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丁偉 李昕鋒 受訪者供圖
2月7日凌晨2時58分,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因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搶救無效去世。
在李文亮醫生的微博中,留下了為2013年「4.20」四川蘆山強烈地震捐款的痕跡。封面新聞記者調查發現,李文亮醫生參與捐贈的項目,至今仍在發揮重要作用。
李文亮參與捐款的項目
「4.20」地震當天 李文亮曾為雅安捐款
在李文亮醫生的微博下,擠滿了緬懷了他的網友。這個暱稱為「xiaolwl」,認證為「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師李文亮」的微博,發的最近一條微博下面已經排了50多萬條評論、200多萬次點讚。
但大家覺得這還不夠,挨著翻看他的所有2014條微博。封面新聞記者翻看發現,2013年4月20日,「4.20」蘆山強烈地震發生後,他曾兩次在微博上為地震災區呼籲、捐款。
李文亮微博截圖
當天18:39分,他發微博說:「看到這樣的公益項目,我忍不住要支持一把了,一起幫助『#為雅安災區捐款#』,決不放棄努力。」兩分鐘後的18:41分,他又發了一條:「我剛剛為『#為雅安災區捐款#』獻出了自己的愛心,每份微博的力量都可點亮被救助者的希望之光,共同伸出援助之手,讓微博充滿愛。」
兩條微博內容均為官方預設模板,前一條為轉發呼籲、後一條為捐款後分享。兩條微博均連結了同一個公益項目,名稱為「為雅安災區捐款」,救助對象為「雅安地震災區」,發起人為新浪微公益平臺,善款接收人為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金。項目共募集資金1498萬餘元,共19489人次捐款,李文亮是其中之一。
「4.20」地震後,民建小學的孩子們在演練
項目捐建的綜合樓 是偏遠小學的主力樓
項目進展報告顯示,該公益項目於2013年4月20日當天被揚帆計劃認領,揚帆計劃是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設立的專項助學公益項目。
4月21日,該項目對雅安地震災區的援助即展開,當天採購了31萬餘元的賑災物資。隨後的援助內容包括救助雅安的貧困兒童、援建偏遠的鄉村學校、開展防災培訓項目等。
其中,包括170萬元援建滎經縣民建彝族鄉中心小學。「新建了一幢全框架結構的教學、食堂、住宿綜合樓。」時任民建中心小學教導副主任彭俊告訴封面新聞記者,綜合樓佔地面積2.44畝、建築面積806平方米,2014年10月20日開工,2015年7月5日竣工。
「4.20」地震後,民建小學的孩子們在演練
「這棟樓至今仍在發揮巨大作用。」據民建中心小學現任校長陳俊介紹,大樓的底樓是食堂,二三樓是美術、音樂教室,四樓是教師宿舍。民建中心小學現有學生250多人,其中90%以上是彝族,因為家距離學校較遠,住校生就有100餘人,吃住都在學校,校舍十分緊張,這棟一直是主力。
民建小學獲援建的綜合樓
培訓了100所中小學 教會孩子們災後逃生
相比援建綜合樓,彭俊對「思源方舟」雅安減防災教育公益項目印象更深,他親自負責了該項目在民建中心小學的實施。
雅安市政府官網顯示,該項目共使用善款1100餘萬元,在雅安市8個縣(區) 100所農村中小學,量身制定了防災減災教育逃生培訓方案,為30000多名學生、2000多教師配備了電子可識別防災頭盔、無線手持搜尋終端機等設備,為項目學校規劃了撤離路線和疏散區域,製作了逃生指引標識,配套了防災教育圖書、逃生安全宣傳掛圖等宣傳讀物。
「學生、老師每個人都配了頭盔,第一代頭盔損耗後,又換了第二代頭盔。」彭俊回憶說,頭盔裡植入了無線識別晶片,一旦災害發生後,配合無線手持搜尋終端設備,搜救人員很快就可以確定的學生位置,「配頭盔的同時,還舉行了多次演練,提升了孩子們的意識、技能,這會讓他們受益終身。」
採訪過程中,無論是當年的教導副主任彭俊,還是現在的校長陳俊,都知道李文亮醫生的事,卻都不知道和他們可能存在關聯。但他們說,感恩項目背後的每一個人、每一份愛心。