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靈魂,在科學界爭議是比較大的。但是,我認為這個問題,至少值得去探討。在1543年哥白尼創世紀的提出「日心說」的時候,「日心說」在當時也是「偽科學」,被世人嗤之以鼻,甚至堅信「日心說」的喬爾丹諾-布魯諾還為此付出了年輕的生命。直到伽利略於1609年發明了天文望遠鏡,證實了這一「偽科學」實乃真科學,而「地心說」便被迅速掃入了歷史的垃圾桶。說來,我們這一季人類(文明可能盛衰湮滅了數季,後面再開貼單聊)流淌至今數千年的文明,混沌了數千年,不過是近四五百年才建立了正確的宇宙觀。那又為何那麼草率的就堅定認為靈魂一定不存在呢?
不可否認的是,有很多現象現在仍然無法用科學解釋,如果以現在的科學認知水平去強行解釋這些未解之謎,其實反而是不科學的。人類,應該對各種猜想保持開放的態度,包括用神學的思維去探討。如果連想都不敢想,又怎能碰撞出真理的火花?也許神學的解釋,只是過多的包裹了神秘的色彩,如果去偽存真,求圖索驥,我相信會給我們帶來開創性的科學啟發。
不盲從權威,始終保持溫和的質疑,用開放的態度接受信息,用理性的思維去邏輯演繹,離真理才更近。我下面介紹的便是來自神學的一種假說,大家不要執著於表象的解釋是否符合現有的科學,應該多品悟其中的道理。
01 21克靈魂
1907年,美國的醫生鄧肯-麥克道高,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就是測定將死之人的質量變化。實驗發現人在離世的一瞬間,物理質量消失了21克,並將這一發現發表在了美國醫學雜誌上,這個就是著名的21克靈魂的由來。這一學說自問世後便飽受爭議,也有各路科學家通過實驗和理論來證明或反駁。那靈魂到底存不存在呢?我認為概率上講,是可能存在的。因為你無法證偽,就不能輕易否定。
02 中陰身與瀕死體驗
自亡者斷氣,靈魂脫離肉身至轉世投胎前的歷程,佛學中稱為「中陰身」。所謂「前陰已謝,後陰未至,中陰現前。」前陰已謝指此期陽壽已盡,後陰未至就是還沒有投胎,中陰指的就是中間這段時間。那有沒有關於中陰身的研究呢?
在這個領域,很多人一直在研究一個特殊的現象:「瀕死體驗」。瀕死體驗不能算完整的中陰身體驗,但也給現世之人帶來了很大的啟發。雷蒙德-穆迪博士,是第一個系統性研究瀕死體驗的,被稱為瀕死體驗之父,並著有一本全球超級暢銷書《LIFE AFTER LIFE》。而我國的馮志穎教授在對唐山大地震有過瀕死體驗的倖存者們也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於1992年公開發表。瀕死體驗在世界各地皆有發生,這是事實。這些所有的瀕死體驗都有一些共通之處。比如:靈魂飄離肉體、通過一段黑暗的隧道、被一束光所牽引,與親人或和神相會,快速的回顧自己的一生,並對宇宙、人生和時空都有了不一樣的頓悟,瀕死體驗後的無神論者很多變成了虔誠的有神論者。網絡上有眾多有意思的瀕死體驗者的講述可以查詢到,這些故事講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有興趣的可以去搜來看看。
就一般而言,人死後皆有中陰身。然大善大惡者則無。佛經所言「大善之人生前積極行善,認真修行,斷氣後毋需歷經中陰階段,剎那間往生極樂。」升天及下地獄者亦等同此速。因果循環、善惡有報,生前行善之中陰身感得樂境,生前為惡之中陰身感得苦境,故生前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影響至劇。所以,有的人瀕死體驗看到的是安樂祥和的樂境,而有的人看到的是極其恐怖的苦境,這與其生前其是否有多行善事相關。
03 六道輪迴
那中陰身之後,投胎轉世,進入了哪裡呢?按照佛教等多個宗教的理論,都指向了「六道輪迴。」所謂六道,即人道、天道、阿修羅道、畜生道、地獄道、餓鬼道。六道是根據業報身所受福報大小劃分的,每個靈魂會因其生前因果進入不同的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稱為三善道,或者上三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稱為三惡道,或者下三道。輪迴是不斷在天道至地獄道之間進行,純以生前善惡為輪迴評判標準。
以猶太教建國的以色列,其國旗的六芒星,其實也揭示了這一上下三道的道理。是行惡失去了做人的資格,墮入下三道,還是行善後升入天道,甚至脫離六道輪迴,則要看其靈魂的諸世修為。
而所謂的各個宗教的神,可能是知曉了一切的高維度靈魂(後面開貼講維度與「一的法則」),通過第三維度人類的肉體轉身而來,試圖通過教義或者經文的方式,來警醒世人,引導世人不斷的一世一世的向上輪迴。這就是為什麼早在千年之前,佛教的經文就可以輕易的揭露這一切真相的存在。也是為什麼讓玄奘、法顯等數代高僧即便歷經千辛萬苦也要求得真經的原因。同樣是為什麼《舊約聖經》讓人依稀感覺更像是一本略顯誇張的歷史書的存在。(這一部分,且有的講~)
04 悟
上述這些知識,皆屬未解之謎,來自民間,並沒有官方的「教材」可以考證。不可否認的是網絡上很多人對這一部分的講述,有的如神棍一般,有的故作神秘,更有甚者藉此詐騙,你如果沒有自成體系的三觀辨識系統,極可能被帶跑偏。我之前說過,重要的不是這些理論有無瑕疵或者明顯的漏洞,而是要悟透一些道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這一世的身體可能只是輪迴而來的新角色,而此生遇到的形色諸人、坎坎坷坷,都可能皆源於上一世的因果。前世因緣給自己預寫下的劇本,在本世每次選擇之時是還了上世的恩怨還是又續寫了下一世新的因緣?身體的消亡,可能只是一段旅程的結束,而一段新的旅程才即將開始。尚有「死侍」知道自己只是漫畫之中的人物,而你我又為何沒有可能只是「人生遊戲」中的角色呢?
但是,面對人生之路各個路口,怎樣選擇呢?有神論,無論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還是我國的儒家、道家,都強調向善與道德。而無神論,核心價值觀也是為人民服務。可見,博愛是全人類的普世價值,無關國界,也無關信仰。當你不知如何選擇的時候,多問問自己的內心,是否有善惡之別,如果有,請向善。
有人說宗教只是給心裡脆弱的人們提供一種神學解釋而存在,是使人先迷而後信,但我並不認可這一觀點。如果你相信神明的存在,心中慢慢會形成神的教誨,在你恐懼的時候他會給你安慰,在你悲傷的時候他能給你快樂,同時讓你謹記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最大程度的傳播善意和愛。因為相信神明的存在,你的人生可能更加幸福和快樂。如果有一天你死了,死後發現神根本不存在,那些教誨也不存在,那你這一生又有何損失呢?對,什麼也沒損失。
那假如我不信神,可是你在死的時候發現神是真實存在的,因果循環,六道輪迴也是存在的,那麼此時你又損失了什麼呢?可能白白浪費的是輪迴一世的光陰。向善並不需要你付出什麼,只是教導自己儘量多做善事,又何樂而不為呢?神實乃善之本身,與其說信神,不如說向善。
向善,你我皆可,無關信仰。
公眾號搜索「款小明」,歡迎關注!
公眾號前三篇講述的便是我的三觀,依次講述的是:強大的內心助你致遠,積極的求變幫你輕裝,博愛的善念引領道路。歸納起來,六個字:
內省,思變、向善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