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麻陽苗族自治縣,於2013年被確定為「湖南省金融扶貧改革試點縣」。
麻陽農商銀行將工作重心投向扶貧「主戰場」,探索「三聯三進」服務模式,即「黨建聯動進鄉村、信用聯保進農戶、產業聯創進園區」,走出脫貧攻堅的「麻陽路徑」。
圖為麻陽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唐偉在譚家寨鄉楠木橋村「連村聯創」扶貧產業示範園了解高山刺葡萄長勢
截至2020年8月末,該行共對1899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評級,評級率100%;對18047戶貧困戶授信,授信面95%,授信總額4.92億元。
幾年來,該行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8億餘元,帶動近8萬貧困人口參與脫貧致富產業,助推麻陽縣貧困發生率由24.5%降至0.72%。
黨建聯動進鄉村
早在2016年,麻陽農商銀行黨委就與譚家寨鄉黨委聯合開展黨建探索,支持楠木橋村黨支部與周邊九個貧困村共同組建聯合黨總支。
該行譚家寨支行行長擔任金融村官,在楠木橋村周邊產業相近、地域相鄰、資源互補的貧困村實施連村聯創,引導其抱團發展產業。
去年以來,結合湖南省聯社「黨建共創、金融普惠」行動,麻陽農商銀行黨委與地方黨政深化合作,推動支行黨支部與行政村黨支部結對共建。
由此,「連村聯創」模式升級為「連鄉聯創」,該行專門成立「聯創普惠」服務隊,定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通過走到貧困群眾家裡及脫貧攻堅項目一線,該行引導農商銀行基層黨員和鄉村黨員幹部「同上產業鏈」「同進合作社」「同入種養基地」,建立起「農商銀行+村級集體經濟+貧困戶」的利益聯結長效機制。
同時,該行以服務片區為基礎,成立了五個脫貧攻堅聯合黨支部,黨委班子成員落實聯點指導,每月召開推進會,當面部署工作,現場解決問題,切實推動「黨建+扶貧」同頻共振。
在麻陽縣委組織部的支持下,該行黨委與18個鄉鎮黨委聯合開展「共建共創」,各支行黨支部與221個行政村(社區)支部籤訂合作協議,農商銀行黨員與行政村(社區)黨員組成823個網格互助小組,選派52名優秀客戶經理擔任金融村官,為脫貧攻堅凝聚了力量。
信用聯保進農戶
信用先行,金融精準扶貧才能有的放矢。
在「四位一體」信用評級和信用村建設的基礎上,麻陽農商銀行推動信用聯保進農戶,發揮信用記錄良好的致富帶頭人作用,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提升了金融精準扶貧的效率和質量。
在譚家寨鄉,該行與楠木橋村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三方合作,把「先評級-後授信-再用信」的信用評價模式引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金融服務中,試點聯合擔保貸款。
該行以村集體資金為主、吸收社員資金為輔的方式,建立專業合作社信用聯保風險補償金機制,按補償金5-8倍放大貸款。
在聯保貸款無不良、到期收回率達到98%及以上、收息率為100%的情況下,該行每年按利息額的5%返還費用獎補合作社,目前累計返還40餘萬元。
有了信用聯保風險補償金託底,許多自身沒有產業的貧困戶依然可以獲得貸款參與委託發展項目。
例如,楠木橋村62戶貧困農戶獲得180萬元貸款,投入村級專業合作社發展高山富硒刺葡萄產業,貧困農戶每年享受20%分紅,並通過勞務用工在合作社獲得報酬。
基於這一成功模式,麻陽農商銀行與麻陽藍鳳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達成合作,發放扶貧小額信用貸款2200餘萬元,支持九個鄉鎮899戶貧困戶參與公司經營的蛋雞養殖、商品蛋銷售產業。帶動貧困戶每年增加勞務收入370萬元,累計分紅612萬元,實現每戶增收8048元。
產業聯創進園區
麻陽農商銀行圍繞水果、瓜菜、優質稻、養殖等四大農業特色支柱產業,重點培育龍頭企業和致富帶頭人,支持打造連村(鄉)產業鏈。
譚家寨鄉集約土地2000畝,發展獼猴桃、黑木耳、中藥材和黃桃等富民產業,初步實現了貧困地區農業產業現代化、規模化發展。
在該行信貸資金支持下,9個村級專業合作社出資成立譚家寨鄉「寶庫嶺」扶貧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核心扶貧產業園。
截至8月末,該行累計為合作社發放擔保貸款827筆、1億餘元,幫助產業園先後建成100畝中藥材基地、200畝藍莓基地、500畝葡萄基地、200畝紅心獼猴桃基地、200畝黃桃基地等。
麻陽農商銀行還廣泛發動「朋友圈」,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推動批發市場、商超、電商與各專業合作社建立穩定的供銷關係。
目前,譚家寨鄉9個村646戶貧困戶2383人全部脫貧出列,其中楠木橋村集體經濟實現年收入400萬元以上,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通過「黨建共創、支部聯姻、金融保障、配套幫扶」,麻陽縣已建成扶貧產業項目562個,建立村級扶貧產業合作社237個,91個貧困村都建成了100畝以上的扶貧產業園,惠及貧困戶70030人,產業覆蓋率達95.3%。
在該行的支持下,全縣優勢農業特色支柱產業逐步壯大,形成產業專業村186個,其中柑橘專業村142個、黃桃專業村23個、養豬專業村7個、金秋梨專業村5個、葡萄專業村4個,產業發展呈現百花齊放之勢。
(責任編輯:韓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