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闕幽明天各半,弦鉤巧酌露千瓢。這句詩一看便知是歌詠月亮的。月亮是古今詩人最鍾情的詩歌意象之一,頻繁出現在古典詩詞作品之中。正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所歌詠的那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一輪彎彎圓圓月,寄託著人們太多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與其曠夢眠冰枕,莫若推窗襲玉袍,脈脈此情誰曉?古典君分享一組下平十五韻詠月的詩,由於篇幅所限,只能分兩部發文,本文八首,下篇七首,歡迎詩友們留玉指教,交流互動。——皛玊題記
月,陰晴圓缺,循環往復,亙古不變,引發人對歷史與過去的浩嘆和追思。在永恆與無常,歷史與現實的夢幻交錯中,不禁悲從中來。
《七律·滿月》(平水韻下平一先)
星隱雲收不夜天,一輪明鏡碧空懸。
清輝飛練昭山壑,白玉傾盤澈水川。
高戶誰人簾漫捲,銀樓今晚夢纏綿。
無須墨問相思意,萬丈情絲月老牽。
古人審美觀裡,月的美與女子之美最為相似,明月是美人的象徵。人們創造出眾多用月描繪美人的句子,如「花容月貌」、「閉月羞花」等。
《七律·新月》(平水韻下平二蕭)
眉眸俏斂逐雲飄,淡點馨燈入畫寮。
弓闕幽明天各半,弦鉤巧酌露千瓢。
姮娥習舞裁雲幔,白兔籌丸瘦玉腰。
冰潔一弧難得貴,吟人墨裡又妖嬈。
月夜浪漫,特別適合烘託人的柔情蜜意、纏綿繾綣。月的皎潔無暇、亙古長存也象徵愛情的堅貞不渝、天長地久。花好月圓,更是象徵對愛情的美好期願與執著追求。
《七律·殘月》(平水韻下平三餚)
鶩追餘暮雀回巢,夜遣殘雲露月凹。
每到虧時神氣萎,適逢眠裡夢魂嘲。
軒中人醉詩聲亂,庭外風蕭罄鼓敲。
移盞高臺心不忍,樽前點點淚光淆。
不論是描繪美人,還是抒寫愛情,將款款深情和歡欣喜悅寄託於明月。月不僅僅冷清悲愁,更在含情脈脈的眼中,幻化為溫情與喜悅。
《七律·落月》(平水韻下平四豪)
玄鏡偏西樹影高,五更醒覺半床絛。
與其曠夢眠冰枕,莫若推窗襲玉袍。
漸漸晨光辭夜幕,離離月色別天壕。
銀觥落處雲遮去,讓卻金陽一日鏖。
不管是與親人、友人、戀人還是與故國家園的分離,月都可以寄託與承載太多的離情別緒。
《七律·春月》(平水韻下平五歌)
笛送相思過夜河,誰於對岸應山歌?
月攀煙柳風繚水,人約雲橋妹覓哥。
私語呢喃痴暮鳥,柔情繾綣妒嫦娥。
世間緣分由天定,且看芳心可耐磨。
仰望月空,形單影隻,百無聊賴,一腔思念與怨恨,滿懷心事只能與月傾訴。
《七律·夏月》(平水韻下平六麻)
高臺鋪簟話桑麻,素鏡分明掛柳椏。
玉影穿庭涼許許,瓊風帶露爽些些。
星移鬥轉施清夢,酒濺杯橫醉噪蛙。
醒看晨光輝奪月,藤蘿芸豆滿牆爬。
新月如鉤,滿月如鏡。團聚團圓,傷感離別。一輪月,寄託著一份長久的期待與珍惜。
《七律·秋月》(平水韻下平七陽)
佳期繾綣夢悠長,不抵秋風一夜傷。
西苑梅幹簪露白,東籬竹影裹花黃。
難為明月通宵在,可許青衫盡酒狂?
再別天涯無定信,寒蟾何以慰愁腸。
謳歌理想、嚮往未來,禮讚愛情、嘆息生命。悲歡離合與喜怒哀樂,都融入月的世界裡,在月光下傾訴一腔情懷。
《七律·冬月》(平水韻下平八庚)
深庭野曠寂無聲,碧海冰天玉兔橫。
素影流光霜欲結,梅林醒馥夢當驚。
冬來潛性休塵事,誰曉沉心起慕情。
自有玄機施巧趣,人間四季布崢嶸。
佳期繾綣夢悠長,寒蟾何以慰愁腸。用文字堆砌纏綿,用詩句吟誦情愫。古典君會為大家奉上更多的詩詞原創文章。讓我們一起盡情享受古韻詩詞婉約悽美的獨特魅力!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謝謝!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