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羅茗) 5月10日,「2020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第二屆國際首席營銷官(品牌官)高峰論壇首席品牌館分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企業聯合會指導,中國廣告主協會主辦,北京五洲天宇認證中心協辦。雙星集團發表題為「以創新精神打造世界一流品牌」的演講。
以下為演講內容
雙星是一個具有99年歷史的老國有企業,曾創出中國鞋業歷史上第一個著名品牌。2008年鞋服產業從集團改制剝離,集團所剩的產業主要是通過兼併購而來的老的輪胎企業。由於這些企業本身就經營不善,加上技術、工藝、設備落後,導致雙星輪胎品牌到了「幾乎被遺忘」的地步,企業也長期在虧損的邊緣上徘徊。2014年1月16日,雙星開啟了「二次創業,創雙星世界名牌」新徵程,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使雙星輪胎品牌成為「亞洲品牌500強」中國輪胎榜首,連續四年成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中國輪胎第一名。
一、明確品牌內涵
2015年雙星輪胎名列世界品牌實驗室「亞洲品牌500強」中國輪胎榜首和「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中國輪胎第一位,那個時候雙星輪胎的規模與市場佔有率,都還進不了前五。消費者之所以將雙星輪胎品牌推到第一的位置,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雙星的創新。雙星輪胎原來的品牌推廣詞是「雙星輪胎、走向世界」,2014年將推廣詞改為「雙星輪胎、創新世界」,把雙星輪胎品牌的內涵定義為「創新」,並且提出了「第一、開放、創新」的發展理念。把「第一」作為一切工作追求的目標和出發點;以「開放」為路徑,不斷學習和借鑑國際先進的技術、經驗和模式,與最優秀的公司合作,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資源;以「創新」為己任,把不可能變可能。明確「創卡客車專用輪胎第一品牌」和「創轎車安全輪胎第一品牌」的目標,並圍繞用戶和市場開展了一系列的創新活動:在輪胎行業首家提出「開發用戶資源而不僅是開發產品」的開發理念,首家開發了30萬公裡不換胎超長耐磨專用卡車輪胎和防火輪胎,首家推出安全轎車輪胎;首家開通了4000176666服務熱線,24小時為用戶提供零延誤服務;首家顛覆傳統的省級代理商模式,大力拓展一地一戶,直面終端用戶……
二、明確企業定位
雙星的企業定位是「服務引領、速變制勝」,為什麼採用這樣的企業定位?全世界成功的500強企業,有三類企業定位。一是科技型,諸如因特爾、IBM等引領世界技術潮流和創造產品標準的企業;二是服務型,諸如麥肯錫、波士頓等了解客戶問題比客戶自己還清楚的顧問式企業;三是效率型,除一二類外,大部分企業都屬於此類企業。雙星的「服務引領」,是指通過服務更加貼近市場、更加了解用戶需求,在產品開發等各方面少走或不走彎路;雙星的「速變制勝」,不僅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去「找差關差」、不斷優化和改善體系,更要以最快的速度去解決用戶抱怨和滿足用戶需求。為此我們提出了「迅速、創新、協同」的工作作風,所謂「迅速」就是「能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解決的馬上想辦法去解決」,要求「客戶問題不過夜、用戶問題不過時」。
三、加速戰略調整
為了適合品牌內涵和企業定位,雙星5年多來主要圍繞「轉、調、去、創、建」五個字進行調整。
轉,就是轉觀念。雙星認識到很多企業落後的原因主要是觀念的落後,為此首先進行觀念的轉型,提出了「第一、開放、創新」的發展理念。
調,就是調整運營模式。由以前的「以產能為中心」調整到「以訂單為中心」,實現了從賣庫存到滿足用戶需求的轉變。
去,就是去落後產能和產品。雙星把無需求、質量差、能耗高、美譽度低的產品統統定義為落後產能,並藉助青島市對國有企業環保搬遷、轉型升級戰略部署的契機,果斷予以淘汰。5年來,雙星累計淘汰了900多萬條斜交胎和普通半鋼、全鋼胎的落後產能,佔到企業總產能的90%以上。
創,就是創品牌,就是創新和創業。創新就是把不可能變可能;創業就是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建,就是建體系。二次創業過程中,雙星逐漸建立了一個用戶指揮、數據驅動、軟體運行的生態系統,創造了一個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互動的智慧世界,實現了研發4.0、工業4.0、服務4.0三大體系交融。雙星建立了「工業4.0」的工廠和全球領先的實驗室,建立的「研發4.0+工業4.0+服務4.0」的生態系統,不僅可以發現和滿足用戶需求,更可以創造用戶需求。
四、搶抓發展機遇
2013年以來,中國輪胎逐漸進入寒冬期。雙星抓住環保搬遷、網際網路+、工業4.0和全球併購的幾大機遇,變「新常態」為「新搶態」,將一個即將面臨破產的老國有輪胎企業,發展成為中國輪胎第一品牌。
1、搶抓環保搬遷機遇。雙星是最後一個列入青島市環保搬遷的老化工企業。藉助青島市委市政府對國有企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戰略部署,雙星事先對搬遷工作制定好預算和戰略,調整好生產,並通過產品轉型、產業升級、模式創新等舉措,做到了搬遷不欠產。在搬遷改造中實現了技術的升級換代,在青島董家口經濟區建立了全球輪胎行業第一個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還開創出智能裝備、工業機器人(含智能物流)、廢舊橡塑綠色生態循環利用三個新產業。
2、抓住網際網路+和工業4.0機遇。近年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正在快速發展,傳統製造業企業只有搭上網際網路的列車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德國提出「工業4.0」的概念,認為人類將迎來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為基礎,以生產高度數位化、網絡化、機器自組織為標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雙星經過認真細緻的調研和到國外一流製造企業參觀後認識到,想要率先創出中國人自己的世界名牌,就必須抓住網際網路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契機,實現「工業4.0」智能製造。
2016年,雙星率先在全球輪胎行業建成了第一個全流程卡客車胎「工業4.0」智能化工廠;2017年,建成了全球領先的研發中心和實驗室;2018年,又建成了新的轎車胎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雙星成為全球唯一一個既擁有卡客車胎「工業4.0」工廠,又擁有轎車胎「工業4.0」工廠的企業。雙星因此被稱為「中國輪胎智能製造的引領者」。
雙星通過建立「工業4.0」智能化工廠,生產效率提高了近3倍,產品不良率降低80%以上,企業也由此邁上了信息化的新軌道。工廠中80%的智能裝備(包括11種機器人)都是由雙星自主研發和製造的。工廠中採用了雙星獨創的MEP智能信息匹配系統,實現物、人、設備、位置的信息智能匹配,解決了全球以液體或粉體為原料的製造企業無法全流程實現智能製造的難題;工廠採用的APS智能排產系統,被德國西門子公司專家稱為「全球第二家將APS應用到實際生產中的輪胎企業,走在了世界前列,引領了世界輪胎智能製造的方向」。
3、控股錦湖輪胎。為了發展成為具有更大規模的國際化輪胎企業,2018年7月,雙星與韓國產業銀行在韓國首爾完成錦湖輪胎股權的交割,以持有錦湖輪胎45%的股份正式成為其控股股東,極大地提高了雙星和中國輪胎在世界上的影響和地位。雙星也因此一舉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全球前十的輪胎企業。
錦湖輪胎是包括寶馬、奔馳、大眾、現代等世界主流車廠的主要供貨商之一,在全球擁有5個研發中心和8個製造基地,其節能輪胎、智慧輪胎和不充氣輪胎技術在全球處於領先水平。雙星的優勢在卡客車胎,錦湖輪胎的優勢在轎車胎。雙星控股錦湖輪胎後,雙方協同從用戶需求的引領者做起,創造全球最受尊重的輪胎品牌。同時,雙方通過「戰略協同、優勢互補」,發展成為更大規模的世界一流輪胎企業。
雙星曆時2年控股錦湖輪胎被媒體稱為「最曲折、最壯麗」的經典跨國併購案,引起了全球400多家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導,展示了中國輪胎在全球的形象和地位。2019年8月,錦湖輪胎髮布二季度業績報告,實現10個季度以來的首次盈利。媒體分析認為,錦湖輪胎扭虧為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雙星對其進行了「外科手術」式的改造。
下一步,雙星集團將借青島「學深圳、趕深圳」、15大攻勢和列入國企改革「雙百行動」計劃的契機,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輪胎為核心,圍繞橡膠(包括汽車輪胎、航空輪胎、高端橡膠製品等)、人工智慧及高端裝備(包括機器人和海工裝備等)、廢舊橡塑綠色生態循環利用三大主業和模式創新,打造成獨具特色的世界一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