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後慕課時期的混合學習方式

2021-01-21 中國教育新聞網

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一詞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而且許多人已經擁有相關學習體驗。但是在「慕課熱」的背後,有人提出慕課存在呈現方式單調、針對性指導缺失、在線參與度不高、不能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等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並沒有得到實質性提高,學習常常停留在淺層次,網絡學習也因此被稱為「滋生淺層學習的溫床」。慕課真的過時了?線上學習的前路在何方?

混合學習與SPOC

學界將混合學習定義為在線學習與面授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實際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在線學習的新形式。近年來,當「慕課熱」逐漸消退後,我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混合式教學模式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眾私密在線課程」。

「小眾」是指學生人數一般在數十人到數百人之間。「私密」是指只對「小規模」滿足準入條件的申請者完全開放課程,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因此,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祝智庭也將SPOC譯為「私播課」。

SPOC中的Small(小眾)、Private(私密)與慕課的Massive(大規模)、Open(公開)相對應,這展現了SPOC與慕課的不同之處。

除此之外,SPOC與慕課在課程性質、課程對象方面也存在差異。關於課程性質,慕課屬於網絡課程,SPOC則將網絡課程與實體課程結合;在價值取向方面,慕課將最優質的教育資源遞送到全球每一個角落,SPOC則利用優質慕課資源改進學校教學;關於開展形式,慕課採取在線學習方式,SPOC則是一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學習。

因此,我們也可以將SPOC看作是「後慕課時代」一種具有獨特優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學習模式。

混合學習的三個階段

SPOC作為混合學習方式之一,相較於傳統的線下學習和純粹的線上學習,其學習過程是怎樣的?目前,學界認為混合學習的進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初步學習階段、深入學習階段以及應用創新階段。SPOC也遵循這一進程。

在初步學習階段,學習者首先在SPOC平臺觀看課程視頻(如知識講解、技能展示等),初步學習並嘗試理解核心知識,還要完成少量有針對性的小測驗。如果遇到困難,學生可以利用平臺請教同伴或平臺助手。教師則可以利用平臺及時發現學習難點、教學內容不足和學生錯誤,並據此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

在深入學習階段,混合學習突出任務情境、協同作業、現場研討與成果展示對深度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對真實情境中的問題、項目、案例或者議題進行學習,學生可以深入理解鑲嵌其中的觀點,有利於學生牢固構建以核心概念為骨架的知識網絡。

在應用創新階段,一方面要發揮大觀點知識網絡對認知的引領作用,將所學的知識技能更好地統合起來,並將它運用在更為複雜的真實生活情境之中。另一方面要根據不同環境和需求,對自身的核心知識網絡進行修正和完善。

這三個階段並不是並列的關係,而是螺旋攀升、不斷遞進。通過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的不斷互動、相互促進,最終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SPOC這樣做

「edX」是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創建的非營利網絡教育項目,可以為全球眾多學校提供幕課。作為項目成員校,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福克斯教學團隊將edX平臺上的課程資源轉化為符合學生需求的SPOC課程。學生可在線學習課程,並在完成作業的基礎上選擇性參加課堂學習。線上,學生需要在15周內完成在線作業和測試;線下,4-6名學生為一小組,每兩周與小組學員交流一次,完成項目設計。

國內的清華大學、重慶大學、南京大學等諸多高校也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SPOC平臺用以輔助日常教學。在基礎教育階段,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推出了與常規春季、秋季課程同步的專題式SPOC:一周或者兩周推出一次課,教師設置簡單的課後作業,通過微信群或者QQ群進行答疑,或者在平臺發布測試。

通過以上案例可以發現,線下課堂仍然是學生獲取和內化知識的主要途徑,但教師要根據線上學生的表現和學生狀態隨時調整教學安排。與此同時,學生進行線上學習時會不斷地留下各種記錄,這對提高學生學習體驗大有裨益。

如果用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作為兩端來定義學習方式的維度,可以說SPOC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一個辯證、折中的位置。學界認為這種價值取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關於其的學理探討尚處於開始階段,還需要不斷從實踐中抽取有價值的經驗。我們有理由相信,SPOC這種融合學習方式會成為未來學習的一種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單位系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課程與教學研究院,部分內容摘自《現代教育技術》《遠程教育雜誌》《中國電化教育》)

《中國教師報》2018年04月25日第7版 

相關焦點

  • 【本科教學】採用慕課平臺異步SPOC授課解讀
    在學校推出的在線教學方案中,老師們可以選擇多種方式開展在線教學,其中選擇愛課程等慕課平臺課程開展授課是約三分之一的老師們的選擇。我校已針對所有選擇愛課程等慕課平臺課程授課的課程,協調引進了對應的慕課並建立了異步SPOC,為2月24日如期開課做好充分準備。我們將為老師們解讀採用慕課平臺資源進行授課的模式,期待能為老師們順利開課、高質量完成授課任務提供支持。
  • 陳文峰、汪基德:疫情時期混合學習模式探究與展望
    在混合學習理論指導下,教師可以以資源導學、導學測試、自主學習、效果檢測、直播答疑為主要教學環節構建混合學習模式,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關照學生的獲得感,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後疫情時代的教與學提供借鑑。 關鍵詞:疫情時期;混合學習;教學模式;資源共享機制;精準評價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
  • 中國慕課 跑在前列
    目前,我國上線慕課數量已達5000門,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選學人數突破7000萬人次,逾1100萬人次大學生獲得慕課學分,中國慕課發展已跑在世界前列。  起步早、發展快、後勁足,讓終身學習的夢想得以實現  2013年是「中國慕課元年」。前一年,美國慕課開始興起,我國教育部立即成立專家組密切跟蹤,迅速發力。
  • 國內首個微課軟體「酷學習plus」 ,零門檻打造慕課名師
    經濟學家、國務院參事湯敏認為,慕課引發的是巨大的教育革命,「慕課將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讓任何有學習願望的人能夠低成本地,通常是免費地學習。它正在改變著幾千年來的傳統教育方式,使授課者與學習者能跨越時空,讓知識獲取的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
  • 昆明理工大學《基因工程》慕課上線「學習強國」
    近日,昆明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柳陳堅教授主講的《基因工程》上線「學習強國」。該教學團隊共有8名成員,包括柳陳堅、李曉然、楊恩、羅義勇、馮陽、潘卉六名教授以及兩名研究生助教。2012年以來,作為網際網路和高等教育結合的產物,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慕課)迅速在世界範圍興起,這種新型課程及教學模式打破了教育的時空界限、學校的圍牆,顛覆傳統大學課堂教與學的方式。我校大力推進在線開放課程(慕課)建設工作。目前學校45門慕課上線各大慕課平臺,35門對外校公開選課,選課學校700餘所,選課學生超114萬人。
  • 《新聞聯播》點讚慕課 中國大學MOOC帶你看見更大的世界!
    「慕課,也叫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依託網際網路,它能跨越千山萬水,讓每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享受到優質課程資源,在教育領域,慕課不僅顛覆了傳統大學課堂教與學的方式,還為思政教育打造起重要平臺。」
  • 西南石油大學:「嫁接」慕課 升級課堂
    慕課學生流失  引入「慕課+SPOC+翻轉課堂」  「當慕課作為新鮮事物,我們也不例外地被『裹』進慕課浪潮中。我們鼓勵學生主動利用慕課資源進行學習。」  王楊還發現,慕課雖提供了豐富優質的教學資源以及立體式、全天候的課後延伸環境,彌補了傳統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足,但單一的慕課教學模式因生源差異、管理困難、主動參與積極性難以保證、線下討論不充分以及考核評價方式不完整等問題,導致絕大部分翻轉課堂流於形式,課程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 打破時空界限的中國慕課,你怎麼看?
    儘管看好慕課應用前景,很多專家表示其面臨挑戰不少據新華社電 打開電腦,輕點滑鼠,就能選聽感興趣的課程,與名校教師面對面,還能在線答題、網上互動……近年來,慕課(MOOC)以其打破時空界限和學校圍牆的教學優勢,正獲得越來越多學習者青睞。
  • 新疆農業大學自主研發慕課平臺 培養學生計算思維
    人民網烏魯木齊6月24日電(周雷剛、徐蒙)慕課,是新近湧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它發端於過去的那種發布資源、學習管理系統以及將學習管理系統與更多的開放網絡資源綜合起來的舊的課程開發模式。它打破了教室的限制,翻越了院校的圍牆,使知識成為對所有人開放的公共物品。
  • 一個關於慕課研究趨勢的學位論文元分析
    de Waard合作完成了一個有關慕課研究趨勢的學位論文的元分析研究。根據加特納技術成熟度曲線(Gartner Hype Cycle)上的慕課相關關鍵事件,慕課目前處於實質生產力高峰期 (Plateau of Productivity),在此階段,慕課所產生的利益與潛力已經為市場實際接受,這意味著慕課未來實際應用上將會變得更加多樣多元。
  • MOOC+SPOC+ 翻轉課堂改變教學
    在組織形式上,慕課如何進入課堂?綜合目前中國大學MOOC上的嘗試和實踐,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教學研究室、愛課程中心主任吳博認為,線上線下教學組織與分享體系可以是圖1這個樣子:也就是在課堂內採用MOOC+SPOC+翻轉課堂多種模式的組合。
  • 慕課進化論:學堂在線如何升級構建「金字塔模型」?
    第二個三年,也就是在2017年李超加入前後,學堂在線做的最大改變就是更注重課程與市場的結合,用貼近用戶需求的方式生產更多的產品形態。「大家往往在學完以後感覺慕課的分量不夠,因為它缺少一個對應的畢業證書,這在結合實際的時候會產生差距。」
  • 智慧教育軟體領域新突破 儀電電子「慕課平臺」正式上線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銳)2月17日,由儀電電子控股子公司上海儀電鑫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和提供技術支持的上海市教委「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課平臺」(以下簡稱:「慕課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此舉標誌著公司打造的智慧教育軟體產品實現突破並正式投放市場,對公司未來拓展智慧教育市場、提升核心競爭力有著重要戰略意義
  • 《高等數學》的「慕課」首秀
    2014年5月20日10:00是課程預告的開課時間,理學院《高等數學》「慕課」課程團隊在首次開課前度過了一個緊張而興奮的不眠之夜。 這是《高等數學》「慕課」課程團隊的「首播」:為了保持與在校大學生學習高等數學進度同步,他們將《高等數學(一)》和《高等數學(四)》同步開設。根據「慕課」課程搭建要求,每門課每周發布三講授課視頻,每講視頻由若干微視頻組成,每個微視頻需配置駐點題和隨堂測驗題,每一講視頻需布置單元測驗和討論題,所有這些視頻和文本素材需要上傳到「中國大學『慕課』」平臺上。
  • 中國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上線慕課數量已增至3.2萬門,學習人數達4.9億人次,在校生獲得慕課學分人數1.4億人次。同時,「十三五」期間還推出了「愛課程」「學堂在線」等在線教學英文版國際平臺,形成慕課建設的中國方案、中國標準。開展慕課應用等培訓班6萬餘次,培訓老師超過462萬人次。
  • 楊晶:讓數學課不再枯燥——走近「簡明線性代數」慕課-清華大學...
    然而,當這門古老的學科遇見在線學習的新浪潮時,又將迸發出怎樣的火花呢?或許,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楊晶教授開設的「簡明線性代數」慕課可以給我們一個嶄新的答案。楊晶從2015年起在學堂在線平臺上開始開設「簡明線性代數」慕課,整個課程上線共計9次,參與課程總人數近8萬人,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在許多人看來枯燥無味的數學基礎課,為什麼收到了如此多學生和專業人士的好評呢?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慕課登錄國際知名慕課平臺edX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慕課登錄國際知名慕課平臺edX清華新聞網10月11日電 繼2015年秋季學期《毛澤東思想概論》登錄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合辦的國際知名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edX之後,9月19日,由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馮務中副教授講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也在edX上線。
  • 上海交大慕課團隊回答了全國老師8000多個...
    圖說:餘建波在自家地下室書房架起了直播設備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書桌桌角的數字鐘顯示18:55分,餘建波架起筆記本電腦,再調試一遍攝像頭和直播軟體,幾分鐘後他的線上課堂就要開講了。他是上海交通大學慕課負責人,最近幾乎每晚都要在家裡書房講兩小時公益直播課。直播已累計12萬人次觀看,餘建波被網際網路連接至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教師面前的另一方小屏幕。
  • 打開這堂慕課
    他說,這正是學習歷史的價值:從過去的疫情中得到經驗,為未來疫情的防控前瞻性地做相應的準備。講到1918大流感給人們精神上帶來的傷害,黃鋼教授認為有的可能因為病毒感染本身,而還有一些則是因為生活方式被疫情改變而帶來。比如長期的隔離生活,缺少人際交流,缺少情緒的發洩等等,都可以給人帶來精神上的困擾。蒙克,挪威表現主義畫家,我們最熟悉的作品是《吶喊》。
  • 教師積極性和創造性將成慕課發展核心因素
    本報訊(記者 柴葳)「慕課的興起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從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向引導學生悟道、求業、受惑轉變。」1月16日在京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大學生在線開放課程論壇上,浙江大學機器人學院院長陸國棟的觀點觸發了很多參會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