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S算法設計之SOC估算方法總結篇(五)

2021-01-16 OFweek維科網

疫情雖然在國內有好轉,但國外的確診病例卻一路飆升,友情提醒:出門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房間多通風。

大家好!轉眼又過了一周,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啦!本篇文章是【BMS 算法設計】系列文章的第五篇,也是最後一篇。本期主要內容是對前幾篇介紹的電池SOC 估算方法做一個小結。以後會開啟新的話題,比如SOH算法等。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先放一張各種SOC算法估算的優勢和局限性的對比圖。

定性分析

為了優化我們的電池關係系統,我們需要給電池找到一個精確的模型。由於具有靈活的性質和表述動態情況的能力,等效電路模型已經被很多的科研人員改編了。考慮到電池動態響應的能力和較少的複雜性模型,我們可以認為二階RC等效電路模型是最合適的。前面的文章提到過二階RC等效電路模型(見下圖),通常可控電壓源表示隨SOC非線性變化的OCV,RC並聯網絡代表極化響應,Rq歐姆電阻代表電解液的電阻。RC 網絡的增加改進了電池動態行為的表示,但模擬起來也更複雜了。

由於二階ECM 中的OCV 隨著SOC 非線性變化,因此在確立上述參數時,我們有必要把電池SOC看做仿真過程的輸入。所以電池系統的建模要包含適當的SOC 估算方法。當我們選好其中一種方法後,隨之的電池動態建模也必須要保留。採用基於模型的SOC 估算方法來估算SOC 並在同一過程中更新OCV,或者採用非模型法估算SOC並將估算的SOC作為ECM的輸入,都可以實現採用適當的SOC估算方法來更新ECM中的OCV(可控電壓源)。最常用的基於模型的SOC技術就是卡爾曼濾波算法,包括 EKF, UKF, CKF 以及PF 算法。該算法由估算器和電池模型組成。前幾篇文章中提到的其他算法是非ECM基礎方法,通常使用物理參數,數學或者人工智慧算法。

我們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鋰離子電池的熱性能以及它如何影響電池的性能。從電池壽命退化或者電池性能方面來看,電池的內阻和電池容量受到溫度分布的影響。此外,溫度還影響往返的效率、電化學反應操作和電荷的接受度。因為電池的SOC和ECM參數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我們也要考慮那些變異。有一種方法是把溫度作為估算SOC的一個輸入,但是僅僅是環境溫度是不夠的,因為我們有必要去建立一個熱生成和熱傳遞(傳導,對流,輻射)的模型來精確的代表電池的熱行為。最廣泛使用的熱模型就是集成電容模型(見下圖)。

此模型中,Pth代表了電池內部生成的熱。Rth,Rgen,Cth代表電池內阻,對流換熱和熱電容。由於熱行為用與電有關的元素表示,因此這三個因素同樣也取決於電池的電流,SOC 和電池內部的溫度。因此,我們也可以用下面的圖片來表示上述提到的二階RC等效電路。

當熱模型和ECM模型聯合時,電池模型的複雜度就增加了。為了實現此目標,本篇文章中推薦大家使用比較簡單的SOC估算算法。

由於KF 算法適用於線性系統,EKF, UKF 和CKF 可以被認為是最佳的估算非線性系統的狀態估算器,比如鋰離子電池系統。KF 方法的優點是不需要在意初始化的SOC誤差,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高計算成本和高複雜度。因為這些方法都包含了複雜的矩陣運算,所以我們很難在普通的MCU 中實現此種算法。同時,他們也有自身的限制,比如:線性化的誤差和由於測量噪聲導致的不確定性。儘管在考慮ECM時候將溫度作為輸入來進行估算,但是KF 方法沒有考慮到熱生成和熱傳遞。因此電池的電熱模型運用KF方法來估算SOC和更新OCV 需要考慮時間成本和計算成本。

神經網絡方法表現出的局限性,比如由於過度訓練而導致的錯誤先前樣本數據集對當前數據集的影響以及存在太多的神經元。由於過度的神經元的存在而導致過度擬合的風險增加,而有限的神經元將會沒有辦法擬合數據。神經網絡算法需要大量計算以及要訓練的大量數據;

模糊邏輯算法要求很高的計算成本,專業知識和明確的模糊規則;

支持向量機算法展示了優於神經網絡算法的優勢,包括不需要去選擇神經元的數量,不需要識別神經元的網絡拓撲和較少的擬合過程。此外,兩個神經網絡方法和支持向量機方法只在很定電流下才會有一個很好的結果。在動態的情況下,估算出的結果比較差,甚至誤差在不可接受的範圍內。

因此基於非模型(直接測量)的方法更合適,其中包括OCV 和庫侖計數法被廣泛採用。但是這些估算方法會產生不準確的結果。因此,建議大家採用庫倫計數法和OCV方法結合的辦法來估算電池SOC。庫侖計數法的局限性可以通過採用高精度的電流傳感器來克服,並且計算初始化的SOC可以採用OCV-SOC方法來得到初始化的SOC值。下圖是一個展示所建議的估算方法的框圖:

輸入參數是環境溫度、電流和OCV。初始化SOC 值通過OCV-SOC方法(SOC值用三維表格來存儲)估算。計算的SOC值是電池電熱模型的輸入。在之前的電熱模型中電流,SOC,OCV,和內部的溫度是二階RC模型的輸入;內阻,電流,熱參數和熵係數是熱模型的輸入。

定量分析

我們對使用間接方法(以庫侖計數法為參考)計算出的SOC估算值的誤差為參考。當我們使用庫侖計數法計算SOC的值時,為了消除積分誤差,需要使用高精度的電流傳感器。為了執行定量分析,我們可以對鋰離子電池(比如磷酸鐵鋰)在不同的溫度下(0~60℃)和電流曲線下進行測試。

神經網絡方法中,強調RMS(均方根)誤差在4%以內,但是在某些溫度下(10~50℃)的最大誤差可能大於10%。一般誤差呈現在SOC的中間範圍(30%~80%)。最重要的事實是,由於神經網絡的過度擬合,我們是無法通過增加神經元或者隱藏層的數量解決這個問題的。作為不同的方法,將神經網絡法得到的SOC曲線與庫侖計數法得到的SOC曲線進行比較,得到了電流擾動響應項。在沒有電流擾動的正常處境下,小於0.006%的RMS誤差是可接受的,但是在有電流擾動的動態處境下,即使估算的SOC 收斂到一段時間後的參考值,但在擾動時刻的偏差仍然處於比較大的水平。

支持向量機的方法中,正常條件下,RMS誤差超過5%時,最大的誤差大約是15%。對於動態處境來說,誤差大約是2.5%的時候最大誤差差不多是13%。

在模糊邏輯方法中,RMS的誤差大約是5%。

EKF 的方法中,RMS誤差根據採用的電池模型的不同而變化。以戴維南模型為例子,小於0.6%的誤差是可接受的。對於二階RC等效電路來說,RMS值接近於0.75%時,最大誤差接近於2%。

結語

本系列文章主要介紹了鋰電子電池SOC的各種估算方法。綜合上述各種方法的優勢和局限性,建議在算法實現的過程中還是採用兩種間接測量方法的組合——OCV和庫侖計數法。

以上就是本期對SOC 估算算法的總結,關於BMS算法設計之SOC估算方法的所有介紹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下期開始,將為大家講述下SOH算法的基本知識,我們下期再見啦!

參考資料:知網、Energy期刊、相關書籍等

相關焦點

  • BMS算法設計之SOC估算方法(二)
    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啦,本篇文章是【BMS 算法設計】系列文章的第二篇。本期主要介紹的是電池SOC 估算方法中的第一種方法——直接估算法。我們一起來學習吧!事實上,各種估算電池SOC 的試驗方法,模型和算法已經被提出並且得到開發,每種方法都有他們各自的優缺點。下圖是SOC 估算方法的總結,也是本系列文章陸續要講到的算法(籃字為本期主要講解的方法)。
  • BMS算法設計之電池SOH介紹(下)
    本期咱們繼續來聊聊電池包SOH的算法實現,本次主要聊一聊用電化學阻抗譜法,基於模型的估算和機械疲勞的理論方法來實現SOH的估算。上一篇文章沒有看到的朋友不用著急,文章中會有上一篇的連結。趁著周末的大好時光,一起來學習下吧!
  • 「乾貨」電動汽車電池SOC估算方法綜述
    簡化公式如下:從以上公式不難看出,但該估算方法存在著誤差,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1. 電流採樣造成誤差採樣精度採樣間隔2. 電池容量變化造成誤差溫度變化電池老化充放電倍率不同電池自放電3.SOC初始SOC估算困難最終SOC過程取捨誤差安時積分法只單純從外部記錄進出電池的電量,但忽略了電池內部狀態的變化。同時電流測量不準,造成SOC計算誤差會不斷累積,需要定期不斷校準。開路電壓法一般校準方法採用開路電壓法。其原理是利用電池在長時間靜置的條件下,開路電壓與SOC存在相對固定的函數關係,從而根據開路電壓來估算SOC。
  • 估算RQD的算法和規則
    通過RQD,巖塊被細分為從極差(Very poor)到極好(Excellent)五個等級。儘管RQD不是一種設計方法,它僅是一個定量化描述巖體完整度的指標,但是後來發展的工程巖體分類系統Q-System和RMR是直接基於RQD而產生出來的,因而RQD對於20世紀巖石工程的發展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 總結優化算法收斂性證明的兩類方法
    這篇文章中,我們總結兩類做數值優化迭代算法收斂性證明的方法,同時也討論了優化算法設計的思路。1. 簡介數值優化在工程應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使用優化算法時候,算法的收斂性是我們需要認真考慮的東西,例如我們需要知道梯度下降是一階收斂而牛頓法是二階收斂,因此一般情況下,牛頓法會比梯度下降運行更快。
  • 設計模式之狀態模式總結篇
    狀態模式總結篇狀態模式總結篇,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狀態模式進行總結。狀態模式出現的意圖是什麼?通過對象內部狀態發生改變進而來改變對象的行為,對象看起來好像是被修改了一樣。本文出處凱哥Java(kaigejava)講《23種設計模》系列教程種的《狀態模式總結篇》主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對象的行為依賴於對象的狀態變化(屬性變更),並且根據屬性值(狀態)的改變而改變相關的行為。如,出不出糖果這個行為受糖果機裡面有沒有糖果和有沒有投幣這兩個狀態影響而改變的。什麼時候或者是什麼場景下使用狀態模式?
  • 鋰離子電池荷電狀態估算的新方法,估算結果快速精確
    其中,荷電狀態(State of Charge, SOC)是鋰離子電池重要的狀態信息之一,其被定義為剩餘電量與額定電量之比,用來衡量鋰離子電池中可用的電量,代表鋰離子電池的續航能力,類似於汽車「油表」的功能。然而,鋰離子電池SOC無法通過儀器測量直接獲取,需要通過儀器測量電壓、電流、溫度等間接進行估算。
  • FLIVVER:一種受昆蟲啟發的算法,可估算飛行機器人的速度
    飛行速度的測量對於許多行為都是有用的,其次,當前無人駕駛飛機用來估計速度的當前方法要麼依賴於GPS(並不總是可用),要麼依賴於計算上昂貴的算法(這限制了小型系統的飛行時間)。」直到今天,研究人員仍無法確定確切的生物學機制,微小昆蟲可以通過這些機制估算它們的移動速度以及與周圍物體的距離。但是,這些機制似乎在許多使昆蟲生存的行為中起著關鍵作用,例如,在尋找食物,尋找合適的伴侶或產卵方面。
  • 卡爾曼濾波及其衍生算法在SOC估計中的應用
    卡爾曼濾波作為一種去除幹擾數據,獲得優質估計結果的優秀算法,在許多領域得到應用。無人機定位、實驗數據處理以及動力電池的SOC、SOH等,需要作出參數估計的領域都有應用。本文意在初步的表述我可以理解到的卡爾曼濾波及其衍生算法的物理意義和算法間的區別。
  • 量 共振搜索算法有望成為最快算法
    Farhi和他的合作者自1998年開始提出了通過構建哈密頓量,利用量子效應或過程來設計量子算法的新思路。這個思路的好處可以更好地利用物理學家在多年研究中形成的對量子物理的直覺。但是迄今為止,被充分討論和利用的量子過程只有量子絕熱演化,即大家熟知的量子絕熱算法。
  • 汽車工程師:BMS若未準確定義SOC又何來高精度下
    為了進一步完善算法模型可在V2.0模型的基礎上增加電池循環壽命對容量的影響。將平面模型拓展成三維模型(如下圖所示),新增的Z軸坐標表示電池循環次數。該模型可以根據電池循環次數的累加,相應的減少電量模型在X、Y軸平面的投影面積,即表徵電池容量隨著循環次數的衰減。
  • BMS未準確定義 SOC何來高精度(一)
    SOC(state of charge)算法一直是電池管理系統(BMS)開發應用的關鍵技術之一。因此討論SOC算法的技術文章很常見,企業對SOC估算的高精度也往往是宣傳的亮點。而關於SOC詳盡的解釋和定義卻不常被考慮,從而導致了SOC算法結果的參考價值大打折扣。顯而易見若SOC的概念都是模糊的,又何來精確的SOC呢?
  • 基於片上系統SoC的孤立詞語音識別算法設計
    針對片上系統SOC的孤立詞語音識別算法設計在SoC晶片中實現孤立詞語音識別系統,就要根據語音識別片上系統的特點,來進行SoC的語音識別算法的選擇和設計。首先是特徵提取算法的選擇。MFCC算法考慮到了人的聽覺效果,能很好的表徵語音信號,而且在噪聲環境下能取得很好的識別效果。
  • 在python中使用KNN算法處理缺失的數據
    方法的範圍從簡單的均值插補和觀察值的完全刪除到像MICE這樣的更高級的技術。 解決問題的挑戰性是選擇使用哪種方法。 今天,我們將探索一種簡單但高效的填補缺失數據的方法-KNN算法。KNN代表「 K最近鄰居」,這是一種簡單算法,可根據定義的最接近鄰居數進行預測。 它計算從您要分類的實例到訓練集中其他所有實例的距離。
  • 汽車線束線徑的估算方法
    打開APP 汽車線束線徑的估算方法 發表於 2019-09-07 09:36:06 使用CATIA模塊進行線束數據製作時,線束段直徑作為一個重要參數被寫入軟體
  • 回歸算法及SOC估計實例
    回歸算法,是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機器算法。智能算法中,回歸算法往往與其他算法結合使用。在鋰電池SOC估計中,開路電壓估計SOC的方法,就是一種典型的回歸算法應用形式。詳細過程在本文最後一部分說明。1 什麼是回歸算法簡單的理解回歸,就是找到模型函數中未知係數的方法。
  • 資料|MATLAB優化算法案例分析與應用(進階篇)
    from=leiphonecolumn_res0817內容簡介 · · · · · ·《MATLAB優化算法案例分析與應用(進階篇)》是深受廣大讀者歡迎的《MATLAB優化算法案例分析與應用》一書的姊妹篇,即進階篇。本書全面、系統、深入地介紹了MATLAB算法及案例應用。
  • 科學家提出人工林生物量遙感估算新方法
    傳統森林生物量估算方法嚴重受制於清查數據的可獲得性與準確性,而這類數據通常更新緩慢、透明度低,難以涵蓋人工林生物量的時-空動態。近年來,基於統計模型的遙感方法已成為估算森林生物量的重要技術手段,但是受光譜信號飽和、模型外推偏差大、無雲數據獲取困難等影響,該方法在我國主要的人工林分布區-亞熱帶地區的應用存在較大的困難。
  • 從遊戲中學習產品設計07:總結篇
    已經完成從遊戲中學習產品設計的充值篇、消費篇、活躍篇、成就篇、反饋篇和社交篇的套路總結,分析了非遊戲類應用中運用了哪些類似套路,並且與大家一起進行拓展思考。再次強調,這一系列文章主要分享的是「術」層面的思考,更多的介紹了如何設計沉浸式體驗的方法論,所以會看起來相對功利,感興趣的朋友點擊文末相關文章查看詳情!
  • 資料|《常用數據挖掘算法總結及 Python 實現》
    今日資料推薦《 常用數據挖掘算法總結及 Python 實現 》這份資源非常適合相關的從業人員或大數據愛好者,該文檔總結了常用的數據挖掘的算法原理以及 Python 實踐內容,為初學者提供良好的參考資料機器學習概述第三部分:監督學習--分類與回歸第四部分:非監督學習--聚類與關聯分析第五部分:Python 數據預處理第六部分:數據結構與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