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奎律髓刊誤卷四十四 疾病類
宋紫陽方虛谷先生原選 河間紀曉嵐先生批點
疾病呻吟,人之所必有也。白樂天有云:劉公幹臥病瘴浦,謝康樂臥病臨川,鹹有篇章。蓋娛憂紓怨,尤足以見士君子之操焉。
五言【二十五首】
耳聾 杜工部
生年鶡冠子,嘆世鹿皮翁。眼復幾時暗,耳從前月聾。猿鳴秋淚缺,雀噪晚愁空。黃落驚山樹,呼兒問朔風。
原批:此詩足見遊戲翰墨。後四句俱謂耳全無聞:猿鳴、雀噪,既不聞矣;而朔風吹落木葉,亦不之聞,至呼兒以問之,予謂果真聾矣,兒所答又何聞乎?《史記》謂豫讓呑炭為啞。然請趙襄子之衣三斬之,未嘗啞也。
紀批:戲筆又當別論。如繩之以詩格,則不免纖佻。 又:啞乃聲嘶之謂,非果不能言。
老病
老病巫山裡,稽留楚客中。藥殘他日裹,花發去年叢。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風。合分雙賜筆,猶作一飄蓬。
原批:老杜詩一句說病者極多,兩、三句說病者,如「高秋蘇肺氣,白髮自能梳。藥餌増加減,門庭問掃除。」第二句最妙。昔者之病,頭亦不自能梳,今始自能梳頭也。「杖藜還客拜」,又以見病癒(愈),已能答拜,但仍須倚杖耳。所以老杜詩虛實字皆當細細審看。今所取一看,尤見圓活而峭拔。
紀批:此首亦無佳處,非杜之極筆。 又:衍一[愈]字。
初病風 白樂天
六十八衰翁,乘衰百藥攻。朽株難免蠧,空穴易來風。肘痺宜生柳,頭旋劇轉蓬。恬然不動處,虛白在胸中。
原批:開成四年己未十月,樂天得風痺疾。時年六十八,蓋以代宗大曆八年生也。是年壬子有病中詩十五首,自序云爾。此詩《長慶集》三十五卷多為病而作,《賣駱馬》、《別柳枝》皆在是年。
紀批:無不妥處,但太清淺,以為老境則失之。 又:第五句柳生肘亦誤用。
病入新正
枕上驚新歲,花前念舊歡。是身老所逼,非意病相干。風月情猶在,杯觴興又闌①。便休心未伏,更試一春看。
原批:病入新正,則開成庚申,年六十九也。
紀批:此首稍健。 又:①又字再校。
臥病來早晚
臥病來早晚,懸懸將十旬。婢能尋藥草,犬不吠醫人。酒甕全生醭,歌筵半委塵。風光還欲好,爭向枕前春。
原批:樂天病「將十旬」,此乃真患風痺,與蘇州移疾告病百日而罷不同也。「婢能尋藥草,犬不吠醫人。」此聯絕妙。①
紀批:此亦清淺。 又:①此真小樣。
病瘡
門有醫來往,庭無客送迎。病銷談笑興,老足嘆嗟聲。鶴伴臨池立,人扶下砌行。腳瘡春斷酒,那得有心情。
原批:平正無疵,但頗未易及也。
紀批:此種詩外淡而中亦枯,虛谷好矯語古淡,故貌似者亦復取之。
墜馬強出贈同座
足傷遭馬墜,腰重倩人抬。只合窗間臥,何因花下來。坐依桃葉妓,行呷地黃杯。強出非他意,乘風落盡梅。
原批:傷足而猶勉強看梅,可知是詩人多魔。
紀批:抬字粗俚,餘亦淺率。
病中一二禪客見問因以謝之 劉賓客
勞動諸禪客,同來問病夫。添壚搗雞舌,灑水淨龍鬚。身是芭蕉喻,行須笻杖扶。醫工有妙藥,能乞一丸無。
原批:雞舌香、龍鬚席,各去一字便佳。
紀批:此便格韻不同。劉、白並稱,中山未必甘也。又:結處雙關,大雅,不落小巧法門。
聞董評事病因以書贈(董生奉內典)
繁露傳家學,青蓮譯梵書。火風乖四大,文字廢三餘。欹枕晝眠晚,折巾秋鬢疏。武皇恩視草,誰許茂陵居?
原批:末句謂相如病渴,似亦戲之。
紀批:三句即用內典,然殊不佳。
臥病走筆酬韓愈書問 賈浪仙
一臥三四旬,數書惟獨君。願為出海月,不作歸山雲。身上衣蒙與,甌中物亦分。欲知強健否,病鶴未離群。
原批:五、六可憐,其所以感昌黎者至矣。起句尤見退之高誼。賢哉賓主間也。
紀批:浪仙作澀語便工,作平語便庸鈍,所謂人各有能有不能。 又:五、六雖真,而不免於鄙。
春日臥疾書情 劉 商
楚客經年病,孤舟人事稀。晚晴江柳變,春暮塞鴻歸。今日方知命,前年自覺非。不能憂歲計,無限故山薇。
原批:知命、覺非四字細潤,尾句脫灑。
紀批:氣韻亦極修潔。
嶺下臥疾寄劉長卿員外 包 佶
唯有貧兼病,能令親愛疏。歲時供放逐,身世付空虛。脛弱秋添絮,頭風曉廢梳。波瀾喧眾口,藜藿靜吾廬。喪馬思開卦,佔鴞懶發書。十年江海客,離恨子知予。
原批:佶又有《風痺寄懷》詩,甚哀。首云:「病夫將老矣,無可答君恩。衾枕同羈客,圖書委外孫。」中云:「無醫能卻老,有變是遊魂。」前用喪馬開卦事,此又用遊魂變卦事,必頗精於《易》。劉長卿答和此詩又云:「落日棲鴞鳥,行人達鯉魚。」稱為包諫議,未審坐何事貶嶺下。
紀批:二、三聯近似香山。 又:結句不盡。
秋晚臥疾寄司空拾遺盧少府 耿 湋
寒幾坐空堂,疏髯似積霜。老醫迷舊疾,朽藥誤新方。晚果紅低樹,秋苔綠遍牆。慚非蔣生徑,不敢望求羊。
原批:藥方自佳,但藥既陳朽則不效,非方之罪也。上一句亦稱。
紀批:怨二人不相存問,措語頗激。 又:此種總是小樣。
病中感懷 李後主
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風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原批:李後主號能詩詞。偶承先業,據有江南,亦僭稱帝,數十州之主也。集中多有病詩,先有五言律云:「病態如衰颯,厭厭已五年。」看此詩真所謂衰颯憔悴,豈《大風》、《橫汾》之比乎?宜其亡也。或謂此乃已至大興之後,即不然矣。七言有云:「衰顏一病難牽復,曉殿君臨頗自羞。」又云:「泠笑秦皇經遠略,靜憐姬滿苦時巡。」蓋君臨之時也。
紀批:此亦難斷其必不然。
病起 陳後山
今日秋風裡,何鄉一病翁。力微雖杖起,心在與誰同!災疾資千悟,冤親並一空。百年先得老,三敗未為窮。
原批:後山詩似老杜,只此詩亦合細味。
紀批:五、六意頗可取,而語不工。
病中六首
舊歲連新歲,涼床又暖床。山川屏裡畫,時刻篆中香。畏壘安吾土,支離飽太倉。若教身再健,鶴背入維揚。
原批:謂閒居自奉,且有祠祿,樂矣。若更不病,即揚州鶴也。甚佳。元題十二首:《示藻侄可率昆季賡和》。今取六首。
紀批:六首皆非後山佳處。次句鄙,三、四俗格,竟不似後山之筆。
日暖衣猶襲,宵長被有稜。朝哺三碟飯,昏曉一缸燈。伴坐跧如幾,扶行瘦比藤。生緣堪入畫,寂寞憩松僧。
紀批:三句太率易,近香山。
軟熟羞盤饌,芳辛實枕幃。候晴先曬席,佔溼預烘衣。易粟雞皮皺,難培鶴骨肥。頭顱雖若此,虛白日生輝。
紀批:此首又近武功。
嘆息憎晨清,伸眉愜晚晴。隙虛浮日影,窗穴嘯風聲。捫蝨天機動,驅蚊我相生。偶然成一笑,栩栩暫身輕。
紀批:五、六極作意而不佳。
日眚浮珠佩,聲塵籟玉簫。晚秋潘鬢禿,午夢楚魂消。注水瓶花醒,吹薪藥鼎潮。南柯何處是,斜日上廊腰。
紀批:前四句忽近昆體。
靜裡秋光到,閒中晝自長。閉門宜洩柳,尸祝謾庚桑。腹已枵經笥,身猶試藥方。強名今日愈,勃窣負東牆。(六首中凡用衣、身、藥、日、風、秋字復。約齋識。)
原批:六詩,毎首有一、二聯工而雅,正其病也。非貧者之病,蓋猶有貴人之風焉。
紀批:比較清穩。 又:三、四亦小巧。 又:此評不甚了了,大意怪其不作酸澀語耳。
病中作 陸放翁
破裘縫更暖,糲食美無餘。摩詰病說法,虞卿窮著書。身羸支枕久,足蹇下堂疏。今日晴窗好,幽懷得細攄。
原批:三、四渾成。
紀批:三、四點綴好耳,虛谷以為渾成則非。
臥病雜題 五首取二
終日常辭客,經年半在床。愛窮留作伴,諳病與相望。灶婢工烹粥,園丁習寫方。今朝有奇事,久雨得窗光。
原批:元註:「久病家人作粥遂佳」。蓋朝夕常為之也。又有山僕本不識字,因久合藥遂能寫藥方,類大編。予謂白樂天「婢能尋藥草,犬不吠醫人」,放翁此聯亦近之。「久雨得窗光」,尤為佳句。經年,亦作經秋。
紀批:二詩皆無好無惡。
人間跛男子,物外病維摩。(元註:病中遂牽病右足。)可但妨趨拜,何因廢嘯歌。菜羮醯醬薄,村巷棘茨多。舉手謝鄰父,非君誰肯過?
原批:五、六古淡有味。此放翁八十六歲時詩。
紀批:一涉窮苦酸楚,便雲古淡。純是習氣。
病中示兒輩
去去生方遠,冥冥死即休。狂思攘鬼手,危至服丹頭。有劍知誰與,無香可得留。惟應勤孝謹,事事鑑恬侯。
原批:此放翁易簀前倒數第三詩也。其臨終之詩曰:「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嘉定二年己巳冬也。先是臘月五日脫去左車第二牙,亦有詩。其卒之日候考。蓋年八十有六,生於宣和七年乙巳。後生讀此選詩,不可以病為忌、死為諱。《書》之《洪範》曰:考終命。 《禮》之善頌曰:哭於斯。乃人生之終事也。得如放翁八十有六者,世有幾人哉?
紀批:三、四不甚了了,與上下文不貫,句亦不佳。
七言(二十八首)
春盡日宴罷感事獨吟(元注云:開成五年三月三十日作。) 白樂天
五年三月今朝盡,客散筵空獨掩扉。病與樂天相伴住,春同樊子一時歸。閒聽鶯語移時立,思逐楊花觸處飛。金帶縋腰衫委地,年年衰瘦不勝衣。
原批:「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長慶集》中無此詩。《別柳枝》詩云:「兩枝楊柳小樓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應不要春風。」為病風痺遣二妾,故有是作。「觴詠罷來賓閣閉,笙歌散後妓房空。」亦病中所賦。又明年有詩云:「去歲樓中別柳枝。」自注云:「樊、蠻也。」二妓者,皆以柳枝目之雲。
紀批:潦倒太甚。
改業
先生老去飲無興,居士病來閒有餘。猶覺醉吟多放逸,不如禪坐更清虛。柘枝紅袖教丸藥,羯鼓蒼頭遣種蔬。卻被山僧相戲問:一時改業意何如?
原批:第三句元註:「予先有《醉吟先生傳》,故云。」尾句此亦戲笑近人情。
紀批:題便不大方。 又:亦潦倒語。
眼病二首
散亂空中千片雪,蒙籠物上一重紗。縱逢晴景如看霧,不是春天亦見花。僧說客塵來眼界,醫言風眩在肝家。兩頭治療何曾差,藥力微茫佛力賒。
紀批:淺率之詞,加以粗俚。此種皆宜懸諸戒律,勿以香山而為之辭。
眼藏損傷來已久,病根牢固去應難。醫師盡勸先停酒,道侶多教早罷官。案上謾鋪《龍樹論》,合中虛捻決明丸。人間方藥應無益,爭得金箆試刮看。
原批:白體詩,不可以陳簡齋《目疾》詩律律之。然此亦善形容,不取其格。而取其味。
紀批:味亦無可取,此猶壓於盛名,曲為周旋之語。
病眼花
頭風目眩乘衰老,只有増加豈有瘳。花發眼中猶足怪,柳生肘上亦須休。大窠羅綺看終辨,小字文書見便愁。必若不能分黑白,卻應無悔復無尤。
原批:詩律圓熟。山谷雲「閱人朦朧自有味,看字昏澀尤宜懶」是也。
紀批:此淺鄙,非圓熟也。
答竇拾遺臥病見寄 包 佶
今春扶病移滄海,幾度承恩對白花。送客屢聞簷外鵲,消愁已辨酒中蛇。瓶收枸杞懸泉水,鼎煉芙蓉伏火砂。誤入塵埃牽吏役,羞將簿領到君家。
原批:詩欲新而不陳。「已辨酒中蛇」則無疑矣。已辨二字佳。事故而意新。枸杞懸泉水、芙蓉伏火砂,亦新。
紀批:欲新固是,然不可於小處求新。
秋居病中
幽居悄悄何人到,落日清涼滿樹梢。新句有時愁裡得,古方無效病來拋。荒簷數蝶懸蛛網,空屋孤螢入燕巢。獨臥南窗秋色晚,一庭紅葉掩衡茅。
紀批:薄而稍新。
病中書事 李後主
病身堅固道情深,宴室清香思自任。月照靜居惟搗藥,門扃幽院只來禽。庸醫懶聽詞何取,小婢將行力未禁。賴問空門知氣味,不然煩惱萬塗侵。
原批:此詩八句俱有味。然不似人主之作,只似貧士大夫詩也。
紀批:意格俱卑。五代之詩類然,不止重光也。
移病還臺凡閱半歲乃愈始到家園視園夫治畦植花因成自嘆 宋景文
臥治無功賜告回,驟叨鳴履上中臺。(病中改八座)壺邱天壤非真死,蒙叟軒裳是儻來。經灌旱蔬扶隴出,失刋園蕊犯簷開。此身疏拙真丘壑,不是當年王佐才。
紀批:三句不佳。五、六寓意。
病起思歸 王元之
年來多病轉思山,終日呻吟簿籍間。叔夜養生休著論,陶潛雖死只應閒。又移郡印三年調,才報君恩兩鬢斑。安得便歸田裡去,松篁泉石掩柴關。
四十為郎非不偶,況曾題筆直瀛洲。明時遇主誰甘退,白髮侵人自合休。夢得蹉跎因出郡,(劉夢得貶謫為郎四十餘年。)薛能詩什恥監州。(薛許昌詩云:監州是戲儒。)春來病起思歸甚,未敢飛章達冕旒。
原批:元之謫商州團練副使時詩,蓋白樂天體也。
紀批:元之詩學白。此二詩和平清穩,乃勝樂天。虛谷以為樂天體,胸中先有元之樂天后進句耳。 又:三、四深穩,詩人之筆。
臥病月餘呈子由二首 張宛邱
蔀室悠悠昏復朝,強披《莊子》說《逍遙》。四禪未到風猶梗,九轉無功火不燒。學道若為調鹿馬,是身不實似芭蕉。丹砂赤箭功何有,臥聽清言意自消。
紀批:語亦圓潤,調嫌太平。 又:七句復四句。
風葉鳴窗已復朝,喚囘歸夢故人遙。酒壺暗淡浮塵集,藥鼎青熒敗葉燒。閉戶獨依寒蟋蟀,移床更就雨芭蕉。雪深更請安心術,長日如年未易消。
原批:四禪、九轉句佳。次篇兩「更」字,刋本如此,恐元稿必不然。
紀批:偶然不檢,亦時有之。以原稿為必不然,則又曲護之見。
病肺對雪
擁庭晴雪照高堂,臥病悠悠廢舉觴。肺疾僅同園令渴,齒傷不為幼輿狂。交飛翠斝知誰醉,獨嗅烏巾認舊香。(元註:漉酒,淵明名也。)唯有烹茶心未厭,故知淡薄味能長。
原批:三、四絕佳。不為幼輿狂,尤新異。五、六應二句,謂不能飲。觴、斝二字犯重。
紀批:此亦淺近。 又:注不解,再校《右史集》。 又:亦常格。
晝臥懷陳三時陳三臥疾
睡如飲蜜入蜂房,懶似遊絲百尺長。陋巷誰過居士疾,春風正作國人狂。吟詩得瘦由無性,辟穀身輕合有方。欲餉子桑歸問婦,一瓢過午尚懸牆。
原批:此以問陳後山疾也。後山答:(嘗聞杜氏婦,剪髻事賓客。君婦定不然,三梳奉巾櫛。)是也。
紀批:第四句不佳,五句由無性三字不妥,結卻有致。
喜七兄疾愈
淨名居士本非病,五禽先生能養身。家人但訝少陵觀,鄉裡不知顏子貧。身內故知閒是藥,人間誰有道通神。喜聞漸離烏皮幾,花氣晴來欲逼人。
原批:此等詩豈補綴鬥合者能之,只如信口說話,而他人不能如此信口說也。
紀批:此亦似老而實頹唐,勿為古人所紿。
和黃預病起 陳後山
似聞藥病已投機,牛鬥蛇妖頓覺非。李賀固知當得疾,沈侯可更不勝衣。驚逢白璧山千仞,會見黃金帶十圍。只信詩書端作祟,孰知糠籺亦能肥。
原批:後山詩句句有關鎖,字有眼,意有脈,當細觀之。
紀批:次句不雅。作崇二字亦不雅。
眼疾 陳簡齋
天公嗔我眼常白,故著昏花阿堵中。不怪參軍騎瞎馬,但妨中散送飛鴻。著籬令惡誰能對,損讀方奇定有功。九惱從來是佛種,會知那律證圓通。
原批:此詩八句而用七事,謂詩不在用事者。殆胸中無書耳。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此《世說》殷仲堪參軍所作危語。仲堪眇一目,適忤之。只見門外著籬,未見眼中安障,此方幹令以嘲李主簿。範寧武子患目痛,求方於張湛,湛戲謂此方用損讀書一,減思慮二,專內視三,簡外觀四,早晚起五,夜早眠六,凡六物熬以神灰,下以氣簁。今刋本多誤作[損續],非也。白眼、阿堵、送飛鴻,三事非僻。那律事出《楞嚴經》,無目可以證道。其要妙在用虛字以斡實事,不可不細味也。①
紀批:純是宋調,又自一種,然不甚傷雅,格韻較宋人高故也。 又:①此二句精當。
次韻王元勃問予齒脫 曾茶山
齒危但以粥充虛,辜負公家夏屋渠。(元註:舊說夏屋,大具;渠,勤也。言說大具,其意勤勤然。)政恐麴生真作祟,可憐髯簿頓成疏。(元註:炙轂子謂羊為髯須主簿。)動搖不減韓吏部,蹴踏非勤焦校書。落勢今年殊未已,只應從此並無餘。
原批:此當與陳簡齋《目疾》、範石湖《耳鳴》詩參綜以觀,格律相似,善用事亦相似,但貯胸無奇書,落筆無活法,則不能耳。誰謂江西詩可輕視乎?
紀批:此便傖氣。虛谷以擬簡齋,門戶之論耳。三句作崇二字不雅。
次韻朱德裕見贈予病初起 周信道
蓋世功名忝一炊,驚心歲月轂雙馳。五漿先饋那須爾,二豎相陵少避之。種種鬢毛吾欲老,翩翩書札子能奇。黃花無語秋將暮,莫惜玄談與解頤。
原批:周孚,字信道,濟南人,乾道二年進士,為儀真教官卒。詩本黃太史。辛稼軒刋其集曰《槖齋集》。邱詳之惜其年不老,蓋尚進而未艾。
紀批:三、四江西野調。
耳鳴 範石湖
東極空歌下始青,西方寶網奏韶英。不須路入兜元國,自有音聞空筏城。牛蟻誰知床下鬥,雞蠅任向夢中鳴。如今卻笑難陀種,無耳何勞強聽聲。
原批:二首選一。前篇有云:夢中鼓響生千偈,覺後春聲失百非。又云:寄語爵陰呑賊道,玉床安穩坐朱衣。皆奇博已甚。謂能詩者不必讀書,不在用事,可乎?
紀批:此亦堆砌。 又:此亦微知生平持論之偏,以此語補滲漏也。蓋江西詩惟取生硬,易為自撰者所偽託,當時必有議及者矣。
病足累日不能出掩門折花自娛 陸放翁
頻報園花照眼明,蹣跚正廢下堂行。擁衾又聽五更雨,屈指都無三日晴。不奈病何拋酒盞,粗知春在賴鶯聲。一枝自浸銅瓶水,喜與年光未隔生。
原批:此慶元四年戊午詩,放翁年七十四。第六句絕妙。
紀批:重出。
病癒
倦榻呻吟毎自哀,佔蓍來吉出餘災。自能洗硯拂書幾,時亦折花尋酒杯。久類寒蛟潛岫穴,忽如老馬噴風埃。霜晴爛熳東窗日,一笑山坡訪早梅。
原批:此亦慶元四年戊午時詩。
紀批:此首淺滑。 又:次句笨。
五月初病體覺愈輕偶書
世事紛紛了不知,又逢乳燕麥秋時。經年謝客常因醉,三日無詩自怪衰。乘雨旋移西崦藥,留燈自覆北窗棋。但將生死俱拈起,造物從來是小兒。
原批:此慶元五年己未詩,放翁時年七十五。
紀批:重出。
小疾兩日而愈
病骨羸然山澤臞,故應行路笑形模。記書身大似椰子,忍事癭生如瓠壺。美酒得錢猶可致,高人折簡孰能呼。不如淨掃茅齋地,臨看微香起瓦爐。
原批:不著「行路笑形模」一句,則引椰子、瓠壺兩句不來,此足見詩家手段。放翁是年八十二,開禧二年丙寅也。明年而侘胄敗,放翁猶健也。
紀批:格調太平,放翁習徑。三句身字不妥。 又:此評是。
病起 趙紫芝
身如瘦鶴已伶俜,一臥兼旬更有零。朝客偶知親送藥,野僧相保密持經。力微尚覺衣裳重,才退難徼筆硯靈。惟有巖花心未已,遍分黃菊插空瓶。
原批:此詩三、四先云:朝士偶知來送藥,野僧相保為持經,後乃改下親字,密字,亦詩法所當然也;但「更有零」三字不佳。①四靈學姚合、賈島詩而不至,七言律大率皆弱格,不高致也。
紀批:中四句小樣。 又:①改此三字,便不率易。
發脫 劉後村
發脫紛紛不待爬,天將醜怪變妍華。論為城旦寧非怒,度作沙彌亦自佳。稚子笑翁簪柏葉,侍人諱老匣菱花。霜寒尤要泥丸暖,慚愧烏巾著意遮。
原批:白樂天、陳簡齋之目,張文潛、曾茶山之齒,範石湖之耳,加以後村發禿詩,可發一笑。然後村詩不及諸公。
紀批:三、四隻似惡謔,豈可入之詩集?怒字不甚解,校本集是恕字。
問友人病
病來清瘦欲通仙,深炷篝香拂地眠。野客勸尋廉藥買,外人偷出近詩傳。術庸難靠醫求效,俗陋多依鬼乞憐。鷗鷺如欺行跡少,分明溪上古漁船。
原批:詩意自足,但是格卑。
紀批:此說是。
瀛奎律髓刊誤卷四十四終
瀛奎律髓刊誤卷四十五 感舊類
宋紫陽方虛谷先生原選 河間紀曉嵐先生批點
(欠五言並題序)
七言【七首】
陳阜卿先生為兩浙轉運司考試官,時秦丞相之孫以右文殿修撰來就試,直欲首選。阜卿得予文卷,擢置第一。秦氏大怒,予明年既顯黜,先生亦幾陷危機。偶秦公薨,遂已予晚歲料理故書,得先生手帖,追感平昔,作長句以識其事,不知衰涕之集也 陸放翁
冀北當年浩莫分,斯人一顧每空群。國家科第與風漢,天下英雄唯使君。後進何人知大老,橫流無地寄斯文。自憐衰鈍辜真賞,猶竊虛名海內聞。
原批:此謂秦(左王右員)也。①選此詩以見老檜之無識,放翁下第以此。
紀批:三句用劉蕡事,切而不雅。凡用事不切,不如不用;切而不雅,亦不如不用。第五句亦率易,六句又太激。 又:選詩非記事。檜之無識,不待此詩始見。安可不問工拙,但以題目取之?
盧註:①別家有作秦壎。
雪夜感舊
江月亭前樺燭香,龍門閣上馱聲長。亂山古驛經三折,小市孤城宿兩當。晚歲猶思事鞍馬,當時那信老耕桑。綠沉金鎖俱塵委,雪灑寒燈淚數行。
紀批:後四句沉著慷慨。六句逆挽有力,「那信」二字尤佳,若作「誰料」便不及。 又:兩當,地名,借對三折。
憶昔
憶昔從戎出渭濱,壺漿馬首泣遺民。夜棲高冢佔星象,晝上巢車望虜塵。共道功名方迫逐,豈知老病只逡巡。燈前撫卷空流涕,何限人間失意人。
紀批:憶昔順起,唐人多有之。然此調入手易率,賴五、六一宕一折,方不萎弱。三、四平鈍。 又:結句偶用後山。
感昔
三著朝冠入上都,黃封頻醉渴相如。馬慵立仗寧辭斥,蘭偶當門敢怨鋤。富貴尚思還此笏,衰殘故合愛吾廬。燈前目力依然在,且盡山房萬卷書。
紀批:三、四亦感慨豪宕。此種題易於著語,但筆力足以運之,即能出色。
五丈原頭秋色新,當時許國欲忘身。長安之西過萬裡,北鬥以南惟一人。往事已如遼海鶴,餘年空羨葛天民。腰間白羽凋零盡,卻照青溪整角巾。
紀批:結得不盡。
夢蜀
夢飲成都好事家,新妝執樂雁行斜。赭肩郫縣千筒酒,照眼彭州百馱花。醉帽傾欹歌未闋,罰觥防灩笑方譁。霜鍾喚覺晨窗白,自怪無端一念差。
原批:體熟語麗。
紀批:夢起覺收,布格太平,遂令豪語俱為減色。
伏讀二劉公瑞巖留題,感事興懷,至於隕涕,追次元韻。偶成一篇 朱文公
誰將健筆寫崖陰,想見當年抱膝吟。緩帶輕裘成昨夢,遺風餘烈到如今。西山爽氣看猶在,北闕精誠直自深。故壘近聞新破竹,起公無路只傷心。
原批:元註:右懷寶忠李公作。近聞西兵進取關、陝,其帥即公舊部曲也。
紀批:雖乏深警,亦有氣格。
紀批:此卷詩皆有可觀。
瀛奎律髓刊誤卷四十五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