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麟遊:火焰參給山民脫貧帶來新希望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不打農藥、不施肥的火焰參,平均每畝純收入超2000元……這樣的產品讓陝西省麟遊縣崔木鎮河西村的村民笑開了花。「今年每畝地的收入是往年的3倍多」在年終盤點收成時,陝西省麟遊縣崔木鎮河西村村民臉上露出了笑容。這一可喜變化源自於今年他們試種成功了火焰參。
  麟遊縣地處渭北旱塬低山區,長期以來依靠種植小麥玉米大宗糧食作物為主,種植結構單一,收入低下,是國家級貧困縣。但這裡晝夜溫差大,山村偏遠閉塞,交通不便,青壯年農民大都外出打工,很多土地撂荒,沒有農藥化肥殘留,沒有工業汙染,氣候和土壤適合種植火焰參。
  為此,麟遊縣政府利用這些環境資源優勢幫助農民脫貧的想法,與西安逅濃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健康產業的想法不謀而合,他們聯合組織人員實地考察,經過技術部門認定,可以進行試種。2016年8月,麟遊縣崔木鎮政府與逅濃公司籤署合作協議,致力共同打造萬畝火焰參標準化示範產業基地,幫助農民調整產業結構,走上集約化產業化致富之路。
  在楊家堡、洪泉、河西村貧困戶試種過程中,他們按照黨組織引領、公司化服務、合作社管理、貧困戶種植的模式,由西安逅濃公司在對土壤優化及取樣檢測合格的基礎上,通過種植專業合作社統一向農戶提供種子、農資、農機等12項配套服務,農民只需按公司要求種植和田間管理,產品由公司回收,改變了以往農戶種植容易銷售難的局面,實現公司創新發展和農民增收「雙贏」的目的。
  」經過100多天努力,河西村試種35畝平均畝產3000多斤,純收入超過2000元,最多可達3000元。」 崔木鎮黨委書記雷紅倉介紹,種植過程不打農藥不施化肥,是純天然、無公害作物,經權威部門檢測,產品完全達到零汙染。
  1月2日麟遊逅濃新三板上市啟動會暨火焰參新品發布會在西安召開。發布會上,總經理徐海燕介紹,2013年,公司從荷蘭引進優質種源,秉承安全綠色健康的理念,經反覆試驗,在西安臨潼區試種成功。下一步,他們將與當地政府深化合作,藉助國家精準扶貧政策,擴大種植範圍,打造高端農業養生園區,發展田園養老、休閒保健、民俗體驗為主題的生態農業旅遊產業,幫助當地農民儘快脫貧致富。
  據了解,火焰參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形似圓形水蘿蔔,拳頭大小,通體泛著新鮮的玫瑰紅色,是英國皇室的傳統食材,被譽為「歐洲人參」,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13種最佳蔬菜之一,富含甜菜紅素、甜菜鹼、纖維素、果膠、葉酸及鉀、鈣、鐵、鎂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除血液垃圾的功效,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在1月2日舉行的麟遊逅濃新三板上市啟動會暨火焰參新品發布會上,西安逅濃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海燕介紹,2013年,公司從荷蘭引進優質種源,秉承安全綠色健康的理念,經反覆試驗,在西安臨潼區試種成功。「下一步我們將與當地政府深化合作,藉助國家精準扶貧政策,擴大種植範圍,打造高端農業養生園區,發展田園養老、休閒保健、民俗體驗為主題的生態農業旅遊產業,幫助當地農民儘快脫貧致富。」(完)

來源: 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火焰參助力麟遊群眾脫貧攻堅
    而逅濃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從荷蘭引種栽培的火焰參與研發的「火焰參」系列有機農產品,受到熱捧。地處陝西黃土高原北部邊緣的麟遊縣,屬於旱塬低山區,鄉鎮、山村偏遠閉塞,交通不便,農民長期以來依靠種植小麥、玉米大宗糧食作物為主,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
  • 「火焰參」助力農民脫貧攻堅—新聞—科學網
    陝西麟遊縣舉辦2017年農特產品推介會 逅濃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從荷蘭引種栽培的火焰參與研發的「火焰參」系列有機農產品,受到熱捧。 「目前經過幾年的努力和發展,研發的火焰參系列產品已經銷往30多個國家地區。」逅濃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海燕介紹。
  • 福建三明力推火焰參產業化 助力當地脫貧攻堅
    火焰參,也叫火焰果、火焰菜,由生長在地中海沿岸的一種名叫海甜菜根的野生植物演變而來。世界衛生組織確定其為13種最佳蔬菜之一。火焰參的種植生產還帶動了生態種植基地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全面提高農戶收入。  三明金三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易彩霞介紹,在古希臘,人們把火焰參作為貢品奉獻給太陽神阿波羅,傳說中的愛與美之神維納斯食用火焰參以保持容顏美麗。
  • 發旺村:三隻羊帶來脫貧希望!
    作為發旺村「兩委」實施「金鑰匙」黨建工程,全面建成小康仙居,參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點企業,香龍山牧業股份有限公司長期致力於幫助貧困戶「脫貧摘帽」。免費送羊,全程技術指導,提供飼料……香龍山牧業不僅讓貧困戶有了自己的產業,更給貧困戶帶來了脫貧希望。(通訊員鄒荊煉 彭迎兵 記者 阮馨瑤 見習記者 張玉琴)【來源:荊門新聞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城市山民 | 巴塔克人與蘇門答臘虎
    秉承著城市山民一直以來所踐行的「追根溯源」的生活理念,與「他者」一道,探尋地球上古老文明的火光,照亮人類日漸模糊的前路。古老的印度尼西亞原住民崇拜大自然的力量,新的宗教也不能改變這一點,略有變化的只是神明而已。
  • 歷史性告別「人畜混居」 貴州7萬餘戶山民「新家」迎新年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新華社貴陽1月21日電 題:歷史性告別「人畜混居」 貴州7萬餘戶山民「新家」迎新年  新華社記者段羨菊、羅羽  農曆新年腳步越來越近,對於貴州崇山峻岭裡的7.12萬戶村民而言,這個新年不同尋常。徹底告別千百年來「人畜混居」歷史傳統的他們,將在改造後的「新家」喜迎新年。
  • 陝西有色渭南合力團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 - 三秦企業文化網
    陝西有色渭南合力團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 時間: 2019-03-19 11:44:31 字體設置 大 中 小
  • 寶雞麟遊:尋差距補短板 強動力增幹勁
    這是麟遊今年再次引進的新建項目,項目自3月開工以來,現已完成場地租賃、廠房建設改造和設備購置等前期工作,項目整體建成後,可帶動700多名群眾就地就近就業,人均月增收1000元以上,真正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 一場雪,讓陝西這裡穿越千年、宛如仙境!
    冬天裡的第一場雪,將位於陝西麟遊縣內的唐九成宮遺址裝扮得分外美麗。它是隋、唐時期營造的皇家避暑離宮。
  • 三元:富硒火焰參助力脫貧攻堅
    三元區中村鄉是三明市區飲用水源保護地,耕地土層深厚,有機成分含量高。近年來,中村鄉堅持生態產業化發展理念,培育了以米洋村富硒火焰參生產、莊言蘭園、南洋灣生態產業園等為核心的農業生產基地,形成了具有影響力的農業生態產業化發展格局,為促進鄉村振興、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新的支撐點。(海星)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 南山南,陝西的未來局?
    提得最多的還是陝南生態環境保護、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科技和綠色循環產業,以及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總而言之,綠、富、美,就是陝南的追求,這裡醞釀著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的新模式,也逐漸打磨出了陝西發展光碟機的新動能。
  • 網絡媒體走轉改丨紅茱萸、白桔梗,嵩縣脫貧有兩寶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梁新翠 文圖 10月12日,「長徵路上奔小康」採訪團越過木扎嶺,從魯山縣進入嵩縣境內。 今年9月26日,張廣智副省長在河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上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做了《關於全省脫貧攻堅情況的專項報告》,其中就提到了嵩縣,它在我省貧困縣考核中,和蘭考等11個縣一道被劃為A級貧困縣。脫貧工作任務艱巨。 和魯山縣一樣,嵩縣境內也多山,採訪團第一站來到的車村鎮就在白雲山腳下。
  • 乘勢而上 陝西經濟咋發力丨資本市場助力陝西經濟新動能加速轉換
    據陝西證監局信息:截至11月25日,陝西擁有上市公司59家,居西北第一、西部第二。從1993年8月陝西第一家上市公司——陝解放誕生至今,近30年,陝西資本市場立足產業優勢積極創新,成為我省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超級「轉換器」。
  • 資本市場助力陝西經濟新動能加速轉換
    據陝西證監局信息:截至11月25日,陝西擁有上市公司59家,居西北第一、西部第二。從1993年8月陝西第一家上市公司——陝解放誕生至今,近30年,陝西資本市場立足產業優勢積極創新,成為我省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超級「轉換器」。
  • 抱團發展做產業 發揮優勢增效益​——雅安山民雷竹種植專業...
    竹文化展示廳的建成,對這裡的負責人楊佩衡來說是件好事,而更為可喜的是,楊佩衡牽頭成立的雅安山民雷竹種植專業合作社(下稱:山民雷竹合作社)還被命名為四川省第十批農民合作社省級示範社。楊佩衡說,種植雷竹一直都是自己喜歡的事業。來到中裡發展雷竹產業,除了愛好外,更重要的是為了帶動周圍群眾一起增收致富。
  • 陝西民營企業參與數和幫扶村莊數均居全國第三 脫貧攻堅中的民企貢獻
    「看到有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踴躍投身脫貧攻堅,幫助眾多貧困群眾過上了好日子,我非常欣慰。」去年10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中受表彰的民營企業家回信,對民營企業踴躍投身脫貧攻堅予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