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斑鳩「落難」居民窗臺 善良女主人餵養助成長

2020-12-05 鹹寧新聞網

「啾啾啾啾……」每天下午5時許,家住龍潭司法清苑的吳春燕回家時只要在自家樓下呼喚幾聲,一隻斑鳩就會飛到她的手上,跟著她回家。

在最近3個月裡,這隻斑鳩就像吳春燕的「孩子」一樣,被她悉心照料。而小斑鳩也把吳春燕當成了「媽媽」,成了一個「粘人的小跟班」。

搭救「落難」斑鳩

說起和斑鳩結緣,45歲的吳春燕很是感慨。今年3月份的一天,天氣很冷。吳春燕正在家中打掃衛生,突然發現兒子臥室的窗臺側邊有三隻斑鳩。「那是一隻母斑鳩和兩隻小斑鳩。」吳春燕說,「當時小斑鳩還剛出生,母斑鳩守著它們,看見這三隻斑鳩,她覺得十分有愛。」

斑鳩「母子」的到來,讓吳春燕也很興奮,時常去看看它們。然而沒過幾天,她發現母斑鳩有些不對勁。湊近一看才知母斑鳩已死亡,兩隻小斑鳩餓得喳喳叫。

善良的吳春燕想救兩隻小斑鳩,就爬上窗臺,自己鼓搗了半天,終於將其中一隻斑鳩救下來了(另一隻因天氣太冷已經凍死)。

捧著成功救下來的小斑鳩,吳春燕有些不知所措。她不知道如何讓這隻小斑鳩活下去。可既然救下來了,就一定要讓它生存下去。於是吳春燕開始上網查詢如何餵養小斑鳩。她從網上搜索得來的信息,用小米、大米磨碎做出了斑鳩的餐食,給小斑鳩吃,然而小斑鳩一動不動。

怎麼辦呢?吳春燕通過查詢得知,斑鳩是鴿形目鳥類,與其他鳥類不同的是,幼鳥在剛孵出時,以食親鴿嗉囊中分泌出的鴿乳為生,而且雄鳥和雌鳥在育雛期間都能分泌鴿乳。

可是母斑鳩已經死了,不能餵食了,吳春燕就用熟蛋黃、小米搗碎裝在三角形塑膠袋中,然後剪個小口,充當母斑鳩的嘴巴,將食物一點點的餵小斑鳩吃。

很快,小斑鳩就適應了這種餵食方式。每天早上6時許,吳春燕只要「啾、啾」地呼喚,小斑鳩就會走到她手上等待餵食。

悉心呵護餵養

在吳春燕的悉心呵護下,斑鳩越長越大,也越來越「粘人」。「我每天一起床,它就跟著我,我到哪裡它就到哪裡。」吳春燕說,這隻斑鳩已經成為她「第二個孩子。」

為了照顧這隻小斑鳩,吳春燕每天早上6點多就要起床為小斑鳩準備食物,碾碎餵給它吃。7點多,吳春燕出門上班時,小斑鳩就跟著吳春燕出門,然後獨自去院裡院外的樹上「玩耍」。

下午5時許,吳春燕下班回家時,小斑鳩就會提前等在吳春燕家樓下的樹上,聽到吳春燕呼喚聲,它就會飛到吳春燕的肩上或者手上,跟著她回家,晚上就住在吳春燕家一棵景觀樹上。

6月15日下午4時許,記者來到吳春燕家。站在樓下的吳春燕一呼喚,樹上的小斑鳩立即飛了下來,站在吳春燕的手上,跟著吳春燕一起帶記者上樓。

進了吳春燕家門,小斑鳩立即像回家一樣很是輕鬆,時不時跳上沙發,樹上、或者桌子上耍來耍去。然而只要吳春燕走動,小斑鳩立即跟了上去,她走到哪裡,小斑鳩保準跟到哪裡。

「這隻小傢伙連我都不要,只要她。」吳春燕的老公醋意濃濃地說道,小斑鳩只粘吳春燕一人,只吃吳春燕餵食的東西,每天也只等著吳春燕帶它回家。

雖然有些「醋意」,但是吳春燕老公還是很支持吳春燕餵養小斑鳩。小斑鳩成了這個家庭裡吳春燕的「粘人的小跟班」。

放生回歸自然

談及小斑鳩的未來,吳春燕有些惆悵地說,小斑鳩現在已經被她給「慣壞了」,不肯獨立進食,每次都要她餵養,因此個頭長得也沒有同齡斑鳩的大。

說著說著,吳春燕將記者領到她家另外一間房子的窗外,有三隻斑鳩已經在此築巢。只不過窗外的仔斑雖然年齡不大,卻因為有母斑鳩的照顧長得更為結實。

「我擔心白天它出門不會覓食,更擔心被人捕捉。」吳春燕說,接下來,她計劃對斑鳩進行訓練,讓這隻小斑鳩早日回歸大自然。

(記者 葛利利)

相關焦點

  • 窗臺上的小斑鳩
    拉開辦公室的窗簾,我驚呆了——窗臺上,竟然出現一個鳥巢。那巢正好築在窗臺的西角,西面緊貼牆體,北面嵌入窗槽,緊靠玻璃,整個基座穩穩地立在約有三寸寬的窗臺上。巢由細小的樹枝搭成,約半尺高,直徑如碗口大小。因為出差,我來不及細細欣賞這鳥巢之美。
  • 「斑鳩夫婦」窗臺築巢生蛋 新洲邾城街居民手機記錄「成長日記」
    在邾城街居民陳女士家,兩對斑鳩接連在她家的同一窗臺上築巢孵蛋。為了不驚擾它們孵化小鳥,陳女士和家人兩個多月都沒打開這扇窗戶。陳女士介紹,他們一家在現在的房子裡已住了12年,此前從沒有鳥兒在她家窗臺上築巢。
  • 斑鳩在居民家窗臺築巢為鄰 一家人記錄小鳥兒成長
    徐州康居小區的宋宜軍家,近日,飛來了一對鳥兒,而且在宋先生家3樓窗臺上築巢育雛宋先生一家人每天拍照記錄小鳥兒出生成長,與它們成了朋友。這是什麼鳥兒呢?居民有懂鳥的人認出,這是「野鴿子」。宋先生百度「野鴿子」,才知道它的學名叫「珠頸斑鳩」,是斑鳩中較為漂亮的一種,因脖子上的花紋像一顆顆珍珠而得名。
  • 兩對斑鳩接連棲息窗臺孵蛋,愛鳥一家人兩個多月沒開窗
    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20日訊 新洲區邾城街居民陳女士家近日來了4位不速之客:兩對珠頸斑鳩接連在她家同一窗臺上築巢孵蛋。20日,陳女士告訴長江日報記者,為了不驚擾斑鳩孵化小鳥,她和家人兩個多月都沒打開這扇窗戶。
  • 小區住戶窗臺搬來「新鄰居」 怪鳥夫妻竟戴「圍脖」
    戴「圍脖」的怪鳥夫妻入住居民家窗臺市民趙先生在自家的窗臺上發現了一隻漂亮的「鴿子」。自己的窗臺被這麼漂亮的鳥兒「選中」做窩,趙先生和家人都很高興:幾天後,窗臺上住著的可是一對鳥夫妻和它們的兩個蛋寶寶。窗臺上搬來了「新鄰居」趙先生家住在安居苑小區,6樓。9月初,坐在窗戶邊看書的孩子,突然跑過來告訴爸爸媽媽,在自家窗臺上,有一隻小鳥。全家人過去一看,還真有一個可愛的小傢伙蜷縮在窗臺上防盜窗內的凹槽上(如圖)。
  • 斑鳩在他家窗臺築巢孵化
    前不久的一天早晨,河北武安市退休幹部李海洲發現一隻斑鳩來自家的窗臺上築巢了。待下午3點多斑鳩飛走後,在細樹枝鋪就的鳥巢中,兩枚潔白如玉的斑鳩蛋呈現在眼前。  「呀!喜事!」興奮的李海洲馬上去查資料,了解到斑鳩通常一年繁殖2至3窩,一次生2枚蛋,孵化期一般在15到18天。李海洲決定耐心等待,把整個過程記錄下來。
  • 小斑鳩成長記
    我和爸爸連忙跑過去,發現一隻斑鳩正臥在我家窗臺的花盆旁,發出「咕咕」的叫聲。看它那不願走的樣子,我們以為它受傷了,當爸爸伸手抓它的時候,它拼命掙脫飛走了。我低頭一看,原來它在我們家窗臺上築巢了,用雜草搭建的窩裡面有兩個小小的鳥蛋,它不願飛走是因為正在孵小鳥呀!我害怕鳥媽媽不會飛回來了,媽媽說:「不要擔心,它不會丟下自己孩子不管的,它會回來的。」我輕輕地關上窗戶,跑到另一個窗臺上偷偷地觀察。
  • 窗臺上住了一對「斑鳩夫婦」 一個多月後建起四口之家
    它們在陳女士家衛生間的窗臺上築上了愛巢。一個月過去了,如今這對斑鳩已經在此生兒育女。昨天,陳女士告訴記者,現在他們和斑鳩一家也成了「朋友」,每天起床和下班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看望它們。 窗臺上來了兩個「不速之客」 陳女士家住5樓。「那天早上我起床刷牙聽到窗臺上『噠噠噠』的聲響,推開窗戶,沒想到防盜窗窗臺上竟然有兩隻鳥。
  • 一對斑鳩夫妻連續兩年到徐州市民家窗臺做窩孵育子女
    徐州市民宋先生家的一處窗臺上有個斑鳩巢,去年一對斑鳩夫妻在此孵化出兩隻小生命。後來,斑鳩一家飛走了。4月8日,宋先生告訴記者,今年這對斑鳩夫妻又回來了,也下了兩個蛋,目前斑鳩媽媽正在窩裡忙著孵化鳥蛋。鳥巢裡有兩個白色的鳥蛋。
  • 雛鳥落難被人收留 鳥父鳥母每天入戶餵食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小小的鳥籠內,蹲著一隻嗷嗷待哺的小白頭翁;  籠外,白頭翁媽媽叼來一條青蟲,隔著籠子鐵絲,一口一口地餵養著孩子。  10米開外的對面樓上,白頭翁爸爸正嚴陣以待地站在空調架上,守候著母子倆的安全。
  • 這對斑鳩三次到居民家做窩 花盆中半年孵出幾窩小鳥
    這對斑鳩為何三次到居民家做窩花盆中半年孵出幾窩小鳥珠頸斑鳩在居民家薄荷花盆中營巢繁殖後代市民何女士 攝長江日報訊(記者陳奇雄)從今年三月份到七月份,一對成年斑鳩三次來到武漢一居民家陽臺上的同一個薄荷花盆中做窩孵蛋
  • 從出生到長成,40多天的陪伴,小斑鳩終於展翅飛翔
    從出生到長成,40多天的陪伴,小斑鳩終於展翅飛翔——攝像頭下,斑鳩一家的幸福生活  4月中旬起,家住河西的陳女士家就變得熱鬧起來,因為陽臺上多了一戶新「住客」。 兩隻斑鳩把家安到了這裡,生了兩枚蛋,5月1日上午,小鳥破殼。
  • 鄭州一居民家突然飛進1對斑鳩 全家忙得不亦樂乎
    斑鳩在他家廚房窗外安家放學回家第一件事:看鳥本報訊 一對斑鳩在廚房窗外安家,還生了兩隻小斑鳩,半個月來,家住五龍口路西湖春天小區的老賈一家為照顧新鄰居忙得不亦樂乎,10歲的兒子買來火腿腸和麵包,妻子找來棉花想幫助小斑鳩。
  • 窗外孵化的小斑鳩會飛了,如果原野相遇,還認得生養它的父母嗎
    它從右側飛過來,落在旁邊的窗臺上,窩裡的母斑鳩轉頭看見了,稍停片刻就站起身從左側飛出去。公斑鳩蹦到空調的管道上,慢慢走進去,仔細地臥好,就一動不動了。不過,這個斑鳩的目光略微帶了一點點恐嚇的成分,估計是怕人打攪它,對人的警告吧。
  • 兩隻小斑鳩昨天孵出來了
    昨天一早,何大媽高興地給本報報料,說家裡又添一喜,大斑鳩已經生出了兩隻小斑鳩,  昨天早上8點,兩隻大斑鳩交班。一隻大斑鳩從外面飛到陽臺上,先開始鳴叫,呆在窩裡的一隻大斑鳩就開始應和。何大媽說,斑鳩每叫一聲尾巴就翹一下,聲音仿佛是從肚子裡發出來的,感覺很遠。  兩鳥相互鳴叫後,正在照料小鳥的大斑鳩就站了起來,換班的大斑鳩走到鳥巢旁,隨後兩大鳥交換了位置。
  • 這對夫婦有奇遇:不要錢做「月嫂」 烏鶇「感恩」打掃窗臺
    記者從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了解到,近年來,上海已發現多起烏鶇在居民家窗臺或雨棚築巢的案例。  比如2016年5月,天山初級中學一名教師家中朝西陽臺外的盆景上,有兩隻烏鶇築巢,生下5隻小烏鶇。綜合多個案例來看,鳥兒對築巢周邊環境的警惕性很高,能夠放心下蛋的地方,一般都是居民極少打理甚至被「遺忘」的角落,且周邊一般有草坪、河道,是它們覓食的理想場所。  「我家這個北窗臺種的是鐵樹、榕樹等盆景,冬季到開春極少澆水,有時窗戶個把月才開一次。」老張回想起來,覺得是因為窗臺沒什麼人類的氣味,顯得比較自然,才能吸引鳥兒築巢。
  • 居民天天餵養麻雀 數百隻麻雀準時飛到進餐
    每天早晨,鼓樓區多倫路79幢和81幢的幾家居民又在自家窗臺上撒上了一碗米。不一會兒,數百隻麻雀飛到窗臺上吃了起來。沒有想到一餵就是兩年多。據鄰居胡先生介紹,我每天一早起床烤山芋,看見幾戶人家天天給麻雀餵小米。
  • 家中剛養龍貓的時候,這四個問題寵物主人要多注意,幫助龍貓成長
    所以家中在剛養龍貓的時候,這四個問題寵物主人要多注意,因為這樣能夠運用合適的方式先行培養跟寵物的感情,這樣也是能夠幫助龍貓成長。第一個問題是龍貓處於陌生的環境。其實無論是寵物還是人類,忽然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當然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這個時候要先靜靜的熟悉一下周圍的環境,對寵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 樹上掉下「大笨鳥」 其實是小斑鳩試飛(圖)
    原標題:樹上掉下「大笨鳥」 其實是小斑鳩試飛(圖)   僅從照片上看,梁文兵認為,這隻小鳥不像是染上了什麼病,「應該是試飛的雛鳥,小斑鳩成長過程中,要在大鳥的帶領下試飛後再獨自飛行,這隻小鳥可能是在試飛的過程中掉下來的,把它送回去或放在原地就可以。」梁文兵提醒市民,目前禽流感警報尚未解除,對於野生鳥類要謹慎對待,建議市民撥打相關部門熱線電話,由專業人員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