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不拉風不是想出來的,首先要要符合人物設定和實際需求。
一、我們來看看豬八戒原形有多大,是這麼描述的:白蹄四隻高千尺,劍鬣長身百丈饒。
這要是讓豬八戒現原形走到西天,還不得把青藏高原要改名叫青藏平原了。
二、豬八戒一向是吃多少飯出多大力。
身體變得大,肚腸越發大,須是吃得飽了,才好幹事,上哪化那麼多緣?
三、古代中國都是黑豬,佛教不允許。
佛教中白色代表純潔,神聖。而黑色一般代表不詳,災禍,汙穢。唐僧好歹也是一代聖僧,又不是掃把星,騎個千丈的黑豬出門,專門去降災麼?
再者取經路途遙遠,對腳力的要求肯定高。古代馬本來就有承載運輸工具的作用,馴化後馬對運輸還是有很大幫助的,駕馭起來也方便,豬腿短,根本也不適合長途跋涉。
話說,唐僧雖然曾經是金蟬子,可畢竟是轉世在人間,也是凡胎,他的記憶裡沒有那些騎獅子、坐大象的神仙習慣,他對坐騎的認知,是受凡間影響的,首選當然是馬,根本不會去想把豬當坐騎。
假設唐僧有把豬當坐騎的考慮,那麼問題來了,豬八戒吃的很多,走的又慢,還經常犯懶,這得猴年豬月才能到達西天雷音寺?
另外,作為拿著唐朝通關文碟碟的唐朝取經者,騎著一頭豬,晃晃悠悠的走在路上,有損大唐國威。
假如唐僧也覺得騎豬很拉風的,但是菩薩還有佛祖是不允許他騎豬,只讓他騎馬。
如果唐僧真騎豬去西天,就有如下情況出現:
豬腿短,又喜歡亂竄。假如看到一片矮樹叢,豬八戒可想不起來背上的人是不是能過去,反正自己先鑽過去。扭頭一看,唐僧被樹枝攔住,摔倒在地,臉上還被灌木叢刮花了臉。
日常對話就是這樣:
唐僧:八戒你趕快呀,怎麼又磨磨蹭蹭的。
八戒:師父你等我吃兩口,這大蘿蔔,大土豆,香啊!
唐僧:八戒你別亂吃東西,一會又拉肚子,又誤了行程!
最後總結:
八戒可是前天庭天蓬元帥,你個佛教如來嫡傳弟子轉世的大和尚騎天蓬元帥?你是想搞事情嗎! 您不是在騎豬八戒,而是在替佛教眾佛踩玉帝的面子!作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