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魚就是河豚。河豚其實是錯誤的叫法,學名是「河魨」,但寫的人多了,也就約定成俗。這是一種海魚,遇到危險時會把肚子搞大,令天敵無處下口。
因此河豚的別名有:氣泡魚、雞泡、吹肚魚等等。河豚除了具備奇特的防禦功能,還具有更為厲害的防守手段——毒素。
河豚的毒素是耐酸、耐高溫的動物性鹼,是自然界毒性最強的非蛋白質物質之一。只需要0.5毫克,就能將人致死。國家明文規定,河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
下面就講三件事,來形容河豚的毒究竟多厲害吧。
第一件,鯊魚被毒死。這條鯊魚捕食了一條河豚,結果中毒身亡。鯊魚是海洋霸主之一,竟然栽在小小的河豚手裡,落得個同歸於盡的下場。
第二件,海豚「吸毒」。一群寬吻海豚正在追逐一條河豚,河豚意識到了危險並變成一個球。但海豚並沒有捕食河豚,它們把河豚的毒素當作「毒品」,吸入後達到忘我境界,其實就是「聚眾吸毒」。這是英國紀錄片拍攝的一幕。
第三件,人類吃河豚中毒。河豚的毒素能夠讓人中毒,僅僅需要0.5毫克就能致人死亡。但有些人為了嘗鮮,或者不知道它們有毒,誤食後直接送進醫院。
國內誤食河豚被毒死的案例有很多,比如下面這戶人家,挺可憐的。
綜上所述,河豚是一種能毒死鯊魚、讓海豚成為「癮君子」的神奇魚類,大家千萬不要誤食哦。
其實河豚的肌肉可視為無毒,只要挖去河豚的內臟,把皮剝乾淨,再清洗乾淨,是不會有毒的。如果河豚死後較久,則不建議食用,毒素恐怕滲入肌肉。
另外,河豚毒素的作用很大,能做成戒毒劑、鎮定劑、麻醉劑等,甚至能用於癌症的治療。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立刪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