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慕課 跑在前列

2020-12-05 人民網教育

  一門課搬到網上,選課人數從12年累計不足5000人,驟增至4次課就累計近5.5萬人;一名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新街鎮深山裡的11歲小學生,通過慕課學習了吉林大學的「奇異的仿生學」、武漢大學的「古文字學」;一位85歲的老先生,拿到中國大學慕課「針灸學導論」課程結業證書,又接著學習廈門大學「針灸學」課程……

  2018年,教育部正式推出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這是國內首批、國際首次推出的國家精品慕課,助力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變軌超車」。目前,我國上線慕課數量已達5000門,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選學人數突破7000萬人次,逾1100萬人次大學生獲得慕課學分,中國慕課發展已跑在世界前列。

  起步早、發展快、後勁足,讓終身學習的夢想得以實現

  2013年是「中國慕課元年」。前一年,美國慕課開始興起,我國教育部立即成立專家組密切跟蹤,迅速發力。

  「中國特色、世界水平」,起步之初我國慕課建設就確立了這樣的發展戰略。「我國慕課起點高、定位準,可以說起步早、發展快、後勁足。」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國慕課課程總量已居世界第一,實實在在推動了教學理念、方法、技術、方式、模式的變革,讓人人可學、處處可學、時時可學的終身學習夢想得以實現。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是我國慕課的代表,據專家分析,這批課程質量高,類型也豐富多樣。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水平大學推出的課程佔70%,由院士、著名教授等名師領銜建設的課程佔70%,是名副其實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精品課程。

  同時,「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品種豐富,讓眾口不再難調。如有滿足高校大學生線上學習、因校制宜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需要的學分課;有適合社會學習者職業提升需求的各種專業課;有提升大學生和社會大眾科學、文化素質的通識課;有在國際著名課程平臺上線,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擴大中國高水平大學影響力的課程。其中,學習方式就有自主學習、按計劃學習獲得證書、納入高校教學管理的有組織學習等。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共享範圍也很廣。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中,一門課程選學人數突破100萬人次的有很多、超過10萬人次的佔總數的16%。「過去我上一堂課,即使在禮堂,也就五六百人,還得席地而坐。現在我上一門在線課程,選課學生有600多所大學的16萬人,這在傳統課堂中很難想像。」北京大學資深教授葉朗感慨道:「『網際網路+』提供了一種新的生產力,對教育來講是革命性的變化。」

  名師多、亮點多、魅力足,新型思政課受到學生追捧

  思想政治教育課就像鹽,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但如果把鹽當主菜,就不能怪學生「不愛吃」。如何把思政教育這個「鹽」溶解在各種「食物」中自然吸收?如何把思政課打造得前沿、夠味,既「紅」又「鮮」?慕課探索出了新路子。

  近年來,一些高校積極探索基於慕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講授思政課,特別是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後,思政課慕課應用數量快速增長。迄今,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線19門思政課慕課,開課34期,選課近40萬人次;清華大學「學堂在線」平臺4門思政課慕課,供150餘所高校選用,累計覆蓋45萬學生。

  「慕課讓學習更為靈活,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觀看,提高了學習效率。」清華大學副教授馮務中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一套思政課慕課新招:在課堂上,主要講授帶挑戰性、爭議性的問題,運用智慧教學工具調動學生手機答題,提高抬頭率,解決入耳問題;小班討論中,學生針對某一重要問題展開交流或辯論,讓他們自由思考、增加互動,解決入腦入心問題;課下作業裡,給學生們更多自我學習、自我審視的機會,解決真信問題。

  課程討論區、QQ群、微信公眾號……隨處都有「新型思政課」,在這個以慕課為核心的立體學習社區中,教學相長、生生互動,傳統思政課變得「有虛有實、有稜有角、有情有義、有滋有味」。「思政課慕課中讓我品嘗到了『老』課『新』修的魅力!」一名學生在討論區中點讚:「名師多,亮點多。」

  如今,慕課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慕課上,湧現出陳果、張曉燕、胡志輝等一批優秀教師,累計選課已逾28萬人次,成為當仁不讓的網絡精品課程;《軍事理論》慕課上,著名軍事專家徐光裕將軍、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朱成虎、航天英雄楊利偉、景海鵬等親自授課,解析軍事熱點,受到120多萬人次學生追捧;《大學生心理健康》慕課上,「空心病」「自我認知錯誤」「衝突危機應對」等常見心理障礙與解決之道,讓800所高校的80多萬人次學生喝上了「心靈雞湯」……

  東中西部高校「同上一堂課」,打破學校圍牆和時空界限

  如果沒有慕課,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新街鎮的11歲小學生王洵,最遠也許只能看到自家所住的山窩窩。「我們學校還有危房,同學們除了上課,沒有什麼業餘活動。」王洵說。

  一條網線改變了他的世界。在中國大學慕課平臺上,王洵大開眼界:原來能隨便學大學課程!他激動地選修了古文字學、仿生學、人體科學、細胞生物學等,一放學就跟著電腦上的老師聽講,光古文字學一門課,就記下了滿滿7本筆記。

  「學習是不分層次、不分老少的,只要你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都可以去嘗試!」如今,已學了近10門慕課課程的王洵有這樣的感悟,相信這個大山裡的孩子,能夠因此飛得更高、更遠。

  校際之間教學質量差距大、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質量和公平是教育的兩大難題,打破時空界限和學校圍牆的慕課,讓這兩個「老大難」的解決步入「快車道」。以東中西部高校共享優質課程資源為例,僅2017年一年,西部高校選用慕課就達8600門次。

  2013年,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成立,北京大學任理事長單位,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重慶大學為副理事長單位。5年來,2000所學校、逾1000萬人次大學生在這個平臺上獲得學分,其中包括來自西部12個省市區的大學生300萬人次。

  在西藏大學、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青海大學等中西部高校,慕課不僅讓學生輕鬆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甚至能通過「直播互動」技術和東部同學「同上一堂課」。中西部教師也能即時觀摩名師教學,讓教育教學水平得到長足進步。

  「我國慕課開課數量多、參與學校多、學習人數多,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更重要的是,我國慕課模式進行多樣性發展,預示著更強的生命力。」教育部原副部長、原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表示。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17日 12 版)

(責編:袁勃)

相關焦點

  • 打破時空界限的中國慕課,你怎麼看?
    作為新興的「慕課大國」,中國的慕課建設及應用如何提速增質,提升教育質量,成為各方關注的話題。「爆發式增長」的中國慕課在偏遠的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3歲的男孩王洵幾年來通過「中國大學MOOC」平臺,自學了「古文字學」「奇異的仿生學」「人體科學」等多門來自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的網絡課程,還獲得優秀證書。
  • 首屆中國大學慕課精彩100評選展播活動獲獎名單公布
    100活動最終評選出100門「最美慕課」。本次活動通過學習數據分析、課程評價、專家評審等程序,從課程內容、教學設計、製作效果等多維度對申報課程的質量、創新性、適用性等方面進行評審,最終產生100門「最美慕課」,其中一等獎20名,二等獎30名,三等獎50名,另設教學設計獎、人氣獎、組織獎3項專項獎。  2013年是「中國慕課元年」。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動下,中國大學慕課呈現出「起點高、定位準,起步早、發展快、後勁足」的發展特色。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慕課登錄國際知名慕課平臺edX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慕課登錄國際知名慕課平臺edX清華新聞網10月11日電 繼2015年秋季學期《毛澤東思想概論》登錄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合辦的國際知名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edX之後,9月19日,由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馮務中副教授講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也在edX上線。
  • 上外跨文化交際課登陸英國慕課平臺,校長:向世界講中國故事
    中國高校和FutureLearn平臺的合作源於李克強總理訪英期間籤署的一份中英合作協議,由英國在線教育平臺FutureLearn與中國高校合作開展慕課教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為何選擇「跨文化交際」作為第一門慕課上線課程,面對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的目標,中國大學應該有什麼作為?澎湃新聞和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曹德明進行了對話。
  • 中國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上線慕課數量已增至3.2萬門,學習人數達4.9億人次,在校生獲得慕課學分人數1.4億人次。同時,「十三五」期間還推出了「愛課程」「學堂在線」等在線教學英文版國際平臺,形成慕課建設的中國方案、中國標準。開展慕課應用等培訓班6萬餘次,培訓老師超過462萬人次。
  • 中國大學先修課慕課官網開通
    中國大學先修課程試點項目慕課發布會24日在京舉行。會上宣布中國大學先修課慕課官方網站在「愛課程」網正式開通,首批30門課程率先上線並免費向全社會開放。    2014年3月,中國教育學會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發起組織「中國大學先修課程試點項目」,旨在使學有餘力的高中生能根據自身興趣和能力自主選擇、自願學習,幫助其為大學學習乃至未來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據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鍾秉林介紹,目前已有100多所國內優質高中加入中國大學先修課試點,近千名中學教師接受了相關培訓,1萬餘名學生學習了中國大學先修課程。
  • 《新聞聯播》點讚慕課 中國大學MOOC帶你看見更大的世界!
    《新聞聯播》點讚慕課 中國大學MOOC帶你看見更大的世界!4 月 18 日晚,隨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播郭志堅鏗鏘有力地聲音,《新聞聯播》播出了慕課專題報導,在兩分二十秒的報導中,國內頂尖的中文慕課平臺——中國大學MOOC精彩亮相,闡述了促進教育資源公平化的社會價值。
  • 《高等數學》的「慕課」首秀
    2014年5月20日10:00是課程預告的開課時間,理學院《高等數學》「慕課」課程團隊在首次開課前度過了一個緊張而興奮的不眠之夜。 這是《高等數學》「慕課」課程團隊的「首播」:為了保持與在校大學生學習高等數學進度同步,他們將《高等數學(一)》和《高等數學(四)》同步開設。根據「慕課」課程搭建要求,每門課每周發布三講授課視頻,每講視頻由若干微視頻組成,每個微視頻需配置駐點題和隨堂測驗題,每一講視頻需布置單元測驗和討論題,所有這些視頻和文本素材需要上傳到「中國大學『慕課』」平臺上。
  • 有聲慕課 | 中國大學MOOC《領讀經典》音頻課程在線收聽
    有聲慕課 | 中國大學MOOC《領讀經典》音頻課程在線收聽 2020-02-04 2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SPOC:後慕課時期的混合學習方式
    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一詞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而且許多人已經擁有相關學習體驗。但是在「慕課熱」的背後,有人提出慕課存在呈現方式單調、針對性指導缺失、在線參與度不高、不能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等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並沒有得到實質性提高,學習常常停留在淺層次,網絡學習也因此被稱為「滋生淺層學習的溫床」。慕課真的過時了?線上學習的前路在何方?
  • 教師積極性和創造性將成慕課發展核心因素
    本報訊(記者 柴葳)「慕課的興起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從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向引導學生悟道、求業、受惑轉變。」1月16日在京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大學生在線開放課程論壇上,浙江大學機器人學院院長陸國棟的觀點觸發了很多參會者的思考。
  • 慕課網加入果殼夏日大作戰 助安卓開發者入門
    7月16日,果殼網「成長▪夏日大作戰」活動正式上線,中國最大的IT技能學習平臺——慕課網加入該活動,並為學習者奉上學習計劃——「Android攻城獅初養成」,作為Android學習的系統路徑,該計劃從Java基礎到開發技巧、項目實戰解析,讓你兩個月迅速升級為Android大神!移動網際網路是否點燃了你的夢想?
  • 昆明理工大學《基因工程》慕課上線「學習強國」
    2012年以來,作為網際網路和高等教育結合的產物,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慕課)迅速在世界範圍興起,這種新型課程及教學模式打破了教育的時空界限、學校的圍牆,顛覆傳統大學課堂教與學的方式。我校大力推進在線開放課程(慕課)建設工作。目前學校45門慕課上線各大慕課平臺,35門對外校公開選課,選課學校700餘所,選課學生超114萬人。
  • 西南石油大學:「嫁接」慕課 升級課堂
    慕課是一場深刻的教學革命還是一場形式大於內容熱鬧的運動?2012年,慕課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裡掀起前所未有的教改熱浪。隨著教育界對慕課更深層次的冷靜而理性認知,如何揚長避短、利用慕課優化和升級傳統課堂,讓慕課與傳統課堂實現有效和高效的牽手,成為高等教育工作者探究的新課題,亦是西南石油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副院長王楊思考和關注的問題。自2014年開始,王楊就帶著團隊開始探索基於慕課背景下的「融合式」教學改革。
  • 國內首個微課軟體「酷學習plus」 ,零門檻打造慕課名師
    目前,已經上海、北京、廣東、山東等省市的老師已經體驗過,他們表示,這真正實現了中國慕課在「翻轉課堂」上的技術突破。       慕課,來自英文Mass Open Online Courses(大規模公開在線課程)的簡稱「MOOC」, 慕課技術正在推動教育的變革, 在國外Coursera、Udemy、 Edx、可汗學院等一批國外慕課教育平臺崛起,慕課技術正在推動教育的變革,在國內,中國教育部發布的2015工作重點中明確提出了「加強慕課的建設、使用和管理
  • 首批21門上海高中"慕課"開講 最小主講人來自交大附中
    據《青年報》報導,上周末,首批21門來自本市高中「四大名校」的特色課程在「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課平臺」正式開課。上周六,由張宇主講的《STEM研究方法——說黑》已經在上海市名校高中慕課平臺上正式開放。端坐於鏡頭前的他從身邊問題引入,通過解釋「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能否用手機攝像頭加以區分」這一問題,以色素檢測成像法入手,將用八講的課程介紹對黑、顏色和光的認識,學科涉及基礎光學知識、光譜學、宇宙學等物理學中的二級學科等。
  • 一個關於慕課研究趨勢的學位論文元分析
    de Waard合作完成了一個有關慕課研究趨勢的學位論文的元分析研究。根據加特納技術成熟度曲線(Gartner Hype Cycle)上的慕課相關關鍵事件,慕課目前處於實質生產力高峰期 (Plateau of Productivity),在此階段,慕課所產生的利益與潛力已經為市場實際接受,這意味著慕課未來實際應用上將會變得更加多樣多元。
  • 慕課進化論:學堂在線如何升級構建「金字塔模型」?
    慕課(MOOC)即「大型網上公開課」,面向大眾提供免費課程。這個過程與其他慕課平臺沒什麼區別,「都是在爬坡」。比如,學堂在線2015年開通中國大學先修課(CAP),用於銜接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服務於中學人才培養和大學人才選拔,並由清華大學牽頭成立了中國大學先修課聯盟。
  • 新疆農業大學自主研發慕課平臺 培養學生計算思維
    隨著慕課系統地興起,我國內地高校迅速跟進,陸續上線國內慕課平臺。2014年,新疆農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自主研發的慕課平臺上線運行。初期,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嘗試著將新疆農業大學的計算機公共課放到慕課平臺運行,除了保留32課時的計算機操作實驗課程外,剩餘32個課時的面對面課堂理論教學全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慕課平臺上的視頻講課。
  • 中國大學MOOC(慕課)首個環保科普類課程上線—新聞—科學網
    為了讓社會公眾尤其是大學生們更清晰地了解環境問題,併科學、有效地參與環境保護,華東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開設的中國大學MOOC(慕課)《環境問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