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女郎學姐真的是「薛丁格的貓」裡的被觀察者?這個邏輯大有問題

2020-12-04 東靈聊動漫

東靈聊動漫:上一篇聊了兔女郎學姐的思春期症候群到底象徵著什麼?這症候群是成長的煩惱,因為煩惱所以引發離奇事件。本篇再進一步聊聊她們引發的神奇事件和矛盾心理。動漫中用物理神獸來解釋這些事件,很有意思。

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兔女郎——櫻島麻衣

思春期症候群現象為被眾人遺忘,被雙葉理央用「薛丁格的貓」來解釋,不打開箱子觀察,貓就處在既死又活的生死疊加態。由此雙葉理央說觀察者決定貓的死活,然後繼續推麻衣學姐是否存在,是由學校的首批觀察者決定的。解決麻衣學姐被眾人遺忘的方法是讓觀察者們(學校的同學)重新意識到她的存在。男主當著全校學生的面向「空氣」表白,喚醒了觀察者們對麻衣學姐認知(強聯結),麻衣不再被眾人遺忘。

這個故事麻衣成了被放進實驗箱等待觀察的貓。然而麻衣學姐又是引發事件的人,是她想逃離公眾視線才成為的隱形人。既想成為明星,又想過普通人的生活,這和那貓的處境很是相似,內心處在一個「矛盾疊加態」中,所以說她才是實驗的「設計者」,是她的內心矛盾成就了「薛丁格的貓」的假設。

有個細節值得注意,在「麻衣消失遺忘」事件被男主解決之前,麻衣學姐已經決定重返演藝圈,這表明她的內心矛盾已經自行化解。有沒有男主的幫助,她都不會消失。

既是被觀察的貓,又是創造疊加態觀察者。她到底是貓還觀察者,圈套圈,撓頭。

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兔女郎——古賀朋繪

思春期症候群現象為將一段時間重複上演,被雙葉理央用「拉普拉斯獸」來解釋。這獸計算推演能力超強,能知萬物。兔女郎學姐故事裡所過的重複時間都是古賀朋繪對未來的「建模」。沒得到理想的結果,就會重新來過。這獸能力雖然強大,可是她推演不出自己想要的結果。她想不被現有的朋友圈排斥,可是她阻攔不了那個不長眼的男生去破壞她們的關係。她想和咲太談戀愛,可是咲太早有麻衣學姐。她能推演未來想去改變別人,可是卻改變不了任何人。

古賀看似是個萬能的獸,可結果是她又是個萬萬不能的獸,一個無力感滿滿的拉普拉斯獸。她嚮往一個大家都好的完美結局,可是現實裡沒有,矛盾呀,撓頭。

以上,兩位女主最終都選擇了「成人」,捨棄了那些完美抑或是特別美好的想法,捨棄了理想中的自己,他們選擇成為一個更加現實的人。學姐重返演藝圈,你們怎麼要怎麼拍我就怎麼演,朋繪欣然接受了沒有完美結局的現實,她欣然離開了原來朋友圈(首圖),她加入了新的朋友圈(下圖)。

例行福利:理想的自己什麼樣?就如同亂七八糟的本文一樣,也是不清不楚的。捨棄理想的自己,扮演一個與現實妥協的自己,這或許就是成長,治療思春期症候群的解藥。

相關焦點

  • 動漫裡出場率居高不下的「貓」,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
    今年的十月新番可謂是近幾年來最好的陣容,沒有之一,這一點可以從觀眾們的評價中得出結論,在B站上就有不少的番劇的評分達到了9.8之高,自不用說刀劍三、魔禁三和jojo,連《關於我轉生為史萊姆這檔事》也是取得了9.8分的成績,還有就是《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兔女郎學姐》這部番。
  • 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兔女郎學姐:這部番裡的科學梗你都知道嗎?
    《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兔女郎學姐》是十月新番中一部十分成功的新作,動漫中也涉及了諸多的量子力學的知識。這年頭,不好好學習連動漫都看不了嗎?不用擔心哦,那麼我就帶大家聊一聊這部番裡的科學梗,從薛丁格的貓到拉普拉斯妖,一個都不會讓你錯過。既有學術式的科普,也有通俗易懂的白話解說,而且還有相關動漫劇情的分析哦,一起來看吧!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邏輯呢?
    第一部分@現象篇:"薛丁格的貓"是由早期的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關於貓生死疊加的著名實驗!簡單的說就是:把一隻貓放進一個帶有少量放射性物質的盒子裡,放射性物質有50%的可能發生衰變並且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相反也有50%不會發生衰變而讓這隻貓存活下來!那麼貓的死活必須是在觀察者打開箱子後才能夠確定!那麼一個小時以後,這隻貓是死還是活呢?第二部分@科學疑惑篇:薛丁格的貓是什麼邏輯?他又想表達什麼呢?
  • 如何理解「薛丁格的貓」?觀察者決定了「量子」的狀態演變
    如何理解「薛丁格的貓」?觀察者決定了「量子」的狀態演變要說在物理學當中,最神奇的一種「生物」,莫過於「薛丁格的貓」了。這隻貓到底是死是活,許多年來一直困擾著非常多的科學家,而且除了科學家,也讓許多的的科學愛好者同樣滿頭霧水。
  • 薛丁格的貓是物理問題還是哲學問題?
    剛才網上回答了一個問題:薛丁格的貓是物理問題還是哲學問題?薛丁格是這樣設想的:一隻貓被封在一個密室裡,密室裡有食物有毒藥。毒藥瓶上有一個錘子,錘子由一個電子開關控制,電子開關由放射性原子控制。薛丁格的貓是一個思想實驗,他是通過建立一個宏觀事物來表達微觀屬性,可見建立這個思想實驗的目的當然是一個物理上的。因為量子特性宏觀上往往讓很多人不理解,這其實是慣性認知(因為我們生活在宏觀世界中)帶來的問題。
  • 薛丁格的貓是物理問題還是哲學問題?
    剛才網上回答了一個問題:薛丁格的貓是物理問題還是哲學問題?薛丁格是這樣設想的:一隻貓被封在一個密室裡,密室裡有食物有毒藥。毒藥瓶上有一個錘子,錘子由一個電子開關控制,電子開關由放射性原子控制。當然,物理學家知道它在上午或下午衰變的機率——也就是貓在上午或者下午死亡的機率。如果我們不揭開密室的蓋子,根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可以認定,貓或者死,或者活。這是它的兩種本徵態。如果我們用薛丁格方程來描述薛丁格貓,則只能說,它處於一種活與不活的疊加態。我們只有在揭開蓋子的一瞬間,才能確切地知道貓是死是活。此時,貓構成的波函數由疊加態立即收縮到某一個本徵態。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通俗解釋
    薛丁格的貓這句話真的是比較火的,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不太清楚這到底是個啥意思,來看看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比如你有個老婆,你不確定她愛不愛你,這個時候在你的思維中只會有兩個結果,愛或不愛,你不問,這兩個結果永遠存在,科學上把這個稱作《既愛又不愛》,這個也就是對應薛丁格的貓裡的,既死又活的狀態吧。  只有你問了,才會有結果,但是一旦你問你老婆,這個結果就會被決定。而這個結果是由於你提出了問題所導致的,也就是你的提問直接幹預了結果。
  • 薛丁格的貓
    一隻貓被封在一個密室裡,密室裡有食物有毒藥。毒藥瓶上有一個錘子,錘子由一個電子開關控制,電子開關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變,則放出阿爾法粒子,觸動電子開關,錘子落下,砸碎毒藥瓶,釋放出裡面的氰化物氣體,貓必死無疑。可是如果你不打開,那你便永遠都不知道貓有沒有死。量子力學告訴我們:這存在一個中間態,貓既不死也不活,直到進行觀察發生了什麼。
  • 許多科普作者都曲解了「薛丁格的貓」實驗
    當時一些科學家認為量子理論正在發展(20世紀30年代),他們從科學轉向哲學領域,並指出,量子粒子只有在有意識的觀察者看來才會崩潰到一種狀態。薛丁格認為這個概念非常荒謬,並設計了他的思想實驗,以明確這種主張的荒謬但合乎邏輯的結果。
  • 薛丁格的貓是死還是活?| 知識周刊
    1935年,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提出了這個頗富哲學意味的問題。在此之前的15年裡,諸多理論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一直在完善量子力學的框架細節,哥本哈根的尼爾斯·玻爾和維爾納·海森堡是這幢大廈的首席建築師,他們建立的理論後來被稱為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但薛丁格認為,哥本哈根詮釋應用於宏觀物體時會出現一個問題。玻爾和海森堡曾提出過一套"量子態疊加"理論。
  • 為什麼少有人做「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是有技術難度嗎?
    「薛丁格的貓」雖然是一個實驗,但它是一個思想實驗,換句話說只能在腦子裡做,無法在現實中演示上世紀初的理論物理學界是最熱鬧的,各路大神粉墨登場讓人應接不暇,但總體而言大神們就兩個派系,一個是以愛因斯坦為首(差不多就他一個)的反量子力學派,一個是以玻爾為代表的量子力學哥本哈根學派
  • "薛丁格的貓"愛情觀
    「有吧。」過一會,男的才長長地吐出這話。「車,算了。都知你沒有的了。」女的也不慌不亂,大有反正你也是我多元宇宙的的其中一元而已的氣勢。是啊……多元宇宙。男的也明白這個道理,這個他在20年前《叮噹-魔界大冒險》時已經知道的名詞。
  • 思想實驗中的薛丁格貓是什麼?
    在一個著名的例子中,薛丁格貓 (1935),是一隻或死或活的貓,而這隻貓到底是死是活則決定於較早的一次隨機事件。這個由常見物品構成的思想實驗相對通俗地具體化了哥本哈根詮釋中的問題。根據薛丁格的說法,哥本哈根詮釋意味著貓在被觀察到的狀態下仍然是活的和死的。薛丁格並不希望將貓的死亡和存活作為一種嚴重的可能性,相反,他打算通過這個例子來說明量子力學現有觀點的荒謬性。然而,自從薛丁格時代以來,物理學家對量子力學的數學提出了其他的解釋,其中一些物理學家認為「活貓和死貓」的疊加是相當真實的。作為對哥本哈根詮釋的批判,薛丁格的貓思想實驗仍然是現代量子力學解釋的一個決定性試金石。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意思?
    對於處在死與活的疊加狀態中就是薛丁格的貓。
  • 不確定性原理和薛丁格的貓與「觀察者效用」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對於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在大多人的印象中都是很難理解的,並且時常會和「觀察者效應」等價起來。不確定性原理最早由海森堡提出,在微觀量子領域我們要想同時知道一個量子的位置和速度是不可能的,量子領域最重要的兩個字是「概率」,不能說一個粒子確定的在某個位置,只能說在某些位置的概率有多大。海森堡最初提出不確定性原理的時候更多強調的就是觀察者效用,因為我們在測量某些東西的時候會不可避免的擾動它,從而影響這個被測量物體的狀態。
  • 讓薛丁格的貓跳舞起來 ——破解薛丁格的貓的思想實驗難題
    這個思想實驗其實是為了對電子雙縫實驗的哥本哈根解釋進行抨擊,將微觀的粒子狀態與宏觀上生物的死活現象聯繫在一起,從而把難以想像的微觀「疊加態」轉換到很直觀的宏觀生物的「死活」現象疊加態,進而令人感到「死活疊加態」的不可理喻,實現對量子力學中哥本哈根解釋的嘲諷和否定。薛丁格的貓這個著名實驗的具體內容眾說周知,簡單概括如下:由於原子有半衰期,在其半衰期內大量原子會有一半衰變,有另一半不衰變。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是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聽說過的東西,但是我們當中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薛丁格的貓是在說是什麼?這個黑箱子中有一個存放放射性物質的毒氣裝置,該物質可能發生原子衰變、也可能不發生原子衰變,這兩種過程的概率相等.倘若發生原子衰變,這個原子會觸發這個裝置,放出毒氣,貓咪就會死亡,若沒有衰變,貓咪則一切安好。那麼,如果我們不打開箱子,這隻貓咪是死是活呢?
  • 為什麼沒人做「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是有技術難度嗎?
    為什麼沒人做「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是有技術難度嗎?一個不可能的實驗「薛丁格的貓」是一個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故事,有些人甚至能夠將它完整地背下來。然而真正能夠了解這個故事及其背景的人卻並不多,如果你真的希望誰複製這個實驗,去抓只貓來試一試的話,那就說明你真的不懂它。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薛丁格的貓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本文我們將簡單了解「薛丁格的貓」。
  • 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薛丁格的貓
    這個假想實驗設計如下:在一個箱子裡,放入少許放射性元素,一個蓋格計數器,一臺接收計數器信號的機器,一個裝滿毒氣的玻璃瓶,一把錘子,一隻可愛的貓咪。箱子關上後,處於密閉狀態。如果放射性元素發生衰變,蓋格計數器就會發出一個電信號,信號接收機接收到信號就會觸發連結錘子的機關,錘子便下落砸碎毒氣瓶子,隨即毒死那只可愛的貓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