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不成功的不成功人士,一個教你知識的up主,關注我,每天給您一點有用的知識。今天給大家講一下彼得定律。
要理解這個定律就先從小明的例子來說吧。小明是一位職場人,剛進公司從小職員做起,工作努力,業務能力出眾,半年後被領導升職為小組長,薪資也加了上來。當上小組長之後的小明,不僅要想著自己的業務,還要想著組員的發展,雖然有些累,不過還是完成得不錯。又過了半年,他又升職了,做了業務經理。這時候的他就要負責更多的事務了,不僅僅是業務以及小組,市場、財務都要經手,這時候的他感覺到了力不從心,甚至有些焦頭爛額。最終因為一次重大的市場決策失誤被公司開除。
小明的情況在生活裡絕對不是個例。而這個現象就可以用著名的彼得定律來解釋。
這條定律的內容如下:每一個員工,在其原來的工作崗位有了較好的表現,則他會被晉升到更高一級的職位。然後,如果他繼續表現優秀,非常勝任,則會被繼續提升,直到他達到一個他不能完全勝任的職位。由這個現象我們可以繼續引出的結論就是,「每一個職位都會被大多數不能勝任的人所佔據」。小明因為到達了一個不能勝任的職位而被透支,最終因為能力不夠而決策失誤,慘遭被淘汰的命運。
這個定律是不是給我們職場中的人士一些啟示呢?比如,當你發現你所在的工作崗位做起來有一些吃力的情況下,是不是就應該有意識地提升自己而不被淘汰。比如多學一些管理知識、財務知識。亦或者在這種瓶頸到來之前先給自己想好其他出路而不是只能被動地等待不好的結果。
知道這些後我們可以再來看看彼得定律的引申。我們知道每個員工的評級都是自己的上級所打出來的。那麼自己的上級領導層是不是也有可能是被不能勝任的人所佔據的呢?那麼這種對於員工的判定又是否得當呢?會不會由於領導層的能力不夠而沒有選出能晉升的員工?這些就是公司的最高領導層應該考慮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