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丨紅茱萸、白桔梗,嵩縣脫貧有兩寶

2021-01-08 大河報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梁新翠 文圖
10月12日,「長徵路上奔小康」採訪團越過木扎嶺,從魯山縣進入嵩縣境內。
今年9月26日,張廣智副省長在河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上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做了《關於全省脫貧攻堅情況的專項報告》,其中就提到了嵩縣,它在我省貧困縣考核中,和蘭考等11個縣一道被劃為A級貧困縣。脫貧工作任務艱巨。
和魯山縣一樣,嵩縣境內也多山,採訪團第一站來到的車村鎮就在白雲山腳下。

在這裡,有一種紅色的小果實隨處可見,深秋時節,它是山間、路旁最亮麗的一抹顏色,遠遠望去,煞是好看。據當地村民介紹,這種小紅果是當地特產的野生茱萸,不僅有觀賞價值,還可以入藥,去核曬乾後,一斤價值12元,當地人家多則數百棵,少則也有幾十棵。除了茱萸,採訪團還看到很多村民坐在家門口,為一種人參形狀的根莖剝皮,詢問之後才知道這種根莖叫桔梗,可以用來煲湯,也可以入藥,每斤15元左右,和茱萸,以及板慄一起,它們構成了嵩縣山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在車村鎮樹仁村,參觀完當年紅二十五長徵時露宿的燒餅店舊址之後,記者走進了村民金君惠老人家裡,只見他家廊下鋪了一層塑料布,老人正忙著往上面曬桔梗。金君惠告訴記者,這些「白胖子」的生長期比較長,需要2-3年,他家今年一共種著1.8畝,總產量在3000斤左右;另外,他家還有70、80棵的茱萸,馬上就也到收穫期了,這2項加一塊兒,年收入過2萬不成問題,採訪中,老人臉上一直難掩豐收的喜悅。但是在種這些「紅白之物」之前,老人過的是山民們最原始的靠山吃山的生活,平時上山採草藥,收入僅能維持溫飽。如今,採草藥倒成了他的副業。

車村鎮還有個名字很有趣的地方叫明白川,當年紅二十五軍戰略轉移時曾從此村路過,村民為了紀念紅軍,把把他們走過的街道稱為紅軍巷。江家平老人的家就在紅軍巷的盡頭,兒子在外打工,他自己是村裡的保潔員,還照看著上百棵板慄、茱萸樹,閒時還會在家裡捯飭盆栽紅杉,賣給附近的景區,幾項收入加起來,老人家收入超5萬,而在8、9年前,這是這種日子是張老漢想都不敢想的。老人一邊侍弄自家的盆栽一邊對著記者說「以前不懂嫁接、修建技術,板慄個頭小,茱萸結的少,完全是靠天吃飯,自從村裡免費開辦技術培訓班之後,我就跑去聽課,現在板慄跟茱萸的產量都提高了不少。」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李韶萌

相關焦點

  • 【網絡媒體走轉改】做「魚籠」、洗邋遢、分豬魚 東莞特色習俗迎...
    【網絡媒體走轉改】做「魚籠」、洗邋遢、分豬魚 東莞特色習俗迎新春金羊網  作者:文聰 王紅虹  2018-02-14 有一種莞式年糕叫
  • ​微光丨 「脫貧,一個人都沒落下!」彝族老村長的心裡話
    ​微光丨 「脫貧,一個人都沒落下!」彝族老村長的心裡話  △人民政協網原創視頻——《微光丨 「脫貧,一個人都沒被落下!」他們從事各行各業,用實際行動證明初心和使命;他們來自我們身邊,執著於自己的信念和責任;他們有真實感人的故事,或傳遞善美、或守護光明、或堅持信義、或忘我奉獻。  微光:心中有光的人,為我們照亮前方!
  • 焦點訪談丨困難重重又必須打勝的脫貧攻堅戰,打得怎麼樣了?
    焦點訪談丨困難重重又必須打勝的脫貧攻堅戰,打得怎麼樣了?脫貧標準非常清晰,人均純收入要超過國家的扶貧標準,在2020年大約是4000元,同時要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十三五」脫貧攻堅任務明確,目標清晰,可是難度也擺在面前:一方面,這5000多萬貧困人口都是經歷了前幾輪扶貧,始終沒有脫貧的人口,本身脫貧難度大;另一方面,當時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的放緩也是無法忽視的因素。
  • 打贏脫貧攻堅戰(801期)丨美蘭區大致坡鎮聯合愛心企業開展捐贈幫扶...
    打贏脫貧攻堅戰(801期)丨美蘭區大致坡鎮聯合愛心企業開展捐贈幫扶活動 2020-11-23 14: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脫貧攻堅丨香港90後進山造了個「花花世界」芳香滿烏蒙
    以東部之優補西部之短,廣州市對口幫扶貴州省畢節市和黔南州打贏脫貧攻堅戰,東西部協作之花綻放在烏蒙山深處!這裡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野生韭菜花帶,更有歷史上夜郎古國的遺址。這裡地勢山高坡陡,農業產業化程度低,產業鏈條不完整,當地人大多外出打工,經濟發展緩慢。2016年起,廣州市番禺區對口幫扶赫章縣。周巧,港華公司管理人員。身為90後的她2018年起開始進入公司種植花卉,當年8月就脫了貧。「我之前是在外面打工,一年的收入只能夠維持家裡的生活。
  • 【網絡媒體走轉改】探訪四川德陽東深新能源
    1月24日,2018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四川站)媒體團來到了四川德陽東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深科技」
  • 巾幗脫貧故事匯丨「香菇妹」文龍香:帶動「百花齊放春滿園」
    巾幗脫貧故事匯丨「香菇妹」文龍香:帶動「百花齊放春滿園」 2021-01-07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嵩縣中醫院PCR實驗室投用,核酸檢測日測量最高可達450人次
    試劑準備區、標本製備區、擴增分析區, 11月11日,記者在嵩縣在中醫院內科樓二樓PCR實驗室看到,這個嚴格按照醫學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建築技術標準建設的PCR實驗室,各區域始終處於完全分離狀態,空氣不直接相通
  • 【網絡媒體走轉改】天津西青區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2月16日,由市網信辦組織的「溫暖中國·2017」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採訪團走進西青區,在文化傳承與發展、科技商務、新農村建設等方面感受到了西青區的巨大變化。注重傳承 提升文化軟實力「溫暖中國·2017」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採訪團走進石家大院(新華網張博攝
  • 雲中「醉」美高速建成通車|河南嵩縣:景區迎來「快旅時代」
    鄭西高速堯欒段在嵩縣車村鎮內設立了白雲山站和木札嶺站。高速開通後,從鄭州、洛陽、許昌、平頂山、南陽等方向前往嵩縣白雲山等景區的車程都將縮短1個小時以上,這意味著嵩縣南部景區將迎來高速直通的「快旅」時代。
  • 洛陽嵩縣凱順大酒店:房費給你抹個零
    東北的江女士向@河南都市爆料反映,稱:1月6日,我因為工作來到了洛陽嵩縣,選擇住宿時細心考慮了各方因素,最後定下了位於嵩縣城關鎮白雲大道12號的嵩縣凱順大酒店,每晚費用168元。我馬上找來了酒店的工作人員,對方卻以各種理由來說服我「螞蟻」出現的正常性,比如:因為是一樓,有草叢,出現螞蟻是正常現象;以及什麼「您家裡也會有螞蟻,床上爬個螞蟻也是正常」,這種解決問題的態度,令人氣憤。當我退房時,酒店給出了最後的處理方式:兩天的房費共計336元,抹掉零頭,收兩百元。
  • 洛陽市行政區劃史,嵩縣曾為嵩州,汝陽游離在外
    西晉上圖為公元281年西晉時期。伊陽縣(前),唐先天二年(713年)置,即今嵩縣行政建制的起源。最初位於今嵩縣舊縣鎮,金為嵩州治並遷至今址。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併入嵩州為州城,明朝改為嵩縣,延續至今。
  • 我的扶貧故事丨黃大江:認真履職 踏實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螺絲釘」
    我的扶貧故事丨黃大江:認真履職 踏實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螺絲釘」 2020-11-11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媒體走轉改】再見,黃土高坡
    除此以外,政府把居住偏僻、交通不便、條件落後的農戶,逐步搬遷到「有田、有水、有路」的地方居住,改善鄉親們的生活條件,推進生態自然修復和保護。幾年來,全縣85.5%的農戶搬進了新居。吳起縣鐵邊城鎮農民楊憲春,就是移民搬遷政策受惠的一員。2011年他們全家6口人從海眼溝村搬遷到新區,他說:「以前路不好走,一下雨全是泥土,吃水也是問題。過去的生活條件跟現在在新區根本比不了。」
  • 《遠方的家-邊疆行》深入落實「走轉改」
    這次長距離採訪沿途經過的縣市有100多個,採訪對象中涵蓋30多個少數民族,4500分鐘的巨大節目容量就是為了比較全面地反映中國陸路邊疆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經濟發展和時代特徵,這樣大型的長距離電視採訪行動,目前在全國電視界來說是絕無僅有的。
  • 看嵩縣水碧林豐眾鳥棲 盡顯生態之美
    12月20日CCTV-4《今日環球》播出新聞河南洛陽嵩縣大量候鳥來到陸渾湖溼地公園越冬這兩天,數千隻豆雁來到洛陽嵩縣陸渾湖國家溼地公園越冬它們時而棲息岸邊,時而展翅翱翔天藍水清空氣好生態宜居大美嵩縣▼部分圖片攝影:張利峰 馬冬莉水碧林豐眾鳥棲,生態美景入畫來嵩縣陸渾湖國家溼地公園以陸渾水庫為主體總規劃面積4222.39公頃
  • 信號貫通雲貴高原 網絡助力脫貧攻堅
    2020年,在神州大地上,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進入尾聲,脫貧攻堅的旗幟在全國各地搖曳。11月23日,貴州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剩餘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貴州全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了脫貧摘帽。這標誌著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
  • 「決勝 2020」小小「寶葫蘆」蘊藏大寶藏 助力西鄉奔小康
    陽光訊(記者 白璐璐 實習記者 薛瑜)11月19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陝西省委網信辦承辦的「決勝2020 陝西擔當」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一行走進西鄉。勇於嘗試「寶葫蘆」裡創增收  今年51歲的陳天根是西鄉縣白龍塘鎮碾子溝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脫貧。家裡4口人,之前在石材廠務工,因常年從事重勞力工作導致腰疾,無法再從事重勞力工作。看著同村的人發展吊瓜收益還不錯,陳天根也決定試著種植吊瓜。
  • 六五環境日丨短片:核能是個寶!如何利用好?
    六五環境日丨短片:核能是個寶!如何利用好?目前中國已經在超多領域應用了核能,在今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核能在醫療中更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能這麼說大家還是有些不明白咱們的國家到底有多強大,生態環境部東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製作了一個短片,大家一起來了解中國的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