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失了的奇特古生物們......

2021-01-15 rlyl的自然世界

在史蒂芬·J·派因《火之簡史》一書中寫到了一個很有趣的細節:氧氣大約在1.5億年前逐漸穩定在了21%,派因認為這是生命的進化所得到的結果——在此之前,地球的石炭紀和二疊紀期間,氧氣有可能增加到大氣含量的35%,作者為我們描述了因氧氣比重過高而使生物患巨型症的可能:「甲蟲像小狗那麼大,蜻蜓像烏鴉那麼大」。

當然,下面的這些古生物並非都來自那個時期,但外觀卻都足夠古怪。

1、雕齒獸Glyptodon

雕齒獸是有史以來毛皮「裝甲」最厚重的哺乳動物,堪稱為哺乳動物中的「鐵甲武士」,成熟的雕齒獸身體全長約4米,背部最高達2.5米,堅硬盔甲直徑就經常大於兩米,保護著它的身軀。可以說是犱狳的遠親。

它們的體形和大眾的甲殼蟲汽車差不多。雕齒獸看起來有點像海龜,圓圓的甲殼由許多小碎片組成。最奇特的是,它們長長的尾巴終端還長有一個小球。這個殼是由超過1000個1寸厚的骨板所組成。

雕齒獸還有一條超過1米長的管狀尾巴,尾巴有環形骨作為保護。尾巴的末端有厚角質化的刺,就像一條帶刺的巨型棍棒,也可以起到防禦作用。顯然,在這樣的堅硬裝備與武器之下,再兇猛的肉食動物,也很難對雕齒獸攻擊和獵食。雕齒獸是食草哺乳動物,生活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間的南美洲。


這種像烏龜的哺乳動物生物和人類生活在同樣的年代,存活直到更新世晚期(距今約30000-8500 年前),滅絕時間大約是1萬年前。

犰狳在外觀上和雕齒獸頗為相似。

可以想像原始人類遇到這種笨拙的防禦性生物該有多高興。總有辦法能把這種行動緩慢的生物當作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2、旋齒鯊Helicoprion

Helico源自希臘語「螺旋狀」,Prion則源自「鋸」,組合起來意即「螺旋鋸」。這用來指它的牙齒,這些牙齒從大到小,內捲成環狀螺旋形齒,猶如銑刀般,極富切削感,看上去令人不寒而慄。

而問題也就出在這些牙齒上,打自發現那年起,旋齒到底於鯊魚的哪個位置的爭論便持續迄今。因為無論是現生的鯊魚,還是其它脊椎動物,都沒有任何一個種類發現長有這種旋齒。


幾種鋸齒位置的猜想:


3、雷獸Brontotheriidae


根據骨骼復原的雷獸外觀

學名Brontotheriidae,或稱Titanotheriidae,是奇蹄目下一科已滅絕的哺乳動物。它們生存於 5600萬至3400百萬年前的始新世早期至晚期。


雷獸的骨架

有的肩高可達2.5米,常具有成對的鼻角。其中最著名的是王雷獸。

4、陸行鯨Ambulocetus


陸行鯨的3D復原圖

陸行鯨的化石在巴基斯坦發現,被認為是鯨魚從陸地走向海洋的過渡物種。生活在始新世大約距今5000萬年前,就是恐龍滅絕後的哺乳動物發展期。


陸行鯨和人的比例

長大約為12英尺,看起來像水獺與鱷魚的合體。頭大,吻突長,眼位於頭部背側面。

5、鐮刀龍Therizinosaurus


鐮刀龍是一種類似於鳥類的雜食恐龍,屬於獸腳亞目中的虛骨龍類、手盜龍類。生活在8000到7500萬年前的蒙古。

鐮刀龍與人的比例

它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前肢上極長的指爪——長達75釐米,可以用於驅趕天敵,或者得到食物。鐮刀龍長有羽毛,但是顯然不會飛,它們體態臃腫,和其他手盜龍類有很大區別。


暴龍和鐮刀龍的對比圖

6、奧特瓦Ottoia


奧特瓦類是類似蛭的一種生物,它們生活在深海,靠吸血為生。這是種長相怪異,身型巨大的生物。這類生物在大約6億年前的寒武紀,生活在中國南海的深海大峽谷等地,是一種蠕蟲,學名是Ottoia,但是體長只有2釐米到16釐米。這種蟲是在連哺乳動物都沒出現的時代的最早海洋皇者之一。


其主要屬徵歸納如下:「外形長筒形,身體兩側對稱,可分為體前的吻及具環節的軀幹,吻上有口及鉤、刺、針形裝飾。具消化道、飢痕」,並置於鰓動物門中。

7、後弓獸Macrauchenia


後弓獸又叫長頸駝、滑距獸,是南美洲一種獨特土生的有蹄動物的最後成員,位居該品種系譜的末端。自從被發現後,它們並未得到太多的研究。後弓獸最奇怪的特徵是在它的頭顱,即頭上方長有鼻孔。這引起眾多聯想,其中包括後弓獸為水棲動物,這些鼻孔是作為噴水孔。

生活在最古老的化石可追溯至約700萬年前,而在約1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便失去了化石紀錄。

後弓獸首個化石標本是於19世紀初由查爾斯·達爾文(就是那個著名的達爾文)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發現,他最初誤以為是屬於巨大的大羊駝。自此以後就發現了很多長頸駝的化石,主要都是在巴塔哥尼亞發現,在玻利維亞及委內瑞拉亦有發現。由於是1萬年前才滅絕的,可以推斷史前南美洲的人類肯定遇到過這種優勢蛋白質的提供者。假如沒有滅絕的話繼續演化,說不定和大象一樣鼻子越來越長。根據科學家的推測,它們是用快速的跑動速度來逃避獵食者,或是以其長及強壯的腿來踢它們,就像是現今的駱馬或駱駝一樣。


Author:利維坦

Editor:rlyl


站長微信:rlylzt

讓我們多多交流,共同進步^_^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頁尾「閱讀原文」查看歷史消息!


炎炎夏日,你還穿著單調、普通的T恤麼?16款爬蟲主題T恤,零售價78元,風格或簡約時尚、或特立獨行,總有一款適合您!(七彩變色龍、鬃獅蜥、輻射陸龜、豹龜、蘇卡達、星龜、亞達伯拉陸龜......)

詳情請移步:rlylzt.taobao.com

歡迎來到爬蟲愛好者、資深玩家rlyl的小站,這裡每天都有精彩爬蟲資訊更新,還可以隨時垂詢爬蟲品系分類、飼養繁殖、生活習性、疾病治療、環境造景、設備器材等一切問題,rlyl也是從新人過來的,知道新手的不易,保證有問必答。

相關焦點

  • 盤點那些長相奇特的古生物!
    和現在我們常見的生物相比,其中不乏長相奇特哦,有的甚至會顛覆我們的認知哦,下面就跟隨知力君,一起來見識一下那些長得非同一般的古生物吧!(怪誕蟲,圖片來自網絡)‍其實,古生物中的怪誕蟲是在寒武紀生命大爆炸中出現的一種生物,最早發現於加拿大,與歐巴賓海蠍一樣,生活在深海裡。
  • 盤點幾種奇特的古生物
    那麼,從生命誕生之初,到人類出現以前,有哪些非常神奇的古生物呢?我們簡單的來盤點幾種。(猜猜這是什麼生物?謎底在文尾)在開始之前,首先要說明一點,那就是每一種生物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著自己的神奇之處,下面介紹的幾種古生物,只是說相對其他生物來說,或在外觀上,或在能力上出眾一些。
  • 謎團重重的古生物——塔利怪物
    眾所周知,科學家研究古生物主要來自於對化石的研究。因此,化石稀少或者化石破碎會導致一些古生物身上充滿謎團,比如旋齒鯊,這種生物迄今為止只發現過牙齒化石,導致他的外形一直是眾說紛紜,下圖為認可度比較高的一種:
  • 盤點那些在礦山裡挖出的「怪物們」
    世界之大無奇有,世界是很奇妙的,我們會發現世界上有著許許多多我們人類所無法解釋的事情,雖然無法解釋,但是並不能代表那些東西並不存在於地球上,有些生命和物種雖然已經消失了,但是地球上還是留下了它們曾經存在過的痕跡,那些痕跡雖然隱藏的很深
  • 爬的飛的遊的,那些龐大的古生物們,你知道多少?| Mywishlist
    3、史前節胸 對於節肢動物來說,它們可能是人們最懼怕的一個種類的了,昆蟲綱那些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種類就不說了,蛛形綱那些蜘蛛,已經可以讓很多人尖叫不已了,而唇足綱的蜈蚣、蜒蚰和倍足綱的馬陸 古生物的魅力是無窮無盡的,利維坦鯨、龍王鯨、巨齒鯊、帝王鱷、奇蝦、鄧氏魚等等等等。他們都在生物發展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以後有機會的話,還會再向大家介紹更多的古生物(而且不要再強扯數碼了好嗎),那麼本期的 Mywishlist 就先到這裡了。
  • 古生物體型都那麼大,其實大半是吹出來的
    而且星球上的資源實際是有限的,越是體型巨大的生物消耗的資源也就越多,當人類崛起數量越來越多之後,大量的體型巨大的生物,就此消失,比如猛獁象、比如大地獺等等,現在很多人也把他們歸為古生物了,不得不說,有很大部分體型巨大的生物是因為人類才消失的,他們的消失為現代生物的體型減分不少。
  • 古生物化石已經出土60多年,可是科學家們到現在都不知是什麼怪物
    我們都知道對於古生物的研究,其實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而且還需要有一定的想像力才行,不然就只能「嘎然而止」。就比如在61年前出土的神秘化石,科學家到現在都不知道它是什麼,只能叫它「怪物」,它就是生物學界最著名的「怪物塔利」。
  • 那些不為人知的中國地質學家們!
    那些不為人知的中國地質學家們!中國的以前的發展有好有壞,有繁盛的時期,也有頹廢的時代,而在地質學上,更多的是默默奉獻的地質學家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地質學家們吧!章鴻釗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中國近代地質學奠基人之一。
  • 解析現代地質學存在的錯誤之五 導致古生物絕滅和串珠狀發展的基本環境原因
    地質學家把某些生物類別在地質歷史上消失的現象稱為絕滅。由於地質學整體以漸變論作為基礎,所以所有假想的造成古生物絕滅的原因都是逐漸變化的原因。假想的因素有氣候變化、氣溫變化、病毒傳染、基因變化、過度捕殺、食物變異、雌雄比例失調、種群衰退等等,最近的是災變性的隕擊和超新星爆發,最荒誕的是外星人發威。那些假想的造成古生物絕滅的原因,不是完全毫無道理。但是又在一定程度上並沒有合情合理地解釋清楚古生物絕滅現象,總讓人有隔靴搔癢的不滿足。
  • 6張奇特的古生物圖片,圖3有機率殘餘在中國
    滑距獸,也叫長頸駝,是生活在更新世南美洲地區的古生物,滑距獸具有奇特的長相,其肩高1.5米,頭上方長有鼻孔,是南美一種獨特土生的有蹄動物的最後成員,位居該品種系譜的末端。有角囊地鼠,這種奇特的古生物被稱作「齧齒犀牛」,是鼻子上長著一對角的嚙齒類動物,有角囊地鼠角作用的猜想主要有三點,一是挖掘工具,二是求偶過程中炫耀或戰鬥工具,三是作為防禦工具。
  • 怎樣給古生物化石「整容」
    新華社記者李健攝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館藏化石第二批修復與鑑定工程即將結束。古生物化石修復這個不為世人所熟悉的工作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但是,他們是如何開展工作,得以引領我們去觸摸那些可愛的遠古精靈?帶著興奮與好奇,記者日前來到修復工作現場。一時間,竟感到有些恍惚。
  • 古生物學家發現1500萬年前的奇特花朵
    新華社南京9月30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國、西班牙古生物學者近日在約1500萬年前的琥珀化石中發現一種奇特的花。與一般花朵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幾乎從同一點上生長出來不同,這種遠古花朵似乎經過了「縱向拉伸」,花朵中的各個器官,上下依次生長在一個花枝上。
  • 古生物學家發現1500萬年前的奇特花朵
    新華社南京9月30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國、西班牙古生物學者近日在約1500萬年前的琥珀化石中發現一種奇特的花。研究者們將之命名為「丁氏花」,以紀念我國著名數學家丁石孫先生。尤為獨特的是,一般花朵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都緊密地「擠」在花軸的同一個部位——花託上,但丁氏花的花軸卻是伸長的:各組成部分上下依次排列,之間的間距被拉開了,仿佛經過了「縱向拉伸」,長在一個枝上似的。「長久以來,人們一直想搞清楚花是怎麼來的。
  • 你不知道的那些古生物冷知識
    古生物學總讓我們覺得布滿了謎團,在我們所熟知的那些古生物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吧~暴龍是小短手?
  • 古生物學家發現1500萬年前奇特花朵,網友:像不像魔仙堡外景
    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國、西班牙古生物學者近日在約1500萬年前的琥珀化石中發現一種奇特的花。與一般花朵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幾乎從同一點上生長出來不同,這種遠古花朵似乎經過了「縱向拉伸」,花朵中的各個器官,上下依次生長在一個花枝上。
  • 46000年前古生物重現人間,永久凍土加速融化,科學家又喜又悲
    以格陵蘭島為例,格陵蘭島的多個存在幾十萬年的冰川,已經逐漸消失不見,北極永久凍土層也一直在融化垮塌,這導致北極附近的道路和房屋陸續出現塌陷,仿佛有種世界末日的感覺。有科學家認為,格陵蘭島的冰川將會在21世紀徹底融化,格陵蘭島或許會迎來發展的契機,但對於全人類來說,這或許意味著一場災難的開始。
  • 46000年前古生物重現人間,永久凍土加速融化,科學家又喜又悲
    以格陵蘭島為例,格陵蘭島的多個存在幾十萬年的冰川,已經逐漸消失不見,北極永久凍土層也一直在融化垮塌,這導致北極附近的道路和房屋陸續出現塌陷,仿佛有種世界末日的感覺。北極永久凍土層一點一點垮塌,卻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意外的驚喜,那些被凍土層封印千萬年的遠古生物,終於開始重現人間。以俄羅斯為例,俄羅斯擁有北極地區最廣袤的永久凍土層,在融化凍土層裡發現的古生物遺骸也最多。
  • 珠峰古生物化石遭劫難(圖)
    由於這種化石造型奇特,這兩年還發現有不少內地人前來大批收購,成箱運走。  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古生物專家陳挺恩對此非常痛心,他說,這種泛濫採集破壞了珠峰地區考古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採集者由於缺乏相關專業知識,往往把完好的化石敲得支離破碎,這無異於糟蹋!
  • 生活在深海中的那些『怪物』們!
    在充滿未知的海底深淵中,有著許許多多的外形奇特的海洋生物,高壓缺氧的環境使得它們不得不選擇那些獨特的性狀來面對艱苦的生存。深海一般指的是在水面200以下的區域,在這個深度,陽光就被充滿雜質的海洋給吸收殆盡了,由此繼續往下直到海底都是一片漆黑,這樣的環境造就了一批視力低下或者無視力的海洋生物,光是眼睛上的區別就已經帶來了巨大的不同,難怪那些恐怖電影中的怪物多有借鑑。接下來就介紹一下那些深海中的『怪物』。
  • 我們一起去旅遊:最奇特的洞穴奇觀——小寨天坑
    位於重慶市境內,被評為中國最美的100個景點之一的小寨天坑,天坑便是喀斯特漏鬥的俗稱,這裡也是長江三峽成因的活化石,也是世界上最奇特的洞穴奇觀。天坑便是喀斯特漏鬥的俗稱,這裡也是長江三峽陳陰道活化石,也是世界上最奇特的洞穴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