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摸,別動,別碰……孩子小手就該不老實,別限制娃的探索興趣

2021-01-19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心理學研究表示:兒童的思維活動往往是從各種小動作開始的,若是強行切斷孩子思維與活動的聯繫,則不利於思維的持續發展。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手部力量逐漸增強,手指越發靈活,孩子動手做的事情很多,經常喜歡這兒摸摸那兒碰碰,沒有片刻的安寧。每當這個時候很多家長都會明令禁止孩子的行為,別摸、別動、別碰。

「三別」能夠直接打消孩子所有積極性,而當一個孩子被家長制止行為以後,會產生消極以及遲鈍的反應特徵,這是因為孩子被父母短暫性的限制了探索欲望,我是長此以往則不利於孩子的智慧發展和增長。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尖上。」

手作為人體進行各種活動的主要器官,不僅可以幫助人們認識事物,還能夠幫助大腦的思維模式開展,正所謂心靈手巧,它暗含了腦與手之間的關係,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對於一個孩子而言,他們不僅可以通過五官來觀察以及認識外界事物,還會通過手這個器官來感觸外界事物,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活動能力的提高,孩子思維水平也會逐漸發展,這離不開手的能動作用。

舉個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不老實吃飯,總是玩弄食物,左掐掐右捏捏,將食物玩得一團糟在送進嘴裡,到頭來的結果吃的還沒有掉得多。

很多家長討厭孩子這種行為,並會對孩子進行抑制,這種思維是不對的,孩子玩弄食物本質上則是一種好奇心的發展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他們會對自己做出來的事情產生成就感,從而促進各種探索欲的發展。

孩子小手就該不老實,別限制娃的探索興趣

1)生活方面,多給孩子鍛鍊機會

在生活中給孩子提供各種鍛鍊動作的機會,我們可以從飲食方面做準備,讓孩子用叉子吃東西,方法很簡單,家長可以將食物切成小塊放入盤子裡,給孩子一把專用叉子,讓孩子自主叉食盤子中的食物。

這種方法無形之中可以提高孩子的手勁兒及操作能力,同時也有助於孩子鍛鍊手眼的協調能力。

另外,也可以讓孩子用勺子去舀水,只需要準備兩個杯子以及一把勺子,杯子裡裝入一些水,讓孩子用勺子將這個杯子的水舀入另外一個杯子。

這種方式可以讓孩子活動手腕,鍛鍊他對肌肉的控制力,以及注意力的集中。

2)注意動作範圍限制,避免欲速則不達

不要讓孩子做一些超出能力範圍之內的動作,很多家長都會犯一個錯誤,那就是對孩子期待值過高,總是希望孩子做出超出年齡階段的一種行為,欲速則不達。

過高的期待值以及過早的行為準則,會使孩子造成一種急躁感,同時也會打擊到孩子的積極性以及自信心,眾所周知,孩子動作上的發展與身體和大腦的成熟密切相關,給孩子提供充分的練習機會,反覆練習達成某個動作,並且給予他們鼓勵和欣賞,給予他們充分的自豪感。

3)遵循發展規律,豐富孩子自信心

跟著孩子的發展規律走,幫助孩子進行積極的訓練,讓孩子擁有豐富的自信心,同時也能夠增加孩子的配合程度。

孩子的動作發育具有階段性,特別是在嬰幼兒時期

根據兒童心理專家研究表示,孩子的動作發育具有階段性,在嬰幼兒時期孩子動作發育有巨大的轉變,以下我們進行一個詳細的分析:

0-2個月:實驗證明孩子一出生便有抓握反射,在這個階段孩子可以抓住東西不放手,隨著時間的增長,等孩子到達兩個月的時候,這種抓握反射便會逐漸消失, 但卻意味著孩子已經能夠學會自主夠物。

3個月: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已經可以有意識地去拿東西,但是對於物體和自己之間的距離有著差別判斷,經常會做出拿不到的現象,或者是不小心把東西推掉,這都是因為此時此刻孩子的抓握能力不夠強。

4-7個月:孩子身體不斷增長,雙手協調能力也會跟著增長,四至七個月的孩子雙手能夠協調的操弄物品,可以用雙手輪換的玩這個玩具,意味著孩子此時此刻大腦協調能力在不斷地發展,想法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

8-11個月:隨著孩子抓握東西的不斷聯繫,其把握能力不斷增長,他們逐漸可以將大拇指與食指併攏,像小鉗子一樣去拿桌子上的東西。

1歲:一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可以把東西拿起來轉過去,進行各種拍、打、推、擠、壓的行為,還會為此樂此不疲,從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2-3歲: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已經學會各種日常生存技能。這個階段的孩子好奇心不斷升高,喜歡亂動亂摸各種物品,若是加以引導則有助於孩子探索欲的發展。

探索興趣是孩子獲取知識教育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孩子進行各種創造性活動的最強推動力。

當孩子對某件事情或者現象做出了興趣感,雙手自然而然會產生條件性反射去觸碰它,又表明孩子對它的嚮往,這種接觸和了解有助於孩子對其進行觀察和思考。

醫學教授曾經說過,孩子一旦到達三歲自我意識便會迅速增長,獨立性也會極大增強,他們有著各種小心思,此時此刻若是制止他們的行為,其實也是在限制他們自我意識的發展。

引導會增長孩子的探索興趣,這些點要謹記

1.當嬰幼兒出生以後,父母要儘快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即:多和孩子進行互動,與孩子進行語言交流,並且給予適當的玩具等,通過交流與逗弄的方式引發孩子產生激動情緒,並且產生相應的動作反應,有助於促進孩子的知覺發育。

2.不要過分約束孩子

亂下禁令,這不行那不行,讓孩子束手束腳,被束縛了的孩子就相當於被折斷翅膀的天使,他們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探索欲望,也不能更好的反應自己,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以及對外感知的發展。

3.對待孩子要保持耐心的態度

不要總是拒絕孩子的問答,保證充分的耐心,並且實事求是地告訴他們想要追尋的道理,過度拒絕的話,只會傷害孩子的好奇心及求知慾,從而影響孩子探索世界的發展,利於孩子進一步的成長。

4.同齡人的交流探索

3-4歲孩子一定要送去幼兒園,尤其是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孩子需要和同齡人進行交往溝通,同齡人的世界和家庭世界完全不一樣,他會給孩子帶來各種意想不到的驚喜。同時也意味著讓孩子邁入社會,這個過程也是孩子不斷探索新事物的過程。

5. 鼓勵孩子和同齡人做遊戲

專家表示,遊戲是學齡前兒童的主導活動,也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途徑。讓孩子與同齡人玩遊戲,在遊戲過程中體驗生活意義以及探索求知慾的發展。對於孩子探索興趣的發展有著不可多得的意義。

今日話題互動:你平時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你喜歡限制孩子的行為嗎?你是如何培養孩子探索興趣的呢?歡迎在留言下方評論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在海南看到這種果實千萬別摸!別摸!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在前往保亭的路邊看見一種從未見過的果實後碰了一下,沒想到碰完後,手就奇癢無比,無奈去了醫院,醫生給上了藥膏後,才得以緩解
  • 給娃吃魚補DHA,三類魚肉最好別碰,不僅不補腦,還耽誤智力發育
    這三類魚肉最好別碰,不僅不補腦,還耽誤智力發育麗媛的閨女剛滿三歲,小傢伙不挑食、愛吃肉,這一點讓麗媛非常開心。爸媽們最樂意看到的就是孩子吃肉,覺得寶寶只有多吃肉,才能長得壯實。前幾天麗媛買了一條鰱魚,煮熟之後還沒來得及一點一點給寶寶去刺,小傢伙就忍不住自己拿勺子先舀了一口。媽媽煮的魚味道鮮美,小傢伙嚼得津津有味。
  • 4個部位是孩子「生命線」,爸媽再「手癢」也別碰,別釀成大錯
    很多年輕的父母會說:「我是被打大的,我也知道不能打孩子,但是孩子一犯錯,我控制不住,打他也算是給他一點警示吧。」雖然孩子不聽話,但為人父為人母,我們還是應該要保持最基本的理智,平時孩子實在是調皮不聽話,偶爾打打孩子也可以,但是可不能亂打。因為有些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如果說爸媽不小心碰到了這些地方的話,可能就會「釀成大錯」。
  • 路邊驚現非洲大蝸牛,別碰也別吃!已有人因抓它發高燒,還會傳播結核...
    注意了  在廣東很多地方看見一種巨型蝸牛,千萬不要亂碰!特別家裡有小孩的父母一定要注意!  颱風已過,經過兩天的降雨,這種巨型蝸牛大量冒了出來怒刷存在感!  很多小朋友對大蝸牛非常感興趣有的學校還布置過觀察蝸牛的作業甚至有傳言,這蝸牛能吃……  小編在這裡鄭重告誡大家  不能吃!  不能吃!  不能吃!  實際上,「大蝸牛」不僅不能吃,也不能亂碰,深圳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大蝸牛」體內很可能感染有寄生蟲,小朋友和大蝸牛親密接觸極易被感染,千萬要小心!
  • 爸媽再生氣也別打娃這4個部位,那可是「生命線」,別釀錯後悔
    小蘇趕緊帶孩子去醫院,幸虧沒有什麼大事,但一想起孩子腦袋流血的樣子,小蘇就後悔不已。其實,大部分孩子都有把父母惹得火冒三丈的時候,但父母作為成年人,一定要努力控制情緒。爸媽再生氣,孩子身上這4個部位也別打,那可是「生命線」,別釀錯後悔頭部眾所周知,頭部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是十分重要,而且大部分人在挨打的時候,都知道護好頭,但一些孩子並不知道。
  • 深圳雨後常見「有毒」大蝸牛,千萬別碰也別吃
    深圳雨後常見「有毒」大蝸牛,千萬別碰也別吃 &nbsp&nbsp&nbsp&nbsp近期,深圳進入了「龍舟水」季節,雨特別多。大雨過後,不少細心的人發現自己的小區內、草叢邊,出現了很多氣定神閒的大蝸牛!
  • 兒科醫生:天氣再熱,3件「坑娃事」別做,孩子免疫力會下降
    作為一名中醫兒科醫生,因為有育兒健康的基礎,在這方面我還算是經驗比較豐富的,夏天帶娃確實很不容易,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別多,但不是說時時刻刻都要保持小心翼翼的狀態,關鍵是別做一些「
  • 孩子埋怨:「媽,為啥我是大扁頭」,這件毀娃顏值的事別幹了
    01這件毀孩子顏值的事家長別幹了劉女士跟丈夫在大城市打拼,兩人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由於工作壓力比較大,夫妻倆沒辦法同時妥善照顧兩個孩子,於是商量著把一個孩子交給鄉下的爺爺奶奶帶。劉女士詢問後,孩子奶奶自豪地說:"看,多板的頭,我當初給娃睡了好幾個月才睡出來的。"聽到這話,劉女士欲哭無淚,在她看來,扁頭實在太毀娃顏值了。然而小女兒已經3歲多,頭型想改也難以改變了,只怪自己當初沒留心觀察妹妹的頭型。一轉眼,兩個孩子都上了小學,沒想到上學沒幾天,妹妹就哭著過來找劉女士了。
  • 千萬別讓你的男朋友養貓!
    兩人一貓過著幸福的小日子,下班回家一起看看電視,擼擼貓,一家三口互相治癒,好不快活!可當我真正擁有他們的時候,我發現我錯了。現實中,是他們兩個互相治癒,直接跳過了我。所以,現在的我既沒有男朋友,也沒有貓「別動他,臭女人!」
  • FDA重磅警告,這8種魚高汞、致癌,別給娃吃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魚眼中確實含有利於視網膜健康的n-3多不飽和脂肪酸,但含量低,起不到明目作用,加上口感那麼差,就別為難寶寶了。如果生存環境不達標,魚體內就會富集有毒有害的物質,寶寶吃了很容易中毒或危及生命!PS:科大大這裡說的野生魚是指完全在自然環境下的水域裡的魚。尤其是喜歡野釣的家長,在自家小河邊等地方釣的魚,沒有安全保障,是不建議給娃吃的!
  • 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
    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怎麼除掉大蝸牛?● 在小區發現數量較多的大蝸牛時,可以告訴物業進行處理,專業殺滅病蟲害的公司也可以處理。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
  • 孩子都有當「科學家」的潛質,家長:要抓住這個關鍵期,別錯過了
    ,隨著大腦發育的不斷成熟,會對周圍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他們會不斷去觸摸探索,通過自己的感受來對新鮮事物進行感知與理解,他們的興趣已經很好地從對母親的依賴轉移到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上,專家指出,每個孩子都有當「科學家」的潛質,在兩歲左右,孩子的探索欲會出現爆發期,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關鍵期,千萬別錯過。
  • 別吃!別碰!這個大蝸牛壞得很,弄死它
    對於真正的吃貨來說,沒有什麼是不敢吃的,但最近,就出現了一種讓吃貨都望而卻步的生物。  據報導,因南方連續暴雨天氣,廣東、福建等多地出現「巨型蝸牛」,這些蝸牛不僅個頭巨大,而且數量十分驚人,有小區幾個小時內就撿了幾百隻大蝸牛。  有人高興了,這不就是來送肉的嗎?
  • 6歲女孩鉛中毒,智力停止發育,兒科醫生:3種食物碰都別碰
    不過近段時間暫暫有點奇怪,她媽媽發現她總是容易腹痛,還不愛吃飯,老師教的東西幾天都記不住,其他孩子都學完了,暫暫都跟不上,而且暫暫雖然6歲了,但是身高跟5歲的小孩一般高,這讓家人都擔心,最終決定帶暫暫去檢查。
  • 遇到這種動物千萬別碰,路邊草叢很常見
    很多小朋友對大蝸牛非常感興趣有的學校還布置過觀察蝸牛的作業甚至有傳言,這蝸牛能吃……實際上,「大蝸牛」不僅不能吃也不能夠亂碰深圳龍崗區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大蝸牛」體內很可能感染有寄生蟲小朋友和大蝸牛親密接觸極易被感染千萬要小心
  • 花市買多肉,5種最好別碰,白花錢,越養越沒信心
    買不對,後期養護難度大。買對了,隨便養養,也能比賣的美。秋天買多肉,5種最好別碰,白花錢,越養越沒信心。不碰藥錦多肉為了吸引我們的目光,掏空我們的錢包,有些無良商家會用藥物幹擾多肉生長,使其穿上漂亮的外衣,等待出嫁。
  • 3種飲品已經被拉入「黑名單」,兒科醫生:別再給娃喝了,太坑娃
    3種飲品已經被拉入「黑名單」,兒科醫生:別再給娃喝了,太坑娃超超已經4歲了,家裡好不容易有了一個男娃,奶奶特別歡喜。平時奶奶主要的任務就是接送超超上學放學。可是最近夏季熱了,超超總是哭鬧著要吃冰激凌,一路過超市,自己就進去了。
  • 易烊千璽遭鹹豬手忍無可忍說了句「別碰我」令粉絲們心疼
    他只是輕輕的說一聲:別碰我!哇曬,這孩子也太禮貌了吧!在被一大群粉絲給圍追堵截,他們紛紛拿著手機、相機等等工具近距離拍照。其實這也正常,很多明星也都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很多時候追隨的粉絲越多就約說明人氣比較高吧越吧!在這些粉絲當中,竟有一名女孩子居然對易烊千璽動手,不但去拉易烊千璽的手,還去扯他的手臂,一直緊追不捨。易烊千璽說了一句「別碰我」,讓網友們紛紛表示心疼。
  • 別讓孩子跑錯方向!
    允許孩子慢慢成長,這恐怕是當前最著急,最不能慢慢來的事 1 別讓孩子跑錯方向 讓孩子提前學習,避免「輸在起跑線上」,但是違背規律的學習,最後帶來的不僅僅競爭中快和慢的問題,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問題
  • @武清人:樹上的這種「蠶蛹」,別碰!
    @武清人:樹上的這種「蠶蛹」,別碰!攝影:胡作偉攝影:姚立敏自2016年以來,武清已經連續5年釋放周氏齧小蜂,共計26億頭,以生物防治方法有效控制了美國白蛾在全區的擴散蔓延,實現了有蟲不成災的防控目標,既維護了生態平衡,又保護了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