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的飛的遊的,那些龐大的古生物們,你知道多少?| Mywishlist

2021-01-20 MyWishList


上個星期由於實在無聊,自己大晚上的去看了一部電影,講述是一個失落之地上的恐怖生態,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一隻巨大的猩猩。嗯,沒錯,這部電影就是《金剛:骷髏島》,對於金剛,可能大多數人就是覺得這就是一隻巨大的大猩猩,但實際上,金剛一直是哥斯拉系列裡的一部分,而作為最知名的怪獸系列,在2020年即將上演《哥斯拉大戰金剛》的好戲。

 

但我今天其實想要講的並不是金剛,或是哥斯拉怪獸宇宙,在宣傳《金剛:骷髏島》的時候,有一句宣傳標語——史上最大金剛,引起了我的注意,這隻金剛的身高在設定中超過100英尺,也就是30米,這的的確確是一隻巨獸了。但金剛也好,哥斯拉也好,都是人類虛構出來的怪獸,而在我們真實的世界中,其實在史前的確存在如此巨大的生物。



1、易碎雙腔龍

 

易碎雙腔龍可謂是恐龍中的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物種,他的發現要追溯到19世紀後期的化石戰爭中。當時的兩位著名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與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互相競爭發現更多、更著名的新恐龍。這段激烈的競爭還牽扯到了賄賂、政治、美洲原住民領土的暴力事件、以及個人攻擊行為。

 

而易碎雙腔龍的骨頭化石,正是這位極具名望的古生物學家科普發現的。目前來說,公認的最大恐龍競爭者,無非是阿根廷龍、普爾塔龍、超龍等少數已經得到詳細論證的恐龍,但這些恐龍估算的身長也不過是30米級別,和目前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藍鯨相去不遠。

 

而易碎雙腔龍則要恐怖的多,根據科普挖到的那塊部分脊椎化石(神經弓和神經棘)測定,這塊骨頭的主人身長可能達到60-70米。只是這塊骨頭由於侵蝕嚴重,保存困難,在科普進行測繪以後就失蹤了,大概是碎成了渣渣吧。不過也正是如此,易碎雙腔龍暫時脫離的縮水的命運(參考地震龍一開始五十米的衛星)。

 

不過易碎雙腔龍依然可能是地球有史以來最大的生物,這樣霸氣的生物,讓我想到了地位不可動搖的 iPhone,依然是手機中的王者存在,而紅色特別版的 iPhone 7 Plus,可能是現在最紅也最好用的手機了。



2、紐西蘭大魚龍

 

易碎雙腔龍再怎麼威武,也不過是陸地上的存在罷了,而海洋生物的歷史要比陸地久遠的多,那麼海洋裡最大的生物又是哪位呢?難道還是恐龍?又或者是生存至今的藍鯨?

 

實際上,海洋最大的生物的故事,也和易碎雙腔龍有著類似的故事。紐西蘭大魚龍的化石發現於1878年的紐西蘭,而這塊化石卻在不久之後就遺失了,這讓紐西蘭大魚龍的可靠性收到了很多爭議,畢竟沒有像科普這樣的著名古生物學家作為佐證。

 

根據發現的椎骨推測,紐西蘭大魚龍如果屬於西卡尼薩斯特魚龍屬的話,將會有著最長的體型,達到38米長和311噸重,這個數據已經完全超越了藍鯨,成為體積最大的生物。而如果按照泰曼魚龍來推算的話,數據則為28.6米,226.8噸。而按照秀尼魚龍來推算的話則是34米和405噸。所以只要這塊椎骨是真實的,那麼紐西蘭大魚龍仍然有很大可能問鼎冠軍。

 

而剛剛發布的 Galaxy S8/S8+ 我想也是類似情況,對於這種高屏佔比的激進設計,究竟是能夠問鼎 Android 陣營成為最大的霸者,還是推算失誤,實際上並不好用而被人後來居上呢,經歷了 Note 7的慘痛後,S8/S8+ 的表現究竟如何有點撲朔迷離卻也異常期待。

 


3、史前節胸

 

對於節肢動物來說,它們可能是人們最懼怕的一個種類的了,昆蟲綱那些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種類就不說了,蛛形綱那些蜘蛛,已經可以讓很多人尖叫不已了,而唇足綱的蜈蚣、蜒蚰和倍足綱的馬陸,估計我看見了都會想要昏倒。

 

但是你想像過長達3米的史前「馬陸」嗎?這種節胸屬超級節肢動物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節肢動物。而節肢動物體型增長的原因,和泥炭紀的大氣氧含量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當時大氣中的氧含量高達35%,遠遠高於今天的21%,而節肢動物為了呼吸到更多的氧氣,體型逐漸的增長,比如節胸,比如巨脈蜻蜓。

 

節肢動物古老而強悍,他們的生命力頑強,正如 iPhone SE 一般,雖然絕對個頭上不算很大,但在同尺寸的比較中,iPhone SE 仍然是無敵的一款手機。

 


4、風神翼龍

 

風神翼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行動物,它的翼展可以達到11米。這讓它看起來就像是一架小飛機一般。風神翼龍生活的年代和恐龍屬於同一時期,但翼龍其實並不屬於恐龍,它們屬於蜥形綱翼龍目,而沒有牙齒是這類神龍翼龍科的特點,所以我們也經常看到它們被稱為無齒翼龍。

 

而關於風神翼龍的習性,根據研究,他們會吃恐龍,甚至是霸王龍的幼崽。以前人們認為這種會飛的爬行動物,習性可能和海鷗相似,但後來的研究表明,翼龍的頸部其實相當僵硬,並不能準確的從空中捕捉水裡的魚,同時他們的足部也很小,抓取也不方便。所以後來,翼龍類的食物被認為是小型的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

 

風神翼龍其實可以比作國產手機,它們強悍,另闢蹊徑,在白堊紀晚期崛起而後來居上。同時還能吃掉霸主一般的霸王龍(幼崽),作為飛行爬行生物,和國產手機一樣自成一脈,比如一加,比如OPPO、vivo、比如小米魅族,都有著自己不同於國際品牌的撒手鐧。

 

古生物的魅力是無窮無盡的,利維坦鯨、龍王鯨、巨齒鯊、帝王鱷、奇蝦、鄧氏魚等等等等。他們都在生物發展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以後有機會的話,還會再向大家介紹更多的古生物(而且不要再強扯數碼了好嗎),那麼本期的 Mywishlist 就先到這裡了。


瞬息萬變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

每天都有無數好玩有趣的新品發布

每天都有很多可能改變世界的科技新知

MyWishList

閒暇之餘,不妨來看看,今天有什麼東西,可以添加到MyWishList之中呢


相關焦點

  • 漲知識了,你絕對不知道的那些古生物①
    奇蝦,又名:古怪的蝦,是一種於中國、美國、加拿大、波蘭及澳大利亞的寒武紀沉積巖均有發現的古生物它是已知最龐大的寒武紀動物。根據推測,此類動物極有可能是活躍的肉食性動物。但是,研究發現,其中一個種Laggania很有可能是一種食用浮遊生物的動物。 5.3億年前的海洋中,最兇猛的捕食者莫過於奇蝦了。它有一對帶柄的巨眼,一對分節的用於快速捕捉獵物的巨型前肢,美麗的大尾扇和一對長長的尾叉。它雖不善於行走,但能快速遊泳。
  • 你錯了,還有一種生物比我們更多,更強!
    但是大家要知道,目前人類統治的區域只有地表而已。也就是說,人類可以自稱地表最強,但是不能說是全地球最強物種因為還有一些生物「稱霸」著地下世界。目前,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裡遊的,都是依靠太陽才能生存的。那在那些黑暗、沒有氧氣的地方應該沒有什麼生命能夠存活吧。如果你要這樣想,那你就錯了。因為有科學家研究表明,在地下深處有大量的生命存活。
  • 新華縱橫:揭開古生物化石非法交易黑幕
    記者隨意走進一家銷售店看到各種的古生物化石陳列其中,有陸地上的花草,有水裡遊的魚蟲,有天空飛的蜻蜓……但數量最多、種類最多的還屬魚類。當記者詢問店員是否有鳥、恐龍類化石時,店員再三表示這些都是國家禁止銷售的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化石店銷售人員(隱蔽拍攝):  沒有一家賣真的(國寶級化石)。不可能有人家賣真的,是不允許的,誰家敢賣啊。
  • 古生物體型都那麼大,其實大半是吹出來的
    說起古生物,一般人第一觀感,都是古生物各個都是體型龐大的巨無霸恐龍是最為著名的一種史前巨獸,其龐大而奇異的體型使人著迷,然而恐龍之中仍然有大量體型很小不足一米的種類,當人們對那些大個頭的霸王龍、鴨嘴龍、三角龍、雷龍等如數家珍的時候,有多少人了解袖珍恐龍到底有哪些呢?
  • 那些消失了的奇特古生物們......
    當然,下面的這些古生物並非都來自那個時期,但外觀卻都足夠古怪。1、雕齒獸Glyptodon鐮刀龍長有羽毛,但是顯然不會飛,它們體態臃腫,和其他手盜龍類有很大區別。炎炎夏日,你還穿著單調、普通的T恤麼?16款爬蟲主題T恤,零售價78元,風格或簡約時尚、或特立獨行,總有一款適合您!
  • 《侏羅紀世界》沒告訴你的恐龍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侏羅紀世界》沒告訴你的恐龍冷知識,你知道多少?2億多年前,地球迎來了巨型恐龍的時代,體長十幾米、體重數噸的恐龍隨處可見。看過《侏羅紀世界》電影後,你了解了這種曾經稱霸地球的生物嗎?下面,本期主題團帶你了解恐龍冷知識。
  • 我在深圳和小強,孑孓們同居的那些日子
    今天我就帶小夥伴們來領略一下「神獸們」的風採吧。初來深圳,每當晚上下班的時候。街頭巷尾便會傳來小販們拿著和村長同款的喇叭在喊「蟑螂藥,臭蟲藥,一吃就見效;大蟑螂,小蟑螂,全部死亡......" 我那時住在深圳平湖,那兒的蟑螂沒有那麼猖狂,所以我不是很理解小販的這種賣法。後來啊我跟隨工作搬到了坂田。我才發現我急需一個賣蟑螂的小販。坂田那可真是小強的集中營。
  • 你知道嗎古生物的糞便也具有很好的價值
    當食物興衝衝來到螺旋瓣後,一圈又一圈的結構不僅可以延緩食物的移動速度,還能增加腸道內的消化面積,讓魚兒們更充分地吸收營養。樂於動手的巴克蘭哪能放過這些活生生的例子,他直接往鯊魚的腸道內注射一種能夠快速凝固的水泥,最終成功複製出水泥版的螺旋糞便。
  • 怎樣給古生物化石「整容」
    新華社記者李健攝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館藏化石第二批修復與鑑定工程即將結束。古生物化石修復這個不為世人所熟悉的工作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但是,他們是如何開展工作,得以引領我們去觸摸那些可愛的遠古精靈?帶著興奮與好奇,記者日前來到修復工作現場。一時間,竟感到有些恍惚。
  • 10個關於企鵝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個?
    5、有很多人不知道,企鵝中最高的企鵝物種是帝企鵝,高約4英尺;體積最小的企鵝是藍企鵝,只有16英寸。6、其實企鵝捕食的時候,它們會攝取大量的海水,它們的眼眶上有種特殊的腺體可以從它們的血液中過濾出鹽水,那些鹽水通過它們的嘴或者打噴嚏排出來。
  • 動物王國的那些巨人們,你還知道多少呢?
    動物王國的那些巨人們,你還知道多少呢?世界上現存的最大活體動物是藍鯨,這種龐然大物體長可達30米。但它畢竟只是鯨魚中的霸主,那麼世界上最大的鳥類、蝴蝶或有袋動物都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各類動物中的「巨人」。
  • 你不知道的那些古生物冷知識
    古生物學總讓我們覺得布滿了謎團,在我們所熟知的那些古生物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吧~暴龍是小短手?
  • 盤點那些長相奇特的古生物!
    和現在我們常見的生物相比,其中不乏長相奇特哦,有的甚至會顛覆我們的認知哦,下面就跟隨知力君,一起來見識一下那些長得非同一般的古生物吧!你能想像出它長啥樣嗎?想不出來就看下圖吧!‍‍‍‍‍‍‍‍‍‍‍古生物學家們最早研究它的時候,還把它身上的刺當成了腳。不過隨著古生物家們的不斷努力,未來我們對這種生物的認識也將不斷更新。‍
  • 有多少人成功爬上去過呢?
    有多少人成功爬上去過呢?眾所周知,珠穆朗瑪峰是我們國家最高的一座山峰,這裡的海拔高達八千多米,山頂上終年都是白雪皚皚的,這一山峰也是非常的陡峭險峻的,十分的危險。但是即便是非常的危險也是攔不住那些攀登愛好者,每一年都有著非常多的人來到這一山峰進行攀登,其實也是能夠理解的,對於喜歡攀登的人來說,他們都是想要去徵服一座又一座的山峰,所以即便是非常的危險,他們依舊想要去徵服這一座山峰,即便是需要付出生命的,他們也在所不惜。其實對於這些人的精神,我們也是非常的佩服的。
  • 在北票,探秘古生物化石資源,翻閱活的歷史教科書
    但你可曾知道為了將堅硬的骨頭變成柔軟的雙翼託起自己的身軀,從而自在翱翔於天際,為了這個幾乎不可能的夢想,那第一隻飛起來的鳥兒曾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正如人類為了飛上藍天所付出的艱辛一樣,鳥類也經歷了一代又一代先祖的不懈付出。而這一奇蹟的誕生地,就在這個叫北票的地方。
  • 虐人的 neigbor list設置
    通過上述介紹,大家可以猜想,如果頻繁的更新 list也是一個耗時的問題。如果不想頻繁的更新list,那skin region可以設置大些,這樣外面的粒子就不會進入cut區域。但是這又增加了每個粒子的list內的原子數目,增加了計算量。所以一般軟體會設置一些參數來人為調試什麼情況下比較佳。
  • 你知道飛機飛一次成本有多少嗎?
    很多小夥伴都會選擇飛機,作為出差旅行的方式,但是飛機票貴,眾所周知的高,那麼你知道,飛機飛一趟成本有多少?他的收益又是多少呢?首先,不論是哪家航空公司,最大的飛行成本就是油費,普通民用客機每小時耗油3到5噸,按北京到廣州的行程來算,三小時就是9到15噸油,如果按4000元1噸航油算的話,油耗就是3萬6到6萬元,誰叫一次維修費用約為一萬元,介紹服務費是6000元飛機組成本,至少是4000元,再加上員工開支損耗,周邊服務,地服成本等,總之所有你在乘坐飛機看到的用到,都是有費用消耗的,算下來
  • 5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活著」
    大約5.2億年前,在雲南澄江的一片淺海中,生活著一群形狀各異、結構複雜的動物:有的體型龐大,有的則穿著硬殼。突然有一天,地震引發的海嘯把它們衝到了沙灘上,然後很快被泥沙掩埋. 世事瞬息萬變。在這個4.2萬平方米的博物館裡,有6萬多件古生物化石和活體動物標本,其中包括5萬件澄江化石。市政廳的瑰寶——昆明魚化石,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個器官:大腦、心臟和脊椎。它的發現將脊椎動物的世代時間提前了約4000萬年,為魚類向人類的進化提供了重要依據。 這座博物館坐落在世界上最大的化石資源之上,曾經是一片荒蕪。
  • 你最愛的恐龍和古生物,這本書帶你全面了解
    文章來源:蝌蚪五線譜 作者: 蝌蚪君 有多少人對人類誕生以前的世界以及生活在那時候的古生物充滿好奇?《遠古世界:恐龍和它的朋友們》部分目錄你最愛的古生物大明星恐龍 這本書中,介紹了包括滄龍、幻龍、霸王龍、魚龍、雷龍、梁龍、棘龍、似鳥龍、竊蛋龍、伶盜龍、角龍等超多種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恐龍。 我們不僅可以知道恐龍的分布、各類恐龍的特點,還可以了解恐龍怎麼來的,又是如何消亡,繼而被哺乳動物取代的。
  • 讓Python來爬取最便宜機票吧!
    另一個爬蟲某種意義上來講,網絡爬取是網際網路「工作」的核心。也許你認為這是一個十分大膽的說法,但谷歌就是從拉裡·佩奇用Java和Python構建的網絡爬蟲開始的。爬蟲不斷地爬取信息,整個網際網路都在試圖為所有問題提供最佳的可能答案。網絡爬取有不計其數的應用程式,即使更喜歡數據科學中的其他分支,你仍需要一些爬取技巧以獲得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