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和夏季季節,亞歐大陸和太平洋上的氣壓中心有什麼分布特點?

2021-03-01 地理沙龍

氣壓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在垂直方向上氣壓可以理解為單位面積上方空氣柱的質量,所以從某一地點往上,海拔越高氣壓氣壓越低。在水平方向上我們可以把氣壓理解為空氣分子的打擊力,在水平方向高壓區域的空氣分子打擊力大於低壓區域,所以水平方向上空氣總是從高壓流向低壓。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從而造成地表氣溫的差異,是近地面水平方向產生氣壓差的最重要原因。


氣壓帶風帶示意圖

地球赤道所在地區,由於獲得的年太陽輻射總量最多,氣溫最高,空氣受熱膨脹做上升運動,從而形成「赤道低氣壓帶」;而兩極地區,由於獲得的年太陽輻射總量最少,氣溫最低,空氣受冷收縮做下沉運動,從而形成「極地高氣壓帶」。在水平方向上空氣從極地流向赤道,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形成三圈環流,在南北緯30°附近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在南北緯60°附近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


亞洲低壓和夏威夷高壓

在理論上,三圈環流中近地面的氣壓帶都成帶狀分布,在0°緯線、南北緯30°附近、南北緯60°附近和南北緯90°附近環繞地球一周。但是,由於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差異,從而造成地表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也就使得氣壓帶會被切斷,呈現塊狀分布,我們稱為大氣活動中心,這種現象在陸地面積分布較多的北半球表現的更為明顯。以亞歐大陸和太平洋為例,由於陸地的比熱較小,所以在夏季的升溫和冬季的降溫都比海洋快。因此,在夏季季節亞歐大陸的氣溫比同緯度的海洋要高,從而形成低壓,我們稱為「亞洲低壓」,氣壓中心位於南亞印度附近,又稱為「印度低壓」。


亞洲高壓和阿留申低壓

「亞洲高壓」會把副熱帶高氣壓帶切斷,使之保留在海洋上,位於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氣壓帶保留部分中心位於夏威夷群島附近,所以稱為「夏威夷高壓」。而到了冬季季節,亞歐大陸的氣溫比同緯度的海洋要低,從而形成高壓,我們稱為「亞洲高壓」,氣壓中心位於蒙古、西伯利亞地區,又稱為「蒙古西伯利亞高壓」。「亞洲高壓」會把副極地低氣壓帶切斷,使之保留在海洋上,位於太平洋上的副極地低氣壓帶保留部分中心位於阿留申群島附近,所以稱為「阿留申低壓」。由於冬夏季節亞歐大陸和太平洋之間高低氣壓中心發生相反的變化,使得冬夏季節風向也發生巨大改變,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而冬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從而形成了季風。


2020年10月26日我國及周邊等壓線分布圖

喜歡就點右下方「在看」贊一下吧,並歡迎轉發分享!

推薦:問答 |氣壓帶風帶中的「盛行西風帶」,一定是溫暖溼潤的嗎?

上文:我國四大地區中的「中部地區」,是由哪六個省級行政區來組成?

瀏覽所有推文也是對我們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在冬季和夏季季節,亞歐大陸和太平洋上氣壓中心分布有什麼特點?
    氣壓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在垂直方向上氣壓可以理解為單位面積上方空氣柱的質量,所以從某一地點往上,海拔越高氣壓氣壓越低。在水平方向上我們可以把氣壓理解為空氣分子的打擊力,在水平方向高壓區域的空氣分子打擊力大於低壓區域,所以水平方向上空氣總是從高壓流向低壓。
  • 一年有四季,如果沒有日曆你會如何判斷是什麼季節呢?
    1.不同季節,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晨昏線與經緯線的位置關係不同,根據某時刻地球的光照狀況,或晨昏線在地球上的分布情況,可以判定季節。2.根據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判斷季節地球公轉至近日點時速度最快,太陽直射南半球,為一月初,即北半球的冬季;地球公轉至遠日點時速度最慢,太陽直射北半球科技小論文,為七月初,即北半球的夏季。所以明確了近日、遠日點的特點,也就知道了季節和地球公轉速度的相應變化。
  • 盤點全球氣候類型的成因和分布特點,告別死記硬背輕鬆作答文綜題
    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全年高溫,且具有明顯的乾濕兩季,形成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和南部、澳大利亞北部和東部、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地;3、【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受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全年高溫且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形成熱帶季風氣候
  • 我國氣候中的「降水」分布特點是怎樣的?
    一個地區降水的分布特點可以分為地區分布狀況和季節分布狀況兩部分來組成。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區,有著巨大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從而形成了世界上最為典型的季風氣候,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的東南季風帶來的。東南季風為我國帶來太平洋的水汽,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會最先得到東南季風帶來的水汽,形成豐富的降水,也就成為了我國年降水量最為豐富的地區。
  • 中國和印度都是季風氣候顯著的國家,但冬夏季風的強弱卻完全不同
    「大氣環流」是氣候形成原因中的重要因素,包括氣壓帶、風帶和季風環流,我們知道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是由於「三圈環流」的結果。而季風環流卻不是,季風是指大範圍地區盛行風隨季節而發生顯著改變的現象,這種冬夏季節風向完全相反的現象,主要是由於海陸熱力性質而產生的。
  • 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 教學設計
    導入在上一節課的內容中,我們在探究三圈環流、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時都在假設地球表面是均勻的,而實際上地球是存在海洋、陸地分布和地形起伏等不均勻的表面,因此大氣在不均勻的地球表面又會形成什麼樣的環流呢?我們首先來考慮海陸分布對大氣的影響。那現在我們來複習一下之前學習的海陸風,白天和夜晚海洋和陸地分別形成什麼樣的環流?
  • 高中地理 | 大氣環流和氣候考點匯總
    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的形成是氣溫高低造成的;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是氣流運動造成的。三圈環流的形成是建立在理想地球(球體、組成物質均一等)基礎之上的。但是,由於地球上海陸分布因素的影響,出現了海洋、陸地上高、低壓中心的季節變化。其影響有:①陸地高壓(冬季)切斷副極地低氣壓帶並在亞洲地區形成典型的冬季風。
  • 大氣圈和水圈專題
    :由於太陽直射點的季節移動,導致氣壓帶、風帶也隨季節移動,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冬夏季節氣壓中心分布時間亞洲大陸太平洋七月:北半球副熱帶高壓帶被大陸上的熱低壓切斷亞洲低壓(又稱印度低壓)夏威夷高壓(西太平洋副高對我國夏季天氣影響顯著)一月:北半球副極地低壓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切斷亞洲高壓(又稱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對我國冬季天氣影響顯著)
  •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氣候特點及其分布地區
    前幾天有一位同學在後臺問關於氣候類型的分布和特點,今天地理姐終於都弄好啦,希望地理姐的努力沒有白費,好好利用學習哦!
  • 大氣環流和氣候知識考點匯總
    1.三圈環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2.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與移動(3)季節移動規律:②移動規律: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疑難辨析】氣壓帶的形成都是由氣溫高低造成的嗎?提示:不是。
  • 氣壓帶和風帶知識2
    (2)海陸分布對地面氣壓帶的影響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1月份在北緯60°附近,由於亞歐大陸冷卻快,形成亞洲高壓(又稱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副極地氣壓帶被亞洲高壓切斷,使副極地低氣壓帶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低壓中心(阿留申低壓)和北大西洋上的低壓中心(冰島低壓)。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時間和季節這樣判斷就對了
    晨昏線的季節信息。  北半球晨線隨緯度增大而西偏或昏線隨緯度增大而東偏視為北夏南冬;北半球晨線隨緯度增大而東偏或昏線隨緯度增大而西偏視為北冬南夏。  (二)來自地面的季節信息的提取  1. 氣候的季節信息:  許多地區氣候類型的特點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據此可以確定當地的季節。
  • 收藏| 地球上的12種氣候類型及特點
    地球上的氣候類型主要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等12種。成因: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以及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 特點: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
  • 收藏|地球上的12種氣候類型及特點
    地球上的氣候類型主要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等12種。成因: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以及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 特點: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
  • 2020高考地理高頻考點之時間和季節判斷
    晨昏線的季節信息。  北半球晨線隨緯度增大而西偏或昏線隨緯度增大而東偏視為北夏南冬;北半球晨線隨緯度增大而東偏或昏線隨緯度增大而西偏視為北冬南夏。  (二)來自地面的季節信息的提取  1. 氣候的季節信息:  許多地區氣候類型的特點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據此可以確定當地的季節。
  • 我國為什麼沒有「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
    地理位置主要可以分為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緯度位置主要決定熱量帶,也就是決定了所在地是屬於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還是寒帶地區。我國的緯度範圍從曾母暗沙的北緯4°左右至黑龍江漠河的北緯48°左右,地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所以我國就擁有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氣候類型。
  • 問答 |我國為什麼沒有「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
    、地形、洋流、下墊面等因素的影響,其中地理位置和大氣環流是影響氣候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從海陸位置的角度來看,一般位於沿海地區降水較為豐富,氣候多表現為「海洋性」特徵;內陸地區距海遙遠,降水較為稀少,氣候多表現為「大陸性」特徵,我國地處亞歐大陸東部,國土面積巨大,東臨太平洋,由東往西從沿海到內陸,降水不斷減少,氣候逐漸趨向大陸性,所以我國西北部地區的氣候類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 【專題突破】關於氣候特點及成因的87個問答題,這裡全部都有!
    原因:主要受海陸分布的影響。地處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特別顯著所致。表現:東亞:夏季吹東南季風,冬季吹西北季風,雨熱同期;南亞:夏季西南季風,冬季吹東北季風,有明顯的乾濕季。  2.為什麼亞洲有熱帶、溫帶季風氣候,其他洲沒有?
  • 關於高中地理氣候特點及成因的87個問答題,這裡全部都有!
    原因:主要受海陸分布的影響。地處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特別顯著所致。表現:東亞:夏季吹東南季風,冬季吹西北季風,雨熱同期;南亞:夏季西南季風,冬季吹東北季風,有明顯的乾濕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