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不停地重複訓練,練習得越多,你就越有可能達到這個領域的巔峰。——《異類》
一、明明很想成功卻隨心所欲,在行業沒拿到結果。那是你沒有過硬的技能
今年年初,一畢業就進國企的老奇,突然問我爸借錢。原來老奇的老婆生了重病,他為了給老婆治病,已經搭上了十年的積蓄。周圍的親戚朋友都借遍了,實在走投無路,這才找了過來。
當時我們全家人都很詫異:曾經是我爸全班同學羨慕的對象,如今怎落得這個地步?原來,他進國企後,因為受不了工作氛圍,選擇離職。後來,又轉戰三四個行業,事業都沒有起色。
而和他同期進入國企的同事,一路升職加薪,早已成為中層領導。他卻由於多次轉行,缺少核心技能,沒有一項硬本領,只能在基礎崗位苦苦煎熬,急需用錢的時候也不敢離職。
這就是職場人的辛酸,一切都是為了生存。老奇如果不改變自己的認知,修煉一項硬本領,他會一直在基層崗位徘徊,為什麼呢?因為只有修煉硬本領,他才能有核心競爭力,然而在這個過程中要始終要遵循"10000小時定律"。
二、職場人想要在事業上更有前途,你必須要遵循"10000小時定律"
一個人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如果想要完美地掌握某項複雜的技能,就需要一遍又一遍艱苦地訓練,而且這個練習的時間,必須達到最小的臨界值,那麼這個臨界值是多少呢?就是10000小時。《異類》
能讓你練成硬本領的"10000小時定律"之所以關鍵,是因為其處理結果會對你的工作和生活造成重大影響。毫不誇張地說,一套失敗的修煉硬本領方案,其影響力不但是災難性的,而且是深遠的。
在職場中修煉硬本領,為什麼懂"10000小時定律"?
1.縮短你修煉硬本領的時間
如果你不懂"10000小時定律",很有可能在一些產生不了累加法則的事情上,浪費太多時間。如果知道這個定律,那麼你就可以自我判斷,什麼樣的技能可以通過刻意練習訓練出來。
比如文中的老奇我相信他,也想通過努力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可他確實一年的工作經驗用了10年,絲毫沒有任何競爭力。
2.提升你的職場核心競爭力
你只有懂了"10000小時定律"才能根據指引,去有效訓練自己的競爭力。很多職場人人並不是不知道,而是不知道如何開始做,以及如何高效把它做好。
比如文中的老奇,我相信他也想過去提升自己,要不然不會一個又一個行業的來回切換。他總覺得自己會遇到更好的,總覺得當前的工作沒有前途,可時間卻在選擇中流逝掉了。
3.提升你的抗壓能力和自律力
用10000個小時去訓練一門硬本領,它所花費的時間最起碼要3年,沒有一個良好的抗壓能力和自律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我們做任何事情堅持很重要,中途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只要有目標,絕對不會輕易放棄。
比如文中的老奇,他其實就是太沒有耐心了,總覺得一個行業做一段時間不行了再換,但這種心態和做事方式怎麼可能做出結果。
所以說想要修煉硬本領,必須懂"10000小時定律"對於職場人來說,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三、如何在修煉硬本領的同時,遵循"10000小時定律",給你三個方法
我們可能認為只有自律能力非常強的高手才能掌握"10000小時定律",普通人要想掌握這個來修煉硬本領太難了。其實,修煉硬本領是有技巧可循的,而且簡單易學,人人都能習得。
1.找到你想要的技能,刻意去練習
01.如何判斷所學的技能,遵循"10000小時定律"?
儘量不要去做那些簡單的、重複的、機械性的勞動,單純的低等工種,任何人無須接受什麼複雜的技能培訓,很快就可以上崗,即便你在這些事上花費了10萬個小時的時間,在自我提升方面也是零回報。也就是0乘以10000依然等於0。
10000小時定律的一個基本適用原則就是,需要有技術門檻作為前提。反之,技術難度越高的事情,你在上面花費的時間越多,就越有可能修煉好它,也就是說,它的時間價值也就越高,這就是為什麼時間投資具有性價比。
10000小時定律,還必須以累加法則作為前提。累加法則的含義是,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之前做的事的基礎之上進行累加,從而產生效果。
同事小劉想成為一名舞蹈演員,要學會一項舞蹈技能,她需要學會一千個動作,可以把它們分為五個動作一組,分組去進行訓練,一共是200組,每一天就像打怪獸做任務那樣,把這一組的動作訓練一遍,最後再把它們拼裝起來。
在修煉第一組動作的時候,可能是零基礎在修煉,但修煉第二組動作的時候,就是在第一個組合的基礎之上進行累加了,這時產生的效果就叫作累加效果。
02.如何去進行刻意練習?
001:選擇你的學習區
我認為但凡要做一件偉大的事,也就是10000小時定律適用的事,你就需要拿出整塊的高質量時間來進行修煉。《人生效率手冊》
比如我,我要提升自己的硬本領——寫作能力,每天早上4、5點鐘起床,起床之後到8點,這三四小時,就是我高效學習的時間,我一般用這一大段時間,去做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完成10000小時定律的訓練。
002:聚焦你的注意力
為什麼我選在每天早上學習呢?因為這個時間是我的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每個人的精力旺盛時段是不一樣的,有的人適合做百靈鳥,有的人適合做貓頭鷹。
以我個人來說,早起之後的那段時間,是沒有人會來打擾我的,整個世界非常安靜,但是晚上的時候,朋友圈依然活躍,消息時不時會干擾我,各類社交軟體都在嘀嘀作響。唯有早晨,我可以不受打擾地學習,可以以主動的方式,沉浸到全情忘我的心流狀態,達到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我覺得,注意力的集中一定是內在和外在的高度統一,內在上,你的精力完全集中,外在上,一切幹擾因素都沒有。這樣的時間區域,如果你不用來學習、不用來修煉硬本領,簡直就是對生命和時間的極度浪費。
003:大量重複機械性訓練
學寫作、學演講、學銷售技能、學個人品牌、學社會資本……學各種硬本領,其實都不是困難的事,真正讓你覺得困難的事,是堅持。
那些能夠做到從不會到會的人,都是做到了知行合一的人,他們在剛開始起步的時候,也跟你一樣一無所知,但是他們能夠堅持大量的重複訓練,堅持積累學習10000小時,最終才獲得了成功。
2.用技能整合法,讓知識為你所用
在職場中,一個人職級的高低,跟他的工作能力,尤其是整合和歸納的能力密切相關:職級低的人,一般做分解動作,或者他們更願意從事分解類型的工作,比方說開一個創意會和頭腦風暴等。
而職級高的人,更優先或更傾向於去做歸納總結的工作,換句話說,他們是被工作磨礪以及訓練出了歸納整合的能力。
那麼我們,如何完成技能整合?
01.技能整合需要你去做刻意的練習,提升自己的歸納能力。
遇到一些零散的知識點,你需要迅速地用大腦中的作業系統裡把它們分類,這個過程就叫作歸納的過程,你需要把它們歸納到不同的範疇和不同的維度當中。
02.你需要把每一個小技能,修煉到純熟的程度。
如果10分為滿分,你需要把每項小技能都修煉到7分以上的水平,再做到知識性的整合工作,否則,基礎知識點不紮實的話,上層建築也就無法構建。
比方說,你訓練的是寫作能力,那麼詞彙量就是你的基礎技能,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詞彙量,寫作中就會經常犯錯誤,詞不達意。把每一個小知識點的基礎打牢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03.請注意你輸入和輸出的系統要結合。
你聽到的、學到的和看到的,就叫作輸入;你寫出的、說出的和以其他方式表達出來的,就叫作輸出。你需要學會把兩個不同的系統完美結合。「學會」的最高標準是會教。
教是什麼?教學就是輸出,學習是輸入。如果你能把一項知識點做到不僅自己學會,還能把別人教會,實際上你就真正地把輸入跟輸出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了。
04.技能整合同樣遵循單點突破法。
技能整合也符合閉環結構,從技能學習,到總結、評估、反思,到再次計劃,是一個學習的完整閉環結構,遵循了單點突破法。
3.用準確模仿法,讓你的學習更高效
01.快速學習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說過:模仿就是創造的第一步。
準確模仿法包括三大部分,這三大部分缺一不可,需要在同一維度按照順序一一進行:
001.攻讀相關領域的工具書;
002.找尋跟隨模仿對象;
003.深度研究模仿案例。
我曾經錯誤地認為,只要堅持重複去做就好了,只要有量變就一定能引發質變,後來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我學習不是為他人而學,不是為考試而學,不是為老闆而學,是為自己而學。
學習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學無止境,學習這個動作跟我們吃飯、睡覺、刷牙、洗臉一樣,是需要重複地一遍又一遍地貫穿在整個生命當中的,但不講方法的盲目重複,只是自己欺騙自己,這樣的重複投入,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只是對時間的白白浪費。
02.讀書學習
這裡的讀書與一般意義上的讀書不是一回事。在這個板塊當中,讀書不是用來陶冶性情的,而是需要帶著明確的目標去讀書。這裡的讀書指的是工具書,能夠幫助你迅速地了解一個學科的書籍。
最迅速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噹噹、京東和亞馬遜這些平臺查看書籍的排行榜,看看最熱銷的、好評度最高的書是什麼。比如我就經常用得到app,看裡面的電子書,有時候也會聽書,為我節省了不少時間。
03.找尋模仿對象
人是知識以及行動力的集合載體,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之上,我們需要向人學習,我把它稱為以人為師,但是學什麼很關鍵。《人生效率手冊》
說到向人學習,我認為有三種方式:
001.你跟這個人只是遙遠的膜拜關係
你可以通過關注他的微博,把他寫的書或者文章讀完,當然,你也可以持之以恆地給他發私信,從而讓他關注到你的存在,讓他知道你是他的一位追隨者,這就是第一步了。
002.如果你有幸得到了他的關注
能夠直接跟他對話,那麼就可以進展到第二步:把你過去讀過的他的書跟實踐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整理成一個問題清單,在適合的場合向他請教,比方說在他講完課之後,或在任何他方便的時機,交給他。
003.若他對你產生了進一步的關注
你有機會跟他單獨會談,你就可以大大方方地把你的問題都拿出來,包括你所記錄的一些筆記,讓他看到你的誠意、你所做的功課。
04.前期先模仿別人
模仿是你能夠快速入門,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學習的初始階段其實就是在模仿。無一例外,所有成功者,最初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只有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你才能有機會超越巨人。此外,如果你想通過模仿精學的話,我建議你要有一個好導師,身邊有人指路和沒人指路,效果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想模仿一件事,或者進行系統的學習,身邊卻連個老師都沒有,很可能你看不懂別人的套路,看不懂別人的玩法,而一個優秀的指引者,能夠幫助你看到很多你自己看不到的地方,重塑你的思維。
四、總結
總之,修煉硬本領中遵循"10000小時"定律的核心,是我們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這聽起來似乎很難,但如果你能反覆練習修煉硬本領中"10000小時定律"的技巧,不斷在實踐中總結自己的經驗,讓其成為你的機械記憶,你就會發現這並不難,你就可以把握住職場的晉升時刻。
你會發現你的領導、同事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優秀、那麼不可超越,你會發現原來你也可以成為具備多種硬本領的高手。漸漸地你不僅不會畏懼職場,還會創建一種全新意義的人際關係。你會在自己的職場路上走的更為從容、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