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世界上唯一的沿海大沙漠!

2020-09-19 太陽菇涼舜舜

說起沙漠對我們而言都不陌生,沙漠是地球上五大地貌的其中之一。沙漠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乾旱無比的地方,其主要原因就是遠離海洋,身處內陸,降水極其稀少,蒸發量遠大於降水量。的確,從我國的沙漠分布圖上看,可以看到我國的沙漠基本上都是分布在內陸地區,尤其是世界面積第二大、世界第一大流動沙漠,我國著名的坦克拉瑪幹沙漠就位於中亞內陸地區,也就是新疆塔裡木盆地的腹地。我們知道,降水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水汽,而這些水汽的主要來源就是海洋。而這些沙漠所分布的地理位置的最大特點就是遠離海洋,使得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上空的水汽難以抵達,從而導致降水偏少。根據我國氣候的狀況,可以得出我國降水量的分布特點是由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少。

但是,俗話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世界上有一些沙漠的分布地區,恰恰就顛覆了許多國人的傳統觀念。今天咱們講的這個地方它並不「乾旱」,因為它「水資源」豐富,但它卻是全世界最「名不符實」的沙漠,坐擁百億噸「水資源」卻寸草不生,發展全靠挖礦。他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沿海沙漠——納米布沙漠

納米布沙漠位於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乾燥區,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乾燥的沙漠之一,在納米比亞和安哥拉境內。

一面沙漠一面海

納米布沙漠是一個涼快的沿海沙漠,全長1,900公裡,從安哥拉的那米貝沿著大西洋岸邊向南穿過那米比亞到達南非開普省的象河,伸及內陸130~160公裡直至大陡崖山腳,南面部分在陡崖頂上高原處與安哥拉合為一體。它的名字乃從納馬語來的,意為「一無所有的地方」。

納米布沙漠分布圖

納米布沙漠氣候極為乾燥,沿岸的年降雨量不到25毫米,常常是暴風雨驟然降臨,而全年則往往無雨。溼度來自夜間所形成的露水以及每隔10天左右夜間吹入海岸的霧靄,有時深入內陸50千米。該地區的降水量由沿海地區向內陸逐漸增多。

這裡所見到的動植物都已適應了在嚴酷、乾旱的環境中生存,有的已學會從霧靄吸取水分。在凱塞布幹河以北的礫石平原上,長有一種特殊的植物,是本地特有物種,名叫「百歲蘭」(一名千歲蘭)。能存活2000年,可長到4米高,但露出地面的部分矮小,只有兩片皮革般的帶狀葉子,所需的水分從葉子吸入。

納米布沙漠中的動植物

2013年6月,納米布沙漠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關於納米布沙漠的分布位置及其氣候特點與我國的區別,總結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的不同:一、納米布沙漠分布在沿海地區,而我國的沙漠主要分布在離海洋比較遠的內陸地區;二、我國的降雨量分布由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少,而該地區的降雨量則是由沿海向內陸逐漸增多。

介紹了這麼多,相信大家都對納米布沙漠非常的好奇。為什麼這個沙漠在沿海地區但降雨量卻如此的稀少?為什麼該地區的降雨量會是從沿海到內陸逐漸增多?接下來我們就圍繞這兩個問題進行分析。

首先,我們來分析第1個問題。從圖上看納米布沙漠的確是分布在沿海地區,但是它所分布的緯度是在南緯21度一帶,剛好位於副熱帶高壓氣候區。根據地理學的敘述,南北緯30度地區屬於副熱帶地區,而從南北緯15度至35度則屬於副熱帶高壓氣候帶。副熱帶高壓氣候的特徵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乾燥,降水稀少。像我們知悉的許多世界著名的沙漠都是分布在南北回歸線經過的地區及其周圍的,例如,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以及維多利亞大沙漠等。其實我國的江南以及華南一帶理論上也處於副熱帶高壓氣候帶,但是由於有季風這種特殊的氣候存在,所以導致我國江南華南並沒有出現沙漠氣候的特徵,反而成了世界著名的「江南水鄉」,但這並不是本文敘述的重點,所以在這就不細說了。不過,我國南方七八月中旬所遭遇的高溫伏旱天氣,正是由副熱帶高壓的長時間控制所導致。所以可以得出第1個小結論,那就是由於納米比亞沙漠所處的地區正好處於副熱帶高壓氣候帶,該地區常年盛行劇烈的下沉氣流,所以無法形成有效降水。

接著我們再來看第2點。那就是納米布沙漠所在的沿海地區,剛好有本格拉寒流經過。根據地理學的描述,暖流會起到增溫加溼的作用,而寒流則會起到降溫減溼的作用。所以當本格拉寒流經過該沿海地區時,會將沿海地區的部分水汽帶走,從而降低了形成降雨的必要條件,這是第2個小結論。

總結上述兩個結小結論,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大結論:正是由於副熱帶高壓和本格拉寒流兩個「乾燥劑」的共同作用,導致納米布沙漠地區氣候極其乾燥、降水極其稀少。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第二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納米布沙漠所處地區的降水量分布會是從沿海到內陸逐漸增多?

其實納米布沙漠還有一個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沿海地區降雨極其稀少,甚至全年幾乎無降雨。而世界其他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及阿拉伯沙漠在內的許多沙漠,它們雖然都屬於近海的沙漠,但是他們沿海地區的降雨量往往都多於沙漠腹地,所以這些沙漠的沿海地區基本都是戈壁。而納米布沙漠則完全相反,沙丘在沿海地區,戈壁反而在內陸一帶。

我們知道降雨除了要有充足的水汽之外,還需要具備一個條件,那就是上升的氣流。我們知道,空氣中的水蒸氣上升遇冷之後就會凝結成雲,而如果上升的氣流繼續增大,那麼雲中的水汽就會繼續往高處走,走得越高溫度就越低,隨後雲中的水汽就會逐漸凝結成雨滴灑落到地面。剛剛前面介紹納米布沙漠的特徵時有提到過該沿海地區經常會有霧出現,其實這些霧我們就可以理解成是「在地面上的雲」。由於納米布沙漠處於副熱帶氣候地區,上升氣流弱,下沉氣流強,所以海洋中的水汽就很難上升凝結成雨滴,自然也就難以形成降雨。但是從納米布沙漠所處地區的地形可以看到,該地區的海拔由沿海地區向內陸逐漸升高。而內陸地區的大陡崖高度超過了1千米,水汽從大西洋海面上一路向東從沿海地區進入內陸之後,沿著大陡崖向上攀爬,越往山頂溫度越低,當溫度降低到能夠使水汽凝結成雨滴時,就會形成一定程度的降雨,這種降雨就是地理學中常說的地形雨。這就又進一步解釋了為什麼納米布沙漠所處地區的降水量分布是由沿海向內陸逐漸增多。

其實無論是從撒哈拉沙漠,還是從阿拉伯沙漠的地形特徵都可以看出,這些沙漠所處地區的沿海一帶海拔普遍都比沙漠腹地要高。所以當海洋上空的水汽朝這些地方湧來時,就會在這些高海拔的山丘地區形成地形雨,從而消耗了這些本來就不多的海洋水汽,而當這些海洋的水汽深入到沙漠腹地時,量已經非常少了,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降雨。說白了,就是這些沿海地區的山丘像一個大壩一樣,攔截了來自海洋的水汽,使其無法繼續輸送到沙漠腹地製造降水。這又可以解釋了為什麼像撒哈拉沙漠以及阿拉伯沙漠這樣的沙漠沿海地區的降水量會比沙漠腹地多的原因。

總之,納米布沙漠十分神奇,他與人們腦海中的沙漠完全不同,這是一個沿海沙漠。

說了這麼多,大家是否真的想去那裡參觀遊玩呢?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失敗的沙漠:年降水量比沿海城市多,遍地湖泊魚蝦成群!
    世界上最失敗的沙漠:年降水量比沿海城市多,遍地湖泊魚蝦成群!
  • 世界上唯一的沙漠世界遺產,沙地上遍布火山熔巖,水源全都不能喝
    導語:世界上唯一的沙漠世界遺產,沙地上遍布火山熔巖,水源全都不能喝。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地球上有許多絕妙的自然風景,讓人為之震驚著迷,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過要說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那可不是風景好看就行的,還得具有難以複製的特殊之處。
  • 降水一般由沿海往內陸遞減,那為什麼有些沿海地區卻出現了沙漠?
    巨大的海洋不僅孕育了無數的生命,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海洋生態系統,而且廣闊海洋洋面的大量水汽蒸發是陸地降水的主要來源,所以在世界降水分布上有一條重要的規律,那就是「降水一般由沿海往內陸遞減」。這一規律在世界很多區域都十分吻合,比如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降水由東南季風帶來,所以我國的降水由東南沿海往西北內陸地區遞減,符合由沿海往內陸遞減的規律。
  • 南美洲南部的巴塔哥尼亞沙漠,為什麼地處沿海卻氣候十分乾旱?
    地球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在地球表面分布著眾多的物種,形成了海洋和陸地兩大生態系統,我們人類也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一分子。當然,生物物種在地球陸地上的分布並不是均勻的,總體而言物種種類由赤道地區往兩極地區遞減。
  • 世界上第二大沙漠,世界上最炎熱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阿爾及利亞說到沙漠,我們往往會聯想到烈日下那一望無際的沙漠。這並不完全正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一個被雪覆蓋的非常寒冷的地方。我們說的是覆蓋1400萬平方公裡的南極沙漠。世界上第二大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它是世界上最炎熱的沙漠。它佔地900萬平方公裡,佔非洲領土總面積的30%,被許多國家瓜分。這是一種驚人的美:這個地區乍一看似乎單調乏味,但實際上風景如畫,一點也不沉悶。
  • 新疆有一座小城,世界上唯一與沙漠相連的地方,多年以來沒被淹沒
    中國是一個廣闊的物博,現在很多人也選擇新疆旅遊, 更何況新疆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區,管轄區域總面積達到166.5萬平方公裡,約佔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中國數量少,是同時擁有草原、湖沙漠等自然景觀的受歡迎旅遊地,大美新疆,當然是中國最好的旅遊地。
  • 探索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阿塔卡瑪沙漠
    位於智利的阿塔卡瑪沙漠,它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要比死谷還要乾旱50倍。科學家們正在拼湊這片沙漠的起源,從火山爆發到宏偉的山峰,再到浩瀚的海洋,他們挖掘著線索,也給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這片沙漠如何形成的窗戶。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星球,被海水所覆蓋。但是在智利北部的這片貧瘠的荒漠上,卻找不到一滴水。塔卡馬沙漠處於太平洋和沿岸火山帶中間,東邊靠近安第斯山脈。
  • 秦皇島市資訊|世界最美沙漠,一半海水一半沙漠,是咋回事?
    秦皇島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世界最美沙漠,一半海水一半沙漠,是咋回事?世界上出現一半海水,一半沙漠的地點不止這一處,規模比較大的有納米石沙漠,有杜拜的附近的沙漠和海水交匯有美國海岸附近的這種海水交匯,其實不止一處的出現,只不過,河北省秦皇島市附近的這座沙漠更加有觀賞性,因為周圍的旅遊設施比較完善,可以去其他的景點遊玩,再加上其他地區的就不見得有完善的旅遊設施了。
  • 世界上最美麗的14大沙漠
    莫哈韋沙漠 覆蓋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東南部的大部分地區以及中部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州南部和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的較小部分。沙漠以美洲印第安人部落莫哈韋族命名,面積達64,749平方公裡。撒哈拉沙漠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實際面積在不斷變化,覆蓋了北非大部分地區。
  •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所以我國的年降水量總體上從東南沿海往西北內陸地區遞減。一說到荒漠,其實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沙漠」,沙漠可以說是荒漠自然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其中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總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千米,幾乎和我國的面積相當。
  •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不是撒哈拉,一起報復著人類
    平鋪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形成於250萬前,面積約906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的國土面積,一直以來以世界最大沙漠居稱,但事實上,撒哈拉沙漠只能算作是世界上最大的沙質沙漠,第一的位置實際上歸屬於南極沙漠。
  • 世界上最美的沙漠,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美輪美奐的景色讓人流連!
    地球上有很多一望無際的沙漠,很多人天真以為是沙漠是因為沒有水而造成的,然而今天這個沙漠將會顛覆你的傳統認知,它就是著名的納米布沙漠,這個沙漠的歷史非常悠久,是世界上最為古老最為乾旱的沙漠之一,為什麼它擁有百億噸的水呢?
  •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這個沙漠被人們稱為「死亡之海」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誘惑力的一個。維吾爾語意"進去出不來的地方",人們通常稱它為"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疆南疆的塔裡木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時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 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流動沙漠」是什麼嗎?不是撒哈拉大沙漠
    前面咱們說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可是,我們國家最大的沙漠是哪個呢?我們國家最大的沙漠叫「塔克拉瑪幹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疆南疆的塔裡木盆地中心,總面積33萬多平方公裡,這都快接近我們國家雲南省的總面積了。
  • 世界上最迷人10大沙漠,讓人嘆為觀止!
    沙漠,在人們的心目中,就是很乾旱,荒無人煙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都是不會選擇去的,因為寸草不生的沙漠地帶總是讓人聯想到死亡。然而,大漠的風景有時候也讓人嘆為觀止,沙漠裡面可不一定只有黃沙,下面就讓我們看看世界上最迷人的10大沙漠究竟是哪些吧。
  • 沙漠遊:探尋世界上最乾燥的智利阿塔卡馬沙漠,擁有獨特的魔力!
    智利阿塔卡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區,是世界最乾燥的地區之一,被稱為世界的幹極,且在大陸西岸熱帶乾旱氣候類型中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形成了沿海、縱向狹長的沙漠帶。1.阿塔卡馬沙漠,它被認為擁有地球上最晴朗的夜空。
  • 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及其鹽鹼地,阿塔卡馬沙漠
    智利北部有著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及其鹽鹼地、溫泉和間歇泉,以及位於丘基卡馬塔、卡拉馬和高原其他部分的大量銅礦和其他礦石、礦藏。這裡也以其肥沃的峽谷和綠洲而引以為豪,這裡獨特的水果使其成為了絕佳的美食之旅的目的地,一些智利人頁居住於此。
  • 隱藏在西班牙一隅的歐洲唯一沙漠
    歐洲大陸唯一的沙漠不在別處,正是位於西班牙東南部的荒蕪之地——本納斯沙漠。 人們普遍認為歐洲是世界上唯一不存在沙漠的大陸
  • 世界三大無人區之一的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
    今天小鹿要給你們介紹一個特殊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這個名字你們肯定不陌生吧,因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的北部,氣候條件非常的惡劣,世界上很少有生物能夠在這個沙漠生存,當然人類也不例外。
  • 阿拉善:擁有全球唯一一座以沙漠為主題的世界地質公園
    阿拉善地區雖然看上去人跡罕至,但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了,曼德拉山巖畫、賀蘭山巖畫生動記錄了我國遠古北方少數民族文化,黑城是「絲綢北道」上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遺址。最為關鍵的是,阿拉善境內擁有全球唯一一座以沙漠為主題的世界地質公園,即世界三大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