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擱淺並不是罕見的事情,至於原因也都是眾說紛紜,最早記錄鯨魚擱淺的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他的著作中寫到:「鯨魚究竟為什麼會「自殺」?我無法回答這一難題。」
對於動物學家、動物保護組織以及愛好者們來說,每一次鯨魚擱淺的發生就像是大屠殺的現場,人們不忍心去看,也不忍心去聽它們悽慘的叫聲擊打水面的聲音。如果是單只或者三五隻鯨魚的擱淺,我們還能去拯救它們,但是當數量達到幾十頭、數百頭,就已經來不及拯救了。
鯨魚是海洋中一大類哺乳動物的統稱,它們和人類一樣,曾經的祖先都是陸地上的四足脊椎生物,只不過是因為生活環境在沿海一帶,隨著食物量資源的缺少,它們逐漸的適應水中生活,最後完全退化了四隻變成了海洋中的哺乳動物。當然還保留著哺乳動物的特徵,用肺呼吸以及胎生母乳哺育,這是鯨魚和魚類最大的區別。
近日澳洲沿海發生大規模的鯨魚擱淺事件,澳大利亞的救援人員正在緊急搶救這些擱淺的鯨魚,首先是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偏遠西岸的沙嘴上有將近270頭擱淺的領航鯨,目前這二百多頭鯨魚中已經有90頭死亡,剩下擱淺的數百隻鯨魚被放回海中,但令救援人員想不到的是這些被放回海中的鯨魚遊回來再次的擱淺。
而在麥誇裡灣的另外淺灘中再次出現大約200隻擱淺的領航鯨,只不過第二批發現的幾乎已經全部死亡。
救援人員的力量是微弱的,特殊環境下又不能藉助於機器,只能靠著人的力量去救助。但是鯨魚的體重都太大了,救助一條領航鯨就需要費很大的力氣。
領航鯨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鯨目-齒鯨亞目-海豚科-領航鯨屬下的成員,在大部分海域都有分布,但是主要是集中在溫暖海域。領航鯨的平均長度在5-7米,重量在4噸左右。
領航鯨有高度的社會性,喜歡群居生活,有的個體甚至一生都不會離開群體。此次的擱淺事件也跟它們這種生活習慣有關,它們的行動一般都是跟隨頭鯨,如果頭鯨出現了問題,錯估了海岸線的位置,或者張落潮的時間等,就可能把整個領航鯨群帶入深淵。
鯨魚的擱淺有部分原因可能是人類活動的影響,鯨魚長時間在海洋中生存眼睛不太好用,主要是靠回聲定位系統,這一點和蝙蝠比較相似。而人類近些年對海洋的開發,各種船隻設備等聲納幹擾嚴重,這對於鯨魚的定位系統可能產生一定影響。
》人類的活動對鯨魚是有影響的
前段時間還發生了一件比較蹊蹺的事情,我們知道虎鯨的智商很高,這也讓它們成為海洋中的霸主。虎鯨對於人類有著天生的善意,野外從來沒有發過虎鯨傷人事件。但是此前相關報導稱,最近兩個月西班牙和葡萄牙附近沿直布羅陀海峽航行的帆船多次遭到虎鯨的襲擊。
根據當時一名海員的回憶,這些虎鯨不斷撞擊船底發出可怕的聲音,就像是要把船翻過來一樣。當時在船上的交流必須要大聲喊叫出來,因為虎鯨撞擊聲音以及它們彼此交流時的吱吱聲都太大了。
科學家分析虎鯨的這種行為很罕見,可能是因為處在主要捕魚區,這導致了虎鯨的食物量減少,這也可能是虎鯨對於人類的一個提醒。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