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芯法檢測混凝土構件抗壓強度試驗實施細則:
1、接受工地委託後,首先要掌握工程結構的基本情況;考慮用本方法檢測的適應性。本方法適用於素混凝土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一般不應用於預應力結構,也不適應用於強度等級低於C10的結構。應要求委託單位提供如下資料:①工程概況;②結構或構件種類、外形尺寸及數量;③設計採用的混凝土等級;④成型日期,原材料和混凝土試塊抗壓強度實驗報告;⑤結構或構件質量狀況和施工中存在的問題的紀錄;⑥有關的結構設計圖和施工圖。
2、芯樣應在以下部位選取:①結構或構件受力較小的部位;②混凝土強度質量有代表性的部位;③鑽芯機便於安放和操作的位置;④避開主筋、埋件和管線;⑤對單個構件檢測時取樣數量不應少於3個,較小構件可取2個;對構件局部區域檢測,可讓委託單位確定位置和數量;對於大型基礎和大面積牆壁構件,可根據結構特點,按均勻取樣原則劃分若干個局部區域檢測。3、根據以上資料檢測部門會同各方制定檢測方案。確定位置和數量;同時選取芯樣的直徑一般不應小於骨料最大直徑的3倍,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小於骨料最大直徑的2倍;確定取樣人員,是否搭架設梯;工地應配合準備裝有漏電保護的電源和方便的水源。
4、根據檢測方案確定位置後,用手持式鋼筋保護層定位儀標誌出主筋和副筋及電纜位置,儘量避開,確定固定鑽芯機的位置和鑽芯位置。
5、對鑽芯機在使用前應進行檢查,電纜是否完整,開關是否靈活有效,鑽頭是否鬆動,鑽頭胎體對鋼體的同心度偏差、鑽頭的徑向跳動是否過大,都符合要求時方可使用。在固定鑽芯機的位置鑽孔,用膨脹螺栓固定穩固。鑽芯機的主軸的旋轉軸線應調整到與被鑽取芯樣混凝土表面垂直。鑽芯機接通水源、電源後,撥動變速鈕到低速,正向旋轉操作手柄使鑽頭慢慢接觸混凝土表面,待鑽頭刃部入槽穩定後方可提高轉速並加壓,加壓時要注意力度。進鑽到預定深度後,反向操作手柄,將鑽頭緩慢提出,然後停電停水。取出芯樣,晾乾後標註位置,仔細包裝避免損壞。
6、當所取芯樣不滿足如下條件時,應重新取樣:①芯樣有裂紋或其它較大缺陷時;②沿芯樣高度任一直徑與平均直徑相差達2mm以上時;③ 芯樣在補平或磨平後高度不滿足小於0.95d(d為芯樣平均直徑),或大於2.05d時。
7、鑽芯後所留下的空洞應及時修補,保證其正常工作。取芯工作完成後,及時對鑽芯機和芯樣加工設備進行維修保養。
8、芯樣加工。芯樣在補平或磨平後高度應在0.95d~2.05d之間;芯樣端面不平整度在100mm長度內不超過0.1mm;芯樣端面與軸線的不垂直度不超過2度;芯樣無裂紋或其它較大缺陷。
9、芯樣試件宜在與被檢測結構或構件混凝土溼度基本一致的條件下進行抗壓強度試驗。結構或構件混凝土工作條件潮溼,芯樣應在20±5攝氏度的清水中浸泡40~48h,從水中取出後立即進行抗壓試驗;結構或構件混凝土工作條件乾燥時,芯樣在受壓實驗室自然乾燥3天,然後試驗。
10、芯樣的抗壓強度試驗應參照普通混凝土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試驗實施細則規定。
11、本檢測細則依據CESC03《鑽芯法檢測砼強度技術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