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無線技術:工業用無線傳感器網絡

2020-11-22 電子產品世界

近年來,隨著無線通信、電源效率、極度微型化(如透過 MEMS 傳感器達到的迷你規格設計)以及嵌入式運算技術的不斷演進,發展出越來越多適用於嚴苛工業環境的無線傳感器網絡(WSN)。預估在未來五年,工業用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傳感器安裝點將達到2400萬,爆發5.53倍的成長。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快速成長受益於其可靠度符合大多數工業級應用的需求,工業系統專用的無線傳感器網絡標準問世,以及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效益逐漸受到重視與了解。在整合晶片解決方案的價格日趨親民化後,各種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全新用途、解決方案和應用紛紛推出,不僅為許多產業帶來龐大的效益,同時也逐漸從本質上改變不同產業一貫的運作方式。

無線傳感器網絡是由分散在實體空間內的數千個微型自主傳感器(或節點)所組成的網絡。這些傳感器採用高效方式連結,透過射頻 (RF) 波進行點對點通訊,藉由射頻波監控並通報本機狀態或狀況,如溫度、震動、壓力、汙染物、動作等(如圖1所示)。這些智能型傳感器可自動管理製程,除非發生無法透過智能節點或從遠程啟動人為命令修正的製程故障,否則一般不需要人為介入操作。

圖1 無線傳感器網絡

智能型傳感器/節點以協同作業方式,透過網絡上多種可用的路徑,將數據傳遞至其他智能型傳感器,再視情況導向由人工檢視信息的主要位置、採取進一步處理與儲存行動或採取相應行動。若將節點間所有可用路徑以圖像顯示,多重通訊路徑的冗餘路徑看起來會像一片網狀結構。每一個傳感器或節點就像一粒胡椒,內部裝有處理器、微型內存(如:12 Kb 內建 RAM)、低數據傳輸速率 (40 Kb/s) 以及短收發範圍(大多數為 100 英尺以下),皆相當省電。傳感器之所以能夠達到省電效益是因為成本降低、整合度提升、具備更精良的電源管理能力以及採用了更先進的算法。除此之外,能量整合功能也使用電達到近零耗能 (Net-Zero) 境界,而降低電池用量的智能型運轉方式則帶來此一新興技術獨具的解決方案。

無線傳輸能力提供廣大效益。不需布線即可新增遠程傳感器(通常配備若干本機決策制定功能),節省人力、材料,同時由於智能型手機是相當理想的人工操作員/維護接口,可隨時隨地提供更精準的監控與修正,因此製程效率及質量可獲得提升。作業員不需要四處奔忙取得遠程數據或在危險或不易操作的地點更換電池,因此可提高生產力。比起有線網絡,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安裝更迅速,如需重新安置,過程也更簡單。無線傳感器網絡具備極高的擴充彈性與連結可靠性,若搭配能量整合裝置設置,還可提供實時功能與獨立能源運作。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工業用途正不斷延伸擴大,包括機器健全度(如震動分析)、製造、條件式維護、自動化計量、遠程監控、庫存管理、載具與人員管理以及其他運作管理層面。設備需進行維護時,可透過傳感器輸入執行。相較於過去不管設備是否需要,一律定期維護的作法,及早於必要時執行維護,可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並減少浪費(更具環保效益)。這又稱為「條件式維護」。

有效率的無線通信

採用新技術的兩大挑戰在於成本以及是否有既定標準可遵循。在消費者市場中,藍光已經取代 HD-DVD 成為光碟的新標準。這兩種格式都在十年前就已經發表。標準之間的競爭不利於生產力。工業用無線傳感器網絡也不例外。WirelessHART 和 ISA100-11.a 是相對較新的技術,而且是專為首重可靠性與實時反應的工業用途開發。這兩個標準與消費者相關的無線通信協議迥然不同。通訊協議是一組針對尋址、收發訊號、錯誤偵測以及在信道上傳送信息所需的授權所設計的數據傳輸慣例或規則。


相關焦點

  • 無線傳感器網絡在工業控制領域的發展過程和技術特點及應用實例說明
    由於某些工業控制領域的技術難度較大, 諸如控制區域測點分散、轉動和旋轉場合較難測量, 有毒有害危險場合檢測維護非常困難, 複雜環境下敷設電纜成本高昂和長距離傳輸信號衰減嚴重等, 使得無線傳感器網絡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 無線傳感器網絡知識大全
    無線傳感器網絡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節點、網關和軟體。空間分布的測量節點通過與傳感器連接對周圍環境進行監控。監測到的數據無線發送至網關,網關可以與有線系統相連接,這樣就能使用軟體對數據進行採集、加工、分析和顯示。路由器是一種特別的測量節點,你可以使用它在WSN中延長距離以及增加可靠性。
  • 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節點/拓撲結構和特點
    )是無線傳感器網絡,是由大量的具有感知能力的傳感器節點,通過自組織方式構成的無線網絡。傳感器監控不同位置的物理或環境狀況(比如溫度、聲音、振動、壓力、運動或汙染物)。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發展最初起源於戰場監測等軍事應用。而現今無線傳感器網絡被應用於很多民用領域,如環境與生態監測、健康監護、家居自動化以及交通控制等。 一個典型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系統架構包括分布式無線傳感器節點(群)、接收發送器匯聚節點、網際網路或通信衛星和任務管理節點等,如下圖所示。
  • 無線傳感器應用實例
    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對數據採集、傳輸和監控管理的傳統方式。首先,由各種無線傳感器類型採集相應的數據,如溫度,壓力,溫溼度,流量,液位,速度,稱重等,通過無線的方式上傳到智能網關,智能網關對收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後,再通過無線方式傳輸到監控伺服器,最後通過伺服器可以直觀的查看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 無線多媒體傳感器網絡MAC協議研究
    0 引  言    無線多媒體傳感器網絡(WMSN)是在傳統無線傳感器網絡(WSN)基礎上引入了音視頻和圖像等多媒體信息感知功能的一種新型傳感器網絡。網絡協議棧的底層,主要功能是在相互競爭的傳感器節點之間分配有限的無線信道資源,決定著無線信道的使用方式和網絡性能,是保證整個網絡正常運行的重要技術。
  • 淺談無線傳感器網絡應用於變電站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介紹變電站內存在的各種幹擾和無線傳感器網絡使用的直接序列擴頻技術,並對無線傳感器網絡應用於變電站中這種高電磁幹擾環境中可行性進行論證
  • 無線傳感器網絡MAC協議的基本問題解析
    引言 無線傳感器網絡是由眾多微小傳感器節點通過無線多跳自組織方式構成的,多學科高度交叉的新興前沿研究領域。隨著傳感器節點微型化,在設計中大部分節點的能量有限,加之無線傳感器網絡無中心、自組織、多跳等特點,使得MAC協議的設計面臨巨大的挑戰。
  • 兩項值得期待的短距離技術——RF遙控器和無線充電
    正因如此,不少OEM廠商將其用在了燈光控制中。「Zigbee特別適合燈光控制,因為電燈開關在99.9%的時間裡都處於休眠狀態,只會周期性地喚醒數毫秒來檢查傳感器或查詢其他無線收發器,所以節點的總功耗接近休眠模式的功耗。」Kwong介紹,「此外,不同廠商之間的Zigbee產品還可以實現互操作。」
  • LDPC碼的設計以及在無線傳感器網絡中的應用
    討論了在無線傳感器網絡中LDPC碼的設計和實際應用,並提供了解決方案,以降低解碼複雜度,節省內存佔用量,提高了系統的誤碼率性能。結果表明,短碼長的LDPC碼可以在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上應用並能獲得較為理想的性能,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 基於RSSI的無線傳感器網絡三角形質心定位算法
    網絡中的關鍵技術之一。網絡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也是提供監測事件位置信息的前提,所以定位技術對傳感器網絡應用的有效性起著關鍵的作用。RSSI技術主要是用RF信號,而節點本身就具有無線通信能力,故其是一種低功耗、廉價的測距技術。 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的定位方法,是在已知發射節點的發射信號強度,根據接收節點收到的信號強度,計算出信號的傳播損耗,再利用理論和經驗模型將傳輸損耗轉化為距離,最後計算節點的位置。因為理論和經驗模型的估測性質,故而RSSI具有較大定位誤差。
  • 鋰亞硫醯氯電池,無線傳感器網絡電源新選擇
    打開APP 鋰亞硫醯氯電池,無線傳感器網絡電源新選擇 三宅常之 發表於 2013-07-30 09:16:21   面向監測建築物的劣化情況及耕地環境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的電源用途
  • WIFI無線網絡技術詳細分析
    軟體的調試要結合具體的方案主控,畢竟無線保真部分僅僅是一個無線的收發而已。很多用戶在諮詢的時候,很容易混淆!可以說,2013年無線保真模塊應用最火爆的領域就是MID市場,同時傳統的一些網絡領域應用市場也有滲透,比如一些工業控制領域/網絡播放領域/甚至一些遙控領域也有在考慮的,基本上是能用到網絡的部分都希望嘗試無線化!
  • 滿足多種工業無線標準和協議的晶片選型考量
    SiliconLabs為物聯網應用提供了豐富的器件組合,包括無線SoC和模塊、微控制器和傳感器,使客戶能構建完整的系統,來監測環境變化,在本地處理數據,並使用無線技術將數據傳輸到雲端進行分析。客戶和合作夥伴還可以使用Silicon Labs的射頻產品,來實現WirelessM-Bus、Wi-SUN、ISA-100和WirelessHART等更多的無線通信協議,以滿足特定的工業應用需求。
  • 幾種2.4G無線技術的區別
    隨著無線技術的成熟,工業、醫療等行業也開始越來越多地使用 2.4G通信,同時802.15.4、ZigBee以及Wi-Fi也得到更多的應用。ZigBee和Wi-Fi各自具有明顯的特點,並且許多特性具有互補性,將二者相結合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 無線傳感器在橋梁結構健康監測中的應用案例
    橋梁健康檢測及監測  橋梁結構健康監測(SHM)是一種基於傳感器的主動防禦型方法,可以彌補目前安全性能十分重要的結構中,把傳感器網絡安置到橋梁、建築和飛機中,利用傳感器進行SHM是一種可靠且不昂貴的做法,可以在第一時間檢測到缺陷的形成。這種網絡可以提早向維修人員報告在關鍵結構中出現的缺陷,從而避免災難性事故。
  • 無線溫度傳感器設計方案集錦
    這種傳統的多點採集系統需要用導線與每個溫度採集節點連接,其技術成熟,製作成本相對較低。但是,在許多場合需要將傳感器節點直接放置在目標地點進行現場的數據採集,這就要求傳感器節點具有無線通信的能力。同時,由於無線傳感器通常使用電池作為能源,所以,它對能耗要求非常高。
  • Lora無線技術原理及優缺點
    LoRa的優勢在於技術方面的長距離能力。單個網關或基站可以覆蓋整個城市或數百平方公裡範圍。在一個給定的位置,距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環境或障礙 物,但LoRa和LoRaWAN?有一個鏈路預算優於其他任何標準化的通信技術。鏈路預算,通常用分貝(dB為單位)表示,是在給定的環境中決定距離的 主要因素。
  • 常見的七種無線定位技術總結
    常見的無線定位技術有以下七種: 紅外線定位、超聲波定位、藍牙定位、射頻識別定位、超寬帶定位、無線高保真定位和Zigbee(傳感器)定位。該技術有時也利用單向波的傳播時間進行定位。 優缺點:超聲波定位的準確度很高卻難以克服多徑效應和非視距影響,而且造價很高。 藍牙定位 基本原理:需要在待測環境下事先布置好相對應的藍牙區域網接入點,然後配置好相應的網絡連接模式,這樣就能在網絡中得到各個節點的位置信息,從而達到定位的效果。
  • 網羅無線通信技術之無線區域網打造未來區域網路
    因此,高效快捷、組網靈活的無線區域網(Wireless LAN,WLAN)應運而生。  原理  無線區域網是指用戶以電腦透過區域空間的無線網絡卡(Wireless Card/PCMCIA卡)結合存取無線接入點(Access Point,AP)進行區域無線網絡連結方式,用戶通過無線上網帳號即可上網進行網絡資源利用。
  • 無線壓力傳感器的原理和應用
    現如今隨著行業化的發展,尤其隨著第三產業的興起,導致第二產業也在不斷革新中,壓力傳感器也得益於此衍生出了無線壓力傳感器。那麼無線壓力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無線壓力傳感器採用壓阻式應變原理,它的核心部件電阻應變片是一種將被測件上的應變變化轉換成為一種電信號的敏感器件。電阻應變片是傳感器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通常是將應變片通過特殊的粘合劑緊密的粘合在產生力學應變基體上,當基體受力發生應力變化時,電阻應變片也一起產生形變,使應變片的阻值發生改變,從而使加在電阻上的電壓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