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澳大利亞這片孤獨的大陸,第一個出現在人們腦海中的或許會是雪梨這個城市,但很少會有人想起墨爾本這座能與雪梨齊名的城市。雖然名氣沒有雪梨高,但墨爾本本身也是一片繁華。擁有著澳洲首屈一指的墨爾本大學,人來人往的維多利亞女王市場在等候著遊人觀光,就連本該在冰天雪地的南極企鵝也對這裡戀戀不捨,最終在墨爾本形成了「企鵝島」。或許這就是屬於「貓本」的魅力,在學術上的不肯言敗,與自然親近時的不拘一格。這就是墨爾本,一座守護在澳洲南端與南極隔海相望的城市。
墨爾本是澳大利亞南部濱海城市,也是澳洲第二大城市,面積達8831平方公裡。墨爾本的氣候屬於亞熱帶與溫帶交叉型氣候,最熱月通常最高平均氣溫25℃,最低平均氣溫14℃,最冷月在3℃到15℃之間,終年多雨,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處於向亞熱帶過渡的地帶,夏季偶有最熱月超過40攝氏的情形。夏天人們喜歡去海邊玩,在炎熱的夏天,日間氣溫最高可達到四十攝氏度以上,但在夜間氣溫有時也會驟降,使得墨爾本的氣溫有「一天四季」的說法,一天之間從短袖到棉襖這樣的狀況也經常出現。墨爾本是澳洲文化、工業中心,南半球最負勝名的文化名城,這座城市是紀念英國首相威廉.蘭姆的第二代墨爾本子爵,1847年由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宣告墨爾本市成立。雖然歷史悠久,但城市綠化率高達40%,在城市中隨處可見都是綠色,這也使得墨爾本城市環境非常優雅,曾榮獲聯合國人居獎,並連續多年被聯合國人居署評為「全球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
如果你想快速融入墨爾本的生活節奏,那麼維多利亞女王市場會是一個好去處。維多利亞女王市場是墨爾本最富盛名的一個交易市場,這個市場佔地達7公頃,熙熙攘攘的熱鬧交易場面已經有超過125年的歷史,攤位超過600個。市場按售賣商品的類別分為幾個區域:一個區域是服裝、包、手工藝品等;一個是農產品,有各種鮮果和蔬菜;還有一個則是肉類、海鮮等生鮮產品。這裡是南半球最大的露天市場之一,說是露天市場,只是為了大家逛得方便,這裡其實是有頂棚的,只不過沒有落地的牆壁和大門而已。每當市場開放時,這裡都是熱鬧非常。遊客和本地人在這裡匯集,所以逛市場也成了體驗墨爾本生活的最好方式。維多利亞女王市場最大的優點是這裡不是擺花架子的「遊客」市場,而是墨爾本市民的菜籃子。這裡的水果蔬菜以及海鮮紅肉,不但新鮮,而且價格比超市還要便宜很多,難怪本地人也會拉著車來這裡大肆採購。如今維多利亞女王市場已經儼然成為墨爾本的一張名片,所以在這裡自然少不了極具澳洲特色的工藝品和紀念品。最吸引目光的便是這些色彩豔麗,圖案獨特的澳洲原著民工藝品。這些半人多高的碩大圓筒原來是澳大利亞當地土著居民的傳統樂器蒂傑利多,這種樂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它嗡嗡的聲音猶如山風低吟,厚重而深沉。而市場外的連廊中,一邊是各具特色的小商店,一邊是古老的維多利亞建築,陽光肆意的灑在身上,墨爾本的味道就這樣一點一滴的瀰漫上心頭,耳邊則是蒂傑利多的吟唱。如果一個人走在墨爾本的寂靜街頭,那麼難免會有一些異鄉人的苦悶。但墨爾本的唐人街則會讓你暫時忘記你的處境,使你夢回國內。

墨爾本唐人街並非住宅區,而是墨爾本市中心一個華人餐館和商店聚集的地方。墨爾本唐人街長約900米,寬約6米,跨越五條與之垂直的大街。這裡中式餐館林立,有華人開的書店、精品店、免稅店、工藝品店等等,放眼都是中文招牌,充滿東方風味。墨爾本唐人街本身是一條古老的街道,街兩旁的建築物大多超過半世紀,典雅卻不滄桑。每年春節,墨爾本唐人街彩燈高掛,旗幟飄揚,很多華人會來到唐人街參與慶祝中國農曆新年的活動,墨爾本市政府把唐人街及與之垂直的羅素街的一部分進行封閉,禁止車輛通行,特別讓給華人舉行慶祝聚會活動,本地居民和遊客可以欣賞舞龍舞獅,文藝表演等,除了吸引華人之外,也吸引大量的澳大利亞本地居民前來觀賞。唐人街對華人來說是凝聚力,對澳大利亞各民族而言是吸引力,近年來已經越來越負有盛名。在被稱作唐人街心臟地帶的中央空地上,有一座仿江蘇南京市朝天欞星門的牌坊,成為通向澳華博物館的標誌。澳華博物館是為紀念維多利亞建州150周年、於1985年11月建造的,館舍地點由澳大利亞政府撥給,博物館裡保留了唐人街建立之初以及華人移民澳大利亞的時候歷史的真實印記,人們可以從大量照片、文件、實物目睹唐人街的歷史變遷,體驗當年華人的生活情景。這個博物館一方面展示華人在澳大利亞的歷史資料,一方面宣揚中華文化。這不僅僅成為了中澳的友誼見證,也為在澳洲的華人暫時填補了內心的思鄉之情。
在墨爾本有一座極普通的紅磚紅瓦的小屋,在許多的鄉村都可以找得見,但唯有這座小屋聳立於與其風格極不相配的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園林中,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新奇。現位於墨爾本的庫克船長的小屋,落成於1755年,是庫克船長的父母在英國大艾頓建造的住所。1934年,在墨爾本建市100周年之時,澳洲知名實業家拉塞爾爵士出資800英鎊,將這座小屋買下,並拆卸和移築到墨爾本作永久保留。人們把這座故居小心地分拆開,把每一塊建材編號,將這些150噸重的物品分別裝入253個箱子和40個桶中,由英國海運到墨爾本,再照原樣組建而成。歷史學家普遍認為庫克未曾居於小屋,但相信他曾到小屋作客。庫克船長的小屋是一幢真正的小屋,簡單、樸實,甚至粗糙,斜頂鋪瓦、石砌牆面,暗黑的褐色透出古老滄桑。小屋旁的小徑上立著庫克船長的紫銅雕像,頭戴三角軍帽,身穿緊身衣褲,下著及膝綁腿和扣絆鞋,左手持一紙航海圖,右手握一柄單筒望遠鏡,深邃的目光泰然平和地凝望著遠方。作為澳洲建國之父庫克船長就是這樣守護著自己的子民,守護著這片樂土。
從一部電影中知道墨爾本,從一本書中愛上墨爾本。有軌電車最後的位置上可以讓你領略整座城市風光,海邊的海浪中有來自南極的問候。蔚藍的天空,被綠色充滿的街道,這就是墨爾本,一個靜靜呆在澳洲南端,等著你去領略它魅力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