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本篇可以視為短視頻《建築CAD入門第二十講,天正建築的軸網標註及相關命令》的配套閱讀。
對於建築施工來說,一切的操作都離不開放線。開槽挖方要放線、基礎定位要放線、牆體砌築要放線、梁柱支模要放線、洞口預留還要放線。那放線的基準依靠的是什麼呢?就是軸線。
而軸線從哪來呢?從建築施工圖裡來的。
在建築設計中,牆體和柱子的布置、門窗洞口以及廚衛預留洞口的定位也要以軸線為基準的。所以,在繪圖之初,首先要做的就是繪製軸線,形成軸網,為後續製圖提供先決條件。
可以說,軸線不只是建築施工放線的基準,也是建築製圖的起點。
在視頻《建築CAD入門第二十講,天正建築的軸網標註及相關命令》裡,我們了解了軸線(或軸網)的繪製方法和過程。
但軸線的尺寸大小是基於什麼因素確定的,就不是一個可以通過學習繪圖軟體來解決的問題了。
所以,要學習建築製圖,不止要知道軸線是怎麼畫的,還要知道軸線是怎麼來的。
不同的建築類型,其軸線有各不相同的特點。
比如多層框架辦公樓的軸線,與結構柱跨的關係就比較大。
用建築整體尺寸推導一個適當的柱跨(一跨6.6米~8.4米),繼而組合和分配房間尺寸,是通行的做法。
反過來,先確定房間尺寸,再推導柱跨,繼而分割整體尺寸,所積聚起來的計算難度和風險是不可控的。
這種情況下,軸線的定位受結構平面布置的影響會很大,甚至是決定性的。
而多層住宅則不同,一般是按照規劃的樓長來定戶型。
因為設計以外的一些原因,定好的戶型,對面積的變化有著強烈的敏感。等到施工圖設計階段,最好不增不減,不作任何修改。這就要求結構平面布置要最大程度地跟著建築平面布置走。
當然,做戶型方案設計,一定要懂一些結構,儘量做到牆體對齊,力流最短。
這種情況下,軸線大體上就是各主要功能房間的牆中心線了。
住宅建築的主要功能間有客廳、餐廳、臥室、廚房、衛生間和陽臺。
其中,客廳、臥室、餐廳開間比較大,用主軸線號定位;廚房、衛生間如果開間比較小,在不設承重牆(或異形柱)的情況下,用附加軸線號定位;陽臺如果是懸挑的,一層不落地,地下沒基礎,也要用附加軸線定位。
各房間的開間和進深尺寸,要儘量符合模數要求,尺寸是0.3M的倍數。
視戶型面積的大小,客廳開間可選擇的尺寸:3.3~4.8M,臥室開間可選擇的尺寸2.7~4.2M,進深和開間合理的比例:1.2~1.3:1。
衛生間和廚房有最小面積要求,還要與戶型整體面積相適應。開間進深要視潔具和灶臺的布置而定,原則上,衛生間的最小淨空不小於1.5M,廚房的最小淨空不小於1.6M。
陽臺軸線間距一般為1.5M,但考慮到陽臺是非採暖房間,外牆保溫會壓縮陽臺淨空,做1.6米是比較適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