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SPOC+ 翻轉課堂改變教學

2021-01-21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在組織形式上,慕課如何進入課堂?綜合目前中國大學MOOC上的嘗試和實踐,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教學研究室、愛課程中心主任吳博認為,線上線下教學組織與分享體系可以是圖1這個樣子:也就是在課堂內採用MOOC+SPOC+翻轉課堂多種模式的組合。

  而具體到SPOC的方式:有三種。

  1、同步SPOC

  引用一門正在開課的MOOC學期,教師不能對其內容做調整,只能在其基礎上新增自己的內容。

  教師可以:

  充分共享MOOC課程資源以及MOOC團隊提供的教學服務獲得學生的MOOC學習成績與SPOC成績。

  學生可以:

  參與MOOC學習者高活躍度的廣泛討論;得到本校教師的針對性指導;有機會獲得課程證書。

  2、異步SPOC

  拷貝一門已經結課MOOC學期內容,教師可以對其內容做調整,也可以新增自己的內容。

  教師可以:

  靈活應用MOOC資源,同時根據本校實際情況,自由安排教學進度;

  自主設定SPOC內評分規則;獲得學生視頻等學習數據。學生可以:

  在教師指導下有針對性地參與SPOC小班學習。

  3、獨立SPOC

  教師可以:

  獲得一個獨立的教學空間;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從零創建一門SPOC課程;有機會發布成MOOC。

  而如何考核?基於中國大學MOOC的實踐,

  可以如下考核方式進行:

相關焦點

  • MOOC+課堂:哈工大《大學計算機-計算思維導論》
    案例1  哈工大《大學計算機-計算思維導論》  將《大學計算機——計算思維導論》這門慕課課程以MOOC+SPOC+翻轉課堂方式在課堂應用時,參照如圖1的模式組織。  2014~2016年連續三個學期,《大學計算機-計算思維導論》課程團隊聯合國內總計40餘所大學開展了面向在校生的大規模基於「MOOC+SPOC+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例如2016年秋同期課程有8萬多在校學生網上同步學習,60萬餘人次互動討論,萬餘條好評,在計算機教育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 gogokid智能翻轉課堂,讓英語學習go輕鬆
    gogokid四大「翻轉」 讓孩子成為課堂的主人  作為gogokid課程和教學長期顧問的紐約大學英語教育系教授Frank Tang曾表示,「一個成功的課程,應當採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即翻轉課堂的方式,讓孩子更熱衷於說英語而不懼怕開口犯錯誤。」
  • 基於翻轉課堂的批判性思維品質培養策略
    而翻轉課堂教學流程變革的實踐本質是要幫助學生實現深度學習,即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由關注知識點轉向聚焦問題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加深理解,不斷反思自己的學習目的和策略,通過活動參與和完成任務達成知識內化。
  •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全英文翻轉課堂《組合數學》正式開課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全英文翻轉課堂《組合數學》正式開課  「是iphone的開機密碼更安全,還是android划來划去的開機密碼組合更多?」  在MOOC課程的基礎上,《組合數學》11月份正式開始了校內翻轉課堂的嘗試。基於視頻的翻轉課堂中,在教學平臺的支持下,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維節奏學習視頻,並且在一個個連貫的視頻中穿插小測試,讓學生能逐步檢驗學習成果。尤其課程設計之初就確立了多樣化的學習目標,「Learn, Practice and Use Math」(學習,練習,把數學用起來!)。
  • 引領課堂教學,融合數字實驗——記合肥一中化學組歲末馬鞍山之行
    首先由馬鞍山二十二中李旭老師通過一段微視頻展示了《探究氯化銨溶液與鎂反應》的數字實驗案例,隨後,馬鞍山二十二中特級教師後勇軍為大家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翻轉課堂創新課——《鐵的重要化合物》。在課堂上,後老師將微課視頻、數字實驗、傳統實驗、在線測試等多種教學手段有機融合,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知欲,讓學生大膽進行實驗探究,在線測試及時反饋學生知識掌握,使聽課教師感受到數字實驗的魅力及翻轉課堂的創新。
  • 抓課改 促效益——德陽市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成果展示活動精彩展出
    四川新聞網消息(劉潤 袁小勇 母傳貴)為推進德陽市課堂教學改革,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2020年11月27日, 德陽市初中物理現代課堂教學改革成果展示活動在四川省德陽中學校精彩展出。
  • 北大面向社會開設慕課同步課堂
    北大2月17日開啟網絡教學為了讓公眾有機會共享北大優質課程,網絡授課當下,北大面向社會開設慕課同步課堂,分批將本學期直播課程的視頻,在華文慕課平臺上線,開啟「追劇」般的學習體驗。北大同步課堂,為你點亮求知的星光,一起來看看這些精品課程。
  • 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OOC)系列談(二)
    >圖片來自網絡新技術支撐新的教學模式的應用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屏幕化和碎片化特徵下,人們的學習模式也呈現屏幕化和碎片化發展,學習者通過網際網路隨時隨地獲取名校、名師的教學課程,學習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選擇性和自主性更強。調查顯示,屏幕對學生的的吸引力最高。  其次,學習模式的變化引發教、學、評的改變。
  • 理學院「無機與分析化學」MOOC教材出版發行
    教材採用寬闊的留白將教材內容與「無機與分析化學MOOC」的教學資源緊密相連,極大延伸了讀者的學習空間,可以對課程學習進行補充,實現本校教師的教學特色與「MOOC」優質資源的有機融合,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 電子信息學院開展教師教學能力培訓活動
    西工大新聞網8月7日電(張雲燕)為進一步提升學院教師教學專業技能,提高學院人才培養質量和課堂教學質量,8月6日,電子信息學院在翱翔國際會議中心開展了2020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班的第一期培訓活動。他表示,教育部22條意見對高校的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首先要從自身做起,轉變思想,切實提高教學能力,通過各種手段增進課程建設質量,積極創建一流課程。其次,破除五唯正當時,回歸本分是正道。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希望各位老師能從今天的培訓中得到啟示,重視教學,把好教學質量關。
  • 線上教學成「主課堂」 雲端中文課催生教學新模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中文教育的教學平臺由線下轉至線上。在線上教學成為中文教育「主課堂」的背景下,如何轉變思路,調整教學方法,中文教師們一直在思考並在不斷實踐探索。   正如西班牙巴塞隆納孔子文化學校適時做出改變一樣,各中文教育機構也逐漸轉戰網絡——各國孔子學院推出線上教學;網絡中文教育平臺「中文聯盟」推出了一系列示範課、精品課;海外中文學校推出了線上中文課。   4月中旬,義大利教育部聯合媒體推出的電視網絡課程「電視學校」開播,任教於羅馬國立住讀學校的國際中文教師陳晨正是初級中文課程的設計者、策劃者,並參與了錄製。
  • 重點‖教學方法的歸納
    翻轉課堂教學法 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利用視頻來實施教學,在多年以前人們就進行過探索。
  • 在線教學如何助力高校課堂革命?—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卻驟然改變了這種局面。按照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統一部署,自2月中旬以來,全國高校陸續拉開了線上教學帷幕。換言之,在線教學只是披上了一件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環境的外衣,其內在結構與功能並未發生實質性改變,是傳統課堂教學的翻版。線上教學本來應該具有的開放性、多元性、靈活性、差異性和建構性等組織特點沒有得到體現,課堂呈現依然是固定化、封閉化、同質化的內容,只是換成了網絡時空上的固定、封閉和同質。可以說,目前的在線教學尚處於初級層次,屬於現代信息網絡技術與教學過程簡單機械「1+1」階段(吳康寧,2012)。
  • 「網際網路+」學校,重構課堂教學組織及形態
    課堂教學組織上,採用跨課時、跨課堂、跨班級生態式課程 生態式課程,顧名思義,就是強調人性化、差異化和多樣化課堂形式,課堂教學時長靈活性設計。傳統標準化的40分鐘左右的課堂形式,已經不再適應現代課堂教學了,課堂必須要打破工業化社會的班級授課制的形式。
  • 優化語文教學過程 提高課堂教學能力
    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能力,創設開放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總目標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豐富教學內容。教書育人是我們的責任。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解題習慣。在布置作業時,注意作業分層,激發他們的克難攻堅的意志品質。
  • 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應做到:利用音像和網絡資源等,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體,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個性化學習;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廣播電視、英語報刊、圖書館和網絡等多種資源,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
  • 眉山彭山一小創新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中國網11月27日訊(蘇丹 楊潔)近日,由眉山市彭山區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組織的眉山市彭山區第一小學「蘇丹名師工作室——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展示及講座活動」在謝家小學舉行。活動中,「蘇丹名師工作室」成員陳川向參加活動的老師們介紹了舉辦本次活動的目的,旨在進一步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教法。
  • 多維立體性課堂結構——打造高效課堂首選的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由特定的空間(這個空間由教師、教學內容和學生構成)、時間和人(教師和學生)按照一定的方式組合而成的一種多維性立體結構。長期以來,我國教學界對課堂結構的研究僅僅局限在對其一維直線性結構的描述和研究上。
  •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醫學倫理學課程在線教學案例
    作為學校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成員之一的主講教師王大亮對於慕課、雨課堂的應用一直很熟悉,也在開學前為全校和全國的教師做過直播教學的課程培訓,對於直播教學倒不是個問題;但是平日裡被學生譽為「段子手」,習慣於傳統式教學的合講教師王仲醫生此前連「雨課堂」是什麼都沒聽過,能否成功實現直播教學,對兩位老師來說是一個挑戰。兩位王老師溝通後決定響應號召,迎面挑戰、直播教學。
  • 「多元交互式」課堂教學評價系統
    在大數據時代,課堂教學評價的理念、方法、工具與路徑正面臨著轉型變革的迫切需求,也必將對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帶來巨大衝擊。可以預見,「網際網路+」背景下課堂教學評價走向數位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可望徹底突破原有經驗式課堂教學評價的困境,使傳統聽評課活動迎來一場「靜悄悄地革命」。鑑於此,筆者於2014年開啟了數位化課堂教學評價的新研究,探索將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融合於「多元交互式」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中,力圖通過長期努力建成課堂教學評價大數據平臺,為精準化教學質量診斷提供分析工具,為教學管理決策提供參考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