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可佑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暨淨院士納米鉑金除醛新品發布會
圓滿成功
11月9日,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上海可佑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淨院士納米鉑金除醛新品發布會在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舉行。
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崔大祥總經理及各部門領導與上海可佑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女士、CEO陳春山先生、紫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紫竹創投公司運營總監沈一譯、紫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紫竹創投公司招商部經理楊帆等參加了儀式。
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我國政府在布局國家發展納米科技與產業方面專門設立的、國內唯一一所從事納米技術及應用研究的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中心於2003年10月,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發文(發改高技[2003]1385文件)批准成立。
中心依託由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上海紫竹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寶武集團公司、上海科技投資公司和上海市納米科技與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等十家發起單位共同出資組建而成的「上海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進行管理。
中心始終把政府提出的「加速建設創新型國家」為自己的歷史使命,自覺把政府給上海制定的、要把上海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這一戰略目標為自己的光榮責任,並以「誠信、責任、拼搏、創新」的文化精神為發展的內驅力,不斷集聚股東單位和社會優勢資源,堅持以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設在中心的「納米技術與產業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納米科學技術分會納米生物與醫藥技術專業委員會」、「納米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上海納米技術工作組」,以及中心與在納米技術領域具有優勢的高校、研究所、醫院和企業建立的聯合研究中心、聯合實驗室和產業化基地為支撐,立足於納米技術研發與工程化應用,致力於納米技術在環境治理、功能材料、生物醫藥、清潔能源、表面信息等領域的應用;通過自主研發、產學研醫用聯合、引進吸收等多種模式,研發產業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所急需的關鍵共性技術,推進科研成果孵化、轉化及產業化,搭建產業與科研之間的「橋梁」,努力為推進我國納米科技與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上海可佑納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可佑納米」)位於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上海紫竹科學園區,是一家專業研發納米應用材料、納米材料應用技術,園區內唯一的一家納米產業高科技創新企業。
得益於日本Bioepock股份公司在納米鉑金粒子技術領域二十多年積累的專利技術和先進的研發優勢,可佑納米與日本Bioepock股份公司專家技術團隊建立了股權合作關係並達成合作開發協議,共同組建企業在中國合作開發納米鉑金產品,進一步打造納米鉑金系列產品的研發、測試、市場推廣為一體的戰略合作平臺,研發出更安全、高效、接近自然的市場應用產品和專利技術,更廣泛的提升空氣治理相關應用領域產品的技術能級。
在儀式現場,納米中心崔大祥總經理表示,納米中心布局「一個核心技術、兩個共性技術、三個應用技術」的研究體系。一個核心技術,即研究納米材料規模化製備及分散技術;兩個共性技術,即研究促進新材料的開發和提高傳統產業在市場上競爭力的關鍵技術;三個應用技術,即研究納米材料在環境與能源、生物與醫藥、表面與信息領域中的應用技術。兩家企業戰略合作能發揮優勢互補,加速新產品的市場拓展,實現共贏。納米中心願為可佑的全球拓展戰略提供支持,在市場推廣、技術研發、渠道拓展、聯合營銷等層面全面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