鎖場、填場、包場、n刷、曬票根……用各種手段來衝擊票房、保證排片、吸引路人觀看等。吳亦凡的粉絲對於偶像真金白銀、簡單粗暴的支持,造就了《致青春2》的票房狂歡。在這場狂歡的背後,則是粉絲「圈子」文化的長尾效應與粉絲經濟的初長成。
1、提前指揮:在預售階段,由粉絲大大組織發布相當清晰又有重點的購票指南。
2、鎖場:即鎖定黃金場,鎖定8、9、10號場次,最終目的是提高首周票房,保證排片。為提高鎖場成功率,呼籲粉絲提高購買量;講解特殊影院的排位信息,號召粉絲正確下單購買;由粉絲負責人根據地區進行組織購買。
3、填場:粉絲號召買早場、午夜場、邊角場,把人流量大的影院黃金場次留給路人;緊跟場次上座率,當某場人數不夠時,立即組織粉絲買票進行填補,提高上座率。
4、包場:粉絲自發在近百個城市進行包場,有些城市包場次數超過兩次,除了觀影,還自發發放周邊條幅,或在上映期間將包場部分電影票贈與路人。
5、取票:分享各種購票優惠信息,吸引粉絲進行大份額認領,並公布各地區負責人聯繫方式,便於取票,轉化為實質票房。
6、實時追蹤票房:在「吳亦凡吧」粉絲們還特地開了票房實時追蹤樓,記錄並分析票房成績:當天半小時一更新,之後每日一總結,根據排片票房給出合理分析,號召粉絲理性貢獻票房,助力票房達到3億之後,引導粉絲力量轉向吳亦凡下一部電影。
粉絲權力日益強大,成為明星最大「保底方」
吳亦凡粉絲「刷票房」現象已經成為了當今粉絲權力反哺偶像的縮影。
隨著國內娛樂產業的急速發展,粉絲的角色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不再只是娛樂產品的終端消費者,而是通過毫不吝嗇的揮斥金錢或花費時間將影響延至上遊,介入明星的經紀、營銷、推廣中,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參與到明星製造中,粉絲權力也相應的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粉絲們會為偶像一擲千金,直接將明星人氣變現。
偶像發專輯,幾分鐘之內就被粉絲買光;偶像拍電影,粉絲盯緊票房為偶像助力;偶像想要週遊世界,粉絲便為其定製專業的航線;偶像要住豪宅,粉絲便湊錢買下別墅;偶像生日,粉絲便動用私人飛機送來祝福......粉絲的追星行為背後暗含巨大的經濟利益。
粉絲們會衝在第一線,絞殺任何影響到偶像地位的人或組織。
在前不久,名為「李易峰粉絲團」的微博博主發出長文,要求歡瑞開除李易峰經紀人及其團隊。文中列舉了經紀人團隊「業務生疏、缺乏底線....」等幾大罪狀,使該話題長時間處於熱搜榜。相信,如若不是「護主」心切,該事件也不至於發酵至如此聲勢浩大的地步;粉絲們在網絡上發起的這場聲勢浩大的辯護活動,毫無疑問對這場愛豆保護戰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7月5日,趙麗穎楊紫爬上熱搜,不是因為《誅仙》的宣傳,而是因為趙麗穎粉絲手撕出品方歡瑞一事,螢火蟲們對於女一的設定以及趙麗穎的定妝照的「黑化」表示忿忿不平。
粉絲們會送偶像上頭條,為其賺取最大程度的曝光。
不止前期的製作,中期的宣傳、後期的發行,新的粉絲營銷模式正逐漸打破「媒體宣傳、粉絲跟隨」的自上而下的模式,粉絲深度參與、與經紀公司共同進行營銷的行為也已屢見不鮮,並逐漸形成了一種「粉絲製造話題→參與互動→助力宣發」的新閉環,粉絲、偶像、媒體之間的關係得以重塑,市場借力使力,最終達到粉絲營銷的最大化。或許,不久的將來,粉絲將取代專業的經紀公司和營銷公司,成為宣傳與營銷的重要力量。
粉絲們還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偶像的事業選擇。
例如,在琅琊榜的主角確定上,胡歌的角色設定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粉絲的宣傳。在胡歌的粉絲看過小說《琅琊榜》之後,認為胡歌很適合其中的「梅長蘇」一角,就主動剪輯了胡歌為主角的視頻並放到了《琅琊榜》的貼吧,粉絲們將小說推薦給了山東影視集團和胡歌,最終達成了兩者的成功合作。
由此可見,粉絲的追星之路往往伴隨著一系列狂熱的消費行為與強大的推動力,這種行為甚至已經開始擴展到影視劇、演唱會、製作、宣發等各個領域與環節,粉絲經濟開始成為娛樂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粉絲經濟為核心的產業鏈條正在不斷的延伸和壯大。
所以,不難理解,《致青春2》這部對吳亦凡本人及其粉絲都極為重要的電影,在暑期檔遇冷、青春片低迷的當下,仍然能取得過3億的票房佳績,甚至引來「票房注水」的質疑,這與粉絲們力保票房有極大的關係。
在某種意義上,隨著粉絲權力日盛,粉絲已經成為了一個明星或一部電影最大的「保底方」。
http://news.zol.com.cn/594/5947567.html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94/5947567.html report 4849 一邊是內地最賣座的香港警匪片,一邊是走勢堅挺的扎堆喜劇,在這樣的市場夾縫中,青春片《原來你還在這裡》(以下簡稱《致青春2》)上映十天,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截止到7月20日,該片票房累計3.2億,這在青春片已現頹勢的市場中更顯難得。除了票房高企,《致青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