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進化論:學堂在線如何升級構建「金字塔模型」?

2020-12-04 鯨媒體

目錄

「慕課+」:從「中央廚房」到金字塔模型

從To C到To B、To C:「單腿跳著走」到「雙腿傍地走」

慕課與知識付費:一頓正餐,一塊點心

導語

慕課(MOOC)即「大型網上公開課」,面向大眾提供免費課程。作為國內頂尖學府的清華大學趕著熱潮,於2013年成立了中文慕課平臺——學堂在線,依託清華大學課程資源,上線免費課程,積累用戶。

一個事實是,以「打造終身學習平臺」為目標的學堂在線,面臨著學習者動力不足、完課率低的問題。「這就需要面向市場,貼合用戶的需求探索多樣的產品形態。」學堂在線總裁李超告訴鯨媒體,這也是他選擇在2017年加入學堂在線的原因。

如今的學堂在線已構建了一個以課程為基礎,學分課為中間層,學歷學位認證為頂層的金字塔模型,通過與國內外高校、企業合作,打通線上線下,踐行「慕課+」概念,探索多樣化商業模式,由「單腿走路」變為「雙腿走路」。

「這個過程中,不斷有玩家消失、有新概念出現,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就會被拋棄。」李超表示,未來學堂在線將突破傳統的課程範圍,與更多的合作夥伴實現價值點的增長。

課程體系:從「中央廚房」到金字塔模型

加入學堂在線之前,李超有過一段創業的經歷,因為關心兒子的教育和陪伴問題,他瞄準了K12領域。

但在投入的過程中,他發現,受到現有高考制度的影響,家長肯為基礎教育學科不惜一切代價,卻在孩子考入大學後放任自流。「進了大學的目的是什麼?有沒有一個目標?我發現這之間有一個巨大的斷崖。」

在李超看來,學堂在線做的就是為斷崖搭橋的事情,並且制定了「三個三年三步走」的戰略。

第一個三年是各種積累,包括課程、師資的積累,平臺與供應鏈的建設,與高校關係的構建。這個過程與其他慕課平臺沒什麼區別,「都是在爬坡」。

比如,學堂在線2015年開通中國大學先修課(CAP),用於銜接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服務於中學人才培養和大學人才選拔,並由清華大學牽頭成立了中國大學先修課聯盟。學堂在線作為聯盟的在線學習平臺,截至2017年10月,中國大學先修課的選課人次超20萬,課程學分獲得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華中師範大學等大學的認可。

「相當於構建一個中央廚房,主要是打造自身硬實力。」李超告訴鯨媒體,這個過程主要是通過投入資金和精力,做出優質課程。「我們有被評為全球Top2、Top5、Top9、Top10的課程;擁有覆蓋所有13個學科類型的課程,包括國內、國外、高中生、大學生、院士等不同等級的課程。」

截至目前,學堂在線擁有1600多門專業課,上百門為國家級精品課。

第二個三年,也就是在2017年李超加入前後,學堂在線做的最大改變就是更注重課程與市場的結合,用貼近用戶需求的方式生產更多的產品形態。

「大家往往在學完以後感覺慕課的分量不夠,因為它缺少一個對應的畢業證書,這在結合實際的時候會產生差距。」

要面向一個有明確目標、有結果的方向落地,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這也是為什麼學堂在線推出了「慕課+」這種新產品形態。

李超以轉帳為例,「過去,我們要到銀行填單子才能轉帳,現在用手機就行」。如今的「慕課+」就是與高校合作,進行專業共建,即學生在線學習某學校的課程,獲得的是該學校的學位,相當於幫學校開設二專業或者輔修課,「同時還解決了想學習另一門專業學生跨校區跨學校的問題」。

「相當於是一個金字塔模型,最底層就是課程,中間是學分課,頂層就是學歷學位認證。」

學分課是學堂在線與高校合作開發的項目,即高校可選擇學堂在線主站課程作為本校認可的學分課程,同時還能應用學堂在線開發的學習行為數據分析系統。

還有一點好處是,課程線上化能實現評估嚴謹化。「我們更注重過程性評價,比如同樣的科目都考85分,究竟是臨時抱佛腳蒙對的還是日積月累做對的,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出來。這樣在用人推薦或者進行研究生和導師選擇的時候,結果就不一樣。」

此外,學堂在線搭建了服務於全軍官兵的網際網路學習平臺,用戶可用一個帳號統一登錄各家學習平臺進行相關學習。2017年1月,學堂在線還推出了面向終身學習與職業發展的應用型知識服務產品——X學堂,聯合業內專家和企業為學習者提供多樣化服務。

為了保證線上學習的質量,學堂在線還推出了以天氣命名的三款產品,用以與線下連接:將學校的課程上傳雲端,並落在課堂裡的「學堂雲」;實現課上師生聯動,打造一個課前預習、課中練習、課後複習的閉環,並配有能夠插入音頻、視頻、彈幕等多種形式的教學輔助產品「雨課堂」;以及智能實驗工具「雷實驗」。未來還會有智慧教室。

此外,線下,學堂在線還會進行如開班儀式、交流會的分享,並且將其作為課程內容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老師與學校一般採取分成制度。「目前,有幾千位老師與我們有深度合作,介入調研,佔到所有老師的一半比例。」當然授課老師並不限於大學老師,也有社會學者,只要能產生價值都可以。

「第三個三年,我們會繼續突破傳統的課程範圍,與更多的合作夥伴實現價值點的增長。」李超道。在未來,學堂在線將走平臺化路線,並不局限於高等教育的成人人群,讓人們能按需獲取課程,真正打造終身學習平臺。

從To C到To B、To C:「單腿跳著走」到「雙腿傍地走」

李超告訴鯨媒體,學堂在線的目標一直是「打造終身學習平臺」,所以最初的學堂在線主要面向大眾提供免費課程,但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學習者動力、毅力不足的問題;此外To C的商業模式儘管邊際成本低,但獲客成本高也是不爭的事實。

「從國家經濟、高校教學水平發展不均衡的現狀來看,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求仍舊旺盛。目前,中國的本科佔比只有4%,好的課程、優質師資都是高校需要的。所以學校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那麼,為何不根據學校不同的需求,實現課程的自由裁剪,提供比如研修班、紙質考試的服務?後來,這也成為學堂在線落足的點。

此外,與高校的合作,還能助力學校打破物理空間的限制,幫助學校做一個跨越或者升級。「一所學校能容納的學生數量就這麼多,一個老師一輩子能教的學生也有限。但是通過與我們合作,開展線上化教學,採用混合化教學方式,就能擴大學習者的覆蓋人群。」

學堂在線的課程錄播比例佔7成,課程一般2-3年更新一次,涉及到新政策和案例,課程以及配套習題都會相應更新。「如果老師太忙,像作業和考題這種一般由他的助教或者我們這邊安排老師幫助完成。」

李超告訴鯨媒體,學堂在線除了幫助老師製作、上傳課程外,還會介入調研。為此,學堂在線還專門設置了課程導演和課程經理的職位,為老師的課程提供相應的建議,打磨課程,包括進階的課程設計以及課程應用和運行方面。目前大概有100多人從事這項工作。

當前來看,學堂在線產生收入的項目主要包括三種:

第一個是與十幾所學校聯合推出的IBA微學位,即關於創業和商業管理的一個輔修專業,為學生提供必備的商業知識和創業精神內涵,「相當於一個小型商學院」。學生通過考核後,可以獲得由學校、學堂在線共同蓋章,並由授課教師籤名的結業證書。據透露,學堂在線正在搭建目前比較火的AI課程。

第二個主要是針對在職人員的同等學力申碩項目。目前提供的學科主要為醫學、商科以及數據科學類,「相當於在職研究生」,以在線學習為主,採用混合式學習。李超透露,目前已有1000多名學生加入到了該項目。

第三個則是通過與海外高校合作,推出的「1+1」項目,主要針對有出國需求的大三在校生。「學生通過預錄取後,可以在學堂在線進行相關課程的在線學習,通過考核後,會把這一年的學分直接轉入到在海外的課程中。包括在海外的一年,加起來的費用大概幾十萬。」

目前,學堂在線合作的項目包括美國的阿拉巴馬大學的商業分析碩士(英文學習和考核)以及北伊利諾伊的MBA(中文學習,英文考核)。

如果該項目能大力推廣的話,或許會對中國的留學產業帶來影響,「我們目前正在商討託福的合作項目」。

學堂在線的客單價差異較大,比如輔修類或者專業類課程,一個項目在3000元到5000元之間,最高8000元;線上認證標準化的單科課程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但要進行學位認證或許需要讀好幾門課程,客單價對應在3000元到5000元之間。

目前,學堂在線的註冊學員已超過1200萬,營收過億。

「每一個項目都是盈利的,課程建設已經投完了,是時候發揮規模效應了。」李超這樣說。

慕課與知識付費:一頓正餐,一塊點心

談到最近很火的人工智慧概念,李超告訴鯨媒體,學堂在線做了一個嵌入課程的小木機器人,它可以為用戶行為建模,通過適當幹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這個學生在學堂在線裡面學得更好。

「我們正在聯合清華大學等學校,試圖分解整個知識圖譜,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李超舉例道,比如如何提升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學得更順暢、如何在他遇到疑惑時幫他提供解決方法。是適時地給他提供相關內容,還是推薦一個能幫助他的人,還是用機器的方法告訴他可以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去學習,都是值得我們探討的。

此外,學堂在線還同學校新建了一些人工智慧專業,比如清華大學剛剛建了兩個:數據科學和公共管理,學生學完後可以拿到清華蓋章認證。

與慕課一樣,知識付費產品也是針對人們的知識焦慮以及自我成長的學習需求:擁有完整的課程體系,供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充電的一種模式,比如得到。

在李超看來,知識付費產品源自人們的焦慮。「它相當於一個濃縮版的點心,人們很餓的時候,點心很好吃,這時候人們把它吃進去了,得到了一瞬間的滿足。但是,你要長身體,還是需要正餐。」李超認為,慕課提供的就是面向人們未來工作需求的成體系化的知識。

而學堂在線目前在做的就是把過去多年的「正餐」設計變得時尚化,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但他也表示:「點心不需要嗎?當然不是,這一刻,我就是很想吃,它可以滿足我這一刻的需要。但是,我們正在長身體,還是需要正餐。」

相應地,相比於知識付費較快的更新速度,慕課可能相對較慢一些,比如學堂在線會根據該門課程的需求約2-3年更新一次,他開玩笑道:「點心換口味很容易,但是正餐菜單是成體系化的,所以相對來說會慢一些。」

在李超看來,知識付費是一個新的老概念,以前學生到學校學習也是知識付費,如今不過是改變了形式,變成了在線學習的模式。而慕課要解決的則是「過去課程是免費的,如今如何讓它提供更多的價值,讓學習者學完以後真正能做到學以致用」。

這也是為什麼要給學堂在線採取的「慕課+」課程模式增加一個「deadline」。「大家的狀態立馬不一樣了,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一些課程,它的完課率可以在85%以上。」

對於學生來說,與職業教育或知識付費產品不同的是,學堂在線是一個終身學習的平臺。

「很多職業教育,可能是與一部分學校緊密合作,但是我們希望能把它變成泛化。我們希望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識,所以通過跟學校合作,讓學校落地;我們還跟企業合作,對應到學歷學位的一部分,或者說給學生提供一個直接進入二面的機會,讓我們的價值不斷被社會承認。」

「如果說以前的慕課,大家停留的印象還是網絡錄播課,把它當成網絡學院另一個名字的話,我覺得大家的認知需要一個升級,『慕課+』實現的是一個大規模下的高質量的教育,它注重的是質量。」李超告訴鯨媒體,學堂在線有信心,讓線上的培養質量不次於線下,甚至能夠提供更多維度的評價,幫助學習者證明自己。

相關焦點

  • 如何讓進化論的數學模型更準確?科學家想到圖論
    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自然選擇一直是主流進化論的基石。然而,自然選擇的數學模型經常被一個尷尬的問題所困擾,這個問題似乎使得進化論遠遠要比生物學家所理解的更加複雜。在一篇發表於《通訊生物學》的新論文中,奧地利和美國的一個多學科研究小組找到了解決這個難題的可能方法。
  • 西南石油大學:「嫁接」慕課 升級課堂
    隨著教育界對慕課更深層次的冷靜而理性認知,如何揚長避短、利用慕課優化和升級傳統課堂,讓慕課與傳統課堂實現有效和高效的牽手,成為高等教育工作者探究的新課題,亦是西南石油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副院長王楊思考和關注的問題。自2014年開始,王楊就帶著團隊開始探索基於慕課背景下的「融合式」教學改革。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慕課登錄國際知名慕課平臺edX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慕課登錄國際知名慕課平臺edX清華新聞網10月11日電 繼2015年秋季學期《毛澤東思想概論》登錄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合辦的國際知名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edX之後,9月19日,由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馮務中副教授講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也在edX上線。
  • 有聲慕課 | 中國大學MOOC《領讀經典》音頻課程在線收聽
    有聲慕課 | 中國大學MOOC《領讀經典》音頻課程在線收聽 2020-02-04 2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楊晶:讓數學課不再枯燥——走近「簡明線性代數」慕課-清華大學...
    然而,當這門古老的學科遇見在線學習的新浪潮時,又將迸發出怎樣的火花呢?或許,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楊晶教授開設的「簡明線性代數」慕課可以給我們一個嶄新的答案。楊晶從2015年起在學堂在線平臺上開始開設「簡明線性代數」慕課,整個課程上線共計9次,參與課程總人數近8萬人,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在許多人看來枯燥無味的數學基礎課,為什麼收到了如此多學生和專業人士的好評呢?
  • 一種構建開發者平臺的金字塔模型
    您是否聽說過「開發者金字塔」的概念?它是一種簡單的結構,代表著開發者將如何學習與使用目標平臺,社區將如何在該平臺上成長,以及如何通過構建各種程序,來提高開發者的水平,並讓社區更加成熟。在本文中,我們將逐步解構開發者金字塔,以幫助您了解如何從零開始構建新的金字塔,以及那些可用作改進現有開發水平的診斷工具。
  • 中國慕課 跑在前列
    」課程……  2018年,教育部正式推出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這是國內首批、國際首次推出的國家精品慕課,助力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變軌超車」。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是我國慕課的代表,據專家分析,這批課程質量高,類型也豐富多樣。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水平大學推出的課程佔70%,由院士、著名教授等名師領銜建設的課程佔70%,是名副其實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精品課程。  同時,「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品種豐富,讓眾口不再難調。
  • 中國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上線慕課數量已增至3.2萬門,學習人數達4.9億人次,在校生獲得慕課學分人數1.4億人次。同時,「十三五」期間還推出了「愛課程」「學堂在線」等在線教學英文版國際平臺,形成慕課建設的中國方案、中國標準。開展慕課應用等培訓班6萬餘次,培訓老師超過462萬人次。
  • 如何構建金字塔?
    上文中介紹了金字塔的基本原則與結構(金字塔原理十六字原則),那應該如何構造金字塔?構建金字塔結構有兩種方法: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自上而下法自上而下法是在對問題和成果有了總體認知,只需把清晰的結構表達出來時,使用的方法。
  • 停課不停學 | 建築學專業在線網絡課程共享
    (大學先修課) (2)學堂在線平臺 進入學堂在線網站,註冊一個帳號,搜索「中國古建築藝術」或者「柳肅」。(國家級精品課程) (2)學堂在線平臺: 進入學堂在線網站,註冊一個帳號,搜索「房屋建築學」或者「覃琳、王雪松、孫雁、王朝霞」。
  • 思維模型是什麼?理清事物的本質,如何培養自己的底層思維模型
    然後引導一部分人先行購買,不知道買不買的那部分人有更大概率跟隨前面的人,完成購買行為日常生活、工作中有哪些我們常見的思維模型呢?1、金字塔原理模型——邏輯思維。2、刻意練習模型——成為高手。只有不斷升級思維認知,建立思維模型,才能更好更快速的解決複雜問題。那麼如何去構建我們的思維模型呢?
  • 昆明理工大學《基因工程》慕課上線「學習強國」
    2012年以來,作為網際網路和高等教育結合的產物,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慕課)迅速在世界範圍興起,這種新型課程及教學模式打破了教育的時空界限、學校的圍牆,顛覆傳統大學課堂教與學的方式。我校大力推進在線開放課程(慕課)建設工作。目前學校45門慕課上線各大慕課平臺,35門對外校公開選課,選課學校700餘所,選課學生超114萬人。
  •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將向社會免費開放1600多門慕課課程
    2月3日,清華大學通過在線教學雨課堂平臺,全校師生同上一堂課,該直播引五萬人同時在線觀看。期間,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表示,學校將把清華負責的學堂在線1600多門慕課課程免費向社會開放。南都記者從清華大學官網了解到,學校於2月1日發布《關於全校師生同上一堂課的通知》,要求全校師生在2月3日通過雨課堂平臺同上一堂課。
  • 陝西這所大學在國際平臺上線首個全英文慕課
    今年暑期,陝西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林營、趙婷、劉虎林、李永和方媛等幾位老師主講的課程《Fundamental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Science》(無機材料科學基礎)在"學堂在線"國際平臺上線,向全球學習者免費開放。這是陝科大上線的首個全英文慕課。
  • 清華大學「雲上學堂——在線教學總結、分享與展望」大會舉行
    7月3日上午,清華大學「雲上學堂——在線教學總結、分享與展望」大會舉行。繼2月3日清華師生「同上一堂課」整整五個月後,清華師生再一次相約雲端,在「雲上學堂」圍繞本學期在線教學工作總結成果、分享經驗、展望未來。校領導邱勇、陳旭、姜勝耀、王希勤、吉俊民、楊斌、李一兵、尤政、過勇、鄭力、向波濤、彭剛在主樓接待廳出席大會,楊斌主持大會。
  • 免費開放1600多門慕課課程!清華大學直播課程吸引五萬人觀看
    免費開放1600多門慕課課程! 近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表示,學校將把清華負責的學堂在線1600多門慕課課程免費向社會開放。
  • 卡薩帝發力全場景高端生態方案 構建倒金字塔生態模型
    因此,卡薩帝的目標是無法量化的,需要持續地追尋用戶不斷升級迭代的需求、持續地去滿足與創造需求。今天,圍繞「用戶需求」這一指揮棒,卡薩帝又構建了覆蓋衣、食、住、娛全場景的高端生態方案,並以高端品牌的金字塔「塔尖」為新的起點,開啟了全場景高端生態方案的「倒金字塔」結構的新徵程——目前,卡薩帝全場景的高端方案還剛開始,規模也不大,就相當於倒金字塔的「塔尖」,隨著用戶地認可與選擇,金字塔的邊界逐漸向上展開,慢慢形成自己龐大的用戶群,同時也會逐漸地塑造一個「倒金字塔
  • 年糕媽媽創始人全國巡講北京站:構建親子關係金字塔模型
    在演講中,李丹陽提出了「親子關係金字塔模型」,從理論層面對親子關係的內涵作了界定。李丹陽認為,親子關係的三個維度——生理需求的滿足、親子關係的濃度以及榜樣的力量共同支撐起了孩子的自驅力。  近百人內容團隊,四年厚積薄發要解答一個媽媽們的育兒困惑  「糕媽」李丹陽,是年糕媽媽創始人,畢業於浙江大學臨床醫學專業。
  • 《貪吃蛇進化論》65級以後怎麼升級 65級以後升級途徑一覽
    導 讀 在貪吃蛇進化論手遊中65級以後究竟該怎麼升級呢?在貪吃蛇進化論手遊中65級的升級方式還有不少玩家並不是很清楚呢?下面就來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