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是構成動物體和植物體的基本結構體。而動物體和植物體的細胞均有基本相同的結構體系與功能體系,一方面,大部分重要的與細胞結構,如細胞膜、核膜、染色質、核仁、線粒體、高爾基體、內質網與核糖體、微管、微絲等,在不同細胞中不僅其形態結構與成分相同,功能也一樣。另一方面,植物細胞有一些特有的細胞結構與細胞器是動物細胞所沒有的,如細胞壁、液泡、葉綠體及其他質體;也有一些動物細胞的結構,如中 心粒,是植物細胞內不常見到的。
植物細胞在有絲分裂後,普遍有一個體積增大與成熟的過程,這一點比動物細胞表現得更明顯。在這一過程中,細胞的結構要經歷一個發育的階段,如細胞壁的初生壁與次生壁的形成,液泡的形成與增大,有色體的發育等。
下面介紹一下植物細胞所特有的結構:
1、細胞壁
細胞壁最初是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形成的。分裂後期,殘留的紡錘體微管在細胞赤道板中央聚集為圓柱形的成膜體,中間圍有高爾基體和內質網囊泡。這些囊泡彼此融合,形成膜質平板——細胞板。囊泡中富含多糖,形成細胞板後,多糖用來製造初生壁(1-3um)和果膠質的胞間層。隨著囊泡的加入,細胞板不斷向外延申,最終與質膜融合,新生細胞壁也和原來的細胞壁連接起來。
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還有果膠質、半纖維素與木質素等。植物細胞壁產生了地球上最多的天然聚合物:木材、紙與棉的纖維。由於分隔子細胞的細胞膜來自共同的一群囊泡,囊泡融合時留下間隙,所以膜之間有許多管道相通,形成胞間連絲,原生質可以由此溝通。
2、液泡
液泡是由單層脂蛋白膜包圍的封閉系統,內部是水溶液,溶有鹽、糖、胺基酸、生物鹼與色素等物質,溶液的濃度可以達到很高的程度。
3、葉綠體
葉綠體是植物細胞內最重要、最普遍的質體,它是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葉綠體利用其葉綠素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把CO2與水轉變為糖,是世界上成本最低,創造物質財富最多的「生物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