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差怎麼辦?
大多數家長不約而同的想到一個辦法——上補習班啊!
在當下,上補習班已經成為中小學生的常態了,不報補習班的孩子反而顯得「異類」,甚至有些學生完全依賴補習班「進補」。
在曾經人們的印象中,補習班仿佛只是學習稍差的孩子們的「專利」。但近年來,上不上補習班,似乎已經與成績無關了;學習差的學生上補習班補習,學習好的學生上補習班培優,總之,補習班就是不能少。
王女士說:「我對孩子的要求比較嚴格,我給他定的目標省重點高中,但現在他的成績達不到我的要求,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成績下滑的厲害,我不知道是孩子出現了問題,還是老師教得不好;但為了他的成績,我只能選擇給他多報幾個班。」李女士說起給孩子報班時很是無奈:「我也不想給孩子報班,但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問她原因,她總說錯的老師沒講過,真假我也不知道,但孩子既然說老師沒講,那我只能給她報班學了。」
為孩子報了補習班後,很多家長卻經常尷尬地發現,無論什麼價位的補習班,孩子的成績提升並不明顯,考試發揮也不穩定;補習班老師「押對」了題,孩子的分數就會上升,反之則沒啥效果。
其實在我看來,給孩子報補習班是捨本逐末的做法,你可能會很詫異,一個在校教育的老師竟然會說出這種話;但我很負責的告訴你,過度依賴補習班的孩子,一定不會好。
補習班成了惡性循環
現在很多家長堅信「只要補了就比沒補好」,但事實上,低質量的補課,很容易把孩子「補壞」了,過度依賴補課的孩子都會出現這兩個問題。
一、不會思考
「自我思考」是孩子必須的學習過程。由於在補習班上已經學過一些皮毛,有些孩子自認為學會了,不再跟著老師的節奏主動思考。久而久之,學習能力和成績的差距就會越拉越大。
二、喪失學習能力
驅動孩子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智力也不是技巧,而是孩子的學習主動性,也就是求知慾。讓孩子收穫最多的是不斷「試錯」,是尋找答案的過程,而不是答案本身。
孩子長期依賴補習班,學習生活完全被安排好了,在學習上不需要他們主動做什麼,能做的就是不斷完成學校的學習任務,接著就是完成補習班的學習任務。
長期靠補習班「餵養」的孩子,很容易造成「自主學習能力」的喪失,「等答案、靠老師、要輔導」的習慣一旦形成,在小學跟初中,因為知識簡單,這種「隱患」並不顯山露水,可一旦到了知識難度極大提升的高中,就會被無限放大。
而且長期被補習班推著走的學生,一旦後背的「力量」消失了,學習成績就容易直線下滑,甚至放棄學習,形成惡性循環。
做家長的都望子成龍心切,這本無可厚非,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在望子成龍的同時又想圖「省事」。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老師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其中家長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不能因為孩子成績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就用大量的課外補習班「填補」。
很多家長們心裡多抱著一種「自己出錢,別人出力」的僥倖心理,甚至「急病亂投醫」地認為「孩子成績不行就報課外補習班來彌補」,根本沒有想過自己是否在孩子的學習中有過幫助。
作為家長,急於讓孩子提升成績,僅用報課外補習班的方式不可取。
孩子成績差,不靠補習班,怎麼才能提升呢?
愛因斯坦曾說過:「成功=刻苦努力+方法正確+少說廢話」,從這個公式中我們知道,方法正確是成功的三要素之一,如果只是刻苦努力,沒有正確的方法是不能取得成功的;連科學家尚且如此,我們讀書學習又何嘗不是呢?
我也跟很多向我「取經」的家長說過,補習班只能解燃眉之急,並不能從根本上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治標不治本。
要想從根源上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得從這兩方面下手。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份小學語數外知識掛圖,小學6年都適用,有需要的家長可以了解一下。
一、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前提,不同的學習習慣養成不同的學習方法;不同的學習方法打下不同的基礎;不同的基礎決定不同的學習成績。
從教育層面來說,學習習慣好的孩子成績都不會差,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成績好不了。
二、學習方法
方法是我們學習工具。伐木工人用斧頭一上午只能砍一棵大樹,但用電鋸十分鐘就完事了。
如果我們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即使我們每天刻苦學習,也不會取得好成績。
因此,我們會經常看到那些整天抱著書本的人;戴著厚厚眼鏡的人,一上考場常常被打得一敗塗地。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學習方法不對。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款初中各學科的知識掛圖,掛在牆上就可以學,有需要的可以點開下方看看。
所以,中小學階段給孩子報補習班還不如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學習高效的學習方法,鍛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只要孩子有了好的學習習慣,再使用高效的學習方法,課堂學習效率就能得到提升,學習成績自然就提升了,還不會留下「後遺症」。
就算要給孩子報班,也只能選擇教授學習方法的課程,從根源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補習畢竟屬於「零食」,學校才是「正餐」,零食只可用於調劑,家長切忌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