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中介紹了金字塔的基本原則與結構(金字塔原理十六字原則),那應該如何構造金字塔?構建金字塔結構有兩種方法: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
自上而下法
自上而下法是在對問題和成果有了總體認知,只需把清晰的結構表達出來時,使用的方法。
自上而下構建金字塔包括五個步驟:
提出主題思想確認你需討論的主題設想受眾的主要疑問確定受眾對象,明確受眾對於該主題產生的主要疑問。或你希望能回答受眾關於該主題的哪些疑問?寫序言:背景-衝突-疑問-回答S「背景」:表述關於該主題的公認事實,把要討論的主題與「背景」結合。C「衝突」:考慮「背景」中發生哪些能使讀者產生疑問的「衝突」。Q&A「主要疑問」和「答案」:對「背景」中「衝突」的介紹,將會直接導致受眾提出主要疑問。有時「背景」中的「衝突」與主要疑問對不上號,這就需要重新構思。與受眾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使用演繹推理或歸納推理法回答疑問。對受眾的新疑問,重複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重複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使用演繹推理或歸納推理法重複進行回答疑問。自下而上法
自下而上法則是在無法確定金字塔結構的主題思想(討論的主題)時,通過向下移動一個層次,自下而上組織思想的方法。
自下而上構建金字塔結構步驟:
列出你想表達的所有思想要點找出各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得出結論將重點介紹第2步,可以運用兩種推理找出各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
演繹推理:
出現的問題或存在的現象產生問題的根源、原因解決問題的方案歸納推理:
正確定義該組思想。找到一個能夠表示該組所有思想共同點的名詞。將所有具有共同點的思想組織在一起,識別並剔除該組思想中與其他思想不相稱(不屬同類、不具有共同點)的思想。總結
自上而下搭建框架,自下而上完善內容;或者自下而上搭建框架,自上而下驗證框架。自下而上思考,自上而下表達。
更多豐富內容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