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時代下,各大平臺都在遵循著「流量為王」的營銷法則。但當流量稀缺,或是流量在野蠻生長的時候,用戶群體就會更加注重內容的價值,而有價值的內容自然離不開有創意的頭腦。從流量營銷到創意營銷,筷子科技認為,在當今時代發展趨勢下,「創意」是能夠迎來二次變革的。
本文文章圖片來源於筷子科技,經授權使用
「筷子科技」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過目不忘。據介紹,儘管筷子科技是一家科技公司,但創始團隊卻不想太「科技範兒」,於是加入了「筷子」這個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在平臺逐漸走向國際化時,也希望筷子科技能成為在全球有一定影響力的中國品牌。
筷子科技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創意資產管理和優化技術提供商,基於元素級別的創意AI核心技術及120多項平臺技術,為品牌賦能「智能製作管理、創意元素歸因分析、元素級創意ROI優化及創意元素標籤化大數據洞察」等創意技術產品和服務,併兼容SaaS+BPO,自助SaaS與混合雲容器化部署等多種交付方式。
創意並無標準化可言,但無論是技術還是軟體都還是有一定的「標準」,該如何做創意資產的管理與決策?筷子科技首先明確「不做創意的生產者」,因為儘管有AI這種自動化決策系統的存在,但也無法替代創意迸發時的那種靈感。筷子科技採取的是,在保護創意中靈感洞察部分的同時,將創意思維通過自動化的技術植入進軟體,建立大規模的「規則」體系,實現創意元素的「工業化」產出,用技術驅動創意資產管理。
據介紹,筷子科技平臺上的智能驅動創意資產管理,可以分為三個模塊。一是智能製作管理,將創意降維至元素,系統自動分配元素ID,實現後期元素重組和數據追蹤。「元素級拆解」是筷子科技能夠實現創意生成過程中的自動化、數據化、智能化的關鍵因素。「『創意元素』就像PS中的每個圖層、視頻中的每個鏡頭,不同的創意就是不同的『創意元素』的不同排列組合方式。」創始人陳萬鋒表示。目前,筷子科技平臺上的創意元素數量已達數百萬,主要收取標準的SaaS訂閱費。
二是創意效果優化。筷子科技通過對創意元素效果的分析,找到不同人群的創意偏好,然後精準迭代創意,通過多樣化創意實時優化,有效提升投放ROI。據悉,該模塊是以收取佣金的方式收費,同時也是筷子科技的主要營收部分,僅去年盈收就達上千萬人民幣。
三是創意大數據分析。除了提高創意元素的生產和管理效率,筷子科技還為客戶進行元素級別創意量化分析,建立創意大數據的雲端管理系統,幫助客戶進行數據追蹤,通過創意標籤體系,基於點擊率、轉化率ROI等指標精準總結人群創意的偏好,分析創意效果。
「通過這樣的一個系統,可以幫助企業管理其自身的創意資產,用AI以及大數據的自動化技術實現創意能夠實時且更精準地匹配人群等場景。」經過這兩年的快速發展,陳萬鋒更加堅信當初選擇的這個大方向是對的。
據了解,在整個模式中,對接不同平臺客戶是最難的部分,因為要分析不同平臺的API和算法等,還要實踐證明是否能真正落地到實際場景。而筷子科技憑著自身多年技術深耕與行業積累,這顯然已成為其一大行業壁壘。「很多想做我們競爭對手的企業其實都卡在了這一環上。」陳萬鋒表示。
目前,筷子科技已經在全球範圍服務超過130個品牌、70個500強超級品牌集團客戶,與全球最主流數字場景深度耦合,包括阿里巴巴、京東、騰訊、頭條以及各大視頻APP,海外市場包括Google、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平臺,並逐步覆蓋公域+私域全場景通路。
本文文章圖片來源於筷子科技,經授權使用
筷子科技一直致力於幫助客戶深化創意內容的價值,用技術挖掘更多的創新價值。所以平臺上有多種交付和售賣模式,比如除了標準的SaaS訂閱費、按照投放效果收取一定的佣金外,對於即將上線的電商店面的「創意參謀」,則是採取售賣帳號的方式。
公司成立至今,團隊規模已有近百人。其中,創始人兼CEO陳萬鋒,曾擔任寶潔全球品牌管理總監和數字營銷創新總監;另一位創始人李韶輝,曾是寶潔市場部廣告發展部經理,也是一位廣告行業連續創業者。
目前,筷子科技已獲得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賽意產業基金。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擴展國內和海外市場的銷售體系搭建與市場覆蓋。另外,公司將繼續投入平臺創意智能技術和產品。
本文文章圖片來源於筷子科技,經授權使用。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