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取經完成後,唐僧師徒取經有功,都被如來封賞。
封賞完,去了哪裡呢?
書中沒有交待。
我們來一一分析。
先看唐僧是從哪裡來的?
此榜行至海州地方,有一人,姓陳名萼,表字光蕊,見了此榜,即時回家。
從以上可以看唐僧老爹是海州人。
那麼海州在什麼地方呢?
海州歷史悠久,據最早的歷史地理書《禹貢》記載,海州在夏商時期屬九州之一的徐州。周朝時,將原來徐州之域分為青州、兗州,海州屬兗州。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罷都督府,分天下為十道,海州屬河南道。連雲港市海州區位於中國華東、長江三角洲地區,地處江蘇省東北部、連雲港市區南部。
西天取經完成後,唐僧因功加封升為旃檀功德佛。
在唐代時,楚地有個文通塔,供奉旃檀佛。
文通塔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古城西北隅勺湖公園內,西臨運河。《茶餘客話》雲:敦煌塔,蓋即供養佛像之地。塔一建成,即供奉釋迦如來像,又名旃檀佛像。
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唐僧差不多也算是回了老家。出家人無家,唐僧就去了老家邊上的淮安地區,在文通塔供職,接受佛教信徒的供奉。
二
接下來,我們看孫悟空去了哪裡。
取經完成後,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
因為成了佛,和唐僧一樣,佛家人四海為家,無親無友,自然不能回花果山了。
根據《後西遊記》的描寫,孫悟空成佛後住在西天的永安宮。
因為法號叫鬥戰勝佛,所以主要任務就是保護西天的安全,對威脅西天的勢力給予打擊。
也就是說孫悟空有不少出差的機會,有機會還是可以回花果山看看,到處去看看老朋友,天宮去得,地界也去得,龍宮也去得。
出家人四海為家,也可以說悟空的家最大。
三
然後就是豬八戒被封了淨壇使者菩薩。
用如來的話說就是:「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
如來的意思就是說,豬呀,你太能吃。雖然西天的東西不夠你吃,不過這天下一共四大部洲。信奉供奉佛教人的很多,供奉給如來的東西,豬你可以隨便吃。
吃貨的世界你不懂,我也不懂。就象現實中的我們身邊的人一樣,明明有些人胖得不行了,還是管不住嘴,就是喜歡吃。
既然豬八戒的任務是吃遍四大部洲,說明豬八戒的工作就是到處幫如來收取保護費,順便到每個地方去接受地方的宴請,天天好吃好喝的。
也就是說,高老莊是回不去了。但是可以行走天下,吃遍四海。
四
再下來一位沙僧同學被封為金身羅漢菩薩。
沙僧信了佛,道家的天宮是回不去了,流沙河的營生也是做不得了。
鑑於沙僧的性格,對外接待的工作,他是做不來的。
比如孫悟空可以打遍天下去出差,豬八戒可以到處去幫如來叫保護費,順便好吃好喝。這都是非常考驗處理人際關係的活,沙僧做不來。
因此不能不說如來還是把這些人看透了,所以安排的工作相對是合理的。
那沙僧就只能列身金身羅漢菩薩行列,可以幫如來在西天管理下日常後勤事務,和西天取經路上的活差不太多。
五
最後一位是小白龍,被封為八部天龍馬,也就是天龍八部眾之一 。
作為以前的官二代,富二代,最終也回去了龍宮。
龍宮和天宮的關係太緊密,天宮是道教的地盤,信了佛教自然是回不去了。
作為前官二代、富二代,雖然在取經當了唐僧的坐騎吃了點苦,但整體上還是不能象孫悟空和豬八戒功夫高,又能四處遊走,有吃苦耐勞的特點。
加上功夫也不太高,出去做事,估計也很難取得好效果。
在正式回答問題之前,咱們先分析一下唐僧師徒組成取經團之前的身份背景。
1、唐僧。取經前是如來座下二弟子「金蟬子」,曾輪迴十世。第十世曾用名「江流兒」,被金山寺收留。
2、悟空。取經前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一巴掌糊進了五行山下。家住花果山水簾洞,曾用名:美猴王、齊天大聖;
3、白龍。取經前因火燒明珠被父親告了「忤逆」,後被菩薩救下隨團取經。前身是西海龍宮的三太子;
4、八戒。取經前是天篷元帥,掌管天庭水兵。因酒後調戲嫦娥被貶下界,曾被福陵山的卵二姐招為「家長」,又在高老莊「倒插門」;
5、沙僧。取經前是玉帝身邊的捲簾大將,因打碎琉璃盞被玉帝丟入流沙河中,每七日遭百餘下飛劍穿胸。
按照一般人的邏輯,「功成名就」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衣錦還鄉」。但是對於這師徒五人而言,「衣錦還鄉」似乎是個不太容易實現的夢想。
為什麼呢?咱們還是來按照「入夥順序」來逐個分析下。
一、唐僧。
唐僧從小是在金山寺裡長大的,所以,他對於父母,以及外祖父母和祖母的感情比較淡漠。這其中,也只有「母子情」勉強還能算是親近。但是,在取經工程開始之前,唐僧的母親就「從容自盡」了。母親一去,唐僧也就了無牽掛。所以即使「父親」陳光蕊復活、復職,他也並未還俗,承歡膝下。
所以從情感上分析,唐僧對金山寺的感情比對親人們還多。
但是,唐僧取經用了十四載……這十四年中,金山寺的長老、一起玩耍的師兄弟可還安康、健在?唐僧不得而知。恐怕回去了,也是物是人非了吧?
二、悟空。
水簾洞是個好去處。在悟空被如來佛祖一巴掌糊進五行山的500+N年中,花果山的猴子猴孫們不但沒有擁立新的猴王,還在「群猴無首」時,為保衛家園做著不懈的努力。
500+N年可不是個小數字。大家細想一下,在猴王被封禁的500+N年的時間裡,會前赴後繼倒下多少小猴子?但是活著的猴子們依舊忠貞、念舊,不放棄希望,想著念著猴王能夠回歸花果山,重整旗鼓。
而且以悟空那個仁義的性格,即使受封為「鬥戰勝佛」,在他心裡,仍舊會當花果山是自己的家園的。
所以,悟空極有可能回去,給花果山的小猴子們念念經講講佛理什麼的。
三、白龍。
小白龍在加入取經團之前的身份是「西海龍宮三太子」,那時的西海龍王是他父親敖閏。但是,在取經工程尚未結束之時,「西海龍王」就變成敖順了,而且敖順的兒子摩昂也成了「西海儲君」。
所以,西海龍宮已經不再是小白龍的家,他是回不去了。
於是,這位曾經大戰奎木狼的「西海小龍王」就只能「盤繞在山門裡擎天華表柱上」……落得個有家不能回的下場。
四、八戒。
八戒在加入取經團之前為表忠心,曾一把火將福陵山的雲棧洞燒了個乾淨。所以他在福陵山和卵二姐的愛巢——雲棧洞別墅,他大抵是不太可能回去入住了。
而位於烏斯藏國界之地的高老莊,高員外一家人對八戒也是持不歡迎的態度。您想啊,要是歡迎,還至於請人「捉妖」嘛?
再說八戒取經走了十四載,當初他和高三小姐的那一紙婚約也早就隨著時間的推移風清雲淡了。此時如果再回去,恐怕當年貌美如花的高三小姐,已經是哄著三四個孩子的中年大媽了吧?
所以和沙僧一樣,如來把他放在了西天。
因為他是官二代富二代,日常接待工作是比較順手的,對於和天宮道教之間的對外接待公關事務就交給小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