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教輔資料上都是說,高爾基體是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功能不一樣的細胞器。由此衍生出了這樣的認識:在動物細胞內,高爾基體與細胞的分泌物(分泌蛋白等)的形成有關;在植物細胞內,與植物細胞細胞壁的形成有關。這樣的敘述在老教材也見過。那麼,實際上是不是這樣的呢?
下面看看新教材的說法:
現在的新教材早不那樣說了
高爾基體主要是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的「車間」及「發送站」。這個功能是植物和動物細胞的共性,而不是動物細胞的專利!
事實上,對於植物細胞,即使沒有分泌蛋白質的功能,它的高爾基體依然承擔著對內質網發來的蛋白質進行分類,加工,包裝和運輸的功能。說到這裡自然要說一下,需要經過高爾基體分類加工包裝的蛋白質究竟有哪些?是不是只有分泌到細胞外的蛋白質?顯然不是!除了分泌性蛋白質之外,膜蛋白、部分胞內蛋白(如溶酶體、高爾基體、內質網蛋白)也都像分泌蛋白一樣經過內質網加工再通過高爾基體再加工和定向運輸的。
下面再來談下植物細胞會不會合成並分泌分泌蛋白?
豬籠草的消化液來自捕蟲囊上的腺體,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發現這些腺體細胞與動物分泌細胞相似,如內質網和高爾基體高度發達。豬籠草消化液含氧豐富,呈酸性,PH值為5~6,粘度較大。其主要成分有酶、次生代謝物、微生物以及昆蟲降解產物(胺基酸、肽類、銨鹽等)、無機鹽、糖類、酸等。其中酶的種類較多,主要有蛋白水解酶、肽酶、酸性及鹼性磷酸酶、酯酶、核糖核酸酶、磷醯胺酶、脂肪酶與幾丁質酶等,其中以蛋白酶、酯酶和酸性磷酸酶為主。幾丁質酶可能在植物消化食物以及吸收營養方面發揮作用。
食蟲植物與動物類似,也由高爾基體分泌消化液。這種含多種酶類的消化液由分泌細胞的高爾基體積聚,其中的一部分通過囊泡直接排出膜外,而另一部分則暫時貯存在附近的小液泡內。當受到捕獲物的刺激後,貯存在液泡中消化液就迅速經過細胞壁分泌出來。所以,植物細胞也會合成並分泌蛋白。
所以教材上說的「高爾基體是對內質網發送來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的「車間」和「發送站」」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植物細胞,在此基礎上可以再加上「高爾基體還與植物細胞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生物100——不一樣的生物學長按下面的二維碼識別二維碼關注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