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世界裡,有一類「人物」雖然不在天宮給玉帝直接當班,但仍是其手下。這類人就是龍王。在梳理出《西遊記神界等級龍王表》前,我們需要按原著出場順序來梳理一下西遊記世界裡的那些龍王們。
第3回【海裡有龍王】
西遊記原著中,海裡是有龍王,即以東海龍王為首的四大龍王。這點,因老版西遊記展示得較好,所以應多了解。
為了擁有趁手兵器,孫悟空便來到東海,找東海老龍王討要兵器,並最終如願得到了如意金箍棒,但還不滿足,貪婪的繼續向東海龍王索要披掛。
見東海龍王有不給的意思,孫悟空就拿剛到手的金箍棒相威脅,東海龍王怕這金箍棒的威力,便想出對策,決定找其他兄弟幫忙,於是便找剩餘三個龍王——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通過當事人東海龍王所言可知,有四大海龍王,且自己是四位中的老大。要不然,也不會稱其他三位為舍弟。
至此可梳理出:四大(海)龍王即東海廣德王敖廣(老大)、南海廣利王敖欽、西海廣順王敖閏、北海廣澤王敖順。
那麼,龍王下雨到底有多大權力呢?
在日後取經途中,孫悟空因紅孩兒的三昧真火去找東海老龍王幫忙。(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
龍王第一大底色:自己無權與能力自由下雨。
東海龍王聽罷,說道:「要求取雨水,大聖不該來找我呀」龍王道:「大聖可能有所不知。我雖然是管下雨的,但不敢肆意下雨,需要有玉帝的相關旨意才可,也離不開雷公電母等合力協作,如果僅我自己,雨是下不了的。」(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
龍王第二大底色:即便下雨,也需其他海龍王協助。
孫悟空便言,我不需要風雨雷電,只要些雨水滅紅孩兒的火就可以了。東海龍王聽罷,表示那自己也不行,還需要其他三位海龍王來協助自己。(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
根據當事人東海龍王的解釋可知,四大海龍王單個起來,下雨的權力乃至能力都沒那麼大,只不過是玉帝手下指示下雨的執行者罷了。
附錄【江裡有龍王】PS:附錄介於第八回與第九回之間
西遊記原著中,江裡是有龍王的,如救下陳光蕊屍體的洪江龍王。
陳光蕊及其僕人被劉洪等害死後,僕人的屍體皆順水流走了,只有陳光蕊的沉到了洪江(江名)的水底裡。得到奏報後,洪江裡的龍王就叫手下將屍體抬了上來,一看才知道這是昔日救過自己的恩人,便要報恩。經過一番努力,洪江龍王為了報恩,就給陳光蕊屍體的嘴裡放上了一顆定顏珠,以便其日後復活還魂報仇。(附錄《陳光蕊赴任逢災 江流僧復仇報本》)
第9回【河裡有龍王】
西遊記原著中,河裡也是有龍王的,如因跟袁守城打賭的涇河龍王。
一天,涇河龍王得知長安城裡有個算卦的教漁翁百釣百中自己的水族。(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於是,涇河龍王便這跟長安算卦者袁守城賭起氣來,私自改了玉帝欽定的下雨之事。犯下錯後,袁守城在涇河龍王一番爭取之下,便叫他去找魏徵的主子——唐太宗李世民求情。(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結果,魏徵卻先於在夢中就將涇河龍王給殺死了。(第十回《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
這一段主要內容在六小齡童版改編後的《西遊記續集》中也有精彩展示(沒記錯的話,應是東海龍王與孫悟空一言一語之間穿插回憶給交代的)。想看的,可自己找來一看。
第38回【井裡有龍王】
西遊記原著中,井裡也是有龍王的,如八戒在烏雞國井中遇到的井龍王。
孫悟空謊稱井中有寶貝,貪財的八戒便輕鬆上鉤了,被下井裡去背真烏雞國王的屍體。可到井下一看,才發現原來井中還有一個井龍王的水晶宮。(第三十八回《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
據井龍王自己向一直索要寶貝的豬八戒坦白,可知其水晶宮裡除了所謂寶貝真烏雞國王屍體外,沒有其他真寶貝。又可知,這井龍王窮得很。(第三十八回《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
第60回【潭裡有龍王】
西遊記原著中,潭裡也是有龍王的,如跟牛魔王是朋友的碧波潭龍王。
第一次出場,孫悟空三借芭蕉扇時,間接涉及碧波潭龍王。
因為這時的主角是孫悟空與牛魔王,所以只是通過孫悟空跟蹤赴朋友飯局的牛魔王,才告訴讀者牛魔王來到的地方叫亂石山碧波潭。隨後,孫悟空繼續跟蹤,又發現有牛魔王同坐的有個老龍王。(第六十回《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根據後來唐僧師徒來到祭賽國的經歷可知,此處的老龍王不是別人,正是作者這時間接描寫到的碧波潭老龍王。
第二次出場,孫悟空來到祭賽國時,正面涉及碧波潭龍王。
等來到祭賽國,為了找回金光寺的寶貝,孫悟空第二次與豬八戒來到了亂石山碧波潭,跟九頭蟲及其嶽父碧波潭老龍王正式打起了交道。(第六十三回《二僧蕩怪鬧龍宮 群聖除邪獲寶貝》)
通過以上打交道可知,這碧波潭老龍王又叫萬聖龍王。
通過以上系統梳理西遊記原著中的各種龍王可知,作者應暗示了西遊記世界裡龍王存在的一個定律:凡有水的地方,皆有龍王。
這樣一來,也可正式梳理出:
西遊記神界等級龍王表
【海龍王】
潛臺詞:凡有海,應必有龍王。
如,四大龍王:東海廣德王敖廣(老大)、南海廣利王敖欽、西海廣順王敖閏、北海廣澤王敖順。
【江龍王】
潛臺詞:凡有江,應必有龍王。
如,洪江龍王。
【河龍王】
潛臺詞:凡有河,應必有龍王。
如,涇河龍王。
【井龍王】
潛臺詞:凡有河,應必有龍王。
如,烏雞國的井龍王。
【潭龍王】
潛臺詞,凡有潭,應必有龍王。
如,碧波潭(萬聖)龍王。
因龍王間等級高低存在爭議,筆者在這裡按出場順序看可能暗示的等級高低來梳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