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追北鬥!SpaceX發射第三顆GPSIII衛星,同是三代到底誰更領先?

2020-09-19 科學空間站

8天後,緊隨我國北鬥三號組網收官衛星的成功發射,北京時間2020年7月1日凌晨(弗洛裡達當地時間6月30日下午),美國卡角發射場,GPSIII第三顆衛星搭載SpaceX公司獵鷹9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Space X公司獵鷹9號火箭

我國的北鬥三號系統啟動建設於2009年,於2020年6月23日已完成組網。GPSIII,即美國第三代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啟動建設於2000年,其衛星項目由美國著名航空航天公司洛克希德·馬丁負責開發,單顆造價高達5億美元,首顆已於2018年完成發射,初期計劃在2023前完成總計十顆GPSIII衛星的發射。

第三代GPS衛星

已經完成組網的北鬥三號和GPS三代相比我們到底是處於領先還是落後,通過如下幾點核心技術的對比,或許我們不難得到答案。

定位精度之比

  • 北鬥三號的定位精度:全球範圍服務的精度是10米,亞太地區可達5米。亞太地區精度的提高得益於我們獨創的三種軌道混合應用,將全球服務和地域增強有機的結合。
  • GPS三代的定位精度由二代的5-10米提高到1米,和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持平。

上面說的定位精度都是針對民用需求,對於軍用,在輔助裝置的加持增強下,全球四大導航系統都能輕鬆實現釐米,甚至毫米級的定位精度。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地面提供服務示意圖

釐米級定位精度的意義:


有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模擬實驗。在完成一次精準打擊任務過程中,定位精度同彈數量、當量的關係是:

(1)當定位精度提高1倍,相當於提高彈數量3倍,當量提高7倍;


(2)當定位精度提高2倍,相當於提高彈數量8倍,當量提高26倍;


(3)當定位精度提高3倍,相當於提高彈數量15倍,當量提高63倍;


看了這個,相信大家也就能理解各國不斷提高導航定位精度的意義了!

東風26

衛星定位的「心臟」—原子鐘之比

以銫的固有頻率作為基準頻率定義1秒的長度

  • 北鬥三號:採用銣原子鐘搭配氫原子鐘的完美自主解決方案。銣原子鐘體積小、能耗低,頻率穩定度,較北鬥二號提高10倍,定位精度和授時精度均提高一個量級,它的缺點是有一定老化率。同時北鬥三號還配置了精度高、穩定性好的氫原子鐘,它的缺點是體積大能耗高。
  • GPS三代衛星:使用的是依舊是銫原子鐘,眾所周知,銫的固有頻率是各系統中的基準頻率,可用於世界準時鐘的計量。銫原子鐘精度和穩定性極高,幾乎無老化,當然缺點也很明顯,價格昂貴,能耗高、體積大也在所難免。

衛星是怎麼實現定位的?


我們知道,在一個三維空間中通常用(X,Y,Z)來表示一個點的位置,如果我們把地球、地球上的人和物體、導航衛星放在一個大的三維空間中,這樣形成一個以地心為原點的坐標系。


每個衛星的坐標是已知的,衛星到地球上人和物體的距離可以通過光速和時間的乘積得到,這樣根據空間幾何的相關公式,我們就可以得到坐標和兩點距離之間的方程式,因為一個坐標有三個未知參數,所以理論上需要三顆衛星組成一個方程組就能求出(X,Y,Z),但由於衛星(原子鐘)和地面(石英鐘)時間精度的差異(例如地面顯示的接收衛星信號的時間是12:00:02,但由於精度差異,地面接收衛星信號的真實時間是12:00:01),為了消除這個誤差,還需要引入第四顆衛星再列一個方程式,就能準確解得(X,Y,Z)的具體值,也就知道了我們的位置。


從導航衛星定位的過程我們也能看出影響導航衛星定位精度的因素,一般有:衛星上原子鐘時間的準確度、衛星的空間分布、接收端信號的延遲情況等。

多顆衛星定位

抗幹擾能力對比

北鬥則採用了我國首創三種(中圓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傾斜地球同步軌道)混合軌道,加上我國自主研發的抗幹擾載荷,極大的增強了衛星的抗幹擾能力,同時北鬥系統和其他導航系統的兼容和數據共享進一步提升其抗幹擾能力。

GPS三代,新增加的M碼(軍碼)的配置,官方通告稱抗幹擾能力比二代提高了8倍。

GPSIII衛星

雙向通信功能對比

北鬥三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融合定位、授時和報文通信為一體的衛星導航系統。當我們身陷險境時,僅僅知道我們在那往往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救援人員知道我們的精確位置,這時北鬥的短報文通信就顯得格外珍貴。

無獨有偶,不知道是參考咱們的北鬥還是純屬巧合,GPS 三代衛星也將配置雙向通信的功能。

獵鷹9號運載火箭

GPS雖然已經普遍應用到我們生活生產當中,但作為後起之秀的北鬥三號,我們確實也不差,有些方面確實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比如獨創混合軌道星座、短報文通信等,但在核心技術如原子鐘、運行穩定性、民用普遍化等方面還有一定的優化空間。同時我們也堅信,今後在更多的關鍵技術領域我們都可以實現全面的領先。

關於同是「星」三代的北鬥和GPS,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

我是@科學空間站,分享知識,讓知識創造價值。

您的關注,就是我創作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新科普|北鬥和GPS,定位到底誰更強?
    北鬥跟GPS比,到底誰更強?北鬥到底能不能「甩開」GPS,獨立定位?  北鬥 PK GPS,誰能嬴?  作為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俱樂部的一員,導航定位是基本功能。
  • 同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北鬥三號和GPS差距在哪?
    同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北鬥三號和GPS差距在哪?GPS系統也在升級,但是要想完全達到目前北鬥3的水平,還要再投入數百億美元,再用至少10年的時間。但真到那個時候,北鬥4恐怕也已經順利升空組網了。那麼北鬥3具體領先在哪裡呢?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至少領先4點:第一,GPS的空間系統部分,共由24顆衛星組成。其中21顆工作衛星;3顆備用衛星,基本都位於距地表20200公裡的上空,運行周期為12小時。
  • 懼怕北鬥!美國GPS衛星瘋狂升級三代:精度更誇張了
    隨著自研北鬥導航系統組成部分中最後一顆衛星的成功上天,我國規劃時間已久的北鬥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的部署宣告完成。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和校準後,無論是民用級還是軍用級的導航系統屆時都會登場,正式開始向全球提供定位導航服務。
  • 強大的北鬥系統到底有多少顆衛星?
    ,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50、51顆北鬥導航衛星。兩顆衛星均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目前在建的北鬥三號系統的組網衛星。 (來源:央視網) 引以為傲的北鬥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到底有多少顆衛星?這些衛星的軌道是怎麼分布的?衛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北鬥系統都有哪些強大之處呢?
  •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成功完成組網!為何手機上還顯示GPS?
    原本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衛星原定於6月16日就進行發射,不過為確保發射任務的萬無一失,當時航天人員決定再次針對發射任務做最後一次技術排查,就在今天上午9點43分,北鬥導航系統的最後一刻組網衛星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美GPS只用24顆衛星,為啥北鬥卻需要發射55顆?
    ,恐怕很少有人沒聽過GPS這三個字母吧,在我國搭建起北鬥系統之前,GPS其實是一個特指,它說的就是美國的GPS衛星定位系統。GPS是曾經全球唯一一個能夠為所有國家提供定位服務的衛星系統,其上一共有24顆衛星。我國的北鬥系統是2020年才開始為全球提供定位服務的,不過,北鬥系統的全面搭建用到了整整55顆衛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專家早就回答過這個問題。
  • 印度媒體:中國北鬥領先GPS
    那麼,中國北鬥到底有多強?在165個國家頻率領先,印媒表示:衛星定位系統的頭把交椅已經易主,北鬥已領先GPS。我們再來說一說美國的GPS定位系統,美國的第一顆GPS工作衛星於1989年2月14日成功發射,之後在1989年到1990年間,美國又分別發射了9顆GPS衛星,這使得定位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等到了1994年,預定的24顆Block IIA衛星已經全部發射完畢,GPS定位系統也已經廣泛的用於民用和軍用,至此以後美國的GPS時代正式到來。
  • 用不著地面控制站,北鬥衛星換晶片之後精度將領先世界!
    外界分析認為,標誌著中國在建設新一代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計劃中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那麼,採用了新晶片之後,北鬥導航系統到底會有哪些性能變化呢?2015年之前,中國發射的第一代北鬥衛星的導航精度基本在10米左右,而2015年之後發射的第二代北鬥衛星的導航精度將增加到5米左右,而第三代北鬥衛星的導航精度則會進一步增加到2米左右。而根據中國航天部門的規劃,整個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將在2020年前後組網完成,總共包括35顆衛星。
  • 北鬥三號開通儀式明日舉行,中國北鬥和美國GPS,哪個更先進?
    根據消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將於明日(7月31日)上午10時30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1994年,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啟動建設。26年間,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共組織了44次北鬥發射任務,利用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先後將4顆北鬥一號試驗衛星、55顆北鬥二號和北鬥三號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成功率100%。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意味著什麼?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我國高度重視北鬥衛星導航戰略部署,自1994年起開始探索適合中國社會主義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並於2000年-2004年間共計發射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建成為中國用戶服務的北鬥一號系統。2004年-2012年年底,我國再次完成14顆衛星發射組網,建成為亞太地區服務的北鬥二號系統,並正式啟動北鬥三號系統建設。
  • 為再次領先北鬥,美國發射新一代GPS,結果在升空前2秒被叫停
    此前一次是在10月1日日,當時它攜帶有Starlink網際網路系統的60顆衛星,但由於地面傳感器讀數出現不規律,點火前18秒取消發射。雖然還不知道此次發射任務被臨時取消的原因,但是據外界推測,一方面極有可能是「獵鷹-9」重型運載火箭本身存在的問題。
  • 北鬥組網成功!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意義何在?北鬥真的強於GPS嗎?
    ##今天9時43分,北鬥系統的第55顆導航衛星,也就是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相比於原定的計劃,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就在剛才,北鬥三號組網成功,吹起了北鬥衛星部署成功的號角!
  • 為何美國GPS僅24顆衛星,北鬥需要55顆?看完你就明白了
    為何美國GPS僅24顆衛星,中國北鬥需要55顆?看完你就明白了隨著我們國家北鬥衛星系統的全球組建成功,讓我們徹底的擺脫了對於美國GPS的依賴,尤其是軍事和航海等領域上面,我們曾經有過前車之鑑,這才讓我們下定決心要研製出自己的定位導航系統。
  • 2020版中國衛星導航市場調研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進入發射組網階段,系統建設穩步推進。**年**月**日,我國成功將 第五顆北鬥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我國**年連續發射的第3顆北鬥導航系統組網衛星。這標誌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 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於**年前具備亞太地區區域服務能力,**年左右,建成由30多顆衛星、地面段和各類用戶終端構成 的、覆蓋全球的大型航天系統。
  • 北鬥組網成功!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意義何在?北鬥真的強於GPS嗎?
    今天9時43分,北鬥系統的第55顆導航衛星,也就是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相比於原定的計劃,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就在剛才,北鬥三號組網成功,吹起了北鬥衛星部署成功的號角!
  • GPS最強對手:北鬥與格洛納斯終於「合體」:中國俄羅斯誰更賺
    該協定作為中俄衛星導航合作的重要政府間文件,將為兩國衛星導航領域合作提供法律和組織保障,同時也意味著傳言已久的北鬥與格洛納斯兩大衛星導航系統的合作事宜即將正式進入具體執行階段。 直到2014年,在俄羅斯政府的咬牙支持下,第二代「格洛納斯-M」衛星開始發射部署,「格洛納斯」系統才看到重生的曙光。但此時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市場相比20年前反而更加競爭激烈。
  • 中國北鬥在世界排名第幾?為什麼北鬥的衛星數量比美國和歐洲多?
    今年六月,北鬥最後一顆導航衛星(第55顆)即將發射升空,屆時中國北鬥三號系統建成,中國導航進入北鬥時代!、二號、三號系統3個階段,目前北鬥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鬥二號首顆星起算,中國已發射54顆北鬥導航衛星,距離北鬥三號系統建成,僅一星之遙。
  • 北鬥導航系統究竟有多少顆衛星 ?
    因為,北鬥導航系統究竟有多少顆衛星,還真是個燒腦的科技問題。先看下面的報導:5月17日23點48分,我國使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45顆衛星。什麼?第45顆?這就是問題所在。
  • 北鬥穩了!55顆衛星100%發射成功,力壓GPS開啟全球模式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04秒200毫秒,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點火升空。隨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傳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這是北鬥三號全球系統的收官之星,它的發射勝利,意味著北鬥穩了!中國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從地區模式切換到全球模式!
  • 北鬥問蒼穹: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任務重啟
    這是我國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也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任務完成後,意味著北鬥三號的30顆組網衛星全部到位,北鬥三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鬥將進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