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有裂痕,因為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同樣神奇的宇宙不僅存在黑洞,而且也存在巨大的空洞。
(宇宙的構成。)
宇宙由物質、暗物質及暗能量組成,其中暗能量和暗物質目前人類無法直接觀測。
宇宙中物質和暗物質分布是不均勻的,它們在不同的地方聚集起來,這樣宇宙中某些地方就形成了空洞。
(宇宙纖維狀結構。)
宇宙就宛如一個三維立體的「漁網」,網線密集的地方就形成一個結點,結點處的密度要高於其他區域,因此,在結點處的物質就要多一些,也是各種恆星、星雲等星系誕生的地點。而網線交織稀疏處,就出現了空洞。
(宇宙超大質量結構)
宇宙演化的標準模型中,暗物質形成網狀纖維結構,物質集聚成星辰附著在暗物質網絡結構上。暗能量則均勻地彌散著宇宙的每一個角度。
那些沒有物質的地方則是空蕩蕩的太空,當然不是完全真空。
(波江座宇宙空洞。)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空蕩的地方或許是「低密度宇宙」所在,他們佔據了宇宙空間的85%,其中的物質成分僅是宇宙物質總量的20%,這就是空洞。
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宇宙空洞是美國科學家在獵戶星座西南方向的波江星座中發現一個直徑約為10億光年的超級「空洞」,那裡沒有星體,沒有星系,也沒有神秘的看不見的暗物質。
(銀河系在「無盡的天堂」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位置)
最近天文學家發現我們所處的銀河系附近也有一個巨大的「宇宙空洞」
(銀河系(三個箭頭的起始點)位於一個巨大的宇宙空洞邊緣。)
人類迄今為止沒有遇見外星人,是不是跟人類處於宇宙空洞旁邊有關係。
文明在宇宙中是稀缺的,人類又位於宇宙中星辰較少的區域,誕生文明的機會大大減少,而遙遠星系的文明更是距離地球數百、數千、甚至數萬光年。
(外星人正在飛往地球?)
由於相距過遠外星文明很難發現地球文明,就算發現地球文明,又因存在光速限制,外星人也無意願飛往地球。
人類文明處於宇宙的窮鄉僻壤,或許只有人類掌握了星際旅行技術,才可以找到外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