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進行量子通信協議的異構化

2021-01-19 妙筆生花撒

中國實現量子計算最難攻克的一道難關:全新異構並行處理和異構通信協議。量子計算在真正應用上困難眾多,其中一大障礙是異構架構並行化。關於異構架構並行化,google已經付出了近10年的艱辛努力。據美國的量子專家介紹,2013年bernstein成功舉辦了一場名為「superconductinglarge-scalecomputingatgoogletechnology」(超大規模量子計算前沿)的會議,會議上bernstein展示了神經網絡在量子計算機中得到應用。但神經網絡對成千上萬的量子基因組進行學習,因此需要這麼大的量子處理器支持。

bernstein認為,傳統的半導體能滿足架構簡單和量子通信的需求,但是如果是異構化,傳統材料就沒有太大作用了。近年來全球產業對量子通信有興趣,但是真正從背後推動量子計算應用的一批企業幾乎沒有,因此量子技術產業發展緩慢。我所工作的公司近年研發了異構通信協議associateroute,其中associate是加速associateroute協議的推廣,協議自2016年推出至今已實現了十多個收入相對較高的量子晶片加速的應用。2到3年內,associateroute協議很有可能應用量子通信協議。

為什麼要進行量子通信協議associateroute的異構化,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認真了解一下異構架構並行化的原因,看一下有沒有辦法突破。量子通信協議associateroute異構化的一大障礙主要是資源,在單一架構下,每臺量子計算機還要分配一個並行運算資源。在量子架構下,通信的並行計算資源也是通過量子通信協議下,一個量子設備為數組,每個量子設備上有成千上萬個量子比特(embedded-setbits,即espb),espb有單線程的同步運算和多線程的同步運算,通信過程可能採用異步(asynchronouslyexecutable)形式,這就加速了associateroute的推廣。

事實上,量子技術用於能源,可靠性和低成本量子通信有廣闊前景。為了降低量子晶片功耗,現有的雙光子器件可以比傳統矽-雙量子加速器大一倍。為了實現測量和量子密鑰的並行使用,advancedquantuminmaintenance(簡稱aqme)框架為單粒子在長程量子系統中可用性提供了可能性。當更多的兩個量子比特被放置到空間中並被量子電路同步激活時,這樣至少有兩臺量子比特確定地發送並接收確定的信息,這是因為量子電路可以通過糾纏態而隨時調整。通過提高量子比特數量和驗證效率,我們可以在整個量子電路中並行量子信息傳輸,下圖為2步協議化示意圖。3到5年之後,推廣就不會像現在這麼困難了。全球有全球各地開展量子通信研究的公司,將會推動異構並行化發展。

相關焦點

  • 公平的進行異地猜硬幣遊戲——量子猜硬幣協議
    這期節目是上期有關量子密鑰分發協議的補充。上期節目中我介紹了使用量子糾纏協議的密鑰分發機制,也是墨子號衛星實驗中所使用的協議。但也有一類量子密鑰分發協議不使用量子糾纏機制,被稱為「基於製備和測量的」量子密鑰分發(Quantum Key Distribution,簡稱QKD),比如BB84協議。
  • 漲知識|量子是什麼?為什麼可以用來給通信加密?
    一個光子可以同時處於兩個狀態的疊加,而一旦對該光子的狀態進行測量,它就會隨機坍縮到其中一種狀態。而兩個光子之間建立起更為奇妙的量子糾纏。處於糾纏態的兩個量子不論相距多遠都存在一種關聯,其中一個量子狀態發生改變(比如人們對其進行測量),另一個的狀態會瞬時發生相應改變,仿佛「心靈感應」。
  • 潘建偉的量子通信,為什麼被質疑是偽科學?《自然》這樣回應!
    量子力學的發展確實伴隨著大量的矛盾與爭議,特別是在量子通信開始發展後,有部分「消息靈通」人士已經洞察了量子通信的「偽科技」本質,並且還再三指責科普量子通信的文章為偽科學站臺!這些詰問到底是科學的嗎?量子通信的原理還要問麼,不就是量子糾纏麼,傳說中的量子通信就是將糾纏中的兩個量子分開,即使相隔在宇宙的兩端,當A粒子的狀態發生改變時,B粒子也會隨之發生改變,這個通訊速度超越光速,距離再遙遠也是即時通信!
  • 產生光子以在量子計算系統中進行通信
    圖片來源:Sampson Wilcox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使用連接到微波傳輸線的超導量子位,已經證明了量子位可以如何按需產生量子處理器之間進行通信所需的光子或光粒子。這一進步是實現互連的重要一步,互連將使模塊化量子計算系統以比傳統計算機所能達到的指數級速度執行運算。
  • 光電所與中國科大籤署量子通信實驗技術合作協議
    4月11日,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籤署了量子通信實驗技術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光電所將承擔量子通信實驗衛星科學應用系統中地面站望遠鏡分系統的改造及關鍵技術研製工作。2012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技物所、光電所聯合科研團隊開展的量子通信實驗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量子通信百公裡級隱形傳輸。
  • 量子通信技術及發展
    量子通信包括兩方面的工作:一是硬體設備,用於產生、傳送和檢測單光子序列;二是通信協議,目前最常用的是BB84協議及其改進型。圖2是Bennett的第一個量子密鑰分發實驗示意圖。雙方捨棄掉檢測基不一致的事例(第3和第5次),然後按照事先的約定,光子處於水平偏振或+45º偏振態為「1」,處於垂直或-45º偏振態為「0」,這樣,本次通信得到的原始密鑰為「0110」。得到原始密鑰後,通信雙方還要進行糾錯控制和保密放大,並截取原始密鑰的一部分作為最終的通信密鑰。這些都屬於經典通信的內容,量子通信的核心內容主要體現在圖2的通信設備和表1的通信協議上。
  • 量子通信的問與答(上) 什麼是量子通信
    另外,11月上旬,第六屆國際量子安全研討會(ETSI/IQC Quantum Safe Workshop 2018)也將在北京召開,進一步討論推進量子安全密碼基礎設施的發展和相關技術的標準化。 量子通信為什麼會得到全世界的高度關注,在國際上發展情況又如何呢?
  • 創造出11維量子態,量子加密通信,共享密碼的創紀錄量子協議
    科學家開發一種在多方之間共享密碼的創紀錄量子協議,創造出了一個11維的量子態,並用它在10個參與者之間共享一個密碼。通過使用量子技術,只有在各方相互信任的情況下,密碼才能被解鎖。這項研究為狀態的維度(這影響到密碼可以有多大)和與之共享的各方數量創造了新記錄,是在量子網絡中許多節點上安全分發信息的重要一步。
  • 量子通信,又雙叒叕有重要進展啦!
    美國物理學會Physics網站以「量子物理保證無線通信安全 」(Securing a Wireless Link with Quantum Physics)為題專門對該工作做了報導。要知道,《物理評論快報》是物理學領域的頂級期刊,而每期的文章中能以「編輯推薦」形式發表且配以文章進行介紹的,更是極少一部分。為什麼這項工作能受到如此重視呢?
  • 量子通信以衛星為媒介進行試驗,實現了巨大的飛躍
    中國的研究團隊開發了新的和改進的量子通信協議。這個新的量子通信方法將用在低軌道衛星上,發送加密的信息到地球上的站點。與其它的通信方法比,這將大大增加兩個通信主體間的通信距離。這種改進的機制將變革我們傳遞敏感數據的方式,在這個網絡安全隱患與日俱增的時代,將更好地保護民眾的信息安全。
  • 量子通信不可破解?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量子通信面臨兩大挑戰
    對於物理學家而言,量子領域還存在很多令人困惑的難題沒有解答。最近幾年,量子通信愈發火熱,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很多爭議,有人甚至認為量子通信就是偽科學,畢竟現在沒有人能對量子通信進行很好的理解和解讀,所以公眾不免要對其產生懷疑。
  • 徐令予:反對高鐵的邏輯,要用到量子通信上了?
    反對量子通信的人士總把量子通信描述得像紅樓夢中的林妹妹一樣弱不禁風,他們的邏輯是:精密複雜的系統都是不穩定的,依靠單個光子工作的量子通信是極其精密複雜的,因而量子通信是不穩定的。錯!這個三段論推理錯在前提上。今日天空中的飛機和家中的電視機比上世紀的都要精密複雜得多,誰說它們沒有以前的穩定可靠?
  • 量子通信要了解基於量子糾纏的量子通信系統
    概率論,量子數學和量子力學也要學習。量子信息包括量子資訊理論,量子邏輯和量子理論。量子通信要了解基於量子糾纏的量子通信系統,可以是光纖和無線電子。量子計算,主要是數學方面,主要包括量子場論,量子退火理論和高維拓撲場論。量子力學,主要包括基礎概念qed,薛丁格方程和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
  • 量子通信還是量子加密通信?
    通信的基本解釋是將信息從信源(發信者)經過信道(有線和無線兩種)傳到信宿(受信者)。說到量子,它並不是存在的一種粒子。我們知道,在微觀世界裡,一個粒子可以由更小的粒子構成,例如原子是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構成。如果一個粒子小到不可再分(依據現有科學技術),那麼它也許是最基本的單位,稱之為量子。
  • 量子通信安全無法落地
    之前我們分析過量子計算機最新進展,得出結論量子通信項目要落地,其實是不現實的。現在我們再從技術上分析看看。電腦之間通信的數據都是分成一個個數據包,這些數據包中又添加了發送電腦和終點電腦的地址信息。這些數據包是由0、1組成的一連串電訊號,它們在網際網路上被高度自動化的交換機、路由器進行識別和處理,一路接力傳遞,被絲毫無誤地送達目的地。  今日網際網路成功的關鍵就是TCP/IP網絡通訊協議,以及執行該協議的網際網路上成千上萬的交換器、路由器等電子設備。
  • 量子通信是什麼?量子計算到底好在哪裡?
    一、什麼是量子通訊 量子通訊(Quantum Communication)是指利用量子力學原理對量子態進行操控的一種通信形式,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安全問題。量子通信是量子信息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利用量子力學原理對量子態進行操控,在兩個地點之間進行信息交互,可以完成經典通信所不能完成的任務。
  • 什麼是量子安全通信原理?
    這些試驗完成了最早的3個量子直接通信的協議[5,13-14],為量子直接通信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6年,山西大學胡劍勇等引入簡單的周期性編碼信息,在DL04協議中首次展示在丟碼和錯碼的信道環境下可以進行量子安全直接通信,並在試驗上進行了原理演示[10]。
  • 量子通信——未來通信方式的「供給側」革命
    2016年8月16日凌晨,中國量子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這是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中國人在世界尖端科技領域實實在在地放了一顆衛星。  什麼是量子衛星?為什麼中國人要發射量子衛星?懷著這樣的不解與好奇,2016年9月19日上午,東方網記者來到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的齊魯軟體園,走訪設在這裡的山東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院。
  • 量子通信(原理及最新進展)
    理論上,如果要對一個300 位的阿拉伯數字進行因子分解,使用萬億次的經典計算機需要耗時約 150000 年。而在未來隨著量子計算技術的發展,根據理論採用 Shor 量子算法,使用萬化次的量子計算機耗時僅1秒,這也將導致R SA 公鑰密碼體制在量子計算機的超快計算能為下不堪一擊。
  • 「量子通信被破解」 ,帶病上崗的京滬幹線怎麼辦?
    量子通信工程的技術基礎是美國科學家在1984年制定的BB84協議,BB84是前網際網路時代留下的技術化石,這種端到端的通信協議完全不具備組成複雜多變網絡結構的可能。最近科大國盾在網上曬出了一份《量子保密通信技術白皮書》,看了其中關於量子保密通信組網部份,裡面除了術語的堆砌,實在是空洞無物。量子通信組網連「紙上談兵」的水平都夠不上,只能算是「夢中談兵」這一層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