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出模角|結構設計中產品出模角知識經驗總結

2021-01-08 網易

  本篇文章主要分享:結構設計中產品出模角,希望能給正在學習creo/proe產品設計的你帶來幫助。

  塑膠產品在設計上通常會為了能夠輕易的使產品由模具脫離出來而需要在邊緣的內側和外側各設有一個『出模角』。若然產品附有垂直外壁並且與開模方向相同的話,則模具在塑料成型後需要很大的開模力才能打開,且在模具開啟後,產品脫離模具的過程亦相信十分困難。要是該產品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上已預留出模角及所有接觸產品的模具零件在加工過程當中經過高度拋光的話,脫模就變成輕而易舉的事情。因此,出模角的考慮在產品設計的過程是不可或缺的。

  塑膠產品出模角設計簡介

  出模角的大小是沒有一定的準則,多數是憑經驗和依照產品的深度來決定。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選擇也在考慮之列。

  一般來說,高度拋光的外壁可使用1/8度或1/4度的出模角。深入或附有織紋的產品要求出模角作相應的增加,習慣上每0.025mm深的織紋,便需要額外1度的出模角。

  出模角度與單邊間隙和邊位深度之關係表,列出出模角度與單邊間隙的關係,可作為叄考之用。

  

  出模角度與單邊間隙和邊位深度之關係表

  此外,當產品需要長而深的肋骨及較小的出模角時,頂針的設計須有特別的處理,見對深而長加強筋的頂針設計圖。

  出模角·不同材料的設計要點

  材 料

  設計要點

  

  出模角·產品案例分析

  中間分型

  

  此產品為上下蓋,中分拆件拔模,此時則需確認產品上下蓋外觀表面處理工藝。

  ①表面工藝為:素材無噴塗,表面亮面,此時外觀分型線處拔模3°以上;

  ②表面工藝為:素材無噴塗,表面霧面(細蝕紋500um以下),此時外觀分型線處拔模3°以上;

  ③表面工藝為:素材無噴塗,表面霧面(粗蝕紋500um以上),此時外觀分型線處拔模5-8°以上,紋理越粗角度越大;

  ④表面工藝為:噴漆,此時外觀分型線處拔模3°以上;

  如果對外觀要求高的話,在這個基礎上再加0.5-1°,會對產品外觀表面處理更有幫助。

  非規則配合面上下分型

  

  根據產品分析,USB接口此邊拆分成了3件,而且為跑道形分型,與側邊2件分型不一樣,那麼拔模角度應該為幾度?

  由於分型線不在一個平面上面,所以,拔模以後外觀會形變,變得不均勻,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要結合表面處理工藝去拔模。

  1,表面工藝為:素材無噴塗,表面亮面,此時外觀基準線可以跟隨分型線把模,圖示A處。

  2,表面工藝為:素材無噴塗,表面霧面,此時外觀基準線則為中分位置,圖示B處。

  如果選擇走行位的話,此處則不考慮拔模。

  問:案例一與案例二區別在哪裡?

  答:同基準與不同基準

  大面積外觀直升面拔模

  

  如上圖,當產品外觀有直升面,而且面積比較大的時候,像這種情況,不管拔模往前模還是後模,拔模角度都是 一樣的,3°以上,建議拔到5°。

  外觀面散熱孔拔模

  

  如果產品是塑膠,則需要拔模3-7°,建議拔5°。

  孔越多,越容易粘前模(外觀面為前模),此時須有很大的角度來緩解出模,防止產品拉變形,確保產品外觀效果。如果表面為素材霧面效果則需要拔模7°以上。

  孔位臺階拔模

  

  孔位採用臺階拔模可防止模具配合精度偏差而形成段差,造成孔位成型時出毛刺及形狀微錯位。

  外觀面凹槽拔模

  

  類似外觀面凹槽走行位產品,拔模角度在1.5-5°,凹槽越深角度越大。

  外觀兩件配合出拔模

  

  一般情況拔模角度在1.5-3°,拔模不包括設計預留配合間隙。如果產品為素材則拔1.5°,如果有噴漆或者電鍍,則拔模3°。角度越大,則外觀配合後間隙越大。

  產品內部深孔拔模

  

  類似結構,內部深孔採用高低落差0.3-0.5°拔模,亦底面寬度比開口寬度單邊小0.5,類似加強筋也是採用高低落差0.5°拔模。

  

  類似螺孔則不拔模,出模採用司筒頂出,一來確保螺柱底部不會縮水,二來確保螺母吃牙均勻。

  以上設計參數為個人經驗總結,非書面標準,只可參考,不可當做專業標準運用。

  至此本案例的建模過程已全部結束,希望能對正在學習軟體的你有所幫助,有時間的朋友可以自行操作練習~歡迎轉發分享與更多小夥伴一起交流學習~更多學習問題交流學習請私信小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產品結構設計工程師的出路在哪裡?
    產品結構設計工程師就是靠經驗吃飯!靠經驗賺錢!有經驗就能吃香喝辣,沒有經驗就只能吃土了!先來介紹一下機械類產品結構設計工程師這個崗位,這個崗位在家電產品、電子產品、工業用品、日用品、消費品等等行業廣泛存在,主要職責就是對整機產品設計,主要負責整機功能實現、產品內部構造、支撐方式、連接方式、零件布局等方面的設計。
  • 產品結構設計·塑膠件產品超聲波結構設計
    在塑料產品結構設計的許多連接方法中,塑料零件的焊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其焊接方法也涉及很多。當前,用於各種類型部件的最常用的焊接方法是:超聲波焊接,振動焊接,旋轉焊接,熱板焊接,感應焊接,接觸電阻焊接,熱氣焊接,擠壓焊接等,但是超聲波焊接是在我們對塑料產品的實際工作中使用最廣泛的本文,本文將與您分享超聲波焊接工藝的相關內容。
  • 心理學+產品設計,會碰撞出很多有趣的方法論
    可視性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明顯易見的操作項;明顯易懂的操作項;保證操作意圖與實際操作相匹配;明顯的操作反饋;體現到網際網路產品的設計中即是:功能入口層級/位置的明顯易見、功能提示文案/ICON/操作說明的明顯易懂、功能狀態的明顯顯示。
  • 從遊戲中學習產品設計07:總結篇
    已經完成從遊戲中學習產品設計的充值篇、消費篇、活躍篇、成就篇、反饋篇和社交篇的套路總結,分析了非遊戲類應用中運用了哪些類似套路,並且與大家一起進行拓展思考。再次強調,這一系列文章主要分享的是「術」層面的思考,更多的介紹了如何設計沉浸式體驗的方法論,所以會看起來相對功利,感興趣的朋友點擊文末相關文章查看詳情!
  • 產品結構中卡扣的設計
    卡扣也稱扣位,產品的固定方式不可能全靠螺絲,一般都是螺絲和卡扣兩種方式並存設計,如果是外觀有特別要求的產品,外觀不允許的情況下設計卡扣更能體現它的作用了。設計卡扣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設計前要考慮好產品裝配好後是否要拆卸,從而確定是設計活扣還是死扣;2.設計時,注意卡扣強度,特別是可拆卸產品,扣位強度要夠,否則扣位容易斷;(一般通過加骨位的方式增加扣位強度,切勿純粹加膠的方式增加強度,這樣很容易引起外觀縮水)3.卡扣的數量看零件大小而定,一般隔30mm左右設計一個,整圈均勻分布;
  • 塑膠件產品超聲波結構設計注意事項
    在塑料產品結構設計的許多連接方法中,塑料零件的焊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其焊接方法也涉及很多。當前,用於各種類型部件的最常用的焊接方法是:超聲波焊接,振動焊接,旋轉焊接,熱板焊接,感應焊接,接觸電阻焊接,熱氣焊接,擠壓焊接等,但是超聲波焊接是在我們對塑料產品的實際工作中使用最廣泛的本文,本文將與您分享超聲波焊接工藝的相關內容。
  • 乾貨貼:移動產品功能結構設計思路
    移動產品是大家最熟悉的產品形態了,大家都稱為APP,今天從功能結構的角度來歸納一下APP產品功能結構設計的幾個方面。相比PC web產品來說,APP產品功能結構相對比較簡單,但是每個部分都很有講究,需要根據不同的產品定位進行選擇。
  • 20年的人工智慧設計總結:向產品中注入人工智慧的指南
    作為現在熱門的 AI 交互,已經有不少文章進行了設計探討。而在此篇,設計師總結了過去 20 年間 AI 設計的經驗教訓,總結出 18 個互動設計指南,為我們提供了設計原則,希望有所裨益。如今,許多產品都具備了 AI 支持的一些功能。
  • 我臨摹了7款產品的原型,總結出這些原型圖經驗
    在我練習原型圖一周後深刻認識到原型圖的重要性,並總結了以下心得:借鑑成熟產品時學會思考別人產品的設計原理,不要僅是簡單的抄襲和模仿,卻不知為何這樣設計;這樣做有兩個問題:其一是我們沒去分析別人為什麼這麼做,在不同場景下設計方式不一定適合所有情況,也許在你的產品裡就不適用,反而起到反效果;再者是只會簡單的模仿,其實你就永遠比別的產品慢一步,並且你會漸漸喪失作為一個產品人最核心的能力
  • 概念設計和細節設計為什麼在產品設計中都很重要?
    在產品設計開發過程中,工業設計公司的設計團隊可以進行概念設計和詳細設計。了解兩者之間的差異及其在產品設計中的作用對於成功實現任何產品概念至關重要。為什麼兩者在產品設計中都很重要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提供了對所提議產品的描述,描述了它應該做什麼,應該如何使用,以及從幫助用戶理解的一組集成思想和概念中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它是交互,體驗,流程和策略的設計。它是實現人員,知識,產品,服務,流程和盈利能力的願景和無限可能性的關鍵。每個人都在設計師的圖紙上顯示不同的顏色。它基於更抽象的思維,直到您準備好創建詳細設計。2.什麼是細節設計?
  • 產品設計專業推薦院校-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
    在美國,擁有不少成立百年以上的藝術名校,而其中,羅德島設計學院(RISD)更是其中不可繞開的最高學府,作為一所集藝術與設計學科為一體的世界頂尖設計學院,自1877年建立以來,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傑出設計人才。
  • 當設計思維遇見產品設計:如何培養產品的微觀體感能力
    編輯導語:對於設計師來說,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能夠擁有並且提升設計思維是很重要的。那麼,什麼是設計思維呢?我們又該如何培養產品的微觀體感能力呢?針對這些問題,本文作者從Empathy、Define和Ideate三方面入手,為我們進行了總結。一、什麼是設計思維設計思維的的本質是以用戶為中心,發現用戶問題,並用設計來解決問題。
  • 清美工業系趙超:聲音設計—產品設計中的非物質因素
    但是,在包浩斯以後,特別是在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的信息化社會中,人們開始反省,提倡並探求一種將技術產品使用者的綜合經驗效應(生理經驗與心理經驗的整合)包容進來的以人和人生存的環境為對象的目標系統。這種「物質——非物質化」的設計理念不僅僅體現在信息化產品諸如軟體、程序設計上,對工業設計師而言,更應該用人文精神去研究傳統的物質化產品設計中的非物質部分,在諸多交叉學科中汲取創新設計的靈感。
  • 產品CMF設計 | 100例優秀產品配色設計
    所謂「一見鍾情」鐘的都是顏,當然產品的外觀設計也不例外。好看 —— 是我們內心對它永恆的期待,因此自然就獨立出一個領域專門搞定產品的顏值,我們稱之為外觀設計。而外觀設計又分為形態設計和CMF設計。
  • 大棚橢圓管骨架寧波加工廠家產品結構設計總結說明
    大棚橢圓管骨架寧波加工廠家產品結構設計總結說明   大棚橢圓管骨架寧波加工廠家產品結構設計總結說明空氣:通過二氧化碳施肥及開窗通風冬季和夏季,溫室中如何分別給植物創設適宜生長的溫度條件。
  • 微流控晶片設計在POCT產品設計中的重要性
    採用微流控晶片的設計在成功開發完整的體外診斷儀器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易用性、高通量和每次測試的成本是重要因素,因此將微流控晶片設計在開發儀器之前執行尤為重要。這提供了所需的設計自由度,以便儘早預估所有商業項目成功因素與晶片設計工作,以提供更簡單、更有效的晶片概念,更可能達到預期的商品成本目標。
  • 產品結構設計和模具設計工程師必須了解的圖形圖像基礎知識
    學習的初級階段是經驗總結,但時間總是有限的,只靠經驗不足以讓你脫穎而出。學習的理想境界是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此時,經驗變成了知識大爆炸的導火索。但是要做到融會貫通,主要並不是靠智商,更多是要靠知識面。因為作者身份的特殊性,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行業用戶的各種各樣問題,對很多用戶基礎知識的缺失深有感觸,有時還要為他浪費一堆時間只是因為一個基本知識點不懂而捉急。
  • 電子產品熱設計
    肋片是冷板的主要零件,也是組成擴散表面的基本部分,肋片材料一般為鋁材或銅材,在機載產品中,由於質量要求較為嚴格,肋片一般由鋁材製成,有多種不同的結構參數,可根據冷卻的工作環境(溫度、氣壓、溼度和汙染等情況)來選擇肋片形狀、肋間距、肋高和肋厚。氣冷式冷板散熱是一種常用的間接冷卻散熱方式,結構簡單,易於實現。
  • 老齡化產品設計(二):老年人產品的顏色、圖像、排版、交互、導航設計
    老年人群體和年輕人群體有很多的不同,在產品設計上也需要有很多區別。之前有分析過老年人的用戶群體特徵,這篇文章我們來看看如何針對老年人群體做產品設計。年輕人焦慮時間飛逝,搬不完的磚、加不完的班、學不完的Knowledge、趕不完的Deadline。聊微信刷微博玩抖音看知乎,在碎片化的時間中刷微博。
  • 電子、電氣產品EMC的工程設計
    產品的EMC設計屬於早期預防,EMC的故障診斷和分析、整改屬於後期補救。產品出現EMC問題常常難以避免,經過前期的EMC設計,即使在後期的認證檢測中出現了問題,問題的數量和難度也比較小,比從來沒有經過EMC設計的產品要強得多,所耗費的代價也要小得多。而且後期補救的經驗經過不斷的總結,納入下一個產品的EMC設計中,形成良性循環,還可以使EMC設計的內容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