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安全要記牢!居家戶外別讓孩子碰火和電

2021-01-11 東北網

東北網7月16日訊 暑期裡,孩子們有了更多活動的時間,每年這個時期,都有孩子因玩火碰電引發事故,所以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家如何防範孩子觸電?給電子產品充電時,需要注意哪些細節?遇到雷雨天氣,怎樣保證安全?遇到觸電事故,如何急救?家裡的可燃物,有沒有遠離火源?

7月13日,記者採訪了國網大慶供電公司及市消防救援支隊的工作人員,給市民上堂安全課。

防5類火災隱患

1.電器火災。隨著高溫天氣的到來,空調、冰箱、冰櫃等用電設備大量增加,家用電器長時間使用、電源線短路、線路超負荷、電器及線路漏電、電器使用超期等,都會產生高溫電火花,引起火災。

市民應使用合格的電器,切勿購買次品;家中的電源、插排周邊不可放置可燃物;平時多檢查電器、電線、插頭,及時更換破損的電線。

2.樓道、樓梯堆放可燃物。很多居民樓引發火災的原因是,居民樓樓梯口的雜物房內,堆積大量塑料製品、紙質物品等易燃物,這些易燃物品很容易將小小的火苗演變成大型火災。

不要在樓道亂拉亂接電瓶車的充電線,樓道、樓梯禁止堆放可燃物,物業部門要及時檢查、清理消除隱患。

3.燃氣洩漏引起火災。市民一旦發現燃氣洩漏,應立即關閉燃氣閥和爐具開關,並打開門窗,此時不要開關室內任何電器開關或使用電話。發生燃氣洩漏以後,要立即通知燃氣公司或撥打119,切勿私自解決。

定期檢查家中的天然氣,餐館、飯店使用液化氣罐,一定要遠離明火。

4.人為明火引發火災。市民在室內切勿亂扔菸頭,避免在床上、沙發上吸菸及酒後吸菸。另外,夏夜如使用盤式蚊香驅蚊,需確保蚊香附近沒有易燃物品,菸頭、菸灰和未熄滅的蚊香等一旦接觸到被褥、蚊帳、衣服或沙發,均易引發火災。

5.無人居住的老房易存隱患。對於長期棄用、久無人居的房子,特別是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一旦發生火災,老化的電線、堆放雜物的走火通道、年久失修等因素,將極易加劇火勢,甚至危及同屋或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

因此,市民要定期檢修、徹查安全隱患。

居家用電安全

問:居家用電,如何避免孩子觸電?

答:提醒孩子,一定不能用手或金屬等導電物,捅電源插座的孔眼;更不能用溼手、溼布擦帶電的燈頭、開關、插座等;遠離劣質手機、充電寶、電暖寶,使用中它們可能會發生爆炸。

使用電熨鬥、電吹風等電器時人不要離開,以免發生火災事故。

問:給手機、平板電腦充電時,應注意什麼?

答:首先,充電器不能混用,插頭要用原裝的,使用大功率的插頭給小功率電子產品充電,雖然速度快,但會傷害電池,同時要用原裝數據線,否則容易有安全隱患。

不能長時間充電。長時間充電容易使電池和充電器老化,還可能因電池過熱,而引起事故。

其次,別把充電的手機,放在床上或離人太近的地方,這種習慣有可能會因為手機漏電或過熱,引發爆炸,從而產生人員傷亡。

還要切記充電時不要使用手機。很多人喜歡邊充電邊玩手機,這不僅會使人體接受更大的輻射,還會讓手機發燙。

手機爆炸前,大多會出現過熱的情況。

另外,不要將充電器長期插在插座上,這容易使電路老化,造成火災。

最後,泡澡時或手潮溼時,不要使用手機或操作充電器,這樣做極有可能會引起漏電或者觸電。

問:發生電器火災時,該如何應對?

答:如果家裡的電器,如空調、冰箱等發生火災,千萬不能用水滅火,需切斷電源後,用滅火器滅火;對電視機、電腦等家電著火,可先用溼毛毯、溼棉被等物品撲滅火焰。

無法切斷電源時,應用無導電的滅火劑滅火,不要用水和泡沫滅火劑。如果電器用具或插頭著火,切勿用手觸碰電器用具的開關,用絕緣體觸碰的同時,迅速打110或119報警。

戶外電力安全

問:孩子在戶外玩耍時,哪些事兒不能做?

答:天氣炎熱,孩子們喜歡在噴泉附近玩,這時一定要囑咐或看護好孩子,景觀噴泉有漏電危險,千萬不要進入噴泉水池內玩耍。

在外面玩耍時,不要攀爬電線桿、鐵塔,當人順著電力杆塔向高處攀爬時,高壓線路的電壓等級,遠遠高於人體安全電壓。

另外,不要在變壓器和電力設施旁逗留,見到脫落的電線,要躲遠,禁止進入變壓器室、配電房。

問:帶孩子在戶外遊玩,什麼情況要不得?

答:不能在架空電力線路附近垂釣,帶水的魚線和碳素釣竿導電,一旦魚線飛到電力線路上,強大的電流將危及生命安全,這種事故每年都在發生。

同時,不要在架空電力線路兩側各300米的區域內放風箏,因為風箏一旦纏繞在電力線路上,可能會造成線路短路,發生電擊事故。

雷電擊傷防範

問:雷雨天氣,在室內用電時,需注意什麼?

答:雷雨天氣時,房屋門窗要關閉好,遇到打雷、閃電,告訴孩子儘量避免使用家電設備,不要撥打、接聽電話;上網、看電視者應立即拔掉電源,以避免金屬導線引入雷電進室,損壞電器,發生雷擊事故。

雷雨天氣時,還要避免站在燈泡下、進戶的金屬水管以及與屋頂相連的下水管邊,以防雷電擊傷。

問:雷雨天氣,在室外,哪些地方不能靠近或躲雨?

答:雷雨天如果在外面,告訴孩子不要走近、停留在高壓電線桿、鐵塔、避雷針的接地處、樹下等,以免雷擊時發生跨步電壓觸電。

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天然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更不能停留在高樓平臺上。

躲雨時,不能在大樹、煙囪、尖塔、電線桿、山頂、開闊水面附近,如萬不得已在樹下躲雨,需要與樹幹保持3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另外,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

觸電急救措施

問:如果發現有人觸電,該怎麼辦?

答:如果有人觸電,孩子的能力有限,一定告訴孩子不要靠近觸電的人,應該立刻呼救,尋求大人的幫助。

一旦發生觸電事故,首先應該切斷電源,如果不知道電源在什麼地方,就用乾燥的木棍挑開電線,確保人體脫離電源。

觸電時間越短,對人體造成的傷害越小,人體觸電後,會出現心跳停止、呼吸中斷等現象,這時不應認為是死亡,在設法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後,應立即進行緊急搶救。

解開妨礙觸電者呼吸的緊身衣服,檢查觸電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黏液、異物,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人工胸外按壓等緊急搶救。

在醫務人員到來之前或送醫途中,絕不能無故中斷搶救,在進行急救的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謹記逃生法則

近日,重慶一小區20樓住戶起火,消防救援人員到場,發現家中無人,最終在窗外空調外機平臺,發現一對母子。在此次火災中,這對母子未採用原地等待或者跳樓的極端方式逃生,而是很巧妙地爬出著火房屋,避開火源危險區,等來了消防救援。

消防救援專業人員提醒,一旦遇到火災,在逃生過程中,千萬不要用電梯,也不要胡亂躲藏,不利於消防隊員搜尋。

在樓層充滿煙霧和火焰時,可以用溼毛巾包住口鼻,披上用水浸溼的衣被,俯身外衝或頭朝下爬行;如果是在樓層較低的樓房,還可利用繩索一端緊拴在門窗或其他牢固物體逃生。

另外,只有在消防隊員準備好救生氣墊並指揮跳樓時,或在火勢危及生命的情況下,才可採取跳樓的方法。在沒有逃生線路時,可退入室內,關閉對著火勢蔓延方向的門窗,找床單等織物打溼,塞進門縫,並撥打119,說明自己被困的準確位置,等待救援。

相關焦點

  • 疫情當前,孩子們暑假該如何度過?專家:讓孩子識別危險學會求助
    疫情給即將到來的暑假增添了一點特殊的味道。少年宮、夏令營、旅行都摁下了暫停鍵,那些父母雙職,又沒有爺爺奶奶陪伴在身邊的小朋友要面臨獨自在家。對於他們來說,居家安全,無人陪伴成了最大的難題。這樣的一個暑假該如何度過?
  • 戶外常見的6種有毒花,小孩千萬別亂碰!
    暑假到了,很多人都喜歡帶上孩子去戶外親近一下大自然,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戶外有很多植物在美麗的外表下面卻隱藏著一顆有毒的「心」,它們輕則刺激皮膚、引起紅腫,重則傷人性命,而很多人對此卻一無所知,快來看看有哪些吧?
  • 暑假孩子近視度數又漲了?開學臨近,這些防控近視的知識,家長一定要...
    又過了一個暑假,孩子的視力怎麼樣啦?  最近,中教君看到中國青年報社對近兩千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8.6%的受訪家長稱孩子在暑假視力下降了。對於孩子暑假視力下降的原因,82.8%的受訪家長歸因於無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  暑假期間,很多孩子無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加上不健康的用眼習慣,導致視力下降。  有家長開始擔心,孩子這麼小就近視了怎麼辦?
  • 孩子:不可以去碰牆上的小洞,會咬手
    如果他從小就知道電線不能隨意去碰,尤其斷了的電線堅決不碰,他應該會避免這場災難。2、插座裡有電,教孩子不要用手、金屬物去接觸。如果大人不講,小孩可能好奇,用手、金屬針(絲)等去電源插座裡去試探。另外要注意常用電器使用後,告訴孩子關閉開關,不要讓它長期超負荷使用,特別是電飯煲、電炒鍋、電磁爐、電暖爐等,不用就關閉,以免發生危險。說到這裡不光孩子,有些老人也是。有次我回老家,看見婆婆家電鍋的電源一直開著,亮著紅燈。
  • 這種花有毒,別亂碰、別亂吃,家裡有小孩更要注意!
    最近看新聞,又有孩子誤食路邊的野果而中毒,看著真揪心。不禁感嘆,現在生活在高樓大廈,遠離了自然,很多人對身邊的植物都不了解,要是誤摘、誤食了,可是有生命危險!珊瑚櫻珊瑚櫻的名字很多,四季果、冬珊瑚、玉珊瑚、珊瑚豆、珊瑚子、野辣茄、吉慶果···它四季常青,果子變紅後很誘人,但是要小心,它全株都有毒。
  • 4個部位是孩子「生命線」,爸媽再「手癢」也別碰,別釀成大錯
    盲目「體罰」孩子,險些釀過錯小亮天性調皮,平時別人在認真聽課,他卻經常開小差,考試成績也總不理想。這一次小亮的分數只有38分,因為害怕被父母責備,於是小亮便自己手動把成績改了,改成了88分。其實老師早就已經把孩子們的成績發到了家長群裡,小亮父親也早就知道自家孩子把成績給改了,要看看小亮要怎麼演下去。
  • 「宇宙最強舅舅」火了!暑假帶8個外甥,出行要數隨時清點人數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暑假的來臨是最讓人開心的事情了,因為有很多家長可以在暑假的期間內,抽出時間休息一陣,所以這個逃離工作「魔爪」的最佳時機值得人們慶幸。而且孩子們在這個期間內也都放假了,家長正好可以利用假期的這個時間,陪孩子出去遊玩,或是讓孩子在親戚家住上一陣,促進一下感情也是極好的。下面這位舅舅一到暑假就忙得不可開交,快來讓我們看一看是怎麼回事。
  • 這樣的「玩具」,家長別讓孩子碰
    這樣的「玩具」,家長別讓孩子碰。根據孩子媽媽的回應,男孩將零食當中的乾燥劑,倒進了灌滿水的罐子中玩。當孩子反覆搖了幾下之後,意外發生了,罐子一下子就爆了。爆炸後的罐子不僅直接把孩子的眼睛給打傷了,還把孩子的眼球給融了!視力下降,大夫說,孩子很有可能會終身失明。當時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真的是被嚇出了一身冷汗。乾燥劑,在每個家庭中幾乎隨處可見。
  • 4種有毒植物,小孩子別亂碰,小心惹來麻煩!
    暑天來了,很多上學的小孩子也迎來了一年中的暑假,暑假期間,小孩子最喜歡的就是在外面玩耍,但是家長們要注意了,室外有很多常見植物都是有毒的,一定要教導孩子,不要隨意亂碰不認識的植物哦。最好能教會孩子辨認一些有毒花草,這樣才能及時避免問題的發生哦。
  • 戶外移動電源正確使用方法,聚儲戶外移動電源怕你弄錯了
    戶外移動電源正確使用方法,聚儲戶外移動電源怕你弄錯了-泉州市拓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移動電源又稱充電寶、旅遊充電器等。戶外移動電源最大的好處是外出時,可以不用插電就能給隨時手機充電。那麼你知道戶外移動電源如何保養和維護嗎?接下來,聚儲戶外移動電源來分享戶外移動電源的維護方法,希望大家能仔細注意一下。
  • 孩子誤把502膠水當眼藥水用,媽媽的緊急處理方式,讓醫生都稱讚
    眼睛如果不小心沾染了化學物質,一定要立刻用生理鹽水進行反覆衝洗。小夏在第一時間為孩子衝洗眼睛,保護了眼球角結膜,將傷害降到了最低。這也是緊急送到醫院救治後,醫生對小夏稱讚不已的原因。如果沒有立刻得到處理,等送到醫院時,眼球受到的損傷就無法估測了。
  • 「非洲大蝸牛」千萬別碰
    不少市民在公園和小區裡發現了這種巨型蝸牛的蹤跡。這引起了不少小朋友的興趣,有些市民還提著水桶,把蝸牛抓回去當寵物養或做下酒菜。    然而,專家發話了,這種「非洲大蝸牛」千萬別碰,它屬於入侵物種,自身攜帶多種寄生蟲,家長特別需要看好自家「熊孩子」。
  • 聰明父母給孩子收藏最好的學習英語方法,孩子在不知不覺記牢單詞
    聰明父母給孩子收藏最好的學習英語方法,孩子在不知不覺記牢單詞 2020-11-18
  • 居家防疫,常用消費品安全要注意——日用品篇
    居家期間,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要注意消費品的使用安全。小編從以往發布的消費提示中總結了居家常用產品的安全使用提示,提醒各位消費者提高安全意識,防範產品傷害。一、日化清潔用品日化清潔用品,是人們平日常用的化學製品,主要包括衣物洗滌劑,餐具洗滌劑,消毒劑等,產品有粉狀、塊狀和液狀。
  • 智商超高的猩猩,告訴遊客別碰電網,演示如何安全通過
    智商超高的猩猩,告訴遊客別碰電網,演示如何安全通過 2020-11-23 09:43
  • 孩子燙傷怎麼辦?「五字」口訣要牢記,建議爸媽收藏好
    因此,上述步驟結束後,趕緊帶娃去醫院檢查,別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送往醫院途中,如果燙傷處疼痛厲害,可以繼續冷敷。這就是孩子燙傷後的急救方法,父母牢記在心,一旦遭遇燙傷,能夠冷清處理,把傷害和痛苦降到最低!
  • 從鑽木取火到戶外電源:能源的探索與利用改變著人類的生活
    約在8萬年前,智人掌握了鑽木取火,這意味這火這種自然力被人類初步掌握。人類學會用火之後,首先用於燃燒煮食和取暖並使人能在夜間活動。尤其是交流電的出現,它提高了電能的輸送效率,實現了高壓輸電。自此,電流逐漸進入到家家戶戶,電能融入到了各行各業當中,開始解放人們大量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電氣革命加劇了工業和商業文明的繁榮 。
  • 孩子放假 從幾千到幾萬的暑期研學要怎麼選?
    ,7天的時間裡,孩子們集體旅行、集中食宿,在集體生活中增長本領和見聞。這個課程可以多達70種,從常規的體育、音樂、美術,拓展到棒球、高爾夫、騎馬、攀巖,中國的孩子過去都很嗨。」不僅能讓孩子放鬆身心,還能在玩中學,可謂一舉兩得。
  • 別摸,別動,別碰……孩子小手就該不老實,別限制娃的探索興趣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心理學研究表示:兒童的思維活動往往是從各種小動作開始的,若是強行切斷孩子思維與活動的聯繫,則不利於思維的持續發展。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手部力量逐漸增強,手指越發靈活,孩子動手做的事情很多,經常喜歡這兒摸摸那兒碰碰,沒有片刻的安寧。每當這個時候很多家長都會明令禁止孩子的行為,別摸、別動、別碰。
  • 這5種魚醫生說最好別碰,傷害孩子身體,家長們都要注意了
    這5種魚醫生說最好別碰,傷害孩子身體,家長們都要注意了以前生活水平不高,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吃上大魚大肉,如今生活水準高了,大家平常也能餐餐吃到魚肉了,如今豬肉價格比較高,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吃雞鴨還有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