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
16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市城管局在城市管理方面制定了行政處罰「四張清單」共87項。針對夜間施工噪音擾民的問題,「圓桌對話」管理措施已經固化形成「建設項目事前事中『圓桌對話』機制」進行推廣。
濟南市城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韓軍介紹,按照市城管局「三定方案」,市城管局集中行使規劃管理、市容環境衛生、建築管理、房產管理、園林綠化、市政公用、人防管理等方面的行政處罰權。在日常監督管理過程中,行業主管部門發現的違反行政管理要求的行為,按照程序移交城管局實施集中處罰。目前,市城管局共行使行政處罰事項534項。
韓軍介紹,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市政府關於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推進包容審慎、精準管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市城管局經過認真研究,首先在城市管理方面制定了行政處罰「四張清單」,即:不予處罰清單、減輕處罰清單、從輕處罰清單、從重處罰清單,共有87項。主要涉及了城市容貌、環境衛生、建築垃圾處置、戶外廣告牌匾設置、城市照明等內容。
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以「721」工作法來落實「四張清單」制度,即用70%的服務、20%的管理、10%的執法來解決城市管理中的問題。今年以來,局執法人員對渣土工地、市容環境衛生、戶外廣告設置等城市管理方面巡查檢查1237(處次),發現違法行為317(處次),有305(處次)通過教育引導勸誡自行整改,沒有進行行政處罰。特別是結合疫情防控促進復工復產,先後出臺了多項管理和執法保障措施。針對建築垃圾處置開闢了綠色通道,強化日常巡查,明確了建築垃圾工地管理和運輸環節首次違法落實整改不予處罰;對中小微企業復工採取個性化服務,對移送案件根據違法情節,免予或從輕處罰;針對沿街商戶、餐飲店等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堅持服務為先,以教育引導、預先提醒來減少店面經營過程中的違法行為,對輕微的違法行為予以糾正,對初次違反並及時改正的不予行政處罰,疫情防控期間,共規範餐飲服務單位店外銷售積壓物品1031(處次),規範店外經營18124(處次)。為方便市民生活,連續堅持11年推出了「西瓜地圖」;圍繞打造「夜泉城」2.0版,近期城管局又出臺了《市城管系統優化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保障夜間經濟新八條措施》,從環衛保潔、設施配套、執法保障等方面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在促進夜經濟發展的同時努力維護良好的城市管理秩序。
「夜間施工噪音擾民」一直是困擾市民生活的一個突出問題,同時也是城管執法一道難題。城管局通過開展「行走城管」活動,組織城管執法人員深入實際,行走一線,換位思考,聚焦群眾和企業需求,精準服務,引導建設各方以「圓桌對話」的形式,邀請社區市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政府部門等對施工企業建設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的噪聲擾民,揚塵汙染等進行對話協商,促使施工企業嚴格規範施工,最大限度的防止施工擾民現象,目前這一管理措施已經固化形成「建設項目事前事中『圓桌對話』機制」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