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學伴奏的朋友問我,怎麼為歌曲配和弦!
這個問題比較的大,因為要配和弦之前,你至少得有一定的和聲知識,除此之外你還需要有一些基本的音樂識別能力!
可能有的同學具備,有的沒具備,但是不能因為不具備,就不配對吧!
本文章,從一個比較淺層的角度,來帶大家嘗試一下配和弦的初體驗,希望通過今天的文章,能夠對你配和弦起到一定的拋磚引玉的作用。
配和弦的程序
我們知道,無論是民族歌曲,還是美聲歌曲,或是流行歌曲,大部分歌曲主要由大小調式寫成,當然也有一些非大小調寫成的歌曲,這個不在我們今天的文章範圍。
那無論是大調還是小調,I、V、IV三個和弦習慣上叫做正三和弦,是構成一首曲子的主要和聲序進的基礎,如果這理解不了,可以把他理解成一間房子的柱子橫梁一樣,就是主框架的意思。
掌握了原位正三和弦的使用方法之後,就可以進入為旋律配和聲了。正三和弦的轉位形式以及其他的副三和弦,將在配和聲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地加入。
總之,為旋律配和聲的一般程序是:
1.通過分析旋律,明確旋律的調、調式和簡單的曲式結構。
2.確定從旋律開始至結束的每一個音的和弦配置。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必須按音符的先後次序去選擇和弦。人們通常是首先在旋律的開端、樂句的結束,以及那些最富於和聲暗示的旋律片斷上開始工作。
這些部位的和聲設計,有似於一個建築物的骨架,會產生全局性的影響。骨架搭好之後,再根據已有的和聲條件,去為那些尚未有明確選擇的「中間地帶」作和聲填充。
和弦選擇,是為旋律配和聲的最重要的、同時也是最困難的一個環節。
一個旋律音往往可能有多種選擇,隨著學習進程中和聲材料的積累,這個問題會越來越複雜。
與和弦選擇直接相關的,還有和聲節奏、和聲風格等方面的問題,必須花大力量加以解決。
還有就是和聲的低音設計,低音是四部和聲的「第二旋律」,應力求流暢、完整和富於個性。
低音線條必須在和弦選擇方案所規定的範圍內活動,同時還要受到教學進度的嚴格限制,但這正是鍛鍊自由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適當的跳進(不超過八度)可以增添線條的活力,但不宜使用同一方向的連續跳進(以四、五度分割八度所構成的同方向跳進不在禁止之列)。填寫內聲部要以平穩、流暢為主,這是四部和聲兩個內聲部進行的基本原則。
此外,還必須考慮到和弦音重複與省略的正確性,合理的排列,聲部的音域限制,避免各種不良的進行(平行八、五度,聲部交叉,聲部超越,四部同向)等問題。
有時候,往往會因為某一聲部進行上的困難,而不得不對已有的低音設計、和弦選擇方案作局部的甚至是較大範圍的調整。
還有就是終止的編配
一首樂曲、一個段落或樂思的結束,叫做終止。和聲的終止,就是標誌著這些不同層次的結構在停頓或結束時的和聲進行。
在大小調風格的多聲部音樂中,終止的構成雖然往往是旋律、節奏、和聲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和聲卻是終止的主要標誌。這是和聲結構功能的體現,是為那個時代的音樂風格所決定的。
人們在長期的音樂實踐中,已經積累並整理出一套相當完善的和聲語彙,終止式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們就像人類語言的句法和標點符號那樣,起到組織音樂語言的作用,並適應各種語義表達。
形形色色的和聲終止式,被安放在各種具有停頓或結束意義的結構部位上,使音樂中那些層次不同的局部,既互相區分又有機地銜接起來。
終止的類別和應用
終止的類別,可以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劃分。
1 結構分類樂段,是音樂中具有相對完整曲式的最小單位,是構成一切較大型、複雜曲式的基礎。樂段的終止,在音樂語言中具有典型的意義。
從和聲終止在樂段中結構地位來看,存在著三種不同的形態。
(1) 結束終止(簡稱終止)這是以收攏性的和聲進行在樂段結束部位構成的停頓。其結束的完滿程度,要根據終止式和聲進行的各種條件而定。
(2) 中間終止(半終止)這是以開放性和聲進行在樂段內部所構成的停頓,一般應與結束終止形成響應。
(3) 補充終止,有時在結束終止之後,再增加一組收攏性的和聲進行,叫做補充終止。它可以使樂段得到延長,主和弦更加鞏固。
2.和聲分類 根據和聲進行的性質,終止式又可劃分正格終止、變格終止兩大類別。
(1)正格終止由V——I的和聲進行構成的結束終止,叫做正格終止。
更常見的是用V級的七和弦代替三和弦,以求得屬和弦對於主和弦的更積極的傾向和支持。IV——V——I的和聲進行所構成的結束終止,叫做複式正格終止。
這樣的終止如同複式正格進行一樣,由於其特殊的緊張度和豐滿性,在實踐中被廣泛運用。IV級三和弦也常為II6或II所代替。
凡是由開放性的正格進行、複式正格進行所構成的中間終止,都叫做正格半終止。
(2)變格終止IV——I的和聲進行所構成的結束終止,叫做變格終止. V——IV——I的和聲進行所構成的結束終止,叫做複式變格終止。
凡是由開放性的變格進行、複式變格進行所構成的中間終止,都叫做變格半終止。
在古典主義和早期浪漫主義的音樂中,變格終止有時以補充終止的形式出現。它的獨立意義,遠遜於正格終止。直至19世紀中葉,歐洲各民族樂派興盛之後,各種形態的變格終止才逐漸流行起來。
3.語義分類
各種形態和類別的終止,在實際應用都存在著完滿程度的差異。這要取決於終止式和聲進行的力度,結束和弦的節拍地位、排列、重複音等多種因素的情況。
按四部和聲寫作的一般規範,完滿的終止,必須由四、五度關係的和聲進行構成,低音作四、五度跳進;作為結束弦的I,必須處於強拍、原位、根音旋律位置並有穩定呈示的足夠時值。
凡不具備上述條件之一者,均屬於不完滿終止。
從某種意義上講,音樂也是人類傳遞思想感情信息的一種語言。它在語義很多微妙的感覺,往往就通過像終止式語義分類中這種更細微變化而表現出來的。
寫在最後
配和弦是鋼琴即興伴奏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如果你配出和弦不會彈,我想誰也沒有學習配和弦的動力,建議大家先學會看著和弦功能譜能夠彈奏,再去學習配和弦,你會動力十足。
學習鋼琴即興伴奏
關注文文談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